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是1969年3月14日离开上海向明中学,到江西省寻乌县龙岗公社周畲大队插队落户的。当学校敲锣打鼓送我们登上南下的列车时,我们还是一些充满激情和幻想的青年学生。当我们走进崇山峻岭,住进四壁透风的土屋时,我们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一切将从头开始。从上山砍柴,到菜地种菜,围着土灶烧饭,样样事情都必须自己干。白天还要同村民们一起下田劳动。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但却要生活。是村里的爷爷奶奶,大伯大嫂,还有小伙子姑娘们在关心着我们,帮助着我们。在生活中学习生活。我们懂得了如何砍柴,如何种菜,如何养猪和养鸡,也学会了作田塍,割茅草、犁地、耙田、插秧、耘田、收割、晒谷和进仓……这一切都是这块红土地上的人民教会我们的。虽然我们的肩膀长起厚厚的茧,虽然我们的腰背酸痛难忍,但是,艰苦的生活和劳动使我们的肩膀变得更宽更硬,使我的腰板变得更直更挺。 我在这块红土地上生活了10个年头。在这10年中,我追寻着自己的理想。从一个缺乏生活经验的青年学生,到后来成为公社的党委副书记,都是这块红土地上的党组织和人民的培养教育的结果。在这10年中,我当过生产队仓库的保管员,当过小小水电站的管理员,下油糟当过司称员,爬电杆、架广播,当过大队的广播员,还当过山区村办小学的老师……无论自己做什么工作,在什么岗位上,自己始终追着一个目标:加入党的组织,成为党的队伍中的一员。当大队党支部书记林称养同志把一份入党志愿书交到我手中的时候,我感到它是那么的沉重!当大队队长林永春、林兴来愿做我的入党介绍人时,我内心是那么激动,热泪在眼眶中涌动。我清楚地记得我当时心中立下的哲言:我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我一定做一个好党员。是的,正是红土地的党组织的教育培养,我逐渐地成长,成熟起来。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但是做一个好觉员,努为党工作,不辜负红土地人民的期望的信念始终没变。 我从不后悔在红土地生活的10年。虽然这10年是我一生最具活力、最可宝贵的时光,虽然这10年对一个青年来说是精力最充沛、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但是,我不后悔。在红土地10年的生活磨炼,使我展开了一种崭新的学习,它使我懂得了中国的农村社会,使我了解了我们的农民是怎样生活和劳作的,也使我树立了永不脱离人民,服务人民的信念。红土地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中国红色革命的摇篮,它的光荣传统将永远哺育着我们,它的坚贞将继续鼓舞着我们! 红土地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永远不会忘记1978年2月的一天,当我行将告别江西这块红土地到上海复旦大学读书时,时任寻乌县委书记的吴泽宗对我讲的一句话:"在寻乌工作,是寻乌几十万人民培养你:到大学读书,是党和国家培养你。不论你到哪里,你一定要记住:好钢是一锤一锤打出来的,雄鹰的翅膀是在天空中翱翔练就的。"如今吴泽宗同志虽已作古,但红土地人民的嘱咐,我永远铭记在心。 作者简介:顾家靖,生于1947年11月,1969年3月到寻乌龙岗公社同金大队插队。1975年3月任龙岗公社党委副书记,1978年2月返沪,就读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历任上海市委政研室处长,历任《文汇报》社党委副书记兼纪检书记,文新集团工会主席。 ![]()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