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中学生毕业分配主要由学校负责,街道乡办在此环节并没有太多的动作,但会及时通报毕业分配的进展情况并给予宣传造势方面的配合,所以在我的工作手册中也留下了相关的记录。
乡办常会 77-3-16上午
一、讨论七六届毕工大会
二、本街道工作
1、造声势,刷标语
2、历届余留生动员,先座谈,后体检。座谈会拟安排在星期五下午。
病休青年中,二、三档报名上山下乡者,可予报名,但要体检后由领导批准。
3、回沪青年的动员。抓一下家配组工作,发挥作用。抓紧三个月。
【忆与议】上述工作笔记表明,街道乡办在3月14日召开的全区七六届毕业分配工作大会以后,只是“造声势,刷标语”,并没有这方面的具体工作,这是正常的,因为街道乡办是负责“后期处理”,即那些不愿意上山下乡的“余留生”在毕业分配结束后交由街道乡办来继续动员。文中“二、三档”的具体含义有待查考。
乡办常会 3-23上午
星期一下午区乡办开会,内容是76届毕配“政策讨论”。
一、应届毕配
各校已开始。做法有两种:1、传统、阶级教育。2、直接拉开,上山下乡动员。
第一个高潮(动员)已形成。第二个高潮是第一批批准务农。第三个高潮,最后出发。
【忆与议】
这是街道乡办负责人传达区乡办会议精神。以上一段是对毕业分配过程的“概述”,了无新意,而下述内容反映了当年在政策细节上的“讨论”,值得回味。
五月份分好工农两档。较复杂的是分法。
关于一上工、一外农及长子女:72届是上农,73届、74届是或工或农,75届是工,76届是上农(暂定)。
二上工、一外农,市郊插队。
一外农、三上工,海丰。
全工、无农,海丰。
有人建议:市郊插队者弟妹为软档上工,海丰者弟妹为硬档上工。
确定:确保海丰。
【忆与议】
上述内容在今天看起来恍如天书,不仅有上工、上农、外工之类的术语,还有一二三、全、无之类的数量概念,再加上记录时作了词语的省略,就更让局外人、后来人难以理解了。所以对它们作如下“翻译”。
如果毕业生的兄姐就业情况是一个在上海工矿、一个在外地农村,或者毕业生本人是长子或长女,那么,前几届的分配政策分别是:72届时,毕业生去上海农村;73届和74届时,毕业生去工矿或农村均可;75届时,毕业生去工矿;76届时,暂定为上海农村。【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内容反映了70~75届的政策是在逐步地“好转”,在同样的情况下慢慢变成可以不必上山下乡,而76届则有可能回到72届的境地。】
如果毕业生的兄姐就业情况是两个在上海工矿、一个在外地农村,那么毕业生去市郊插队。
如果毕业生的兄姐就业情况是一个在外地农村、三个在上海工矿,那么毕业生去海丰农场。
如果毕业生的兄姐就业情况是全部工矿、没有务农,那么毕业生去海丰农场。
有人建议:市郊插队者的弟妹在毕业分配时属于软档的上海工矿,去海丰农场者的弟妹在毕业分配时属于硬档的上海工矿。这样的做法是为了确保完成去海丰农场的指标。
这最后一条建议可谓“长远打算”,用弟妹的前途作为完成眼前的海丰农场指标的一种保证。估计在当时也不会有太大的吸引力,因为1968年底开始的上山下乡运动在政策上有过多少变化啊!众目睽睽之下的变化多端已经大大削弱了当权者的公信力,大吹大擂的政治意义已经蜕变为不可或缺的摆设,而民众关注的是货真价实的现实和实际,与其听信那样的“期货”画饼充饥还不如实实在在的“现货”落袋为安。
二、地区历届问题
与学校有区别。原定档子不变。
【忆与议】
这是对历届毕业生分配结束后由学校“移交”给“地区”(即街道里委)的“余留生”的政策。“原定档子不变”是一条原则,在实际执行中究竟如何,值得研究。例如“外农”这个概念如何具体化?且不说上述那几届中学毕业生,就以六八届中专技校半工半读的“余留生”为例,当初“一片红”的时候让他们去的“外农”里并没有海丰农场(甚至还没有建场),但是几年之后对那些“余留生”的要求仍然是“外农”,而具体的目的地已经“偷梁换柱、移花接木”地成了海丰农场。诸如此类在“不变”掩盖下的“变”是对民意民心的小小让步,更是上山下乡政策逐步破产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