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1日下午,我们一行坐高铁到杭州,随作家修晓林去拜见著名作家、诗人龙彼德先生。龙先生亲自下楼来小区大门口迎接我们,这是一个十多年前建的住宅区,与周围拔地而起的高档住宅相比,已经“相形见拙”了。 上了四楼,进入客厅,龙夫人(马继红老师)已经摆好了一桌家常菜,外加一瓶“蓝色经典”,色鲜味浓的菜肴,引得我们饥肠辘辘。早就听修晓林老师介绍,马老师做得一手好菜,今日品尝,果不虚传。 我们一行到来,龙彼德高兴得乐呵呵! 宾主举杯,其乐融融。 席间,龙先生急切地取出他的诗稿《跳吧,红舞鞋》,欲征求我们的意见。这是根据修晓林老师在电话中介绍的关于一双红舞鞋的感人故事创作的,诗人搜索了有关芭蕾舞的专术介绍,在聆听芭蕾舞“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乐曲的感受中,花了整整三天时间写成的。龙先生将诗作打印出来,郑重地递给我们每人一份,即离开凳子起身,左手捏着稿纸,那双戴着厚厚的近视眼镜的眼睛时而凑近稿纸,配合着诗的内容,时而用张开五指的右手激情舞动着。外表羸弱的龙先生,朗诵时却中气十足、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动情处竟热泪盈眶,声音哽噎。我们也被感动得唏嘘不已! 龙先生又亲自签名并赠送给我们他的新作《二十世纪的奇迹:金庸小说》 离开时,龙先生坚持将我们送到小区门口,并希望明天(4月1日)能再与我们聚一次。 4月1日晚上,龙彼德夫妇乘坐公交车,历时两个小时,赶来杭州浙江饭店与我们再次相聚。根据补充的故事内容,龙先生又花了一天的时间,修改诗稿,再一次用深沉激越的情感,为我们朗诵《跳吧,红舞鞋》! 红舞鞋的故事感人,是因为故事的主角吴亚红懂得感恩、并锲而不舍寻找恩人的淳朴真挚情谊。而诗人龙彼德,将自己沉浸在感人的故事氛围中,用真情创作出《跳吧,红舞鞋》,以传播社会、启迪社会、教育社会,同样感人非常! 以下是龙彼德诗的全文: 《跳 吧,红 舞 鞋》 作者 龙彼德 (由于一双红舞鞋的传递,上海知青郑云霞与辽宁知青吴亚红都有了绚丽的芭蕾舞人生。两人相互寻找四十八年,当2017年3月,云霞在杭州找到亚红的女儿时,亚红已不在人间……) 一双红舞鞋 在不安与焦急中 一年又一年地寻找 那两双穿过它的脚 一在高楼林立人头躜动的上海外滩 一在水色青绿鸭头之侧的丹东江城 确定无疑的是两个女知青的传递! 一双红舞鞋 在失望与希望中 一夜又一夜地做梦 那磨破的脚趾、崴过的脚踵 那鞋带在脚背上勒出的印迹 滴嗒的汗珠与婀娜的舞姿 接力般、优雅地转动起一个时代 一双红舞鞋 在湖光与山色中 一步又一步地漂移 用脚尖旋转新的春花、美的秋月 让打谷场上的乡亲们再惊艳一次 让毕业典礼的同学们再自豪一遍 让鬓发染霜的知青们再青春一回 跳吧,跳吧,红舞鞋 从红土地跳到黑土地再跳到黄土地 从白毛女转出红色娘子军再转出天鹅湖 带动逝者与生者天堂与人间繁星与万物一起 忘我地旋转 只要时间不停,芭蕾永远不止 。 (写于2017年清明前的杭州。) 在龙先生家合影留念。 左起:毛祖蓉、诸炳兴、马继红、龙彼德、修晓林、郑云霞。 这双红舞鞋,等待了48年,终于等到了它的主人。 龙彼德(1941—)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生活过十年,从事过十七年文学编辑工作。著有诗集《与鹰对视》《无岸之舟》等十四种;理论专著《中国式现代诗》《洛夫评传》等十三种;另有传记、小说、散文、文化类书等。历任中国作家协会浙江分会秘书长、《东海》文学月刊主编、浙江省文联文艺研究室主任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 1959年,龙彼德怀着当诗人、作家的动机,考上了南开大学中文系。为了写诗,龙彼德利用假期主动深入生活。他自觉是继承了中国文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传统,也写出了一些诗和散文。他坚信“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认为那里才是造就诗人、作家的最好地方。1968年12月,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杭州市掀起了上山下乡、支援边疆的热潮,他便一连写了十三次申请书,足足要求了一个月,终于获得批准,跟随杭州知识青年去黑龙江省同江县插队落户。在东北边疆,龙彼德娶妻生子,一呆十年,经历使他大大地激发了创作灵感,发表了一大批作品,出版了两本诗集,也为后来的一些著作(包括诗集、散文集、小说等)做了题材上的积累和艺术上的准备。1978年秋,龙彼德调回南方,正式进入文学艺术界,才圆了当诗人、作家之梦。 自1958年第一首诗发表至今,龙彼德已在诗途上跋涉了五十七年,且他的诗歌创作与理论研究并举。作为一位诗人,龙彼德始终保持着天真的童趣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2013年3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诗集《无岸之舟》,是龙彼德诗歌创作又一次的“新我”凸显和展示。此书出版后,好评连连。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