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怀旧的天性,尤其是年入花甲,特别怀念逝去的青春岁月。在西双版纳当知青的时光,刻骨铭心,魂牵梦萦,睡梦中常常回到那美丽的西双版纳,与朋友聊天,也会不自觉地扯到边疆的人和事上。 空闲的周末,我又一次翻看已塑封的老照片,最吸引眼球的是1973 年拍的那张“新娘”照:身穿云南傣族新娘服饰的姑娘,在傣家吊脚楼前亭亭玉立。但她不是傣族新娘,而是当年的我。这张照片,我看了N 次了,可怎么看也看不够。每次端详它,我就找回了年轻时的感觉,如痴如梦……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上海曾有五万多中学生响应毛主席上山下乡的号召,远离大都市,远离父母,奔赴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开始了知青生涯。我就是这五万多名学生中的一个。 西双版纳虽然美丽富饶,但对自幼生活在大城市的青年来说,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那时,我们水土不服、物质匮乏、生活枯燥,正是劳动千般苦,思家点点愁。湿润的气候和潮湿的土坯房,使我一度烂脚;吃的喝的也很不习惯;一到雨季,不能出工,我们常常坐在寝室门口,望着连绵起伏的山峦,心情和阴沉沉的乌云一样沉重,特别想家。逢年过节更是思念父母和家人,只能晚上趴在被窝里流眼泪,甚至感到前途渺茫。 但庆幸的是我们连队和傣族寨子相连,傣族同胞热情好客,我们也常去傣家走动,与寨子里的姑娘们成了好朋友。我们还搞过几次联欢活动,多少填补一些我们知青生活的枯燥。这张在吊脚楼前的照片,就是我们到傣寨进行联欢活动时的留影。记得那时,有一傣家,新娘刚过门,我们一群知青跑去看新娘子,见到新娘的傣族服装非常鲜艳,真是太漂亮了,是我们汉族姑娘想都想不到的美丽。看到那身服饰,真羡慕死了,真想当一回傣族女孩,我忍不住向那位傣家新娘借来穿上试试。傣家人好客,新娘十分大方地帮我穿戴整齐。我溜溜地转着圈,左看看,右看看,姐妹们围着拍手叫好,心里简直美极了。正巧那天有战友带了相机拍联欢活动,同去的姐妹就跑去叫了过来,为我留下这张光彩照人的相片。遗憾的是那时只有黑白胶片,还没有彩色的,那艳丽的色彩只能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出现在我的梦里了。 说到“新娘”,还真发生过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我们兵团属解放军序列,连级以上都配有现役军人干部。在傣族同胞眼里,我们就是一支解放军的队伍。傣族同胞称我们女知青是“穿花衣服的解放军”。我们很乐意有这样的称呼,“军民”一家亲嘛。那时,“穿花衣服的解放军”在少数民族中还蛮吃香的,有不少傣族小伙就常常来我们连队转悠,穿戴得整整齐齐,目的就是想找个“穿花衣服的解放军”当婆娘。以后条件稍微好了一点,傣族小伙便挎着收音机,手腕上戴着闪亮的手表,骑着崭新的自行车来我们连队炫耀,一面转悠,还一面播放歌曲。记得有一次连队发出苦战三天完成砍草任务的倡议,连队所有人都投入了那场人与草的战斗。那天,我们数十个“穿花衣服的解放军”肩扛长把砍刀,雄纠纠气昂昂地出发了,途径傣家寨子一条下坡路的时候,有个傣族小伙骑自行车因车速太快,刹车不及,猛地撞上了我肩后的砍刀,顿时,他眉骨处鲜血直流,当即就被送去卫生室包扎了。没想到,第二天那小伙子由寨子主(队长)陪着找到我们连长。小伙子说是我破了他的相,提出要我做他的婆娘。天呐!太出乎我的意料了。还好,我们连长头脑灵活,见势不妙,连忙撒谎说我已结婚,男人在上海,并已有了孩子。这才解了我的围。本来我还准备去慰问他的,结果吓得我好一段时间不敢去傣寨。 我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在西双版纳的艰苦生活中,我努力地适应着那里的环境,发奋地工作,受到连队领导和战友们的好评。一年后我担任了连队文书,也被评上了“五好战士”,为上海知青增了光。 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事都谈忘了,唯有上山下乡那段经历却还历历在目。每提及“知青”二字,我依然会感觉被一根无形的线连接着,割不断,舍不弃。从17 周岁离开上海南下云南兵团,经过上山下乡的历练,我体格强壮了,思想成熟了,知识面宽了,社会经验丰富了。25 周岁出嫁来到苏州,我发奋读书,努力工作,走好走稳人生的每一步,从普通工人直到担任街道党工委副书记。2005 年我又挑起了金阊区手拉手援助中心副主任的担子,并倡导在辖区建立了第一支慈善志愿者队伍,筑起了一道援助网,对辖区弱势群体的援助实现了全覆盖。“有困难找‘金阿姨’”成了辖区人们的共识,经苏州日报报道后,“金阿姨”不仅成了我们志愿者队伍的代名词,还成了苏州的金字招牌,我也获得了苏州市“双十佳志愿者”的光荣称号。看看今天所取得的成绩,我深深感到知青年代的风雨历程和酸甜苦涩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没有那段经历,可能就没有我今天事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无怨无悔。 如今我已经退休。2012 年底,我带着这张照片回了一趟版纳,再一次呼吸了版纳的空气,再走了走曾经工作生活过的红土地,找到了昔日曾经一起工作过的连队老职工,知青情结使我热血沸腾。 现在的版纳好了,道路变宽阔了,吊脚楼变成别墅了,老百姓也富裕了,听着版纳的乡音觉得第二故乡还是那么地亲切! 我的梦萦里又多了一片版纳的新景象。 【作者金秀华,女,上海人。1970 年3 月下乡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1 师1 团5 营务农,1978 年远嫁苏州,后任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退休后从事慈善公益事业,创建“金阿姨志愿服务队”,坚持十余年,是江苏省百名优秀志愿者、苏州市十佳“慈善之星”、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个人)奖获得者。】 (摘自《放飞梦想》) 责编: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