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进行第六轮投票,产生了5部获奖作品。梁晓声《人世间》、徐怀中《牵风记》、徐则臣《北上》、陈彦《主角》、李洱《应物兄》获奖。 梁晓声开创了知青文学创作的先河,他的作品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他时刻关注中国现实,代表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梁晓声相信书籍、文化对人的影响。 梁晓声曾在演讲时说:“人若经常关注热闹,置身于热闹之地,对思想和神经的健康都有害。读书使人远离热闹,寻找安静,而安静可使人悟道。”) 关于阅读的开场白 来到青岛,我才第一次看到自己在《朗读者》节目中朗诵《慈母情深》的视频。节目做完之后,电视台曾通知我什么时间播出,但偏偏那个时间家里来了客人,就不好意思打开电视和客人一起看,以至于过后也没有看。 看过两遍之后,我就不想再看第三遍了,因为在60岁之后我就不太愿意从屏幕上看到自己,不愿意看到自己衰老的样子。有时候,我甚至也不太照镜子,也许不太照镜子就会忘记自己的年龄。我很奇怪,自己在朗读的时候,为什么不能轻声一些?这就是衰老,耳背之后自己说话的声音很大,在家里电视机的声音开得很大,跟老伴说话的声音也很大。 谈到阅读,我想先说一下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大家都知道他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他也写过很多短篇。我上初一的时候,就读过他的一部短篇小说《午夜舞会》,收录在一本刊物中,很多人都没有读过。 《午夜舞会》讲的是青年时期的托尔斯泰,他是贵族子弟,在俄国边境要塞做司令官的副官。司令官有一个年轻漂亮的独生女儿,托尔斯泰与她相爱,并谈婚论嫁了,因此司令官父女视托尔斯泰如家人一样。一个晚上,在官邸的花园里举行舞会,来的都是知名人物,大家饮酒谈诗,谈文学,谈宗教信仰。这时,突然从花园的另一边传来了哀嚎声,一声比一声高。正在散步的托尔斯泰问这是什么声音,姑娘告诉他是一名士兵在受鞭笞惩罚。“他怎么了呢?”“他没有经过允许开了小差,回到家去看望生病的儿子,这是违反军纪的。”托尔斯泰说,“我数了数,已经打了20多下了,可不可以跟你父亲求个情?”女孩诧异地说,“你怎么会这样想,我父亲在工作。”“这算什么工作?”“如果你想成为我们家的一员,你以后一定要习惯,这在我们官邸是经常的事,我早已习惯。”托尔斯泰说,“我是非常不习惯的。”他说完转身离去,并且在心里想:“天啊!无论一个女孩长得多么漂亮,假如她的心灵是这样,我也不会去爱她。” 小说基本就是在这一句心声中收尾了,一个少年读到这样的书肯定印象很深,很受影响。我少年的时候读这本书,我明白了女孩如果不善良,无论她是怎样的女孩,哪怕是天女下凡,我也不会爱她。这就是书的力量。 托尔斯泰的另一部短篇小说叫《穷人》。讲的是海边有两栋房子,其中一栋房子的女主人在焦虑地等待着自己的丈夫出海回来,海上波涛汹涌,不知道丈夫能否安全回来。这时她又一次离开家门向海边走去,忽然她看到另一栋房子的灯光还亮着,已经是深夜了,为什么还亮着灯呢?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发生,需要我的帮助呢?她走进这个房子,发现一位母亲已经死去了,两个孩子睡在母亲身边还不知道,看来这家男主人是出海出了事故,她想把孩子抱起,但是家里已经有三个孩子了,最终她还是把孩子抱回了家。更晚的时候,丈夫回来了,带着一船的收获。丈夫第一时间回到房间去看自己的孩子,妻子告诉他,他们又多了两个孩子,但很顾虑他们能否养得起?丈夫看到这两个孩子说,我认识这两个孩子,如果我是你,我也会这样做,让我们做他们的父亲母亲吧。 伟大的托尔斯泰不仅写过史诗般的长篇,还写过这样的短篇,这个短篇就是为孩子写的,他想告诉孩子,如果穷人和穷人还不互相关爱,那穷人的命运就更惨了。 他还写过一个短篇叫《儿子》。讲的是法俄战争之后,民众要惩罚一个男人。这个男人被指认有奸细之嫌,惩罚是残酷的,要绞死。男人只有认命。男人旁边始终跟着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快到绞刑架时,这个孩子对周围的许多人说,如果我替我的父亲死可不可以,我的父亲对我们的家很重要,我的母亲在生病,我还有弟弟妹妹。正是孩子的这句话,使人们一时肃静下来。最后有人说,我们为什么要绞死这个人,战争都已经结束了。最后,这个男人被释放了。 写了几部长篇之后,托尔斯泰在晚年想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写许多这样的短篇,作为孩子课外阅读的文章。 当时还有一位俄国革命家和文艺理论家叫车尔尼雪夫斯基,他最早在俄国提出,我们的文学、文化和文艺要为伟大的俄国塑造新人。新人是什么样的人?新人的第一标准是善良,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有着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样的人。 托尔斯泰响应了这个提法,就写了这些短篇。另一个作家也响应了,他叫屠格涅夫,写了《父与子》。这场讨论后来传入中国,由梁启超提出,我们的作家、文学家也提出要通过文学为中国塑造新人,得到了中国文学家们的呼应。 新人首先得是知识化的人。蔡元培在做北大校长的时候,校训就是不允许宗教进入大学,那怎样来塑造学生的心灵?他提出了美育塑造心灵,从艺术中领会真善美。解放以后,对孩子们的学习要求曾经是德智体,后来也加上过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学校继承的教学理念就是蔡元培提出来的。 我还看过一幅连环画,讲的是在莫斯科的郊区有一个科研所,里面有一位非常有前途的年轻精英,他的大学老师、同学、同事们都觉得,他不但有前途,而且是最可信任的人,他也有着美好的爱情。 每个星期六的晚上,他都要从郊区开着他的新车去和他爱的姑娘幽会。一个雨夜,他开车向莫斯科行驶的时候,发现路中间躺着一个受伤的人,他的第一反应是刹车、下车,那人在血泊中向他伸出手说“救我”,他正要弯下腰去,但是他发现周围没有证人。这个念头闪出之后,他想:我的白车套是刚换的,救了他一定会弄脏,而且这个幽会的夜晚也被破坏了。 于是,他又退回到车里,绕了一个弯之后开走了。之后一切照旧,他继续幽会,继续工作。过了不长时间,他受到了有关方面的询问,一些老师,包括爱他的姑娘都知道了,他跟一起车祸有关。所有人都觉得,这位青年绝对不会见死不救的。那个人没有死,警察为什么要调查他呢?因为警察在地上发现了一道车痕。伤者醒来之后,说明了情况,说他只是没有救我。这个结果被证实的时候,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那个爱他的姑娘也很受震撼,难以接受这是她爱的青年,于是这个青年失去了爱情,失去了友谊,失去了尊重。 一个国家在那么早的时候就有这样的作品,我对这个国家的文化自觉还是充满敬意的。我经常觉得,我应该做一些拾遗补缺的事情,觉得缺什么,就写什么。这是关于读书我做的一个开场白。 读书使人远离热闹 我是感谢书的。在我初中毕业的时候,就把当时出版的长篇小说都读完了。除此之外,还读了一些书店里见不到的中外书籍。由于读了各种各样的书,因此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的老师们受到冲击的时候,我反而对他们更尊敬。 我一直相信书会对人有所塑造。对我影响较大的书是雨果的《悲惨世界》,建议大家也读一下。我只读了第一卷的前150页,讲的是一位主教到了教区,想要搬到穷人救济院去,把自己的大宅子让给穷人去住。他养奶牛,把挤出的奶都送到救济院去。他每月有车马费,但是他不坐车,而是买了一头小毛驴,把省下的钱都去买了药品。他经常说,“我们只不过是地上的一条虫”。为了和教民们亲近接触,他学了好几种语言。这位主教的故事在我少年时期影响很大,一个少年读过这样的书,那么生动的形象呈现在脑海,当然是对他是有影响的。 我们学中文的,为什么要看这些书,想这些问题呢?我前几年看到一部电影,里面有一句台词,“我们所谓对的事就是你把正确的事坚持做下去。”我想这就是文化。别人问歌德,你整天写啊写啊,想啊想啊,你究竟在想什么?歌德说,“我也只不过在想我前面的前辈在想的事情,我重复做他们做过的事情,那就是文化。” 我到青岛出版社,他们那里有一个美食书店,我在那里看到很多好书。 只有和书籍有更广泛、更紧密的关系,我们才能够享受读书那件事带给我们的快乐。现在的数字阅读也是可以服务于我们的,手机中的信息碎片化,这不要紧,关键在于我们应该有能力把碎片串联起来。 我们现在青年的脸上,少了一种表情,叫作书卷气。我们再回去看以前的那些诗人和青年,一看那张脸,就和我们今天的不同,那是读书读出来的。所以古人才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不一样。 当你阅读的时候,那个时光是最安逸的。你可以在非常嘈杂的环境下看手机,但你没法在那样的环境下读书。一旦读书,一定是选择了一个远离嘈杂的地方,这首先就有益处。然后当你读三页书的时候,整个肌体里面各种信息都变得不同了。人若经常关注热闹,置身于热闹之地,对思想和神经的健康都有害。读书使人远离热闹,寻找安静,而安静可使人悟道。 当今社会人人都怕自己落伍,怕被边缘化,于是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社交。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朋友多,益友少。书中的人物,一定会成为你的良师益友,他们不会说场面上的不真诚的话。除了读书,还有什么方式能让你交到无私又真诚的朋友呢? 人生苦短,有人自己活得很清醒,清醒到自私的程度。而不清醒的人,当别人犯错误的时候,他们幸灾乐祸。一本好书能呈现出理性之光,教给人的动机是绝对友善的。 读书的多少证明一个国家享受好时光的多少,一个国家读书人口多,证明这个国家享受好时光的人口多,也证明这个国家的人生活有安全感。读书证明一个国家的人能不能摆正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而不沉浸在娱乐声像。 通过阅读补上那堂历史课 回看过去的60年,很多年轻人对前30年的记忆非常少。我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课本里有民谣: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编席的,睡光炕;卖盐的,喝淡汤。在我小时候,我家就住在很破的草房里,父亲是最早一批的建筑工人。 那个时候,北方的城乡结合部非常奇怪,都是泥土房,不打地基,房子上面盖上茅草。看不到一砖一瓦。我在年画上看到农村人的衣服红是红,蓝是蓝,他们扭秧歌,还有很多花,就对农村很向往,跟母亲说想去农村。母亲说,我就是从农村来的,不想再回去了,就在这熬着吧。我听了非常生气,觉得不能到美好的地方过美好的生活了。 初一那年,我第一次去了农村,连炕席也没有。那时候去农村叫支农,去消灭菜青虫,虫子都用手捏死,如果那时候有一点农药,洒下去就没事了,但是没有。吃窝头吃不饱,也没有蔬菜。 老家,我为什么不愿回去了?我爷爷住过的房子,现在已经不能住了,剩下一点石料还有一点木料。村里有人来信说,儿子结婚了,需要拿点木料。我替我父亲回信说,那你们就用吧。就因为这一点木料,引起了另一家的不满,两家就此产生了矛盾,过年的时候两家打架,一个年轻人被捅死了。因为那么点木料,而且还是有些腐烂的木料,一个年轻人就失去了生命,这就是我为什么不想回去的原因。 我曾在上海豫园里面的一个百货店实习,我的工作是在柜台上卖花样。那时候,勾花需要照着花样勾。有一个留城的残疾年轻人要结婚,他自己画了很多花样,晚上到豫园旁边卖,柜台卖5分钱一张,他卖4分钱一张。当时正好有人写了文章,说小生产是温床,之后就有带红袖标的人去抓人。他们让我看着他,这个年轻人说我没有下乡,我念过书,没有工作,就是喜欢画画,画这么点花样,是为了挣点钱,为了生存。他就被关起来批判改造,这一切都是因为贫穷。因为贫穷,才有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说法。 我在中央文史馆做馆员时,一个司机给我讲了一件事。她父亲是社科院的一名科技人员,在她很小的时候,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入狱了。后来平反了,但出狱没多久就死了。母女俩非常悲痛,悲痛之余她算了一笔账,父亲入狱18年,按照当年的工资能补贴两万多元。法院的同志来家里宣读了平反证书后说:对不起,国家穷,没有赔偿款,但我们知道应该赔偿,所以法院的同志们就一起凑了1700多斤的全国粮票给你们。不够的部分,法院就写了欠条。 我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后,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得到过70元的稿酬。单位有人就说,你一个小青年,和我们一样大学刚毕业住在筒子楼里,就因为写了这么点破玩意,就收到了某报社寄来的70元钱。这相当于科长一个月的工资了,所以当我从传达室拿着汇款单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没有用很友善的眼光看我。为什么呢?要知道,在门口有员工在粘纸画,粘一个才2分钱。那个年代为了涨一级工资,一级工资不过六七元钱,有跳楼的,也有得精神病的。我们国家就是从那样的年代过来的。 我出国的时候,已经是1986年了,我回来的时候带回了很多纸巾。之前我根本没见过纸巾,那么漂亮的纸巾,外国人用来擦手,擦完手就扔在纸篓里。我觉得很漂亮,拿回来不舍得用,等朋友来了,给他们用。但是朋友来了之后,也不舍得用。那时候出国还给置装费,不然根本出不起国。我们在国外吃的是方便面,就为了能带一台电视机回来。 曾经的贫穷我们不能忘记。再看后30年,绝大多数人都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有时候,人不但要横向比,也要纵向比,纵向比才能比出国家的变化,也能比出家庭的变化。 有时候坐火车往南方去的时候,尤其是过江浙一带,往外一看,原野上农家都盖起来了二层楼,白墙灰瓦,看着心里就高兴。 有时候多读一些书,你就会知道许多国家的另一面。通过阅读,我们知道美国第7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从他开始产生了杰克逊式的美国民主,那些没有选举权的人有了选举权。也正是这个杰克逊,在美国发生淘金热的时候,派军队押解印第安人离开了他们土生土长的土地,到别的地方去,一路上死了很多人。美国人在史书上把它称作“杰克逊死亡之路”。 阅读,才能让我们全面理解自己的祖国和别的国家,才会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发展过来的。世界上没有诗一般的国家。信仰可以不变,但是思想一定要与时俱进。信仰不能解释人面对的一切社会问题,必须有更广泛的思想。信仰不变就是指不改初心,对信仰本身也要不断地修正。宗教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一次又一次的宗教革命,宗教也许早就远离人心了。 80后、90后的年轻人,因为没有经历过我们那个时代的前30年,就不会知道他们爸妈的生活是怎样过来的。他们对中国缺乏纵向比较的意识,我们需要给他们补这堂历史课。让他们知道,我们是从怎样的起跑线上,一步步走过来的,走到今天不容易,要对未来的中国充满信心。 时代的发展,不可能像我们盖房子一样,打一个隔断就把另一个时代给隔断了。时代的发展就像奥运会的五环,一环套一环,每个十年和另一个十年都会有重叠,这个重叠可能是思想方法,也可能是机遇,不能生生隔离开。 社会需要文科 我想对家长、老师以及正在读文科的学子们谈点看法,谈谈文科就业的方向。未来中国既需要较多的理工类工作岗位,也需要较多的文科类工作岗位。在北京有几万家文化公司,只要你有创造力、想象力,你就会做得相当有成就感。假如你是一名编辑,你编出的书都会不一样。我结交了几位年轻的编辑,他们与我的个人关系都很好,我把书交给他们来做,也很放心。而且,他们现在的收入也不低,所以,未来中国的文科生就业的市场还是相当广阔的。 文科跟理科的不同在于,一个理科生毕业之后到了一个公司,他的专业能力除了在公司里能发挥,回到家里是不能发挥的,因为需要仪器、车间、设备等。而文科是可以的。因此,我想通过我的判断,来给我们学文科的大学学子鼓鼓劲。 我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访问日本的时候,一次日本电影家协会带我们到一个小面馆去吃面。一进面馆见到了男主人和女主人,两人年龄在三十五六岁左右,气质不凡。男主人是东京大学世界历史系博士,女主人是早稻田大学文学系硕士,毕业那年,正好赶上日本经济不景气,他们就开了一个小饭馆。当我们离开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签名书赠给我们,他们既是开饭馆的人,又是学者,在未来,这样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是不少的。开小饭馆有什么值得羞耻的吗?这就低人一等吗?在我看来,我也愿意开这样一个干净的小饭馆。我觉得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一定都要从事所谓高大上的工作,关键还在于自己。 现在很多大学生,说是接受了高等教育,但平时只是玩手机,看网上那些没有任何意义的信息,他们其实只是拿了一个文凭,却想要最好的工作,上哪儿找?我想到了我认识的一个研究生,曾经在新华社实习,实习结束没能留下。我问他,“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体现了你的何种能力?”学生问我,“我的能力还要体现吗?”我告诉他,“任何人的能力都要体现,你不体现别人怎么知道呢?”他说,“我的文凭还不能证明我的能力吗?”我说,“对不起,你的文凭不能证明你的能力,至少不能全部证明你的能力。四年甚至六年,你就交了两篇毕业论文而已。” 有一句话是“七岁看到老”,我虽然不完全认同,但也觉得它有一定道理。孩子在长到10岁的时候,很多事情是能够看出来的。你的孩子有体育方面的特长吗?你的孩子有文艺细胞吗?你的孩子对“科学”二字眼睛发亮,擅长数理化吗?你的孩子喜欢医学吗?如果这些判断的答案都是“不能”,那做父母就要接受——我们有一个普通的孩子。有一个普通的孩子是不幸吗?不要怕孩子的一生成为普通人。想一想,这个惧怕本身是不是庸人自扰?因为这个世界的真相就是99.9999%的人都是普通人,凭什么我们的孩子就不能是一个普通人呢? 但一定要帮自己的孩子成为不平庸的普通人,即要有一技之长,要使孩子有自食其力的能力,而且要有转型的能力。说到转型的能力,文科的学子一定是优于理科的学子的。 我认为大学文科生的评论能力是基本能力,你如果既不能创作,又没有评论的能力,那你大学就白读了。所以老师要不断和学生讨论社会现象,鼓励学生写评论。一个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只会写文学的评论是不够的,还要会评音乐、评舞蹈、评书法。 文科是相通的,文科生应该有专业延伸的能力,而且还要知书达理,在知识方面不自卑。文科生应该事事洞明,因为我们读了那么多好书,而这是和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交谈的过程。 改进我们的作文教学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个人若有小学文化程度,那也是被社会另眼相看的,是那时候的小知识分子,在分配工作的时候,要倾向于去从事启蒙别人的那些工作。我个人觉得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任务不仅仅是认字学词。人的大脑分为不同的脑区,其中记忆脑区、理性脑区和感性脑区对人是极为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要通过字、词、句的教学训练,激活孩子的感性脑区,也就是想象脑区。 有的同学和家长认为,以后不准备当作家,要想象力干吗呢?不是这样的,想象力与科技紧密相连,想象走不远,科技也跟不远,我们可以看到,现今科技发展的一切成果,在之前都有文学或艺术方面的想象。大学里,许多学子给人的感觉是“半脑人”,尤其在理科院系集中的院校,我们看不到感性脑区非常活跃的那种学习现象,因此我们主张教学应该感性与理性相结合。 写作具有开启、激活、提升想象脑区的功能,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写作文,作文就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一种方式。现在有个问题,写作文本应该是所有小学学科中最愉快的事,但实际上,很多人总结自己从小学开始学习的过程中,最不堪回首的一件事就是写作文。而且我在大学任教还发现一个现象,同学中凡是写作能力较强的,从小学到高中,他们的作文普遍从来没被老师表扬过,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小学三年级写的作文,其实是看图写故事。但从四年级开始,一直到高考,写作文都是老师出题。我个人认为,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也应该让学生们参与出题,让学生们自己提出他们最想写的内容。人只有在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时,写作本身才是相对愉快的,而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往往不是这样的。5月13日我在杭州,给小学六年级的同学上了一堂作文课,我首先提出,学生们要准备8个问题,可以互相保密,我们把它写在黑板上,看哪些题目是同学们有兴趣写的,我们来讨论。我觉得这样的方法是可以引进到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当然要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更要得到家长的理解。我们的家长目前不能看得很远,不能看到自己孩子的感性脑区在未来较长的人生中会对他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在孩子们出的题中,有一道题给我印象很深刻,是“五年之后的我们”,五年后,这些孩子该高考了,我问他们,“你们是不是都是自信满满,一定要考个好的大学?”他们都表示,那是当然的。我说,“如果愿望没有达到呢?”有孩子低声说,“那就完了。”我说,“怎么就完了呢?还有其他的大学。”孩子们说,“ 即使我不认为完了,我爸妈也认为完了。” 孩子们出作文题,把这些问题提了出来,中国人活得很累,我们的孩子们活得也很累。所以为了使作文这件事不太为难孩子,我们的作文教学方法确实要改进。 小学生写的作文差不多都千篇一律,一种写法,平铺直叙。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老师强调,什么时间,谁和谁,要到哪里去,做什么事情,有什么感受,这是写一篇作文的步骤,孩子们都牢记这个步骤。我跟孩子们说,一件事有始,也有终,但是始和终的这个过程中,假如我们画一条线的话,我们的作文其实可以从这一条线的任何一点上开始学习,同一个题材、同一件事的同一篇作文,一定应该写出不同的风格来。写作文要有构思,要谋篇,就像成熟的书法家一提起笔来,头脑中立刻要有一个完整的影像呈现出来。这种训练比起平铺直叙,脑区活动要更复杂,我们就是要使孩子们的感性脑区在写作文的时候,进入到较复杂的、较高级的脑区活动状态。 现在的孩子写作文,形容比比喻多。我认为应该多用想象,多用比喻。比喻是让人很快意会,却很难言传的,我们在读作品的时候,读到一个好的比喻,就觉得没有白读,所以我们经常说,语言用得好是比喻用得好。 写作文还要处理好意义和趣味的关系。我们现在对孩子作文意义的要求太高大上了,我觉得意义首先应该是善、诚信与自信,我们要启发和帮助孩子在写作文的过程中,理解善、诚信与自信,同时,还能把作文写得有趣。关于这点,我想到了一部美国动画片《夏洛特的网》。它讲的是一只小春猪,本应该在秋天就被宰杀的,但这只小猪有一个愿望,它想看到冬天的雪,于是在蜘蛛妈妈夏洛特与小老鼠等伙伴的帮助下,小猪逃脱了在秋天被宰杀的命运。为了帮助小猪,蜘蛛妈妈耗尽了自己的力气,在快要死去时,它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了小猪。过了冬天,所有的家畜们都在想念那只叫夏洛特的蜘蛛。这就是美国人对于他们下一代善的教育,我觉得非常好,这样的动画片一定会把善的种子传递到孩子的心里。 到了小学五六年级,就要启发孩子的眼,要让孩子抬起头,观察周围的生活,要看到众多的他者,开始写“他”。我们的小学作文一贯是“我”参加了什么活动,“我”读了一本书,“我”和谁干了什么,永远的“我我我”。作文本身是一件使孩子的感性脑区得以开启,而且使他们的心扉变得敞开的事,它包含了很多内容。 当然还有一点——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一个教师,要教给孩子们1,自己首先得有3,自己丰富了,教给孩子的东西才越多。好的教师不会一直把课文讲到铃声响了才下课,剩下10分钟,跟同学们讲讲和这篇文章有关但又在课文之外的内容,那才叫知识。我在给大学生上课的前一天绝不允许别人打扰,让我静下心来想想这堂课怎么上,怎么有新东西给大家。 (来源:《商周刊》2017年第12期,图片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