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纪念 >

赤水河畔永不忘却的名字

时间:2016-10-03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陈逸君 黄杨子 点击:
四渡赤水纪念馆。 长征路上的得意之笔,红军以寡敌众绝处逢生 赤水河畔永不忘却的名字 土城连续下着暴雨,两岸冲刷直下的泥土逐渐将赤水河染成红色。 红,是胜利的色彩,更是生命的象征。湍急的赤水河,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 81年前,中央红军3个月内四度


四渡赤水纪念馆。

长征路上的“得意之笔”,红军以寡敌众绝处逢生———

赤水河畔永不忘却的名字


 
      土城连续下着暴雨,两岸冲刷直下的泥土逐渐将赤水河染成红色。
 
      红,是胜利的色彩,更是生命的象征。湍急的赤水河,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
 
      81年前,中央红军3个月内四度来到这条红色河流前,日复一日地迂回辗转。
 
      有心复盘整场战役的人,恐怕都会惊诧于红军那密如蛛网的行进轨迹。看似杂乱无章的背后,每道弧线都静默而精准地遵循着一条规律:避实击虚。最终,红军以3万对40万的敌我悬殊差距,上演了绝处逢生的好戏。
 
      忆到情深处,鹤发 老人脱帽致敬
 
      青石板路一阶复一阶,一块长匾旋即映入眼帘。“土城袍哥”四个描金大字,在雨水的洗刷下更为鲜亮。这儿住着93岁的罗明先老人,长衫布鞋圆礼帽一身黑,思路口齿异常清晰。他是习水一带仅存的“袍哥”。“长征苦啊,红军都是好人!”罗明先坐在靠近门口的藤椅里,思绪万千。
 
      1935年1月28日,距离土城不远的青杠坡上枪声隆隆。中央红军红三、五军团,干部团和红一军团二师在这里与尾随而来的川军郭勋祺部激烈交锋。对敌情的错判加之地形的不利,青杠坡之战,红军死伤三千余人。
 
      继续对峙,恐是死路一条。当晚,朱德发布中央红军撤离青杠坡战场西渡赤水河命令,四渡赤水,就此拉开。
 
      “得知红军要来,许多土城百姓听信了国民党的谣言,带着妻儿老小逃上了山。”罗明先没有上山逃难,“‘袍哥’行走江湖,听别人说过,红军不是坏人!”
 
      事实也证明了如此。贵州不产盐,盐是从四川自贡经水运而来,价格高昂,百姓根本买不起盐。红军来到土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走不法盐商,敲碎大块井盐,将盐沙免费分发给穷苦百姓。
 
      一传十十传百,躲在山上的老百姓纷纷下山。“我们邀请红军进屋住,他们摆摆手,说有纪律。”居民们把门板卸了下来给他们做床,一觉醒来,发现门板已经复位,屋门外的路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红军的好,百姓看在眼里。土城镇浑溪口渡口,周恩来亲自指挥,利用停泊在土城的盐船与杉树杆、绳索和土城百姓捐献的门板搭建起两座浮桥。
 
      中央红军从此处一渡赤水,向川南地区挺进。
 
      “来得快,走得也快。短短十几日相处,我们记住了他们叫‘红军’。”罗明先告诉记者,他家隔壁曾住着一位老红军——当年身负重伤没赶上大部队的第三军团第五师教导员何木林。解放后,何木林没有领取过一分抚恤金,还把自己的孩子送去最艰苦的煤矿工作。
 
      “一日为红军,便是一辈子的家国情怀。他们是我生平最佩服的人。”罗明先缓缓脱下帽子,这是这位鹤发老人向红军致敬的方式。
 
      大年初四,一路向西行进的红军到达了云南东北部的扎西镇。面对土城战斗的失利和北渡长江的夭折,该何去何从?
 
      毛泽东给出的建议是:向东,再渡赤水,回到出发点遵义。
 
      她们,长征精神的“具象”
 
      生育儿女本是喜事,然而对于红军队伍中的女性,却成了绕不开的悲伤话题。

      土城镇上有全国唯一一家女红军纪念馆,每一张黑白老相片,几乎都绽放着美丽笑颜。“她们身上背负的艰辛坚韧,让无数参观者落下热泪。”纪念馆讲解员黄佳佳说。
 
      多少女红军的孩子最后都不得不交由附近的村民抚养,再也没见过生母……
 
      离土城渡口不远处,有一条“女红军街”。古色古香的门楣上挂着一块块牌子,写着当年居住在这儿的32位女红军的名字。指导员李坚从粪堆里扒出粮食,只为给饥饿的队员一丝生的希望;背着铁锅艰难前行的郭春花,炮弹来了,她用身体护住了部队里唯一的炊具……
 
      她们是红军队伍中最美的人。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信仰的力量使女子变得同样坚毅刚强,她们是长征精神的“具象”。
 
      漫漫长征路途,充满生与死、荣与辱的考量。
 
      2月24日,转机来了,红军取桐梓、夺娄山关、占遵义,5天内,红军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师又8个团,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纪念娄山关大捷,毛泽东写下了那首荡气回肠的《忆秦娥·娄山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再杀一个回马枪
 
      如果说一渡赤水是战争失利后的被迫转移,二渡赤水便是出其不意的战略突围。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所有的迂回行进、来回穿插,成为四渡赤水战役中化被动为主动的转机。
 
      3月16日,红军在茅台镇附近第三次渡过赤水河。这次非但没有隐蔽行踪,反而大张旗鼓行军——这正是毛泽东设下的“饵”。蒋介石果然中计,就在国民党各部队迅速向黔北和川南地域推进时,红军趁敌军合围将成未成之际,再杀一个回马枪,于3月21日晚至22日,隐蔽、迅速地从各路敌人间隙中穿过,第四次渡过赤水。
 
      自此,完成四渡赤水的精彩战役。
 
      在离青杠坡不远的回龙镇上,有一处红军烈士墓。回龙镇文化中心主任李向州告诉记者,四渡赤水战役中散落在回龙镇的烈士遗体集中安放于此。一块块墓碑被青翠的树木环抱着,这里安息着23位烈士。其中,有一块墓碑没有名字,长眠着16位无名英雄。
 
      李向州静静地伫立在无名烈士墓前,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回程时,他轻轻嘱咐身边的人:“墓碑边上的草长高了,落叶也多了,明天我们来清扫一下。”他凝望着烈士墓的方向,“有些人是不可以忘记的。”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