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往事 >

雷与雪—----回眸我与共和国一起走过的时光轨迹

时间:2024-12-27来源: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 作者:包 雷 点击:
哈尔滨的春天丁香花盛开,令人愉悦 第三章:在投身少先队工作和活动中锻炼成长 1955年7月,我从培明幼儿园毕业了。同年9月,我入学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成为一年级小学生。我很幸运,这所小学是上海闻名遐迩的顶尖重点学校,我的家恰好在对口这所学校
    哈尔滨的春天丁香花盛开,令人愉悦
 
   第三章:在投身少先队工作和活动中锻炼成长
 
1955年7月,我从培明幼儿园毕业了。同年9月,我入学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成为一年级小学生。我很幸运,这所小学是上海闻名遐迩的顶尖重点学校,我的家恰好在对口这所学校的居民区内,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我便顺利进入这所学校。不像现在需要想方设法走后门,或花高价买学区房,才能到心仪的重点小学就读。更幸运的是我被随机分到一年六班,班主任钱杭宝老师是爱岗敬业,经验丰富,成绩卓著的市级优秀教师。三十年之后的改革开放初期,钱老师就被评为上海市首批特级教师和全国教育系统的先进工作者。 
小学一年级的功课对于我当时来说没有难度。虽然我的父母并没有像现在的家长那样,在入学前就对我进行具有提前量的系统文化课教育,但是我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了不少知识。比如,我跟着阿娘去菜市场买菜,看见阿娘和商贩之间讨价还价,付账,破整钱,找零钱等,渐渐地就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我几乎每个星期天跟着妈妈去外婆家玩,吃顿外婆亲手做的大餐。外婆经常在忙完一家人的午饭后泡上一杯浓浓的绿茶,惬意地坐在藤椅上用她的扬州话教我念唐诗。记得我学的第一首唐诗是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外婆的扬州话与普通话读音不同,再加上我当时不识字,更听不明白这首诗是啥意思了。我问外婆:“酒上面怎么会飘着一层绿色的小蚂蚁呢?”外婆笑了,告诉我说,傻孩子,这里的"绿蚁"指的是在酒上面漂着的绿色浮沫。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问刘十九》。那时候酿酒不是在大工厂,而是在小作坊或自己家里。新酿的酒在还没有经过沉淀滤清时,酒面上会泛起一层微绿色的小泡沫,就像细细的小蚂蚁。外婆指着她新泡的绿茶说,你看这杯茶的表面也有这种沸水泛起的绿色小泡泡。诗人这种形象的比喻不仅展示了酒的色泽与状态,还增添了诗意的美感。外婆经常给我念诗讲诗。其实外婆没有上过学,她六岁丧母,九岁丧父,她们姊妹三人跟着叔父母从老家福建侯官移居扬州长大。外婆很小就被裹上小脚,帮着婶娘操持家务。她在叔叔家的弟弟们上私塾时,得空就在窗户外边听先生讲书,然后借弟弟们的书本在深夜看书并抄书。她就这样学会了认字,写字,念诗。她最喜欢白居易的诗,觉得他的诗好读易懂,朗朗上口。我就在外婆和阿娘无意识的启蒙下,学习了最初的语文和数学,因此上学后学习轻松自如。 
开学一周以后,班级里的秩序稳定下来了,同学们之间也逐渐熟悉起来。记得是第二周的周二,钱老师上语文课时带进来一位女生,她个子比全班多数同学都高,衣服脏兮兮的,头发乱蓬蓬的,低着头,跟在老师后面。钱老师向大家介绍,这位是我们班的新同学,名字叫小F。然后老师把她带到我身边的空位上坐下,告诉我小F从此是我的同桌了。这位同桌没有铅笔盒,没有橡皮,没有格尺,只有半截铅笔,我便把自己的铅笔盒放在两人课桌的中间,示意文具我俩共同使用。课间休息时,钱老师把我招呼到走廊上,悄声告诉我,小F的父亲是双腿不能站立必须拄双拐行走的残疾人,靠摆个修鞋摊为生,她的母亲几年前离家出走了,她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需要她照顾。因此她的父亲不让她上学,指望她在家分担家务。这次是居委会和钱老师反复上门动员,才使小F在开学一周后到校上课了。 
放学后钱老师让我陪着小F一起跟她回家。到家后,钱老师拿来一个大木盆放好温水,让小F洗头洗澡,她还拿出自己女儿的衣服给小F换上。她又用一把木篦子帮小F篦头发 ,篦出一些我从没有见过的白色小虫子。钱老师说这就是虱子,长时间不洗头梳头就会长虱子的。经过这一番清洗,小F焕然一新,我惊讶地发现,原来她也是个蛮好看的小姑娘啊…… 
在小学的六年中,班主任钱老师就像妈妈那样一直关心照顾小F,经常给她洗头洗澡,给她买文具和课外读物,冬天给她买新棉衣,还给她过生日。钱老师安排我始终与小F同桌,要求我每天辅导她完成当天的作业,与她一起预习第二天要学的课程。和小F面临的家庭困境相比,我感觉自己太幸福了,有这么好的爸爸妈妈阿娘外婆,有这么优越的学习环境,更要懂得珍惜啊!我也在给小F补习功课的过程中体会到,教学相长,为了给别人讲明白,自己就必须学得更多一些,更扎实一些。在全班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下,小F开朗起来,不再自卑自闭,她和同学们一起做功课 ,一起玩,学习成绩慢慢跟上来了,也跟我们一样,在二年级带上了红领巾,成为光荣的少先队员。我被同学们选为中队长。不幸的小F幸运地遇到慈母般的钱老师,她终于融入到咱们班这个温暖快乐的集体中来了。 
 
  我被评为优秀中队长的奖状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升入四年级了。四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算是大孩子了。一天,大队辅导员曹植之老师找到我,说要跟我谈谈。曹老师当时在我眼里是个身高超过一米八身材挺拔的山东汉子,他说一口带着山东口音的普通话,鼻梁上架着一副白色塑料镜框的眼镜,平时总是笑眯眯的,在参加少先队活动时戴着红领巾,朝气蓬勃很精神。他一本正经地问我:“中队长同志,如果大家选你当大队长,你是否愿意到大队部工作 ,在课余时间组织少先队活动,为同学们服务?”这可把我问住了,因为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呀。曹老师接着说,你学习成绩好,学有余力,课余时间多参加一些少先队工作和活动,对于你的学业不会有啥影响。我和团委的几位老师向钱老师了解到,你几年来一直关心帮助家庭条件差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得到大家的认可,在同学中有威信。还有,你的父亲在上海市总工会工作,是为工人群众服务的共产党员,他也一定希望你接好父辈的班,从小锻炼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听了曹老师这番话,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觉得不能辜负老师的信任和父辈的期望,如果同学们真的选我当大队长,我一定会珍惜这个锻炼成长的机会,努力为同学们服务。


 
     我被评为“三好”中队长的奖状 
1959年的红色五月,我们学校新一届少先队大队委员会的选举如期举行。我和另外九位同学被队员们推选为候选人,经过差额投票选举,最终我和六位同学被选为这一届的大队委员。我们七位大队委员在辅导员曹老师的指导下,召开了第一次大队委员会会议,进行了工作分工,我被推选为大队委员会主席,主持大队部的日常工作,委员们采取值班制,每个委员每周到大队部值班一天。值班时间是每个上课日的课余时间,包括课间休息,中午休息和下午自习及放学后的一至两个小时。我则每天都要去一次大队部与值班委员碰头联系,处理日常工作。我想既然老师和同学们信任我,我就要好好为大家服务,努力和大队委的各位委员团结合作,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少先队活动,让自己和同学们一起在少先队这个大家庭中快乐成长!
 
    我在1959年春天当选为少先队大队主席 
新一届大队委员会成立后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在辅导员曹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召开了全体委员会议,商讨这个儿童节怎么过?如何让所有队员都能参与进来,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节日?大家畅所欲言,对以往的“六一”节活动进行回顾和评议,比较统一的看法是,觉得以前的“六一”活动大都是开联欢会,表演文艺节目,展现我们的金色童年,抒发幸福情感, 参与者一般是各个班级有文艺特长的骨干,人数很有限,大部分同学是当观众,没有充分参与到节庆活动中来。所以,我们新一届大队委员会应该改变那种传统的“六一”活动安排,以更具体的活动主题和新的活动形式,动员广大少先队员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进来,从中切实受到教育,获得快乐。那么应该如何组织开展这次“六一”活动呢?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出主意想办法。这时辅导员曹老师提出 ,今年是建国十周年,在这样不寻常的年份背景下庆祝“六一”儿童节,确实要与往常不一样。这个新的观察“六一”活动的视角,让我们各位大队委员的心里豁然开朗。大家觉得这次庆“六一”的主题应该与建国十周年大庆联系起来。我们之所以有金色童年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艰苦奋斗流血牺牲换来的。抚今追昔,弘扬先辈的革命精神,沿着先辈开辟的正确道路前进,可以成为这次庆“六一”活动的主题。不过我感觉这样的主题还是比较笼统,似乎没有抓手,不好具体操作。我想起咱们小学各个年级的语文课本上都学过红军长征中的小故事,而长征是最能体现革命先辈坚定信仰和艰苦奋斗精神的辉煌篇章。
 
我在1959年秋天参加上海市少年宫少先队员接待日本记者的一次活动,这位日本记者对中国少先队员对日本人民的友好态度表示赞赏。他跟我合影留念,并在照片后面题字留下他的信息 

我还记得曾参加过上海市少年宫的一项跨越各种障碍的大型体育游戏“走勇敢者的道路”。我忽然有了灵感,这次“六一”活动的主题就叫“弘扬长征精神,走勇敢者的道路”。具体的活动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讲长征中的小故事,各个中队甚至小队都可以开故事会,发动队员来讲长征故事,让大家在讲故事活动中了解长征精神。因为在语文课本和课外读物中,长征故事很多,大家可以方便地去寻找和阅读。第二部分,就是组织体育游戏“走勇敢者的道路”。这是一种模仿红军跋山涉水,闯关夺隘的障碍赛跑。可以请体育教研组的老师们协助我们设计布置各种障碍,各班组织代表队参赛。比赛结束之后,场地设施还可以保留一天,欢迎同学们都来尝试“走勇敢者的道路”。我的这个设想得到曹老师和各位委员的赞同。大家七嘴八舌地充实这个活动方案,并对每个活动环节进行具体的分工落实。 
我和两位队员一起去考察“走勇敢者的道路”的路线布局情况,作为开展“六一”节活动的参考 
“六一”儿童节的前几天,各个中队都在班主任老师的协助下,召开长征故事会。队员们有的讲语文课本中的长征故事,有“一袋干粮”,“金色的鱼钩”,“陈赓和倔强的小红军”……有的则自己寻找课外读物中的长征故事。这次长征故事会活动使同学们对长征精神有了具体生动的了解。 
我们大队部在体育教研组老师们的帮助下,具体设计了模仿红军“走勇敢者道路”的各种障碍。比如在垫子上匍匐前进钻过“铁丝网”;在平衡木上快步行走飞夺“泸定桥”;在沙坑中踩着大积木组成的弯曲蛇形小道,趟过“急流险滩”;翻上双杠往前爬行,再翻下来接连翻上矮单杠后跳下,攀登“悬崖峭壁”;爬上长绳索顶端,再悠荡着跳跃至大跳箱上面,征服“天险腊子口”……我们在老师和校工们的大力帮助下,大家齐心协力,在学校大操场上安排布置了五组障碍区。体育老师们分布在每个障碍区值守,他们既是裁判,也充当保护者,避免同学们在跨越障碍时受伤。为了安全起见,这项活动由三、四、五、六四个年级的各班组成代表队参赛,每个代表队由三名队员组成,三人同时出发,途中通过各种障碍时队员们之间可以相互帮助,共同完赛。一、二年级的小同学则当观众。考虑到各个参赛年级同学的年龄段不同,一起比成绩不够公平,也为了体现重在参与,所以大队委决定,凡是参赛代表队每位队员都完成全程比赛的就可获得“勇敢者”奖状。 



 
“六一”儿童节的当天,大型体育游戏“走勇敢者的道路”障碍赛跑隆重开启。这项精彩刺激的活动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虽然不评比成绩,但是各代表队争先恐后,全力争胜,参赛选手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跨越障碍,全员到达终点。几乎参赛队员们都光荣获得“勇敢者”奖状。 
比赛结束后的第二天,许多没有获得参赛机会的同学,跃跃欲试,纷纷自发去场地当了一回快乐的“勇敢者”。体育老师们仍然尽职尽责地值守在各个障碍区,维持秩序,为同学们的安全护航。这个“六一”儿童节也是我们新一届大队委自主组织少先队活动的勇敢尝试,我和大队委“一班人”群策群力,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从中得到锻炼,获益良多!以致六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回忆起这一切,仿佛历历在目,愉悦之感充溢胸间,真是意犹未尽啊! 
记得1958年,党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以后又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统称“三面红旗”。街道上各种建筑物的墙面,商场、影院、公园、火车站等各类公共场所,到处都是宣传“三面红旗”的大标语,我印象深刻的一条标语是“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大干快变,超英赶美”,好像一夜之间,中国就能摘掉一穷二白的帽子,像坐上火箭那样一步跨入比肩英美的发达国家行列。热火朝天的群众运动更是一波接着一波。我们这些十一二岁的红领巾也被卷入这革命洪流中来了。 
先是全国开展大炼钢铁运动,提出的口号是让“钢铁元帅”升帐,1959年实现全国钢铁总产量1080万吨的目标。据说那年英国的钢铁总产量是1200万吨,如果我国能达到1080万吨,就大幅度缩小了与英国的差距。当然,这些宏大的路线目标我一个小孩子哪能明白,我当时只觉得心里有一团火在燃烧,我们红领巾应该为钢铁元帅升帐做点什么,贡献一份小小的力量! 
在辅导员曹老师的指导下,我又一次召集了全体大队委员会议,商量在大炼钢铁运动中,我们全校少先队员们要做点什么,怎么去做。当时无论城市农村,各企事业单位都土法上马,建立了一大批小高炉,可谓全民大炼钢铁。这就需要大量废旧铜铁作为小高炉炼铁的原材料。所以我们小孩子能为大炼钢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收集废铜烂铁,这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另外,自然老师告诉我们,钢铁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是活性石灰,这是炼钢铁的造渣剂。石灰必须碾磨成粉沫状态才能使用。因此,把大块石灰敲碎弄细,这件事小孩子来做正合适。我们可以为部分建小高炉的单位承担敲白泥的工作任务。这样,我们大队部就兵分两路,一路动员组织队员们到犄角旮旯去收集废铜烂铁,也把自己家里不用的废旧金属物品捐献出来。另一路联系一些建小高炉的炼铁工地,组织部分班级的同学们在放学后去那里敲白泥,帮忙准备炼铁必用的石灰材料。 
那时,全民大炼钢铁,大街小巷的废铜烂铁,甚至一个铁钉都给人们捡走,送到各个小高炉的原料库去了。家家户户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十来岁的娃娃,也都把家里的废旧铁制工具,铁锅,门环门钉门栓锁头等捐献出来。我在家里实在找不到什么铁制品了,忽然想起我阿娘每逢清明和过年时烧香拜佛用的香炉是铜制品,就好说歹说让她交给我,捐献给土法上马的小高炉了…… 
学校后勤处的老师带着我去附近几家建了小高炉的工厂联系,请他们联合起来把需要碾碎的大块石灰集中送到我们学校的操场一角,在那里临时开辟了敲白泥的工地。我和后勤处的老师按照各班可以抽出来的出勤人数,分配了敲白泥的任务。各班完成工作任务后,工厂派来指导的老师傅检查我们敲好的白泥质量,帮助我们归堆装入大木箱内,由厂家出车到学校运走。同学们参加敲白泥劳动的兴致很高,有的同学还学着大人们做诗联句,你说一句,他接一句,非常开心:“敲白泥——敲白泥——汗水湿透了大棉袄;红领巾——立功劳——钢铁元帅升帐了!”


 
     我被评为优秀大队长的奖状 
很多年之后,我才明白当年为了超英赶美,让“钢铁元帅”升帐,搞全民大炼钢铁,是在经济建设中犯了急性病,是所谓好心办了蠢事,是不顾科学规律的蛮干。这些土法炼成的钢材铁料基本不能用,还浪费了大量人力和资源,可以说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从1960年起,国家连续遭受自然灾害,粮食减产,粮、油、肉的供应逐渐紧张,都要凭票配给 。党中央号召大办农业。我们学校的食堂也办了一个小养猪场,想自力更生解决师生的一部分吃肉问题。我们大队委又一次开会商议,如何组织同学们为学校食堂养好猪出一份力。那时候报纸上大篇幅地介绍小球藻的功效与作用,说可以用来做猪饲料的添加剂,它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高,小猪食用含有小球藻的饲料后生长速度快,免疫力增强,可以少生病。我还听爸爸说,他们传达了文件,是曾当过毛主席秘书的胡乔木同志,对小球藻可以作为粮食代用品,用作养猪养禽的饲料,应大力推广,写了一份报告给毛主席,毛主席还作了批示印发各省。我得知这是毛主席要求大力推广的好事,而且养小球藻也不是很复杂很难办。所以我们大队委决定发动少先队员自愿养殖小球藻。我们请自然课老师做了一堂如何养小球藻的科普讲座,并进行了示范。小球藻的培养需要阳光,空气,还有培养基,其中包含氮源,磷源等,这要用到尿液。所以养小球藻的屋子里会有一股尿骚味,令人很不舒服。我们有很多同学都自愿在朝阳的教室窗台上养了一罐罐一瓶瓶小球藻,虽然教室里的气味刺鼻不好闻,但是同学们都毫无怨言,因为大家明白这臭哄哄的小球藻作为猪饲料,能换来香喷喷的猪肉。

 
    我被评为好队长的奖状 
我在辅导员曹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在班主任钱老师的支持下,没有耽误各门文化课的学习,与各位大队委员团结合作,在大队长的岗位上为同学们服务了三年。虽然平时时间紧,任务多,但是我在各方面得到了锻炼成长,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扩展了容人共事的心胸,提高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工作的能力。我深切感受到投身少先队工作和活动是我上的另一所受益匪浅的学校!(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包雷,女,1947年12月9日生于上海。小学就读于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中学就读于上海市第一女子中学,1967年9月高中毕业。1968年9月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师32团,当过农工、架线工,炊事员等。1969年3月调入团宣传股报道组工作,任组长。1970年12月调入兵团宣传处报道组工作,任见习新闻干事。1976年3月兵团撤销,任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宣传部宣传干事兼总局党委理论学习秘书,后任总局干部培训办公室干事。1981年12月调入黑龙江省妇联工作,历任宣传部干事,儿童工作部副部长,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和主任,1990年7月当选为省妇联执委会常委。1992年9月调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工作,任《生活月刊》杂志副总编辑。1996年2月调入哈尔滨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任副主任。2003年9月调入哈尔滨市政协工作,任研究室主任,并于2004年2月当选为哈尔滨市政协常委。2011年1月退休,发挥余热,任哈尔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公众号编辑:周培兴)

 
(责编晓歌)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