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1节刚过。她大儿子告诉我,她远去了 她叫李素兰,是和我一起赴黑龙江建设兵团的同学。当时我们同校虹口中学三十五位六九届的学生,在1970年5月16日中午十二点离开上海,到黑龙江建设兵团二师十团下乡。素兰是领队,我们分在一个连队,在远离家乡的北...
1982年7月7日下午,朱光潜(左)、茅以升(中)、宗白华三位老学者在朱光潜家会面谈心 1982年3月,朱光潜(前排左3)与北大美学教研室老师合影,作者 为前排左1 1982年3月,宗白华(前排左3)与北大美学教研室教师合影。作者为前排左2 朱光潜先生赠送给本文...
沈仲章 沈宝珠,出嫁前,约1920年 ◆沈亚明 沈仲章抢救居延汉简,路长四千里,时长六个月,波折跌宕。为力保万余枚简牍万无一失,父亲不知倾注多少心血,遭遇多少惊险全过程是连续剧。他晚年口述和我如今撰文,充其量不过预告片折子戏,或介于其间。 彰表他...
视频截屏 1947年7月,晋冀鲁豫野战军6纵的一名排长在攻打山东省定陶县城的战斗中牺牲了,他的牺牲深深揪痛了野战军首长刘伯承、邓小平的心:蒋介石一个旅也换不来我一个王克勤!牺牲的排长叫王克勤,是我军著名的爱兵模范和一等杀敌英雄、王克勤运动的创造者...
2010年的时候,长沙兴起如火如荼的地铁建设,这正是我退休后在长沙一个公司打工的那段时间。公司的办公地点在芙蓉中路《湖南日报》旁边的海东青大厦的12楼。 海东青大厦在河东,我住在河西咸嘉新村,每天上、下班乘公交车要过橘子洲大桥,然后进入河东的五一...
视频截屏 在中国革命的岁月里,一批又一批的先进分子舍弃个人利益乃至生命,义无反顾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行列。他们出身各异,参加革命的时间有先有后,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汇集在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他们为实现理想而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昂扬的...
我来到南湖红船 看它静静停泊在岸边 眼前是一幅百年的画卷 定格在万紫千红的今天 我聆听着岁月的足音 走进红船启航的瞬间 曾经的血雨腥风兵荒马乱 曾经的悲欢离合民族苦难 在数千年的朝代更替中 芸芸众生何曾有过尊严 当遥远的阿芙乐尔炮声 传来崭新的理想和...
(作者简历 陈徒手,本名陈国华,福建福州人。1961年出生。1982年春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先后在中国致公党中央机关、中国作家协会、《北京青年报》副刊工作。主要从事知识分子专题资料的收集,著作《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中国文坛纪学》《故国人民有所思》...
鸿保按:插队生活,那都是五十年前的事啦!印象已经慢慢淡去。当年并不曾用纸笔记录,与家人朋友的通信也无法找到。所以,只凭脑海浮光掠影,涂上几笔,挂一漏万。 那年 66 届、67届 高中毕业分配(初中亦然),分为三档:上海市内的 工矿 (工厂和企事业单...
1979 年底,随着青海省委分配方案的形成,战友们积极响应,随之分配到青海省的各个县工作。遍布青海省的各个角落,仍在为西北建设做贡献。我被分配到民和县工作。来民和县的战友们,虽然不是一个连队的,那根缘分的红线,仍旧把我们紧紧连在一起,时刻不会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