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写作 >

一束山花的诗

时间:2024-02-28来源:原创 作者:赵全国 点击:
序:组诗写于1968年年底至1969年。刚插队时见到烂漫的山花,立刻想起了郭沫若的诗集《百花齐放》,于是想写一百首小诗。结果谈何容易,写了十来首就写不下去了。这些诗现今看来十分幼稚且偏激,当时却是我的真情流露。它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幼稚,另一
(作者注
组诗写于1968年年底至1969年。刚插队时见到烂漫的山花,立刻想起了郭沫若的诗集《百花齐放》,于是想写一百首小诗。结果谈何容易,写了十来首就写不下去了。这些诗现今看来十分幼稚且偏激,当时却是我的真情流露。它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幼稚,另一面是清纯。敝帚自珍,我把它们保留了50多年。现在发出来供各位一哂并一思。)
 
《山花小合唱(引子)》
     
我们不希罕百花仙子的宠溺,
红太阳赋予我们蓬勃的革命朝气。
从不知嫉妒、凄愁是什么味道,
无产者的感情溶化在爱和恨里。
 
襟怀宽广的梅花激励我们向前,
争名夺利的恶习与我们无缘。
活着就为了当新世界的促进派,
引吭高歌,欢迎五大洲的春天。
 
《向阳花》
 
“自来红”论不能说明我们的向阳,
为了进步需要承受更多的阳光。
巨大的花盘结出千粒葵花籽,
要孙孙子子永远一心跟着党。
 
笑妖艳的天花坠作一堆尘土,
少他们几片岂能减却春色一缕?
我们八亿兄弟肩膀靠着肩膀,
铺出了一条金光灿灿的大路。
 
《映山红》
 
吐蕊怒放,满山映得通红一片,
在旧社会我们却从不露笑脸。
真要感谢伟大领袖毛主席,
是他赢来春满人间,万山红遍。
 
姑娘们用来装饰她们的头巾,
老婆子缀在衣襟也年轻三分。
红旗辉映,红花显得分外红艳,
红旗下银锄飞舞,站着红心人。
 
《红花草》
 
普通一兵,从不受雅士的欣赏,
我们生机旺盛,不怕践踏受创伤。
昨天还像无边无际一条绿毯,
嗨!一夜功夫变成了红色的海洋。
 
倒不要以为花小一定没芬芳,
你看,蜜蜂成群,不是在采蜜糖?
为革命不能把名利挂在心上,
死了肥田,只为夺取高产粮。
 
《野菊花》
 
人们称赞我们是硬骨傲风霜,
其实,时到于今真有点不敢当。
金风浩荡,哪见一缕秋风萧条?
这光景,还不该把满地金花开放?
 
为啥古人把秋写得那么悲凉?
霜染天地,不更显出无限风光?
社员脸上个个挂着春天的气象,
卡车载满丰产粮,奔得多么欢畅。
 
《稻花》
 
我们绽放在山高水冷的红土,
有人许忘了花中还有我们这一族。
其实,稻浪金波起伏多么壮观,
要知道我们都是其中的一滴水珠。
 
有些名花虽能引来蜂蝶飞舞,
可除了卖点风流还有什么益处?
决不学那些华而不实的显贵,
要以高产的高产酬谢一片辛苦。
 
《辣椒花》
 
花像六月雪,也是十分的精巧,
果实却像一朵朵通红的火苗。
用泼辣两字来描写我们最妙,
比起老好人我们辣得很自豪。
 
  因为辣,才有驱寒杀菌的功效,
  鲁迅先生就十分喜欢吃辣椒。
  年轻人,别老含着奶油糖不肯停,
  多尝些辛辣风浪中才会不动摇。
 
《金樱子》 
 
白花凋落后结成橙红的果实,
模样活像一个个瓶状的罐子。
你可知,里面盛满着果味的糖水?
“糖罐子”的俗称多么贴切、别致。
 
把芬芳和甜蜜都贡献给同志,
对敌人我们却从来不讲仁慈:
密密的利刺就是我们的刀枪,
帝修反强盗敢来动一手指?!
 
《木槿花》
 
我们的花色真可谓缤纷多姿
一到夏秋,红紫白色挂满树枝。
花朵漂亮并不为了卖弄色相,
为人民服务才是我们的宗旨。
 
把我们和了面油煎谁都爱吃,
只要不学王三有什么可指责?
能为工农兵的健康效力最幸福,
哪怕献出小小的生命也不推辞。
 
注:花可入药,也可和面油炸,里酥外脆。又,有同窗王三,没心没肺,嗜油煎米面食品如命。
 
《豇豆花》
 
一对对紫蝴蝶在轻柔地飞翔,
别误会,这是我们在微风中飘荡。
蝶形花演化成颀长饱满的豆荚,
随你需要,愿意做菜还是当粮。
 
最生气说我们攀附显人达官,
上进心和攀龙依凤有何相干?
正相反,我们一贯主张自力更生,
根瘤菌自己造氮肥,源源不断。
 
《禾镰草》
                                          
虽说我们开的也是蝶形黄花,
但又小又丑,好比花中的丑小鸭,
而且结出的荚果只有繁衍的作用,
不过,可不要说我们虚度了年华。
 
我们是双抢劳动大军的救护员,
谁被禾镰割伤了尽管来求援,
亭亭的身躯就是我们的急救包,
为革命献身还有什么可遗憾?
 
《茶花》

不用好土,更不爱细巧的花盆
高山陡坡都能把根扎得深深。
我们开得洁净如雪,又大又美,
可想起糊涂的小仲马就记恨。
 
那个青楼女子竟也以茶花为名,
这实在有点玷污我们的名声。
她寄生,我们却要为人类谋福利,
花谢结成万粒籽,送去油榨里。
 
(注:多年后方知此茶花非彼茶花,并为因诗中对玛格丽特的无端指责而深表歉仄。)
 
 
 
 
作者简历:1948年生。1968年到江西插队。1978年病退回上海。
2008年退休。

(责任编辑  晓歌)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