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史话 >

那盏不再点亮的煤油灯

时间:2015-07-10来源:《知青时代》报 2014年第4期 作者:皖南 点击:
我把煤油灯当作装饰品的习惯已有几十年了,家人并不能理解,为此我特意寻得一个精致的煤油灯,那是个蛮漂亮的工艺品。从此,煤油灯在我家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了我家最典雅的装饰品之一。 我喜欢煤油灯并不在于它的收藏价值,也不是在意它那美丽的曲线。我喜欢

 

我把煤油灯当作装饰品的习惯已有几十年了,家人并不能理解,为此我特意寻得一个精致的煤油灯,那是个蛮漂亮的工艺品。从此,煤油灯在我家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了我家最典雅的装饰品之一。

我喜欢煤油灯并不在于它的收藏价值,也不是在意它那美丽的曲线。我喜欢煤油灯是因为一种情结、一种怀念,是不舍逝去岁月中的一段暖融融的记忆。

第一次见到煤油灯已是四十年前的事了。记得,那是一个秋天的晚上,我们一百多名上海知青被送到了位于皖南山区的黄渡公社。下了大巴,同学们被有序的分散,赶往各自的村落。

偏远农村的夜晚,黑暗把一切都笼罩了,我们一行8 个同学跟在老乡后面,迈着踉跄的脚步在黑暗中摸索了一个多小时才见到了第一缕亮光,那是“ 五七班”宿舍里煤油灯发出的光芒,虽然暗淡,但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显得那么的明亮、那么的亲切、那么的可贵!“五七班”宿舍是一座土坯垒起的小草屋,小草屋被分割成了四间宿舍和一个“堂屋”。堂屋的方桌上摆满了乡亲们为我们准备的农家饭,方桌的中间便是那盏燃着小火苗的煤油灯,那火苗摇摇摆摆、闪闪烁烁,发出橘黄色的光芒,那暖融融的光芒整整地铺满了一屋,映得饭菜透出了诱人的暖色,映得碗碟平添了几分金黄,映得人人脸上都泛起了红光……

乡亲们扶老携幼地来看我们了,长者们带着浓重的乡音,说着我根本听不懂的客气话,人人脸上都荡漾着亲切的笑容,好不热闹!屋里人头攒动,在灯火的映照下,土墙上竟演起了滑稽的“皮影戏”,我一边扭头欣赏“皮影戏”,一边开心地吃着美味的农家饭,离家的伤感不经意间消散了许多、许多……

在那“接受再教育”的日子里,我见到了一个真实的农村,体验了农民真实的生活。那个年代的农村物质条件很差,人们都很贫穷,没有娱乐,没有休闲。闻哨出工、闻哨收工,劳动成了农民生活中的主旋律。

农家人白天在大地上辛勤的劳作,到了晚上还有忙不完的杂活。妇女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忙着烧火做饭、缝补衣裳……男人们则忙着收拾农具,搬运收获的庄稼……农忙时,可怜的农家人,直到夜幕降临,才能望着村庄里星星点点的灯火,扛着笨重的农具,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

祖祖辈辈的沿袭,朴实的农家人也就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调生活,一切倒也显得平和而安祥,宁静而淡泊。

每当夜幕降临,那便是农家人温馨的好时光,村落里家家户户的窗洞中都透出油灯的光芒,那温馨的光芒,驱散的是人们一天的疲劳。那温馨的光芒,留给农家人的是一丝丝的寄予、一丝丝的期望……

煤油灯,是那个年代农家人唯一的照明工具。那盏小小的煤油灯,记录着一段艰辛的历史,折射着那个时代农家人纯真而原始的生活方式。

我在那个村庄生活了五年。在那艰苦的年代,在那漫长的黑夜里,一盏煤油灯始终陪伴着我。每当黑色的帷幕从柏枧山尖慢慢落下,天地溶入在黑暗中,我便会摸索出一根火柴,点燃那盏油灯。欢快的火苗轻轻地摇曳着,散发出迷人的光芒,寂寞和冷清被驱散。此时的小屋,显得那么的静谧,那么温馨。在那蹉跎的岁月里,这迷人的光芒,赐予了我无数美好的遐想……

煤油灯的时代早已远去,但我思念这个曾经的伴侣、这个值得感恩的伴侣。我坚信,这世上一定有永恒,只是我无法企及而已,只能在心中挪出一份空间,将那盏古朴的油灯留在心中,永远珍藏那段灯火摇曳的岁月。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沁园春·雪》的故事

    毛泽东和柳亚子(右) 木山英雄在《人歌人哭大旗前: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一书中,以传记...

  • 生逢其时的莎士比亚

    英国戏剧的这一黄金时期,只持续了约75年。而莎士比亚,碰巧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