我的军人领导 军人,神圣的名字,是无数青年向往的方向。但在我人生中经历中没能走进军营;而我工作中又有六年多时间的直接领导是现役军人。这源自我上山下乡的那一段日子,1970年4月,我初中毕业,从上海来到福州军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团务农。 1969年,...
这是一个初春的早晨,寒风刺骨,崔佳得拿出照相机,在我们宿舍门口,给我们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若干年后,我们农友聚会,看到这张相片,除了回忆几位老知青,就会想起1968年12月25日,早上在吴淞码头带着行李上船,中午抵达堡镇港,坐上长途汽车,到长江...
午夜的馄饨担 黄俊飞 01 午夜,万籁寂静。从老城厢幽暗的深处,一个挑着担子的黑影走进了朦胧月色中,滞缓移动在凄凉的长街上,一盏挂在担子上的小豆油灯随着挑担人的脚步摇曳着,一阵阵卜卜卜的梆子声由远而近,扰乱了熟睡中人的梦境,却惊喜了步履匆匆饥肠...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前,公务出差或探亲访友,要住宿宾馆、旅社、招待所,或乘坐飞机等,都绕不开一项至关重要的程序开具介绍信。这份薄薄的加盖公章的介绍信,可谓当时人们跨越省市界限的通行证。有的介绍信开具过程繁琐耗时,需要向单位或相关部门申请,甚至...
鲁迅于三十年代去世后,许广平独撑这个家庭,她70岁于1968年去世,却成了鲁迅后代命运的转折点。冥冥之中的鲁迅,不知对这些变化该做何想? 周家不能再住原来用鲁迅的稿费,买来的位于北京的那个独家大院儿了,我们不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搬到了一个比原来小...
鲤鱼洲位于江西南昌县,鄱阳湖泊的边缘地区,离南昌市区约50公里。这本是中国大地中一片普通的土地,然而年仅16岁的我作为上海知青,于1970年4月来到鲤鱼洲,并在此工作、生活了近7年。这就让鲤鱼洲在我的经历中有抹不掉的记忆,也使我的家人十分关注这里。...
1843年后,英国自行车最早进入中国,德国、日本的自行车继而先后打入中国市...
日历翻到最后一页,标志着2024年即将过去。我打开日记本,盘点2024年所经历和参与所做的事,倍感欣慰。这一年,是喜悦之年,是难忘之年,是欢愉之年。 概述如下: 三月喜得外孙女 3月5日,女儿生下一小龙女,如同小天使来到我们的家庭,与小外孙合成一个好字...
现在上海的大马路上, 您随处可见这些拉风的车 而在从前,上海马路上跑着的却是:独轮车、黄包车、三轮车、黄鱼车,它们的存在当时也很拉风的,曾经是承担着市内公共交通的重要工具。它们的演变伴随了上海城市的发展,也成为几代上海人的生活记忆 在黄包车之...
哈尔滨的春天丁香花盛开,令人愉悦 第三章:在投身少先队工作和活动中锻炼成长 1955年7月,我从培明幼儿园毕业了。同年9月,我入学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成为一年级小学生。我很幸运,这所小学是上海闻名遐迩的顶尖重点学校,我的家恰好在对口这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