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纪念 >

两瓶故土的样品

时间:2024-03-14来源:未知 作者:李连科 点击:
献给知青上山下乡五十五周年 这是两瓶很普通并很有意义的样品,一瓶黄土,一瓶水,取自我插队住过的窑洞前和饮过一年多的那口泉水井。我把它带回北京,放在书架醒目的地方,时常拿在手中,像把玩欣赏一件珍品,翻过来调过去的看,那土似乎还温存在着我的信息
 
——献给知青上山下乡五十五周年
 
这是两瓶很普通并很有意义的样品,一瓶黄土,一瓶水,取自我插队住过的窑洞前和饮过一年多的那口泉水井。我把它带回北京,放在书架醒目的地方,时常拿在手中,像把玩欣赏一件珍品,翻过来调过去的看,那土似乎还温存在着我的信息,那水依然那么清彻透明,思路也随之又回到了那个小山村,回到了北教场村的那个小山坳里。

我自离开陕北后先后四次回村,看望乡亲们。四次回村我都要去我住过的那孔窑,泉水边走走看看,在泉水口旁不由自主地捧起一捧清凉的清泉水,喝上几口。顿时感到沁入心田,思绪也跟着又回到了从前,回到了那些个难忘的陕北插队下乡的岁月。 
1969年元月我们辞别了父母,离开了北京,千里迢迢来陕北延安插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当时的农村情况与我们想像的大相径庭,我们这群17,8岁的孩子都懵了。我们不知我们的今后的生活会怎么办,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紧接着要过劳动关,自食其力关,艰苦的考验接踵而来。正当我们走投无路时,大队书记王明德一家接纳了我们,我们搬到他家窑院的这孔闲置的窑洞,从此开始了我们与这家人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生活。一直到来年我离开北教场村参加工作。
这座窑院里的生活让我铭记了一辈子,以至我早已把这里当成了一个我曾经的家,每次当我站在窑院中,似乎看到大叔大妈进进出出忙碌的身影,仿佛听到了这个小院曾经的欢声笑语。那是我知青岁月一段刻骨铭心的温馨生活。
 
王明德书记自合作社起就是我们大队书记,我们去的那年他才38岁,己是5个娃的“大”!陕北靠天吃饭,又由于文G,乡亲们食不裹腹,吃不饱饭。我们队是当时全县自然条件最好的一个大队,有川地,水田,可队里的社员辛苦一年才分得130斤皮粮,仍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王书记冒着很大的风险,在我们队办砖厂,开菜园,果园,搞副业带领乡亲们脱贫,尽自己全力为乡亲们办事!
 
他对我们知青也很关心,刚来时,派来一个据说给红军做过饭的老炊食员给我们做饭,把一块全队最好的靠近水源的地分给我们做自留地,可我们这些乳 臭未干刚刚走上社会的孩子哪会打理啊?糟糕的是我们知青内讧也吃不上饭了,于是分灶,知青各谋生路,才有了我们几个人上他家的机会。


 
当时他家7口人,最小的才4岁,加上我们3人10囗人吃喝就是一大问题,可是大妈很会过日子,一日三餐我们都能吃饱,虽然也要掺杂着一些麸糠之类,但我们从此没挨过饿,大叔大妈视我们如同自己的孩子,让我们这群远离父母的孩子有了家的感觉。每当下工回来,大妈忙着做饭,我们洗漱完就去窑里休息,饭做熟了,大妈的孩子来叫我们,一大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
我们三人中那两个同学都会乐器,时常晚饭后小院传来悠扬的手风琴,小提琴声,琴声在山谷中回荡,给这小院,给我们紧张劳动之余的生活增添了几分欢乐!
 
我们住的这孔窑原来是一净深十米的窑,由于窑面塌陷,只有3米多长的一孔窑了,净深浅了,但朝向很向阳,窑面积不大,有一刚好睡下我们3人的一个土炕,土炕前还有一放下两个箱子的地方,我们常伏在上面给家里写信,书信是那个年月我们唯一与外界家里联系的方式。一般我们也是报喜不报忧。我最盼的是每月初家信夹的那5元钱,基本上这个月零花钱就没问题了。
 
自打住在这里,生活有了保障,一切不用我们操心,偶尔我们帮助挑挑水,劈劈柴,生活的像一家人。
 
我们住的山坳里有一口近千年的山泉水,水质很好,村里人都喝这口泉眼水。现在社员都搬到山下住了,但仍有不少人开车来这里取水,据说比“农夫山泉”的水质还好。
 
我回村也曾住在这山脚下,每天提着一个大号的水壶前去提水,仿佛当年我们在这儿生活一样,喝在嘴里,甜在心里,依然觉得味道甜美!
 
泉水离我们住的窑洞只有六七十米远,走过一段小路便是,那时我们小,年轻,每次我都是挑着两只木桶一路小跑,玩儿似的!
 
2012年第一次回村我就在我住的窑洞取了一瓶土,13年第二次回村,我在泉水井旁用塑料瓶装了一瓶水回来,并用塑胶袋封好。永久保存,这两样东西我把它看作比任何东西都珍贵!它承载着我太多太多的回忆……
 
2013年,我组织了我们村10名知青回村,有的人是离开了40多年第一次回村,村里的老乡很高兴,组织了一次有50多名村民参加的盛大宴会,在那次欢迎宴会上,我请出席宴会的老乡给我签名留念,一晃也过去了9年,这9年里变化也很大,包括当年给我签名留念的乡亲们。我们的2个队长,王书记都先后辞世离去,我那个敬仰的如同母亲给我们做饭的大妈也去逝了。
 
斯人都己去,音容笑貌犹存。唯独那座小院,一切如故,还有这两瓶样品里的土,水,静静的似乎诉说着当年这里发生的故事……
 
作者简介李
连科,1969年元月到延安富县插队,喜欢读书,热爱写作,文章多次被各种报刊,杂志登载。
(责任编辑 晓歌)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