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写作 >

经历寒潮

时间:2021-01-15来源:上海老底子 作者:赵锡麟 点击:
2020年上海春考作文题提出了一个让考生思辨的问题: 有人说,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联系最近经历的两次寒潮来写这个作文题倒是很有意义的。 去年12月初,刚过立冬,有专家及媒体就开迫不及待始喋喋不休地喊


 

2020年上海春考作文题提出了一个让考生思辨的问题:“有人说,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联系最近经历的两次寒潮来写这个作文题倒是很有意义的。

去年12月初,刚过立冬,有“专家”及媒体就开迫不及待始喋喋不休地喊叫“今年又是个暖冬”了。他们的“看法”哪里来的?就凭立冬后几天高于往常的气温,不顾真正的冬天根本还没到,就“大胆放言“暖冬”,真是个了不起的“预言家”。但,“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岂止是“空洞”,简直是荒谬的。当两个寒潮一来,面对1966年来,面对2000年来的最低气温,他们不响了。不是吗?

当然,“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连续两个寒潮来袭,又可给人怎样的思考与启发呢?

这两次寒潮,这个严寒的冬天,人们可能并不会有太深刻的“看法”。这次寒潮,雪不大,灾害不大,可能不会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而只会留在我们的数据库里。

但恰恰是数据骗不了人。即使在均温上升、城市热岛飞速发展的今天,寒潮依然让华北平原、山东半岛和塞外回到60年代的极寒水平,北京降到近-20度,上海徐家汇降到-7度,0度线进了广东。可以说,这次寒潮的冷源是1893年世纪大寒潮的水平,甚至,珠三角乃至海口下雪未必不可能。

在过去,寒潮是灾难。在晚清,1874年寒潮让徐家汇降到-8度,“冻死无算”;在民国,1941年寒潮中,徐家汇降到-5.9度,原闸北区普善山庄在路边收掩的冻毙尸体就有一千多具。更不用说,让徐家汇降到-12度的1893年大寒潮,它造成的灾难是惨绝人寰的。

即使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同样的寒潮,人们会有怎样不同的感受呢?

那时,笔者正在上海市宝山县农村接受“再教育”。每年冬天寒潮光临的季节,几乎年年都在开挖、疏浚县级以上大型河道的水利工地上度过的。诸如泗塘河、潘泾河、走马塘、杨盛河……从1968年到1978年10年间,宝山县开挖与疏浚的所有大型骨干河道中都曾留下了我的脚印与汗水。就在一年又一年三九严寒的日子里,我们吃住在水利工地上。住的有民舍,也有仓库、猪圈改搭的棚屋,只要北面的墙不透风,棚内泥地上铺一层厚厚的稻草,然后棉絮被一摊开,几十个人并排挤在一起,抱团取暖,哪怕冰天雪地,再冷的天也不觉挨冻了。白天劳动,脚穿一双解放胶鞋,薄薄的橡胶底,鞋内垫些稻草;手上戴两副棉纱手套。农民劳动是没人给你发劳防用品的,这手套哪来的?这是平时有机会受生产队派遣“外出工”时,雇佣单位发的。那时,笔者曾在上钢五厂二中试为提炼贵于黄金的钛合金的10吨自耗炉敷设过电缆,为上钢一厂修过铁路,为上钢一厂半连轧中板车间建设排过自来水管,为东海船厂人防工程打挖过泥,还为从闸北电厂到铁合金厂变电站的上海首条22万伏超高压电缆承包过所有土方工程……就是在这一次又一次“外出工”的过程中,宁愿戴破手套,甚至光着手劳动,以磨破皮,磨出老茧的代价,而省下一副又一副棉纱手套,最后在数九严寒中奉献给了这近乎义务劳动的县级水利工程。挖河挑泥,十分艰苦繁重的劳动,县里按土方给予很少一点津贴,基本上只够在工地劳动期间的伙食费而已。

在这寒冷冬天的挖河工地,早晨刚出工时,脚上如没穿鞋般透凉,脚趾冻得麻木没感觉。两手十指冻得钻心地发痛。开始劳动,拼命地挖泥,拼命地挑担,不一会身上开始出汗,再过一会儿内衣湿了,西北风吹过来,浑身冷到内心深处。那时的艰苦,没有经历过的人是绝对体会不到的。

现在寒潮为什么灾害小了?为什么人们的庭感受不一样了?人们一思考,一分析,“看法”来了,寒潮不再是简单无意义的寒潮了。原来,不是寒潮不冷了,这几天就说广州,你忍饥挨饿,衣不遮体的,在外面待一宿试试看,绝对让你冷到刻骨铭心,终生难忘;更不用说江浙沪或者北方。我们不冷,是因为我们有充足的食物,有足够御寒的衣物被褥,有不透风的住所,有空调地暖墙暖……;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强大的保护垫,在给我们抵挡寒潮,遮风蔽冷。就在最寒冷的那天晚上,上海乃至整个江浙沪的电力负荷都创了历史新高或在历史新高附近,为抵御寒潮、发光发热全力运转,而这只是这个保护垫的一个方面。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旧貌换新颜,国强民富,寒潮面前见真情。这些“看法”一出现,这寒潮不再是“无力的事实”了,自然界的“寒潮”,与我们祖国的发展,与社会的暖心一交手,其“看法”的意义是绝不能小觑的。

若是与我们人人都正在经历的“寒潮”一结合,去年这篇春考作文还难写吗?写出的作文还会空洞无物,立意不高吗?相信大多数参加春考的考生定会结合自己感受最深的生活,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的。

又见刚公布的2021年上海春考作文题:有人说,你怎么做,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有人觉得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今天的高三毕业生会有怎样的认识?又会作出怎样的思考呢?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