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青春北大荒,工一连往事》有感 2017.4.10 我是1969年江西峡江县插队知青,原上海复兴中学68届初中毕业。退休前单位是上海船厂党委。现任老辰光网编辑。能参加《青春北大荒,工一连往事》的书评活动,发表自己的感言,心情是非常不平静的。感谢北大荒知青,感谢工一连知青战友,写出了这么一部内容丰富、波澜壮阔的书,让知青一代的青春岁月得以再现,让知青的历史得到留存,让知青文化和知青精神得以传承,衷心地感谢你们。你们展示的是壮丽青春的画卷,是汹涌澎湃的生命交响诗。 我认为这部书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文学价值和研究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往事》一书全方位地充分展现了知青们在十年北大荒岁月中奋斗拼搏的、的劳动生活场景。 这一百二十多篇文章,从各个侧面叙述描写了知青们一年四季的生产劳动、生活琐事、思想感情、连队创业、战备训练等,从种菜养猪、采石修路、捕鱼下河、撞见野生动物、遭遇险情、病痛折磨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真实地记录了工一连战士将近十年的艰苦奋斗经历,还配以当年的珍贵照片,仿佛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年代,可以誉为北大荒工一连知青的“清明上河图”。这些文章的文字非常生动流畅。许多故事,看似平凡、平淡,却生动感人,他们没有碌碌无为地虚度时光,没有怨天怨地的蹉跎哀叹,而是用他们的汗水、泪水、甚至血水,书写了知青们的年轻岁月,实践了他们自己的诺言,为自己的理想信念踏出了艰辛的每一步,每一天,为人们展现了奋战在北大荒的知青的真实画面。 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因此可以说,一部连队知青史揭示出知青的人生是可歌可泣的,他们是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仅仅用“失落的一代”来形容他们是远远不够的、片面的;知青是奋斗奉献的一代,无私付出的一代,有理想信念的一代,值得讴歌的一代。虽然他们在需要读书时失学了,大部分人从此再也没有走进高等学府,没有进行正规学习深造的机会,但是他们在生活中、劳动中,养成了坚韧的品格,学会了生活的本领,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学会了为国家分忧,能够为集体担责,为他人奉献,为社会付出;因此知青一代不比他们的父辈少吃苦,与战争年代的革命前辈相比同样无愧;虽然他们比子女一代生活条件艰苦得多,但是在这一代人身上,有着下一代人所缺少的刻苦精神、奉献精神和坚韧精神,这是不可否认的。《往事》的意义在于揭示了这一点,也是对眼下“知青没有精神”说法的一种回答。 前几天看了新疆的话剧《兵团记忆》,是反映解放初期疆一代军垦战士奋战荒原屯垦戍边经历的。同样,黑龙江知青其实也是一样,,他们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同样是值得书写、应该肯定的;不能说黑龙江知青们的付出是不值得的无谓牺牲,或是盲目愚昧的。我始终认为,知青上山下乡作为一场延续十年的运动,把处于学生时代的年轻人一股脑儿送到农村边疆,这种做法应该否定;不应坚持所谓“上山下乡运动是改造小资产阶级思想、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反修防修的必由之路、正确道路”。那是极左的错误思想和政策。不应该以愿意不愿意下乡作为革命与不革命的衡量标准。但是另一方面,对知青的付出,他们追求理想的过程,他们的那一段经历,是不该否定的。知青岁月不全是蹉跎岁月。正如现在认为红军长征是左倾错误路线的结果,不得已而战略转移放弃根据地,但是不能否定红军战士走过了万里长征是壮举。――也许没有知青一代的艰辛曲折,就不能迎来改革开放国家大政方针的坚决纠偏。在新的时代,青年一代应该服从国家建设的大局,同时也应该有利于青年的培养和发展。 二、《往事》一书真实地反映了知青对党和祖国的无比热爱和忠诚的情感。 《往事》的许多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知青战友超越血缘关系、骨肉亲情的手足情意,充满了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积极向上的真挚感情。比如华东师大一附中六六届高中生徐祖康,他自进点红卫团时,于1969年元旦,写给同学薛佩毅第一封信起,连写51封,全部保存完好,连邮票也不缺。实为难能,弥足珍贵,很有史料价值。孙孟伦是天津知青,和张双成一起撑起天津知青一片天。特有的真爱和豪爽,延续到后知青时代,给上海知青留下深刻的印象。孟伦栩栩如生的一番演讲,被傅伟良笔录下来,成为《工一连往事》不可多得的好文章。文中的两个细节,表现出孙孟伦侠义心肠的气质。钦鸿和妻子在患难之交中形成的相知相爱的感情,也是催人泪下的。 齐齐哈尔知青关国利的两篇佳作,一篇追忆自己的同窗挚友、异姓兄弟刘博华;另一篇是对引领自己走上文艺道路,手把手指教的兄长钦鴻的深切思念。这也能解释为何如今当知青进入花甲晚年后仍能保持兄弟情战友情的原因,这种在青春年少、艰苦环境中产生的情感是刻骨铭心的。 在后知青时代,这种情意演绎为抱团养老的基础,旅游活动、文化娱乐活动的特色,与其他群体不一样的热闹场面。从《往事》这本书的组稿、编辑、过程和照片的收集整理过程中,也体现出工一连知青这种浓浓的情意,是知青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一曲诗歌;与一般个人出书最大的区别是既有普遍性又有代表性、典型性,有说服力。 三、《往事》客观地揭示了在十年浩劫的历史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各种极左思潮对知青政治生命的负面影响。 这方面的文章有不少。不一一列举,最突出的代表作是该书的主编之一、已经离世的钦鸿的文章。这也是该书中对我震撼最大的文章。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重点中学老三届高才生,也是表现突出的知青代表;然而在那个非常的时期,由于仗义执言,由于得罪了某些人,他却遭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几经磨难,经历了非常坎坷跌宕的人生。在粉碎四人帮以后,作者钦鸿和妻子终于迎来平反冤案的结论,通过高考重新开始了新的人生,得以对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实现了他人生的价值。他的回忆录展现了与众不同的知青生活中的另一个侧面。虽然他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的故事,人们绝对不应该忘记;他在磨难中的不懈努力和艰辛付出,不但应该得到我们普通知青的认可、同情,更希望能得到知青史研究专家学者的重视。 据我所知,我们复兴中学在黄山茶林场的非正常意外死亡的知青曹明玮,也是和钦鸿一样在中学时代品学兼优、在文革时期积极投身运动、在下乡以后因与当地某些领导干部的错误言行作斗争而遭受迫害打击的。这两个知青一南一北却有着相似的遭遇。这样的情况再知青时代并不罕见,却似乎都没有引起知青运动史研究者足够的重视。 时下有一种声音反对把知青运动与文革运动作联系,认为这两者是完全不相关的,对研究十年文革背景下的知青运动讳莫如深,但是实际上这二者是不可能没有联系的。尤其是在下乡最初几年,历次政治运动、比如林彪事件前后,以及一打三反运动和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等运动中,文革的极左思潮,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各级管理知青的组织领导者的思想行为,难以避免地出现以极左思想来对知青们的言行、思想认识,对知青进行错误处置的现象。有些知青回忆录避开这些敏感话题,而《往事》并未回避。基于这一点,《往事》一书对知青史研究是有贡献的。这样的书籍由于种种原因不一定能顺利出版,更要感谢工一连的战友们为此书的完稿做出的不懈努力。 四、《往事》以丰富的史料给知青研究提供了大量具体的有说服力的数据和信息。 我认为,该书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它对知青时代的解读绝不低于《孽债》一类文学作品。北大荒知青并没有发生像云南知青那样的请愿绝食抗议活动,这说明黑龙江军垦的领导总体对知青的认可和关怀,说明从抗美援朝战场回来的第一代军垦人对知青的榜样力量和言传身教,使知青有屯垦戍边、扎根荒原的思想准备和基础。可以看出,北大荒知青的乐观主义精神,在《往事》一书中得到了全方位的反映。齐齐哈尔69届初中生女知青陈艳,讲了两个看似平淡的故事:《黄米面糕》和《第一次外出送午餐》。它折射出兵团创业时期的艰辛和无奈,反映的是那个时代“先生产后生活”的特征。正如当时流行的顺口溜:兵团战士爱喝汤,早晨喝汤迎朝阳,中午喝汤暖心房,晚上喝汤勤起床。是红卫团的音乐骄子徐英培,能拉一手动听优美的小提琴曲,从鱼乡13连一直拉到工一连。他有灵巧的手指,还有离奇的故事,《我在工一连的两次捕鱼经历》读来使人心动,而让人心颤的则是《帐篷里的琴声》。(曾用名陆代琴)是哈尔滨120中学76届高中毕业生陆佳,是哈市家喻户晓的上山下乡明星,在她《不做留城五种人,要做上山下乡的带头人》的巡回报告激励下,有多少青年追随者打起背包走三江。 71届小上海崔海华是工一连最后一任油漆班班长。这个班可不是一个12人的小班,而是相当于一个排的“加强班”。她在文中有句豪言壮语:今后的人生路上,有北大荒油漆班这碗老酒垫底,还有什么沟沟坎坎不能跨过去? 工一连的知青们苦中作乐,以苦为乐,也是可贵的知青精神的体现,是知青回城后面临下岗再就业时表现出的不向国家和子女伸手、以顽强毅力克服困难的基础,是知青们晚年顽强面对病弱生活困难、抱团养老、积极开朗迎接夕阳人生的思想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往事这本书也是我和许多老知青的精神食粮和支柱。我们的人生,也许没有掌声和鲜花,没有实现人生的远大追求和目标,也没有优越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甚至也没有能力给子女多少财富;但是回首往事,我们没有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没有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们的青春无愧于自己的子女,也无愧于这个社会。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