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来到鲤鱼洲
时间:2025-01-03来源:原创 作者:陈固 点击:
次
鲤鱼洲位于江西南昌县,鄱阳湖泊的边缘地区,离南昌市区约50公里。这本是中国大地中一片普通的土地,然而年仅16岁的我作为上海知青,于1970年4月来到鲤鱼洲,并在此工作、生活了近7年。这就让鲤鱼洲在我的经历中有抹不掉的记忆,也使我的家人十分关注这里。
鲤鱼洲位于江西南昌县,鄱阳湖泊的边缘地区,离南昌市区约50公里。这本是中国大地中一片普通的土地,然而年仅16岁的我作为上海知青,于1970年4月来到鲤鱼洲,并在此工作、生活了近7年。这就让鲤鱼洲在我的经历中有抹不掉的记忆,也使我的家人十分关注这里。
鲤鱼洲,原来是江西南昌县所属一个垦殖场所在地,名为鲤鱼洲垦殖场,人数近千。1969年3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团的驻地后,这里发生巨大的变化。福建、江西两省军区调入一大批现役军人,任各连队连长、指导员,营长、教导员,团长、政委和团部机关各级主官;随后于1969年分来了大学生、中专生到此体验生活、劳动锻炼;特别是1970年,南昌、上海又分来了大批69届初中毕业生,使鲤鱼洲人口达到近万人。1971年,兵团由福州军区转移给江西省军区,即改名为江西省军区农业建设师第九团。1975年军队干部全部撤离,交回地方。归属南昌市管理,更名为南昌五星垦殖场。在这片土地上,1968年至1972年还有北京大学分校和清华大学实验农场存在,这是文革中的产物,后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北大分校和清华农场人员全部迁回北京。
家中最早来到鲤鱼洲的是我大哥,也是我在兵团下放时唯一来鲤鱼洲的家人。他68届,我69届,我们初中毕业时,正值毛泽东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高潮。他于1969年来到江西,在瑞金插队落户。1972年他回上海探亲,路过南昌时专程来鲤鱼洲看望我。我当时在五营21连任连部勤杂班班长兼仓库保管员,自由度大一点,劳动强度相比农业班的人员也好一点,所以能陪大哥到处看看、还照了几张照片留念,不过那时都是黑白照片。
上面这张照片是在连队边上的大堤上照的,大堤外面就是鄱阳湖,枯水期外面就是草甸子,涨水期间湖水就漫到大堤边;大堤内就是我们连队,照片上可看到有三栋砖瓦结构的宿舍和一间食堂。第1栋是连部和三排人员的宿舍,第2栋是一排人员的宿舍,第3栋是二排人员的宿舍。大哥来时我和连部勤杂班的男同志住在第3栋宿舍最西的一间大房子内(30年后我们回到鲤鱼洲连队时,食堂的房子已经没有了,第3栋最西一间房也倒了)。
这张照片是我们穿着兵团的黄布军装,拿着连部武装班的枪到大堤外照的,那枪是苏式的转盘机枪,我们在影片中看到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用过此武器。当时鄱阳湖水位很低,所以靠近大堤没水,全是草地,我们就趴在草地上拍了此照。此照在冲印时出了一点问题,有了黑痕。但无形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好像我们趴在战壕里,而且还有点战火纷飞的味道。
家人中第二个到鲤鱼洲的是我儿子。那是1999年4月,为纪念下放30年,当年下放在21连16位返回上海的知青,在仇伟的召集下,他们来江西与连队中留在南昌的知青相聚,并回鲤鱼洲重游故地。
我征求9岁儿子的意见,问他是否去看看爸爸当年下放的地方,他同意了。4月17日,连队南昌知青李亚雄开了大客车,南昌和上海知青共40多人一起回到鲤鱼洲。儿子在我工作、生活的地方留下了一组照片。
其中下图是五星垦殖场场部机关的大门,1973年后我调入九团机关后勤处基建物资股工作,基建物资股的办公室就在里面。
右图是我在团部物资股仓库工作时,住过的第二个宿舍,在天子庙排灌站里。该栋楼一层是排灌站的机房,二楼全部和三楼中间2间是排灌站人员居住。三楼两边2间就给物资股仓库人员居住。我就住在靠马路边的一间,让儿子在边上照了一张。虽然照片照的儿子眼睛闭上了,但后来排灌站改造,此楼拆了,所以留下此张照片还是蛮珍贵的;左图是团部物资股大堤仓库,里面人员就是负责全团基建材料,煤,燃料油品,机电、农机配件的存储、发放等工作。我就在此工作了近4年。仓库里面主要存放机电配件、农机配件。我刚到仓库工作时管理基建材料(如毛竹、木头、砖、沙石等),材料主要在外场地。一年后管理农机配件,就到仓库里面工作。
下图是五营21连,我担任连队保管员后住的第2间宿舍,是第2排东边第1间。因连队住宿条件好些,所以我就一人住一间。
家人中第三个到鲤鱼洲的是我爱人吕颖。
2014年,我们69届的知青先后都到了退休年龄,大家回忆起往事,对于鲤鱼洲的经历还是有很深的情结,很多知青相邀再回鲤鱼洲看看。9月,我上海昌平中学同学、并一起下放到鲤鱼洲的周明龙(右2)、诸伯川(左4),同他们的爱人、也是上海下放到鲤鱼洲的知青罗国英(右1)、卢晓燕(左5),回南昌来故地重游。12日,在南昌工作的上海知青薄成诚(右4)安排下,我们重返鲤鱼洲。
因都是老同学,老朋友,爱人之间都相互认识,所以薄成诚的爱人刘翠萍(右5)、我的爱人吕颖(左3),她们两人虽不是我们鲤鱼洲的知青,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一起出发,同去的还有21连南昌知青欧阳红卫(左2)。活动走访了我工作过的团部机关和物资股仓库;薄成诚工作过的五营营部;诸伯川、卢晓燕工作的五营23连;周明龙、罗国英和我工作过的五营21连;另参观了北京大学分校的纪念馆、场部知青广场等。
这次到农场感觉好一点,近年国家给垦殖场的职工下拨一批扶助专项资金,用于修缮当年留存的房子。虽然屋子还是原来的,但房顶全部换了红色的新瓦,墙面也都粉刷一新 ,改变了前几次来这里看到破败景象。绿油油的田野上散落到一群一群的红顶小平房,挺养眼的。
此照是我和爱人在团部机关大楼前的留影,此楼在兵团时期是九团最高领导机关的办公场所。办公楼二楼左边是团首长办公室;二楼右边是团政治部各部门办公室;一楼右边是团司令部各部门办公室;一楼左边是团后勤处各部门办公室。我们后勤处第1间办公室是财务股。第2、3间是物资股,其中第2间是基建设计人员办公室,第3间是大办公室,由2间办公室打通,平时对全团各单位、连队开物资调拨单等服务窗口(然后到我们大堤仓库领),当股里开会时我们就都到这间办公室。第4间两对门两间办公室是军需股。第五间两对门办公室是后勤处处长和股长们的办公室。
此照是我和爱人在知青广场上的留影,这个知青广场是近年新建的,是在原团部家属区的位置规划出的。知青广场中有一座反映当年劳动场景的雕塑。同时完成的还有知青墙,位于大堤下来往团部去的路上。有文革时期的宣传画,有当年知青的照片。农场还在规划建设知青博物馆。
(晓歌编辑)
(责任编辑:晓歌)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