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史话 >

穿越千百年,看古典诗词中的儿童百态

时间:2016-06-01来源:网络 作者:彭彭 点击:
六一儿童节到了,让我们通过古典诗词,来看看古代儿童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 放牧的儿童 田园牧歌,俨然已是现代人回不去的精神家园,而构成这一美好幻象的典型场景就是:牧童、牛儿和短笛。牧童们形态各异:牛背坐卧的、专心吹笛的、间隙小憩的、牧归饱饭和

六一儿童节到了,让我们通过古典诗词,来看看古代儿童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

 

放牧的儿童

田园牧歌,俨然已是现代人回不去的精神家园,而构成这一美好幻象的典型场景就是:牧童、牛儿和短笛。牧童们形态各异:牛背坐卧的、专心吹笛的、间隙小憩的、牧归饱饭和衣而卧的......感谢诗人们,将古时儿童本是承担家计的劳动活动,抒写得那么唯美和悠闲。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宋]雷震《村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宋]黄庭坚《牧童诗》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唐]吕岩《牧童》

状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贤。

水落陂塘秋日薄,仰面牛背看青天。

    ——[宋]贺铸《茅塘马上》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荫正眠着,一牛吃过柳荫西。

   ——[宋]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其七)》

嬉戏的儿童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任何时代都不外如此。抓蝶、捕蝉、挑蛐蛐,摘花、斗草、玩泥巴,秋千、风筝、捉柳花,即使一阵水滴芭蕉的声音,也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一个个快乐天真,跃然纸上。

篱落疏疏一径深,村头花落未成荫。

儿童急起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宋]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袁枚《所见》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牒,人家依树系秋千。

        ——[宋]王禹偁《寒食》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归。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五)》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宋]叶绍翁《夜书所见》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村居》 

勤劳的儿童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然不懂耕织,但已学着种瓜了;为了钓鱼,敲打母亲的缝衣针来做钓钩; 弟兄几个各司其职,锄豆的、编鸡笼的,最小的也不是无所事事,正躺在水边剥莲蓬呢!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唐]杜甫《江村》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好客的儿童

无论是久居客地的回乡老翁,还是初来乍到的外乡羁客,就连偶然路过的陌生路人,都无一例外受到了孩子们的热情相迎,或友好关注。他们的彬彬有礼,而又好奇活泼,令人心生喜爱。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北宋]苏轼《被酒独行》

田水高低各斗鸣,溪流奔放更欢声。

小儿倒捻青梅朵,独立茅檐看客行。

    ——[宋]杨万里《雨后田间杂记》节略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唐]崔道融《溪居即事》

模仿的儿童

 

学习是孩子们的日常,只不过那时的孩子们没有如今这么繁重的课业负担。学垂钓的孩子多么的专心致志;六岁的小女孩还不知道巧与拙,却已学着乞巧拜月了;稍大一点的女孩,悄悄地学新娘穿衣拜堂,却又不胜娇羞。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唐]施肩吾《幼女词》

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

         ——[明]毛铉《幼女词》 

调皮的儿童

偷偷地驾一页小舟,去湖里采摘莲子,本以为大人没有发现呢,但哪知道被小船划开的浮萍泄露了踪迹;冻水成冰,拿冰当铮,还要敲出声响来,又怎么能不碎一地呢?两个“安仁小童”,拿把布伞张开在船头,不是为了遮太阳,也不是为避雨,是要当做风帆,推动小船行驶。一个个顽皮又聪明,可爱之极。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唐]白居易《池上》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宋]杨万里《稚子弄冰》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宋]杨万里《舟过安仁》

古诗词中描写儿童的并不多见,以上25首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们仿佛时光机 器,让我们穿越到千百年前,让我们看到那时儿童的各种形态:悠闲地放牧,快乐地 玩耍,辛勤地劳作,热情地待客,好奇地模仿,调皮地创想......一个个生动活泼,自得其乐,宛在眼前。并让我们心生向往。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沁园春·雪》的故事

    毛泽东和柳亚子(右) 木山英雄在《人歌人哭大旗前: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一书中,以传记...

  • 生逢其时的莎士比亚

    英国戏剧的这一黄金时期,只持续了约75年。而莎士比亚,碰巧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