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穗槐的歌
作者:马琳
(作者当年)
紫穗槐,曾经让我对它如痴如醉,至今仍情有独钟。 初次听到紫穗槐的名字,是在北大荒的时候。连队水库的大坝上,管水库的老王头对我指着那新落成的大坝说:“明年开春在这坡上种一些紫穗槐”。 紫穗槐!一个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我立刻被它那独特而又强烈的气场吸引住了。 想象中的紫穗槐:高大挺拔的树干,浓绿茂密的树冠,尤其是每年的花开时节,那一串串一嘟嘟紫色的花穗,在阳光和微风中,在蓝天和白云间轻轻地摇曳着,透露出无限的生机,那该是多么的赏心悦目啊!仿佛是一幅国画,更是一首生命的赞歌。 于是,我盼望着春天快快到来,我要一睹紫穗槐的芳容。 可北大荒的春天却总是姗姗来迟,南方的植树季节早已过了,北大荒却还没有一丁点儿春的消息。 终于,南雁北飞,紫穗槐的树苗运来了。 那天,老王头指着那一捆捆堆在大坝上的树苗对我说:“你看,这就是紫穗槐”。 “啊,紫穗槐?”我忍不住叫了出来。那纤细而柔弱的枝条,灰褐色的树皮以及土黄色的根系实在不登大雅之堂。 老王头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道:“你别看它模样儿不起眼,它的用途可广着呢,种在这大坝上能起到很好的护坡作用!”。 从老王头的口中,我知道了紫穗槐是一种不寻常的树种。 紫穗槐,它的树叶茂密,枝条柔韧,是编织筐、篓、篮和造纸的好材料。它的花朵繁多,花期长,是理想的蜜源。它的根部长有瘤菌,可以改良土壤。 最值得称道的是,它耐水淹、耐盐碱、耐瘠薄、抗风沙,抗病、虫的能力在植物种群中是极少见到的。 这是一种怎样顽强的物种啊,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老王头是从兴凯湖农场来的管教干部,瘦高个子,黝黑的肤色,佝偻着背,因为个子高,因而更显驼得厉害。 老王头的老家是河北,他抗日战争时期即参加了革命。进城后,先在北京公安局所属的清河劳改农场工作,后来转到兴凯湖劳改农场,因为没文化,口又讷,所以一直没有得到提拔。
(作者(左一)与战友们回连队)
“珍宝岛”事件发生后,由于兴凯湖是中苏界湖,属于“反修”第一线,老王头转到了我们连队。团领导考虑他年纪大,单身一人,无儿无女的,还有气喘病。正好水库刚建成,没有什么体力活,就安排他来看水库。 水库的南面是一马平川,直达团部迎春镇的小山下,北面的完达山仿佛一道翠绿的屏风,东面是逶迤起伏的马鞍山,西面是更开阔的一片平原,一眼望去,了无障碍。
(1969年作者(前排右一)送机炮连战友上珍宝岛)
那时候的我会经常独自在那儿欣赏着西下的夕阳,惊诧于那满天的火烧云。西北方向还有一座突兀而起的山峰,早年叫皖峰,后来又叫将军岭。绕过将军岭便可直达852、853农场了,那里有著名的“雁窝岛”。 这是我们团最早兴建的一个水库,名字叫“6·18”水库,是为了纪念兵团组建的,据说可防六十年一遇的洪水。水库虽然小,但那青山绿水,波光云影,实在是堪比江南之美了。
(当年连队的机务队)
北大荒地势低洼,早年到处是草甸子、水洼子,那些不知荣枯了多少年的草根缠绕纠结成一个个塔头墩,形成了北大荒所特有的景观。那是小叶樟和乌拉草的自由世界,是傻狍子和梅花鹿的天然牧场,是百灵鸟和野鸡的伊甸乐园,又是野百合和黄花菜的种群区域。 自从紫穗槐种下去以后,我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去观察一下它的生长情况。发芽了,长叶了,开花了,每一回去都是一阵惊喜。老王头会陪着我,他会拿出自己种的黄瓜、西红柿招待我。偶尔,也会去钓一、二尾鲫鱼,烧一锅鲜美的鱼汤,外加炒豆角、西葫芦等,留我在那儿吃饭。
(作者(右四)与知青们回农场时在连部门口)
平时,老王头像呵护自己的孩子那样照料着那些紫穗槐,锄草、松土、浇水,看着它们一天天地成活、发芽、长叶、开花、结子……紫穗槐的花期是在5至6月份。开花时,连队的蜂群总要放到水库上来采蜜。我是一定不会错过这个季节的,徜徉在那如火如荼般的紫色的花的海洋中,我会强烈地感受到整个生命都仿佛会燃烧起来。
(作者(左一)与老知青们在进入连队的公路上)
在那些年月里,我和老王头接触颇多,我会听他唠叨着他老家的故事。我知道老人是越老越想家了,从年轻时就离开了家,多少年了,他竟还没有回过家。老家是一片有着白洋淀,并发生过地道战、地雷战的故事的滚烫的土地啊! 老人养了一条大黄狗,我们叫它“阿黄”,“阿黄”除了护家看院外,平时和老人成了形影不离的伴侣。
(作者(左三)与回连队的老知青们在连队大礼堂门口)
终于,过了几年,老王头调到甘南草原的音河农场去了,因为他的年纪一年比一年大了,连队也没有养老院,他只能投靠侄儿去。老王头离开连队的那天,“阿黄”竟然追了十几里地,一直追到火车站。那天,我意外地看到“阿黄”的眼角竟然渗出了泪花。 又过了两年,农场干部股邢股长通知我,老王头去世了,并让我和他一起去为老王头主持追悼会。
(现在的连队大道)
我们匆匆地赶到了齐齐哈尔附近的音河农场,见了老王头的最后一面。在主持追悼会前,我们和他的家人发生了一点小小的争执,老王头的侄儿坚持要求按老家的旧俗举行一个“敲盆”的丧礼。可是,在那个年代,一切都要“革命化”,所以我们婉言说服了他的家人。 很长时间里我都没有弄清楚,这是怎么样的一个民风旧俗呢?后来想起了庄子的“鼓盆而歌”,但又并不以为然,在中国,真如庄子那样超凡脱俗的,能有几个人呢?还是陶潜说得对:“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我想,老王头此刻也许早已化作了一脉青山,那青山上长满了蓊蓊郁郁的紫穗槐。 四十多年过去了,紫穗槐一直存留在我的记忆里:那水库大坝上一片片、一丛丛、一簇簇、一团团、一堆堆的紫穗槐,那浓得化不开的绿色,如翡翠、如琉璃;那紫得让人心醉的花朵,如晚霞、如云锦。更有那佝偻着身子站在大坝上,背依着青山绿水,头顶着蓝天白云,面对着花丛树海的老人的身影,还有那匍匐在老人身边的“阿黄”。 终于,我想到了要像庄子那样,也来写一首歌,一首紫穗槐的歌! 作者介绍——马琳,大学本科毕业,爱好文学创作。原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3团担任11连和22连副连长。退休后现任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兼《知青》杂志《知青时代报》主编,上海市社会科学优秀工作者。所写散文、小说、诗词等作品曾发表在作家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文联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云南出版社、学林出版社、《北大荒文化》、《北大荒日报》、世界华人周刊、凤凰网、中华诗词学会网等全国公开出版的报刊、图书和网站上,2016年获上海市民文化节中华古诗词大赛“古诗词高手”称号。 责编: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