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上海知青张泳平
张泳平,女,祖籍江苏江阴,上海知青。生于1950年11月13日,上海市嘉定城一中1966届初中毕业生,1968年8月31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师30团(现万宝农场)10连,任小学教员。1969年10月6日为了救学生而光荣牺牲,年仅18岁。团党委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家民政部追授为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上海知青徐惠敏
徐惠敏,女,汉族,祖籍江苏宿迁,上海知青。生于1952年1月22日,姐妹5人,排行老二。上海市杨浦中学1968届初中毕业生,1969年5月9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师30团(现万宝农场)10连,任小学教员。1969年10月6日为了救学生而光荣牺牲,年仅17岁。团党委追认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国家民政部追授为革命烈士。
为了孩子们
1969年,正是“备战,备荒”和“深挖洞、广积粮”[注]的年代。连队也挖起了防空洞。张泳平和徐惠敏是连队小学校的老师,她们想,一旦和苏修打起来,就要及时转移到防空洞里继续给学生们上课,应当把教室和防空洞连起来。 10月6日,这一天是个休息日。她们的“战备地道”即将贯通了,她俩没有休息,带着学生抓紧挖掘地道。徐惠敏带领低年级学生在东西向的地道里挖。张泳平带着高年级学生在南北向的地道里挖。高年级学生力气大点,挖得比较快点。休息时,徐惠敏到张泳平那里去取经,并和他们一起挖起来。看到地道即将贯通,她们很兴奋,边干边说笑。忽然,她俩发现地道顶部不断有泥沙滴落,意识到这是要塌方的预兆。孩子们惊慌起来了。她俩立即组织学生撤离,一面大声地指挥着学生,一面拉着、拽学生们,把他们一个个推出地道,当最后一个学生刚刚钻出地道,她俩已经爬到了地道口,头已经到了洞口的壕沟边,还没来得及站起来。突然,“轰隆”一声,地道一下子塌陷了。所有的学生获救了,而俩位知青老师却被深深埋在地道里,再也没能起来。 学生们吓坏了,他们哭着,喊着,叫着他们的老师,一双双小手刨着,挖着,要救出他们的老师。不一会儿,知青们闻声赶来了,职工们也匆匆赶来了,大家一起拼命地挖呀挖, 20分钟后,徐惠敏先被抬出。30分钟后,张泳平也被抬出。人工呼吸,心脏按摩……晚了,太晚了!所有的抢救措施全都无效,都不能挽回两位年轻人的生命。 事发后,团部卫生队派人来对遗体进行了护理。吊唁时,她俩就像睡熟了一样,静静地躺在连队场院上,各连的知青都来了。晚上,战友尤曼云和顾银生为她俩守灵。 这是30团第一例知青死亡事故。团领导很重视,连领导很紧张,生怕无法向家长交代。她俩的父母到了,万分悲痛,但没有一句责备的话,也没有提任何要求。徐惠敏的母亲悲伤着,呼唤着爱女:“你死的光荣,妈妈为你骄傲……”,并俯下身,拉下自己衣服上的扣子,给女儿缺了一枚扣子的衣服钉上。 张泳平和徐惠敏,在危险时刻,把学生的安危放在首位,表现出兵团战士“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她们的壮举,感动了北大荒,感动了黑土地。30团党委上报兵团,为两位英雄申报了革命烈士。并根据她俩生前愿望,追认张泳平为中共党员,徐惠敏为共青团员。 两家父母目睹了兵团战友的真挚情感,亲身感受到知青们在边疆得到了锻炼。徐惠敏的父母当即表示把三女儿徐惠青再送到兵团接姐姐的班。张泳平的父母也表示,等烈士的弟弟毕业后,也让他来继承姐姐的事业。徐惠青也被姐姐的行为所打动,决心到姐姐战斗过的地方经受锻炼。当时,徐惠青只有16岁,但就在烈士牺牲的当月——10月底,她就来到了10连。 光阴如梭,四十多年过去了。尽管世事变迁,但张泳平和徐惠敏的英雄行为仍然激励着知青战友们,激励着她们当年的学生们。每年清明,万宝农场学校的孩子们都会去她俩的墓上祭扫;每次知青们回访农场,都会为她俩捧上鲜花。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