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贻琦(1889年12月29日-1962年5月19日),字月涵,天津市人,祖籍江苏武进,祖先于明成祖时由江南迁居北京,后于天津落籍,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开创了清华大学的黄金时代,主导了西南联大的教育奇迹,使中国的高等教育昂然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他领导的清华为世界贡献了李政道、杨振宁、李远哲三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新中国培养了14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涌现出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有训、陈省身、钱钟书、华罗庚、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多位位学贯中西、文理兼通的学术大师。1962年5月19日病逝于台北。 个人概况 姓名:梅贻琦 别名:梅月涵 国籍:中国 民族:汉出 生地:天津 出生日期:1889(己丑年)逝世日期:1962(壬寅年) 个人背景 职业:教育家,清华大学校长毕业院校: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 1、人物简介 梅贻琦先生(1889.12~1962.5)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开创了清华大学的黄金时代,主导了西南联大的教育奇迹,使中国的高等教育昂然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他领导的清华为世界贡献了李政道、杨振宁、李远哲三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新中国培养了14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共23位),涌现出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有训、叶企孙、顾毓琇、陈岱孙、陈省身、钱钟书、华罗庚、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一位位学贯中西、文理兼通的学术大师。他倡导学术自由,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他推行教授治校方略,使清华校政井然有序,无为而治;他虽是国民党中央委员,却从未在治校中倡导党义,而是以人格教育和通才教育理念来指导办学;他献身教育,热爱清华,生斯长斯,心中从未离开过清华(即使他晚年不得已再创新竹清华,可他在世时,新竹清华仅是一个原子科学研究所,因为他心目中的清华,永远是北京的清华园);他虽然身居高位,却清贫如洗,太太摆过地摊,打过短工,甚至独生儿子眼镜丢都无力配付新的;晚年病重入院及身后事,都是学生捐款资助的。[1] 梅贻琦先生以不同凡响的教育智慧和由贤入圣的人格魅力,奠定了清华大学之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的灵魂,使清华大学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取得巨大成就(欧美曾有著名大学校长在1941年清华建校30周年时称赞清华“西土一千年,中邦三十载”),更为新中国培养和储备了大量奠基性的建设人才(据统计,1955-1980年遴选出中国科学院470多位学部委员中有41%出身自梅贻琦时代的清华校友)。 梅贻琦先生一生服务清华长达47年(北京清华大学和新竹清华大学),担任校长31年(其中北京清华大学17年,新竹清华大学7年)。他早年是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的高足,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南开学校,1909年他考上庚子赔款清华第一期赴美留学生(在参加考试的630名考生中名列第6,该届共招录47名留美生)入麻省伍斯特理工学院学习电机工程专业,1915年毕业回国,半年后在清华学校担任物理学教授,1926年任清华学校教务长,1928年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后,他于1931年12月就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直至1948年12月他离开北京去美国管理清华基金,资助中华学人完成学业和研究事业。1955年,他应邀赴台湾创办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新竹清华大学前身),直至1962年生命最后一刻。 梅贻琦先生所处的时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艰难的阶段,早期军阀割据,内乱不已;中期日寇进犯,民族危亡;后期国共对峙,战火纷飞。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梅贻琦先生却做出在今看来堪称奇迹的教育成就来,他的纯粹、执著、坚定、智慧,奠定了清华校格——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我们可以从几件小事来品味梅贻琦先生之办学理念和人生志趣。 2、生平经历 梅初入敬业中学堂(南开学校前身),1908年入保定高等学堂,一年后考取庚子赔款奖学金留学生,1911年入美国伍斯特理工大学研究电机工程,1914年回国在天津青年会工作,1915年到清华学校执教英文、几何;1916年即担任清华大学物理教授。 1931年起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对日八年抗战期间,清华、北大、南开合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校务委员会常委身份主持校务。梅贻琦先生是清华大学(含北京、新竹)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1931年-1948年、1955年-1962年)。清华人尊称为“永远的校长”。 1953年任教育部在美文化事业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1955年奉召返台,在台湾新竹县新竹市(今台湾新竹市)赤土崎将清华大学复校,并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1958年7月任教育部部长,兼清华大学校长。1959年兼任中华民国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副主席。 1960年5月患病入台大医院疗养。1961年2月奉准辞教育部长,仍兼原子能委员会主任委员。1962年2月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62年5月担任国立中央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月19日上午11时病逝台大医院。 23日举行追思会公祭,蒋中正总统特颁“勋昭作育”挽额并派张群至祭,陈诚副总统亦颁挽联:崇朴学以黜浮华,实大声宏,盛绩久为文苑重;树良规而垂教泽,薪传火尽,道徽犹系国人思。 3、家庭成员 妻子韩咏华,天津人,为津门八大家之一韩家之族裔,1919年与梅先生结婚,育有一子四女。 4、晚年生活 梅贻琦晚年居住在美利坚合众国和台湾,并在台湾新竹恢复清华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其夫人韩咏华,应周恩来之邀,1977年由美国回到北京定居,受到邓颖超的热情接待。宴请时,特意由天津狗不理的名厨师做了一桌天津菜。八年抗战期间,梅贻琦仍是清华大学校长,并主持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务(任联大常委)。西南联大的存在和发展,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回到北平,梅贻琦继续担任校长,直到1948年12月清华园解放前夕。在他任校长的17年里,清华大学得到长足发展,全校设有文、理、工、法、农等5个学院26个系,在校师生2400多人。梅贻琦于1955年由美去台湾,用清华基金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后扩展为新竹清华大学)。1960年5月患病入台大医院疗养。1961年2月奉准辞“教育部长”,仍兼“原子能委员会”主任委员。1962年2月当选“中研院”院士。1962年5月担任“国立中央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1962年5月19日病逝于台北。 5、人物评价 梅贻琦个性沉静,寡言、慎言,叶公超用“慢、稳、刚”三个字形容他。“身教重于言教”及“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教育名言身为世人推崇。梅校长对清华大学的成长贡献巨大,受到所有清华人的崇敬。 6、评说一二 “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先生说话那样谨严,那样少,那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陈寅恪梅贻琦主持的演讲抗战期间,不少国内外的政治家、科学家、学者、作家来西南联大参观访问,梅贻琦作为联大的三个常委之一,经常接待来访贵宾。从梅贻琦的日记中可以得知,他主持了不少名家的演讲。1942年12月8日上午11点,T、W二君和中国驻英国大使顾维钧来到西南联大。因为日程临时发生变化,梅贻琦未能带领他们参观联大校舍。他们在梅贻琦的办公室稍事休息,然后就到联大露天广场进行演讲。梅贻琦向学生们介绍了三位来宾,然后请W君演讲,W君向联大的学生们介绍了三年以来英国人抗击德国法西斯入侵的情况。应在场学生们的要求,顾维钧“略致数语”。在场的学生约有二千数百人,有女生二人、男生一人晕倒,“盖体力太差而拥挤亦太甚也”。学生在听演讲的过程中晕倒,估计是联大学生的伙食太差、营养不足所致,不少学生都饿着肚子学习。而演讲的时候,已接近午饭时间。午宴设在云南大学的教室里,共5桌,无演说。下午4点,梅贻琦至工学院主持钱乙藜(钱昌照,当时好像负责国防科技事物)之演讲。钱演讲了一个半小时,详细谈了中国工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以及1932到1942年资委会事业推进的情况。1943年3月1日上午10点,梅贻琦主持国民月会,请剑桥大学李约瑟博士讲演,讲题是“科学在盟国战争中的地位”。李约瑟博士演讲完后,梅贻琦和联大的学者在西仓坡宴请他。参加宴席的有英国领事休士,以及去英国留学的四位联大的学生。[2] 7、大事年表 1889年,12月29日,生于天津。 1904年,南开中学第一期学生。 1908年,入保定高等学堂。 1909年,“庚子赔款”首期留美生赴美留学。 1914年,获电机工程学士学位。 1915年,春季,留学归国。 1915年,秋季,担任清华学堂物理教师。 1931年12月起,担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 1955年,在台湾新竹市创办新竹清华,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新竹清华大学前身)。 1958年7月,任台湾当局“教育部部长”,兼清华大学校长。 1959年,兼任台湾当局“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联席主席。 1960年5月,患病入台大医院疗养。 1961年2月,奉准辞台湾当局“教育部部长”。 1962年2月,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2年5月19日,上午10时50分病逝于台大医院。 延伸阅读: 1. 梅贻琦:一个时代的斯文 2. 梅贻琦:清华的“终身校长”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