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观点 >

为了农村留守儿童---陈奕奕辅导临泉艺迪小学音乐舞蹈采访记

时间:2016-10-11来源:《黑土情》杂志社 作者:薛松鹤 点击:
决意赴皖 陈奕奕病逝的消息传来,我只感到胸口闷那么阳光活泼的一位老知青、一位舞蹈教师、十年来带着上海知青舞蹈队,一次次在舞台上欢奔跳跃,一次次展示生命活力,怎么说走就走了?微信中,得知追陈奕奕追悼会延期几天,我立即与知青上海艺术社的朋友联系


                                     决意赴皖
 
  陈奕奕病逝的消息传来,我只感到胸口闷——那么阳光活泼的一位老知青、一位舞蹈教师、十年来带着上海知青舞蹈队,一次次在舞台上欢奔跳跃,一次次展示生命活力,怎么说走就走了?微信中,得知追陈奕奕追悼会延期几天,我立即与知青·上海艺术社的朋友联系,建议他们联系陈奕奕家属,将噩耗告诉陈奕奕第二故乡的朋友……。因为我曾听陈奕奕亲口说起,这两年她密集返回当年插队的安徽临泉农村,辅导那里的留守儿童,直至登上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文艺演出……。这是我对陈奕奕不多的几次接触中,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现在陈奕奕走了,那些留守儿童肯定还在盼着她,念着她……。我自己也曾在淮北蒙城插队十年,深感陈奕奕能够几十年来关心农村留守儿童,是件极不容易的事。当即,我就决定要去临泉采访陈奕奕辅导农村留守儿童的事……,有了这个念头,我的胸闷顿时好了许多。随后几天,我微信中不断收到上海各界知青回忆陈奕奕的文章、照片,其中就有葛天琳创作、李培康朗诵的诗歌——《飞吧,舞台的精灵》,真是写得快,诵得好……这首朗诵诗,叩击着我的心灵,听了一遍又一遍,我要把它带到临泉,带到留守儿童中间……
  追悼会前夕,我与一同插队安徽蒙城也是陈奕奕好友的万曼影联系,希望她能与我同行,她听我诉说后当即表示一起去淮北,顿时,我胸口涌上一股热流,终有伴同行了。随后我就网上查询联系了陈奕奕辅导过的临泉艺迪小学,原来,艺迪小学的现任领导彭彪,就是陈奕奕当年的农村学生。彭彪与几位艺迪小学教师前不久的“五一”还专程到上海,到医院里看望过陈奕奕……
 
                  
  5月24日一早,我们就出发了。上海到临泉有七百多公里,当天天气晴朗,高速路旁的翠绿一片片倒向后方,路顺心也畅。临泉是200多万人口的贫困大县,艺迪小学的学生90%以上是留守儿童,我们边驾边议到临泉的采访计划。
  中午,车进入安徽,熟悉的即将成熟的麦田成片成片地映入眼帘。我谈到了出来时《知青·上海》艺术社严珊的顾虑,要防止学生对着镜头,象背书一样说话……。我与万老师商量:我专门为赴临泉做了一段4分钟的片子,就是取自《飞吧,舞台的精灵》中的部分内容,我相信它能震感人心,要让这些留守儿童观看后自然涌出心里话,而不要讲那些套话……
  我还构思要拍这样一组镜头:金黄的麦田边,血色的夕阳下,一群留守儿童手持自叠的纸飞机,边喊着陈老师您走好,边将飞机抛向天空……。万老师听后很赞赏:“那什么时候组织学生拍呢?”我查了天气预报:今晴明多云后阴雨,争取今天拍完!因为这个镜头太重要,我们丢不起!
  可作出这个决定时,己是下午二点多,离临泉还有二百多公里,我们估计正常的话也要近五点才能到临泉,时间真得非常紧……
      一路问一路查,过界首,穿泉河,在县城南新开发区,我们终于见到了守候在路旁的彭彪校长,他指着后面的大楼说:那就是艺迪小学!
 
 
    走入充满艺术氛围的校园,已近五点了,来不及休息,我们赶紧向张、彭两位校长谈了我们当天的拍摄计划,希望安排十来位参加过北京央视演出的学生折纸飞机,并准备好车辆,半小时后即到城外麦田边寻景拍摄。校方说有这么紧张吗?我解释说今天必须拍掉,以便大家心安,明天若有晚霞可再拍……。学校师生果然高效率,神速地各自准备起来了。傍晚六点,三辆车载着师生们开出校门,我们找麦地架机器预演准备……,终于在六点半完成了落日时分学生们放飞纸飞机送别陈奕奕老师的感人镜头。真是天公作美,老天帮忙,因为后两天就没见着过太阳。
  晚上,在校方的安排下,我们遇到了曾是上海知青,后在临泉师范任教直至退休的杨学军老师,这位多年在淮北工作,又娶了农村姑娘为妻,上海话讲起来有点吃力,还是努力地用家乡话与我们交流。他翻出了珍藏多年其中有陈奕奕的老照片,“有陈奕奕下乡时的老照片?”我太高兴了!因为我事先问过奕奕女儿,她说家里没有妈妈下乡时的照片。现在,眼前,杨老师手中,居然有十来张陈奕奕当年下乡的老照片,这太惊喜了!我赶紧接过捧在手心细看:照片有大有小,虽已泛黄,有些还并不清楚,但陈奕奕当年高挑的个子,长长的辫子,青春的风釆,特别是那张很小但却是他们知青小分队在田间地头为农民们演出的照片令我震憾!这太珍贵了,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对知青下乡说三道四的当下,能看到当年陈奕奕他们小分队在田间演出的风釆,真是太金贵,太金贵了!紧握杨老师的手,谢谢你,真正在淮北扎根,把一生都献给了临泉教育事业的杨老师!
  那天晚上,杨老师喝了不少酒,他说见到上海老乡很开心……,他说陈奕奕在临泉师范的那几年,是他一生中最开心的几年。当年,他是搞乐器的,奕奕是教舞蹈的,他们到处演出,在临泉师范为全县农村办了几期文艺骨干培训班,这些毕业生现在都是农村各校的艺术尖子,她离开临泉师范是学校的一大损失,后来学校在舞蹈教学上就没出色过,2012年陈奕奕回临泉师范看望大家,她的好友、学生们从四面八方集中到县城,见面后各叙经历,感慨万千……
 
                                     巧逢大娘
                  
  第二天一早,我们驱车前往陈奕奕当年插队的杨集公社,寻访生产队的老人。彭校长2012年曾陪奕奕去过这个生产队,出城半个多小时就摸到了。这个生产队紧靠公路,1969年1月她和小凌、小庄三位女知青插队这里。
  我们一到庄里就问老乡“老队长可在?”说是早走了,又问“可有年纪大的知道上海下放学生的老人?”正找着说着只见一位老大娘拐拐地走了过来,我们问:可知道陈奕奕?她想了想,说知道陈奕奕,是俺队的下放学生。我心头一喜,就问你姓啥?她说她姓王,今年七十三啦,我们再问王大娘,能否说说当年陈奕奕在队里的事,她说自己年纪大记不清了。这咋办?正愁着,她突然想起,说隔壁家杨大娘在家,那时下放学生就在她家住,她记性好些。
  我们又兴奋起来,赶紧扶着王大娘,去见杨大娘!
  杨大娘今年八十五了,脚不好,走路要柱拐棍,但脑子好,见我们上海来,问陈奕奕的事,她就紧问:她咋啦?她前年不来俺队了吗?我们说她病逝了,她大吃一惊,随后大叹一声:唉,前年她来时我在庄里就好了,那一阵我住在城里闺女家,回来后就听庄里人讲陈奕奕曾经满庄问杨大娘可在?杨大娘可在?她想我,想见我,我也想她,想见见她。
  啊……
  我们赶紧到院里找来板凳,让两位老人坐下,听她们聊聊当年的事。
  她俩回忆,三位女生中,数陈奕奕个子高,也最活泼,数小凌下放时间最长,吃苦最多,有十来年。
  我们把老照片给大娘认,她们一眼就认出了梳长辫子的陈奕奕,杨大娘说陈奕奕在队里的时候没有长辫子,爱干淨,起初不懂农活,不会种菜,后来……,话匣子一打开,就涛涛起来。
  她说那时她家里的当队长,三个女学生就住她那院里,一开始烧锅烙红芋饼她们不会做,但慢慢教教就会了,后来她们会搞吃的,还呼啦啦会做油饼呢。
  说起干农活,王大娘插嘴道:遇上什么活她们干什么活,午季割麦我们割六趟,她们也割六趟……。杨大娘接着说,陈奕奕好跳舞,咱这一片都知道,干活歇歇了,大婶大娘往地头一坐,对陈奕奕讲给俺跳个舞看看吧。她马上说好,你们要看我就跳。她就埂埂埂,埂埂埂地跳起来……,杨大娘边说边兴奋地双手舞着做着样子,她会跳,跳着还唱,她舞蹈跳得好,嘴也怪甜的,大婶大娘叫得欢,我们大家都喜欢她。我与她相处三年半,我怎么会忘了她?想都想得慌,我真希望她们能回来,我们再见见面,啦啦呱……
  她回忆道:忘不了啊,我忘不了有年过春节她们没回家,队里给她们割点肉,称条魚,买了点菜,推点好面让她们能包顿饺子,好过个年,三个女孩子在外也真不容易啊。
  杨大娘还回忆道:陈奕奕那孩子因为个高,在公路边扒车,别人都没上,她就扒上去了,还拽别人上去。因为她会跳舞,不久公社知道了,后来县里也知道了,就把她调去宣传小分队了。
  真没想到,2012陈奕奕回第二故乡想见却没见到的杨大娘,让我们巧遇了,向我们讲述了不少当年知青的故事,奕奕在天若有灵,知道此事也该宽慰了吧……
 
                                      泪中采访
                
为了表达对陈奕奕老师的缅怀之情,艺迪小学参与北京演出的师生都行动了起来。他们在黑板上贴上悼念字标,他们围坐一圈细心折叠千纸鹤,他们再精心地将千纸鹤一只只用粘纸固定在串绳上,凝重,沉痛…孩子们真难以接受这眼前的一切,他们仿佛在做梦,在不断地问自己:陈老师走了?陈老师真的走了?她不是刚带我们去了北京登台表演?她不是刚让我们上了央视三套播出的节目?
  在宾馆的大电视机中,在教室的大幕布上,当学生们再次看到陈老师熟悉的身影出在他们中间时,看到陈老师慈祥的笑容被丛拥在鲜花中时,孩子们知道陈老师真的走了,他们再也见不到陈老师了,现场顿时哭声一片。没有人能止住满脸的泪水,没有人不为陈老师的离去而深深惋惜……
  泪水中,我们听老师们说道——
  那是炎热的夏天,大家都在操场上排练,校方特地为陈老师准备了一顶遮阳帽,可她怎么也不戴,她说,孩子们都顶着烈日排练,我怎么能搞特殊?以致那几天她被晒红了胳膊晒脱了皮,以致说起她的专业、她的认真,学校师生没有一个不敬佩的,没有一个不赞誉的……
  泪水中,我们听老师说道——
  那是在校庆十五周年的排练现场,教师的节目中有个跑起一跳跃,然后叉腿造型的动作,有些老师迟迟做得不到位,陈奕奕急得不顾自已老胳膊老腿的,一遍遍为她们动作演示,以致老师们看了都心疼,以致陈老师晚上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要靠贴药膏活血才能止住疼痛。
  泪水中,我们听孩子说道——
  因为有了陈老师一次次的奔波,因为有陈老师的耐心辅导,才使他们看到了舞蹈的魅力,才懂得了什么叫艺术,什么叫舞蹈的美,才能使他们登上央视的舞台,展示留守娃的风釆……
  泪水中,我们听孩子们说道——
  那是在北京一周的强化排练中,面对孩子们嘶哑的喉咙,陈老师一遍遍细心告诫他们,一要多喝水,少说话,保养好喉咙。孩子们都感到她太细致,太亲切,她就象他们的妈妈一样……
  临泉之行,使我深感什么是一位舞蹈教师的责任,使我深知什么叫一位老年知青的境界!我,还有同行的万曼影老师,我们都流了太多的泪,我们都一次次被深深地感动——
  飞吧,舞台的精灵;
  淌吧,无尽的泪水……
  陈奕奕,您是好样的
  陈奕奕,您一路走好!
                                               (作者:原安徽蒙城插队上海知青)


 
 
 
 
 

(责任编辑:铁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