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头拿着一本知识青年的集体回忆文集,紫红底调的封面上飞扬着遒劲有力的几个大字《知青回眸引龙河》。急不可耐地翻开内页细细读来,不禁感慨,思绪万千。感慨之余是惊诧,惊诧之后是振奋。 引龙河农场,在北大荒的土地上,只是很普通的一个农场。而这个农场中的一个很普通的分场里的很普通的一群知青们,竟然集体出了一本回忆录。从封面设计到内部装帧,从名人题词到文字内容。这本知青回忆录在我所见过的很多写知青回忆的文集中,是规格最高,制作最精良,文字上也是比较优秀的。(也许我是孤陋寡闻,没见过更好的。)所以也是最值得收藏的。 同时,我也惊叹编纂者们的用心良苦,精益求精,以及高超的组织能力。我觉得,仅仅一个分场的知识青年们,就能搞出这么一本高质量的回忆录来,那么,全国千千万万的知青们,也一定能组织好,编辑出更多更好的知青回忆录来。 我本人也是引龙河农场知青中的一员,当年和三分场的兄弟姐妹们是同一列火车拉到龙镇的。我们一齐在上海北站与父母泣别,一齐在火车上度过难忘的四天三夜,一齐在龙镇这个当时中国最北面的四等小火站下车,又一齐被各种各样的车载着驶过18里长的沙石公路,越过引龙河大木桥,到达场部中心——转盘道。在这里,我们分道而行,我被分到离场部最近的二分场(后来改称良种站),和三分场相隔有10里地。 前后陆续到达引龙河农场的知青分别来自上海、天津和哈尔滨,共有八千人之多。因此,我们农场的党委书记兼场长高磊同志(文革结束后恢复职级任哈尔滨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曾亲切地称呼我们为“八千子弟兵”。我和三分场的不少哥们都是相熟的,但我打交道最多的却是三分场的小学校。我们农场有11个小学校,两个中学校。三分场小学是我们农场的办学标兵单位。但一段时间有反映说:他们学校出现了一些问题。再细打听,原来是教师之间有些不团结。这可不得了,这要影响工作。其时我已在场部文教科工作,我们科长高中凡同志(现为哈尔滨离休干部)听了非常着急,立马派我去调查。我前后去了好几次,甚至动用个别谈话的方式,才清楚了端倪。不过是对一些问题的不同看法,对教学工作的不同意见和性格脾气上的差异,甚至还纠葛了一些年轻人的恋爱问题,使事情复杂化了。在调查中,他们的认真、执着,对工作的严肃、负责,深深地打动了我。当然,在文教科和分场领导的过问和帮助下,事情也得以妥善解决。 因为我去三分场,是背负“钦命”,所以和分场领导王景林也有些接触。印象中这是个很有智慧的基层领导,这在这部书中不少人的回忆中也有生动的反映。我们下到兵团、农场的知青的所谓“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其实主要是从这些复转老兵和基层干部身上学到不少的为人之道、工作经验和生活知识。 手捧此书,或吟或诵,或叹或唱,或抚掌大笑,或掩面暗泣。因为他们所说的人或事,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甚至同样也是这么经历的。他们的一颦一笑,一歌一蹈,似乎都在我的眼前。一篇一篇看过来,掩卷长思,我觉得,自己读到了许多。 概括起来,有这么几条: 第一,我读到了历史的真实感。 知青写,写知青。自己写,写自己。毫无保留的,原汁原味的,写自己的欢乐和悲伤。在食堂烧火呛烟变成大花脸的趣事;风雪中赶着牛车拉大白菜的艰难困苦;枯燥生活中的文艺汇演;从各种酒宴写到“引龙河小烧”,又引出的家乡情结。无一不是知青们自己亲历亲为,现在他们执笔在手,娓娓道来,流水往事,历历在目。写来真切自然,读来亲切感人。他们是知青,也是最普通的,最基层的老百姓,用不着去粉饰什么,更犯不着去虚构什么,当年是怎么样,现在写出来就是什么样。唯有真实的反映历史,才能有历史的真实。 第二,我读到了历史的厚重感。 同样是知青,我和这本书的所有作者们一起回眸那段历史,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很多无奈,也读出了很多豪迈。 历史是沉重的,有很多问题和现象,拷问着人们,使人们能得以明鉴过去,警示未来。 当年我们所经历的这一场上山下乡运动,有别于以前的小范围的知青下乡、奔赴边疆等,更有别于现在的大学生村官。那场运动,从根本上违背了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内心意愿和根本利益。如果不是这样认识,那么就很难解释当年的火车站、船码头那撕心裂肺的直上云霄的哭声,就很难解释中央领导承认的“四个不满意”,就很难解释十年后如潮水般的知青大返城。 但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又确实是轰轰烈烈地把一千七百万年青人从城市迁移到了农村。而这一千七百万年青人(其中还有不少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在穷乡僻壤,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和折磨,有人甚至献出了生命。但他们坚持、豁达、奋斗、顽强,锻炼了自己,也和当地人民一起,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创造了一段无以伦比的历史。 这是古今中外人类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段历史,让每个回顾它,了解它,研究它的人都觉得沉甸甸的。因为不堪回首,所以沉重。而这历史的沉重,恰恰反射出了知青们人生的辉煌。因为值得回首,所以凝重。而这凝重的历史,又是知青们的人生中最美丽的青春所铸就的。 现在的知青们已都到了或过了花甲之年。回首往事,需要我们具有博大的情怀。一部知青史,可以表现出我们高尚的境界。通过回顾这段沉重的历史,来表达我们的理想和信仰,这也不正是我们这本书的真谛之所在吗。 第三,我读到了历史的纵深感。 历史是要有深度的。我们常说华夏文明五千年,说明我们的历史悠久。而知青史,就这场运动来说,也就十年,即使加上以前的小规模知青到农村,也只有二、三十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有那么极小的一瞬间。但它的成因,来历,既往的印痕,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过去。人类活动的特点,社会思想的演变,都能在这短短的十年间找到痕迹和佐证。 从个人来说,这本书中的很多作者都写到了自己从家乡来到这个祖国北方的广袤的土地上的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个名称的农场,可以说,我们这批知青的人生就是从引龙河这片土地上开始的,再推广开去,我们这一代知青的人生,就是从落脚到某一个偏僻荒凉的黑土地、红土地、黄土地上开始的。 什么叫历史?我们知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其生成、发展、兴盛以致衰亡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历史。知青到了农村,扎根、挣扎、奋斗、成长,最后返城,这就是这一代知青的历史。这本知青回忆录,完整地、全面地、深刻地回顾了这部分青年在引龙河这片土地上生活、学习的全过程,使人看到了一幅很有透视感的五彩斑斓的画卷。而非常神奇的是,这批现在头发已花白的“老”知青们,在字里行间还是情不自禁的透露出身为引龙河知青的自豪。是的,确实是“自豪”,他们以自己曾在引龙河这片土地上生活过而自豪。 但就是对这段不可忘却的历史,知青们本身也是有不同认识的。有的认为“好得很”,有的认为“糟得很”,争论得不可开交。我曾经写过一首诗,这样评价这段历史:“那是一场翻天覆地的风暴,那是一幅惨不忍睹的画屏,那是一部辉煌壮丽的史诗,那是一曲如泣如诉的颤音。”同在这首诗里,我又写道:“全中国有一千七百万知青,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遭遇和处境”。因此,用无数个体的具有差异性的记载,汇总起来,就可以完整的描绘出宏伟的历史画卷。 本书主编沈国明先生在《跋:用纪录抵抗遗忘》中写道:“每个知青对上山下乡运动都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但“我不主张讨论所谓‘青春有悔无悔’”,说得极是,我极赞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用文字留下我们的青春记忆,用故事来诉说我们的过去。“一个人的历史是故事,千万个人的故事就是历史”,所以,写吧!每个知青都拿起笔来,不管文字能力如何,或者只回忆起一鳞半爪,但只要是真实的,就是可贵的。有能力的知青朋友们,组织、动员、编辑、出版吧,因为这项工作确实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引龙河农场三分场的知青们,就是在直书历史,为后人留下一笔可贵的遗产。 最后,为引龙河农场三分场的兄弟姐妹们献上拙诗一首,以表达我对你们的敬佩之心和赞赏之意: 当年青丝今皓首, 几多欢乐几多愁。 四十五载又回眸, 我以我心写春秋。 (作者为原黑龙江省引龙河农场上海知青)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