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史话 >

余庆坊

时间:2017-07-08来源: 弄堂longdang 作者:蓝天水手 点击:
冬去春来,鸿雁北归。 再次回到"余庆坊"己是相隔了12年。98年我从日本留学归来,也曾携着母亲来过这里,暮色中的弄内,老邻居们不是不往在这儿,就是已搬离此处。如今,"余庆坊"除了四川北路总弄上方原有的青石名牌,被一大块红色营业招牌所覆盖,从而使
冬去春来,鸿雁北归。
 
再次回到"余庆坊"己是相隔了12年。98年我从日本留学归来,也曾携着母亲来过这里,暮色中的弄内,老邻居们不是不往在这儿,就是已搬离此处。如今,"余庆坊"除了四川北路总弄上方原有的青石名牌,被一大块红色营业招牌所覆盖,从而使这条将近百年的弄堂徒增了一层商业气息外,弄内并无太大的变化,倒是马路对面的多伦路,现已变成了一条文化名人步行街。

 
 
"余庆坊"位于虹口区四川北路1906弄,这个建于1923年典型的二层石库门里弄,如今依然座落在商厦林立,沪上排名第三的商业街旁,弄内18排172幢楼房,一如我儿时一样,黑门石框、红砖红瓦。
  
举步向前, 停身环视着眼前的一角一落、一窗一台,似乎都有着童年时的身影。岂止童年,从小学直到高中毕业,我都一直生活在这条记意中的欢快乐园里,而眼前既陌生又熟悉的影像,浮泛而起的却是过往的喧闹,一窗一台、一门一框,斑驳惆怅中,依稀可见岁月沧桑留下的痕迹。
 走出弄口抬头四望,你会骤然发现,在这四川北路底近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如果用笔画上一个大圈,"余庆坊"居然是这个历史名人文化圈的中心点:往北一站地,山阴路上除了"大陆新村"9号的鲁迅、"千爱里"3号的内山完造,"东照里"12号还曾住过瞿秋白烈士。向南一站地,横浜桥附近海伦路504号的沈尹黙故居,东横浜路35弄"景云里"11号的矛盾、17号也曾住过周建人一家。
 
隔四川北路西望,对面多伦路更是成为了虹口的"文化名人街"。转身向东,"余庆坊"背后的漂阳路也一样是文人荟集 。漂阳路1269号郭沫若的故居,1946年上海文化人曾在这里为朱德举行过60寿辰庆祝会。还有965弄"麦加里"21号的巴金旧居,853弄"瑞康里"27号的谢稚枊,92号的赵超构更是从35岁一直居住到80高龄。
 
街道、里弄、老房子,因为注入了历史、文化和人文元素,于是就变得不平凡起来,我很幸运,曾往在过四川北路底这个文化圈中,想当年在这里:郭沫若、瞿秋白、冯雪峰、鲁迅、丁玲、柔石、赵世炎、吴祖光、矛盾、夏衍、沙汀、叶圣陶、陈望道、陶行知、郁达夫、王造时、曹聚仁、杨杏佛、胡风、萧红、唐??、周扬、巴金及上海小一半的文化人和当年几乎左翼文化运动所有的成员都曾住在过这个大圈中。


 
 
恍惚间这些文化名人的身影,又都齐齐地出现在这四川北路底的街前弄后,令人仿佛错置于旧时光景。回望身后,儿时欢快宽畅而今似乎变得狭小的弄内,竟浮现出 那些曾在"余庆坊"居住过的名人及贤达们的身影,他们的生前身后事曾令多少世人嗟叹不已:
 
 余庆坊52号:胡蝶(1908-1989)
广东鹤山,电影演员。胡蝶出生于上海虹口,父亲时任京奉铁路总稽查,幼年时天津、北京、东北跟着父亲到处跑。1942年回到上海,居住于"余庆坊"52号,同年考入由“大中华电影公司”创立人顾肯夫创办的中国第一家电影学校,上海“中华电影学校”。由于在「电影女明星」、「铁扇公主」、「火烧红莲寺」等影片中成功出演,胡蝶的艺名家喻户晓。1930年有她主演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而荣登影后宝座,同时她也是中国第一位受邀参加国际电影节的中国女演员。
 1937年淞沪会战上海失守,胡蝶携同家人避居香港,1941年日军占据香港后,于1942年抵达重庆,由于艳名四方,引起军统戴笠的注意,并在随后的日子里控制了她的生活。抗战胜利后,戴笠准备与胡蝶正式结婚,嘱胡飞往上海先与其丈夫潘有声办理离婚手续,潘有声迫于权势,只得与胡解除婚姻关系,但由于1946年戴笠飞机失事,这一计划未能如愿,随后胡蝶则与潘有声一起悄然离开上海,再次迁往香港。
 60年代胡蝶居于台湾,1975年以潘宝娟之名,随儿子定居加拿大温哥华。大红大紫过后,晚年归于平淡,曾和卓别林、梅兰芳相交的她,为人不事張扬,70多岁依然端庄淑雅,1986年80岁的胡蝶在原老舍翻译、钱钟书的同事,"加华作家协会"刘慧琴的帮助下,撰写了20多万字的回忆录,于1986年由台湾出版,同年台湾授予胡蝶"金马特别奖",1987年大陆“新华出版社”也出版了该书。
 
1989年享年81岁的胡蝶病逝于温哥华,安葬于郊外的科士兰公墓,一代影后随风飘逝,"胡蝶要飞了"这也是老人最后的遗言。
 2003年上海虹口区政府公布胡蝶旧居,"余庆坊"52号为虹口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另:胡友松:胡蝶之女,原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将军第三任妻子,1966年27岁身为医务工作者的胡友松,在北京与李宗任结婚,1973年任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1998年应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政府之邀,定居于台儿庄并出任"台儿庄李宗仁史科馆"名誉馆长之职。2008年胡友松在台儿庄病逝,享年70岁。
     余庆坊61号:吴厚德( 1914-1993)江苏江阴,上海市内河航运局总工程师,市政府参事。
吴厚徳1934年考入"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37年凇沪战争爆发后,随校一起撤往四川重庆,先后任职于"海军部重庆兵工厂"、"重庆民生公司炼油厂"出任设备工程师,1946年抗战胜利后举家迁回上海,居住于"余庆坊"61号。
 1950年吴厚德任职于“上海轮渡公司”,1978年任"上海內河航运局"总工程师,其间于1959年获国家一级船舶发明奖,首创发明"驾机合一"船舶液压操控系统,使原先依靠舵令传控的驾驶与轮机,通过当时先进的液压系统合二为一。
 文革初期带领技术革新小组奔波于各造船厂之间,完成了浦江渡轮大型化的研发与制造。文革中下放奉贤"五.七"干校养猪,回沪后,一身布衣,头带草帽,脚踏胶鞋,低头行走在弄里弄外。
 1970年在其率领下,继700客位对江渡轮建成投入“上定线”运营后,1000客位渡轮及33米14车位车辆轮渡也先后投入了“陆延线”、“民丹线”的浦江渡运。1975年被交通部“中国船舶标准委员会”列为标准船型推广至全国。
 1979年为改?原"沪航11号"双体客轮成为"浦江号"游览船,再次完成了船体大,吃水深,内河操控因难的技术难题,连续二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并获选为第五届政协委员,第七届人大代表,1983年获上海市政府"特殊贡献人员"终身奖励金,出任市政府参事。
 
如今上海轮渡再发新枝,黄浦江上东起吴淞口西至米市渡,航线增加至"一纵十九横"。根据市交通局规划,一条沿江岸航行的纵向"水上巴士"已出现在黄浦江上,这条"纵线"串联起了浦江上的公平路、金陵东路、东昌路等黄金码头,全程40分钟,7个站点,使居住在杨浦、虹口的人们能借水道,直达外滩的陆家嘴交通梳纽。


 
 
余庆坊64号:潘伯鹰(1898-1966)安微怀宁,书法家,市政府参事。
潘伯鹰幼年好学,16岁应县试列名第一,1899年赴沪学习外语,1903年留学美国。国共和谈时期出任国方代表章士钊的秘书,1939年去四川,在重庆与谢稚柳、沈尹黙同往一处,遂为至交,抗战胜利后回到杭州,出任浙江省文史馆馆长。
 
新中国成立后,任"同济大学"教授,居住于"余庆坊"64号,与住在溧阳路"瑞康里"的文物鉴定家谢稚柳一起被任命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市政府参事。
 
1958年潘伯鹰续弦,娶了小其12岁的章士钊义女张荷君为妻,谢稚柳、陈佩秋夫妇精心绘制了一幅「荷塘鸳鸯图」作为贺礼,夫妇俩将它配上红木镜框,一直张挂于自已的卧室,日夕以对视为珍秘。
 
此后无伦是1966年潘伯鹰故世,还是在文革中,张荷君从末將此画取下。2006年张荷君病故于上海,享年91岁,潘家子女遂将这幅见证了父母与谢稚柳夫妇之间笃厚友情的水彩工笔国画委托"西冷印社"拍买。在同年秋拍中以51万元人民币成交。2013年"北京保利"春拍,此图再现会上,最终以437万元人民币成交,而谢稚枊与潘伯鹰合作的「谢画潘书合册」以1380万元人民币成交。
 
余庆坊94号:汪寿华(1901-1927)浙江诸暨,上海总工会委员长,中共四大代表。
汪寿华自小大胆机智,愍不畏死,1917年考入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1920年在上海加入青年团,1921年赴苏学习,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担任职运会书记、上海总工会代理委员长。他是"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并协助李立三、刘少奇领导工人的抗争运动。"五卅运动"结束后,李立三、刘少奇相继离沪,副委员长刘华被害,汪寿华临危受命,担任上海巿总工会代理委员长。1926年汪寿华先后同周恩来等一起参于指挥了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
 
 1927年中共中央成立了以陈独秀、周恩来、罗亦农、汪寿华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全面领导和指挥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暨时,上海市7个区的工人纠察队同时向敌人发动了攻击。武装起义胜利后,汪寿华被选为“上海市临时政府”委员,并在全巿工人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上海市总工会委员长。
 
在这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期间,汪寿华居住于"余庆坊"94号,而工作汇总却在溧阳路965弄"麦加里"21号。自从1925年"五卅运动"总工会机关被查封的同时,中央就在虹口"麦加里"21号设立了秘密机关,汪寿华每天从"余庆坊"后门穿过长春路到这里来办公。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时,周恩来就在这里坐镇指挥。
 
溧阳路上的"麦加里",是由英资"麦加利银行"即如今“渣打银行”于1923年投资兴建的,弄内共有38幢坐北朝南的石庫门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我高中时代,就读于横浜桥附近四川北路上的"洪湖中学",同班同学中就有二位分别住在16号、19号。有意思的是,1935年巴金从日本回沪,就是租位于"麦加里"21号二楼的那间房内,而他的长篇小说「家、春、秋」中的「春」就是在这间房內完成的。
 
1927年初,大批国民党军队从龙华开进市区,整个华界很快进入了临战状态,身为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为扫清发动反革命政变的障碍,于3月?再次向他的“师傳”黄金荣行拜师之礼。同年黄金荣与杜月笙、张啸林等积极参于蒋介石发动的政变,唆使上海流氓头子杜月笙,约请汪寿华商谈。4月11日汪寿华表示:为了党和工人阶级的事业,我宁愿牺牲一切。毅然前往杜?,随即被杜手下"四大金刚"所挟持,连夜运至沪郊枫林桥遭活埋。次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南京政府成立后,蒋介石授于黄金荣、杜月笙丶张啸林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少将参议及行政院参议。
 
汪寿华是中共早期工运杰出的组织者和领导人,时年26岁,他也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牺牲的第一位烈士。
 
1949年上海解放,杜月笙逃往香港,当年参于残害汪寿华烈士的"四大金刚"芮庆荣、高鑫宝已于此前离世,而马祥生和叶焯山在枫林桥汪寿华的遇害地,被人民政底枪决。
 
余庆坊98号:周绍濂(1905-1970)湖北汗阳,"兰州大学"数学系教授,著名数学家。
周绍濂1928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数学系,1932年赴法留学,进入"巴黎大学"专攻数学,成为了我国最早出国深造的研究生之一,获得法国理科科学愽士学位。
 
1936年回国后出任"山东大学"数学系主任,1937年"七七事变"后任"重庆大学"、"中央大学"数学系主任,抗战胜利后受聘于上海"暨南大学",1946年全家迁往上海,居往于"余庆坊"98号。
 
1955年为了改变落后面貌,中央拟从上海抽调一批专家支援西北教育事业。"复旦大学"决定派朱子清、周绍濂、陈湘绫等7人支教于"兰卅大学",周绍清欣然应命,只身前往西北,可叹的是在"兰卅大学"的15年中,其中有13年被错划成右派,含冤渡过。
 
1957年周绍濂被划为"右派",整天挨批挨整,并被强迫劳动,1966年文革开始,周绍濂被揪进了"专政队"忍受各种肉体折磨。1967年居住于"余庆坊"98号的家属也被扫地出门,強迫迁住155号底楼的小屋中。
 
1970年被迫退职回到上海家中的老教授,由于大强度的劳动改造与肉体迫害,在整理从兰州运回的书籍时,倒地不起,送往医院的途中停止了呼吸。
 
1985年在去世15年之后,周绍濂被彻底平反,1986年"兰州大学"大礼堂内,数百名师生及各界人士为其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当年,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周绍濂教授响应国家号召,从“复旦大学”任上前往兰大任教。而如今的“兰州大学”,连给学生上课的老师都凑不够数,仅副高职以上人员流失就达50名之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该校学科带头人。
 
今天,周绍濂教授含冤渡过十几年的“兰州大学”,也象周教授当年一样,成为了最受委屈的十大名校之一。上网一查“中国最失落的十所大学”、“中国正在衰败的名校”等榜单上都赫然有名。
 
 余庆坊104号:吴赢(1891-1959)江苏常州,字景州,文物鉴定家,市政府参事。
吴赢光绪末年毕业于张之洞所创办的外语学校"湖北方言学堂"英语专业,1926年出任北洋政府京都办公室秘书长,负责废帝溥仪及清宫內的各项事物。他是"故宫博物院"的创建者之一,"故宫愽物院"成立后,于1927年转任「故宫周刊、书画集》首任主编
 
」首任主编,1928年任"故宫愽物院"古物审查专员,1946年就职于南京行政院,1948年来沪居住于"余庆坊"104号。
 
新中国成立后,就任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市政府参事。吴赢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物收藏,为此不惜负债,以致妻子儿女皆受累于此,1955年在其长子著名剧作家吴祖光的提议下,将家藏书画、瓷器等各娄文物200余件,无偿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
 
1995年"故宫博物院"特编辑出版了「吴景州捐献文物图集」一书以示纪念,他也是"故宫愽物院"捐赠最多文物的个人收藏家。
 
2007年3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了"中华艺术·吴氏家族中国书画展",展览汇集了中国近现代文化名人吴赢、吴祖光、新风霞以及吴欢一家三代创作的几十幅书画展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夫妇、助理秘书长米歇尔、联合国开发署长德维斯、中国常驻联合国大使王光亚夫妇,吴氏家族第三代吴欢及俄罗斯、意大利、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欧盟、非盟、阿盟组织200多位来宾参加了开幕活动。同年9月"中华博览·吴氏家族中国书画展"在日本神户举行,吸引了来自日本各界观众的眼光,并获得了很高的赞誉。
 2017年5月全国政协委员吴欢在其博客中,对文革中迫害其母新风霞,抄没家中字画的著名演员张少华,进行了严厉谴责,再度成为新闻人物。
 余庆坊123号:金子光睛(1895-1975)爱知县津岛巿,日本象征派诗人、画家。
金子光睛1915年起先后就读于"早稻田大学"、"东京美术学校"、私立"庆应大学",1919年游学欧洲,1928年携妻子,诗人森三千代来到上海居住于"余庆坊"123号(友人内山完造的同乡石丸家),1929年再次携同妻子来上海,仍然居住于123号前楼,这种连带晒台的石库门楼房,给金子夫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在他的回忆文章中有专门的描述:“石库门房屋晒台上粗砺斑驳的墙??与蔚兰色天空之间,其色彩的相交实在令人撩起一阵阵浪漫的感受,余庆坊的晒台,常常就这样昼夜地承受着黄浦江逆流而上的,暗红色巨大船帆猎猎作响的高层气流,将自已整个面貌展现在这个世界上??”。
 金子夫妇来沪长居,也使得鲁迅有机会认识了这对诗人夫妻。一段时间里,住在山阴路上的鲁迅与金子夫妇常聚于酒楼、茶厅及"余庆坊"他们客居的家中,并应??参加了金子光晴在虹口日本人倶乐部二楼(塘沽路)举办的"上海百景"画展,同时鲁迅还出资收购了二幅金子的浮世绘画作「大世界歌女」、「铁桥」(现藏于北京鲁迅博物馆),这在鲁迅的曰记中都有着详细的记载,展示了他们友谊的交往。
 1991年金子夫妇的长子,早稻田大学教授森乾,在东京召开的"金子光晴学术讨论会"上,公布了他在整理父母遗物时,偶然发现又一封鲁迅于1934年写给他母亲的亲笔信,由于此信至今在日中两国的「大鲁迅全集」及「鲁迅全集」中未及收入,因此显得尤为珍贵。
  于1923年的"余庆坊"取其吉庆有余之意,从它?成的那一天,就承载着与中国文化的连接,除了影星胡蝶在这里成立过舞蹈学校外,这条弄堂里还有夏??、司徒慧敏的"艺术剧社排演场"、民国时期的"余庆坊商业书局"、"小说日报"社以及小说家周立波、剧作家吴祖光和"二流堂"的文人们。
 人来人住的"余庆坊",从二十年代初期建成到今天,弄堂内的居民大致可分四批。最早的是承?"余庆坊"相关的广东籍人士及20年代租住于此的那批文化人。第二批是从1932年起至1937年高峰时的日本侨民,弄内共有168户338人,其中现在101号的"富源春"饭店,在日据时代是日本料理店"三福",95是“兵藤兽医院”,62号日侨“福民医院”针剂玻璃管加工厂(即四川北路上的第四人民医院),52号"竹内理发"以及和服缝制、日式木匠铺,还有日侨第七区"余庆坊町内会"组织。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上海共有近8万日侨,9月15日中国政府命令从本月17日起,凡居住在上海市区内的日侨全部集中到虹口居住,5日内迁移完毕。9月25日又规定迁移时间延至10月13日星期六前,同时于虹口?立日本人自治区,日侨须佩带臂章,出区须办通行证,自治区域内编为4小区,114保1100甲,计10429户79755人。
 10月15日中美两国在上海召开了遣送日俘、日侨会议,拟定了「上海遣俘遣侨计划」,12月首批2185人乘坐"明优丸",经佐世堡港回到日本。
 "余庆坊"只有一名日本女性因嫁于中国福建籍丈夫而免于遣送,他们就住在那排面朝四川北路,共14幢从"余庆坊"进出的街面房的二楼,而楼下原是夫妇俩开设的"东洋绒线"店。70年代初,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作为"遗留侨民"夫妇俩移居日本,而他们的三个儿子改革开放后,成为了“余庆坊”中第一批下海的弄潮儿,四川中路上的日本歺馆及甜爱路口上的另一家日本料理店都是杨氏三兄弟开设的。而当时四川北路1886号"洪湖中学"(原日本人北部第一小学),是那次遣侨的主要场所,虬江路上的旧货市场,就是在那个时期形成壮大的,主要买卖日侨遗留物品。
 "余庆坊"的第三批居民,大多是1946年从大后方回迁的民众,所以弄內除了各地方言外,说四川话的比较普遍。
 第四批居民则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老住户不断搬去新居、买卖、租赁形成的,这其中也不乏新一代文化人的入住,弄内由于便利的交通、浓郁的人文气息、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把这里作为书房、工作室,这中间就有在许多领域,得过各种奖项的作家姚全兴。
 姚全兴(生于1942年)江苏江阴,196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文革后就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级)现居住于"余庆坊"95号,他把亭子间的书房,命名为"且介亭"。
 姚全兴大学时代就是位"名人",当年的「文汇报」刊登了姚文元评「海瑞罢官」的文章后,作为大学生的他奋笔写下了“不能用形而上学代替辨证法·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于那年的"光明日报"上。
 里弄房在上海称为"弄堂",它最早产生于租界的形成,房地产商为了使有限的土地能容纳更多的往户,在租界内建造了这种连排的民居,由于大门外门框用条石砌成,门头上三角形、圆弧形的门楣结构,故称石库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经过统计:全市共有9214条弄堂,近20万幢房子,居住面积达2100万平方米,成为了当时上海500万市民的主要居住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的今天,我们已习惯了抬头仰望林立的高楼,但当你偶尔低头穿行于这些弄堂之间时,仿佛会感到自己又回到了童年。如今,这些仅存不多的弄堂,显然已成为了新上海华丽舞台的背景,而四川路上的"余庆坊","余庆坊"里的老房子,迎来送往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情爱交错,讲述着多少新老居民的动人故事,又记载着多少名人贤达们的荣辱兴衰,也真实地见证了历史在这里留下的沧桑岁月。
 
当我们再一次驻足在这一砖一瓦之间,就仿佛穿梭在时光遂道之中,与那些名人贤达一起,感受着波澜起伏的历史瞬间,或是华丽,或是悲怆。做为后人,做为也曾居住在此的我们,今天,又再一次地行走在这里,怀揣着心愿与梦想,同时也存储着我们这代人对往日时光的怀念、仰望与崇敬之情。
 
老房子,老故事,新时代,新风貌。
 
 2012年春夏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沁园春·雪》的故事

    毛泽东和柳亚子(右) 木山英雄在《人歌人哭大旗前: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一书中,以传记...

  • 生逢其时的莎士比亚

    英国戏剧的这一黄金时期,只持续了约75年。而莎士比亚,碰巧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