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民心者得天下 1947年11月22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代号为“亚洲部”的中共中央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共计600余人,来到了地处陕西米脂县城东南23公里的杨家沟。 毛泽东在这里住了四个月零二天。杨家沟,是党中央转战陕北期间,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 后来的研究者们一般认为,毛泽东当年选择杨家沟,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经过青化砭、羊马河、蟠龙,特别是陕西米脂县沙家店战役后,当时的陕西米脂县已成为陕北的大后方;二是陕西米脂县杨家沟离黄河很近,中央可以进退自如;三是杨家沟有充足粮食储备,可以供中共中央机关过冬;四是杨家沟有足够的窑洞,便于召开会议,特别是有利于毛泽东进行研究和思考。 这都是有道理的,但还不是从“大历史”的视野去观照一个“小地方”。 杨家沟不同于转战陕北期间党中央住过的任何地方,不同于王家湾和神泉堡那样的小山村,杨家沟有厚重历史,甚至可以说,黄河边的杨家沟,是陕西乃至中国历史的缩影。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就要认真研究中国历史,就不能割断中国历史。 在杨家沟,毛泽东确实有了比较充分的条件思考和研究中国历史。他把杨家沟称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这个评价,甚至超过了作为中国革命“落脚点”的延安。
陕西省杨家沟
杨家沟的主人并不姓杨,而是姓马,马家是陕北的望族。 进入杨家沟后,中央机关住在了马豫章家的院子里。马豫章,是马氏家族十二世掌门人,他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在山西太原任互济会委员,1932年任中共甘宁青特委组织委员,参与组织了水北门兵变,长期在汉中、北平、西安之间做地下工作。1933年冬,马豫章协助榆林中学校长杜斌丞从事联共反蒋抗日活动。西安事变后,马豫章任肤施县(今延安)县长,毛泽东称他是“白皮红瓤”的抗日县长。 在现代西北革命史上,马家有其特殊的地位。 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即著名的“十二月会议”)在陕西米脂县杨家沟召开,而会址就是马豫章家的客房。 25日,毛泽东在会上作了《目前的形势与我们的任务》的报告,这个报告的第一句话就是:“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 这个报告最鲜明的地方在于:毛泽东气势磅礴的“大历史”视野。他从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求解放的道路大视野观照当下,提出了“目前的形势与我们的任务”。 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所以带着伟大性,是因为这个事变发生在一个拥有四亿七千五百万人口的国家内,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这个事变所以带着伟大性,还因为这个事变发生在世界的东方,在这里,共有十万万以上人口(占人类的一半)遭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由防御转到进攻,不能不引起这些被压迫民族的欢欣鼓舞。同时,对于正在斗争的欧洲和美洲各国的被压迫人民,也是一种援助。” 这是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奋斗征程的转折点。 从这样的“大历史”视野,毛泽东特别指出,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主要就集中体现为人心的转变。 毛泽东在会议上总结了中共26年奋斗的经验与教训。他说,今天,我们最大的胜利,不是别的胜利,而是赢得了人心;今天最大的变化,就是人心动向发生了变化,是人民群众站在了我们一边,而蒋介石被孤立了,他失去了人心、民心、士子(即知识分子)之心。 “心”“人心”“民心”,特别是“士子之心”,这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范畴。而北宋以来,士子之“心变”,被陈寅恪称为中国历史,特别是儒家思想发展中的“大事因缘”。这种被称为“心之变”的转变,特别表现为,千年以降,一批读书人由心向“仕途”、心向“功名”、心向“官府”,而转变为心向基层、心向民命、心系苍生。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