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每当寒冬降临,人们都爱好称颂青松与梅花。 时值天寒地冻,风雨交加,青松挺立在悬崖峭壁的高山之巅,生机盎然,郁郁葱葱,好一派青松的气概;而梅花在冰封千里,满目苍茫的雪地里风神高迈,傲然含春,好一派寒梅的丰姿! 是的,松梅之所以无愧于人们的赞礼,我想主要在于它身处恶劣的环境而言。哪怕环境多么困厄,而青松仿佛总是比它立得高,看得远,凌驾着它,睥睨着它,面对它毫不卑微,无所畏惧;而寒梅在冰雪满天的时候,总是乐也陶陶,满怀春意,微笑着瞻望美好的将来,透过纷飞的白雪看见阳春,因而永远饱含希望地迎接必将来临的无限春光。 我欣赏青松的品格。它挺拔飘逸的身姿,恬淡、高远情操,松筠劲节,枝如铁,干如铜,叶葱茏,高山压顶不低头,乱雪飞渡仍从容。 我喜爱梅花的情怀。它冰清仙骨,傲然屹立,不奴颜卑膝,高洁坦荡,傲岁争春,面对冰雪严寒,依旧傲然不拔,流露着从不消逝的融融春意。 我赞美松梅的风范。松梅傲岁,古人称青松为公,寒梅如母,它胸怀若谷,如君如圣,亦庄亦艳,居逆境而自励,历严寒而青葱,享盛誉而谦逊。 “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松的品格,梅的情怀,松梅的风范,正是在艰苦困难的岁月中,那才更显得淋漓尽致,贤贞卓绝,超群不凡,草木如此,为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在顺境中,在春暖花开,万事如意的日子里,人们总是意气风发,心旷神怡的,可是到了“欲渡黄河冰寒川,将登太行雪满天”的时候就不尽如此了。有人迎着困难上,顶着风浪行,有人蹙额低头,悲观失望或去寻找退缩的后路。 《芦荡火种》中的十八个新四军伤病员在芦苇荡中坚守待命,他们既无粮食,又缺药物,全靠芦苇根、鸡头米充饥,困难重重,但是十八个伤病员,在战斗的暴风雨中,成了十八棵顶天立地的青松。 《红岩》书中江姐像严寒风雪中的红梅,把千里冰霜踩在脚下,把生死置之度处,为革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一片丹心向阳开。恰恰相反,甫志高在敌人的威迫利诱下,向敌人屈膝投降,出卖了自己灵魂,成了可耻的叛徒,就像是秋枯根拔的墙头草随风而去。 “松柳异质”,松梅与蓬草不可类同,一经考验谁是勇者,谁是懦夫,就显露无遗,一清二楚。在漫长的革命征途上,不可能不遇上“冰寒川”、“雪满天”的境地,不可能没有艰难、挫折,甚至牺牲。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就需要我们如傲岁的青春,含春的寒梅,就要正视艰难的处境,满怀信心,百折不挠,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去争取胜利!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在乱云翻滚的考验面前,松梅更显示自己英雄本色。松梅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品格和坚强的形象。我们要传承红色革命基因,就要把初心和使命铭心于心,践之于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演绎更为精彩的人生。 2019年10月21日 编 后 细读《松梅赞》,很精彩!这篇散文既对松梅的性格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又联系到《芦荡火种》的十八个新四军伤病员在暴风雨和饥寒交迫中坚持战斗,犹如十八棵青松挺立,及江姐象严寒风雪中的红梅,最后引领我们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钟真池,湛江老知青,1970年上山下乡到海南农垦福报农场,回城后,就读广东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经济专业,就任广东湛海仪表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为湛江市知青历史文化研会常务副会长。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