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写作 >

从作者简历读<回眸引龙河>

时间:2015-09-16来源:来稿 作者:王礼民 点击:
(前第四位穿绿上衣者为作者) 我读《回眸引龙河》一书,从作者的简介开始,只是一种读书的方法,边读边记录,先是挑着看,再接从头看起。 我们连队也在编书,作者简介是重要一环,我想学习一下。本书中,绝大多数的作者有相对完整的简介,是哪届下乡的知青

 
(前第四位穿绿上衣者为作者)
 
我读《回眸引龙河》一书,从作者的简介开始,只是一种读书的方法,边读边记录,先是挑着看,再接从头看起。
我们连队也在编书,“作者简介”是重要一环,我想学习一下。本书中,绝大多数的作者有相对完整的简介,是哪届下乡的知青,在农场做什么,是否得到过培训,何时、何因离开农场,大致勾划出知青作者在农场时的生存轨迹。也有个别写的不清楚,或干脆没写,我就从作者的文章中,去找出作者的简历,为了印证,再查看其它文中提到的人和事,不经意间对简历核查了二篇,也对全书也有一个了解。看到一些有意思统计数据,与各位分享。
 
1、  作者与文章。共有119位作者(有二篇是二位作者,统计对象是第一作者),共写了202篇文章,最多的一位,写了8篇;二位写了7篇;二位写6篇;四位写出了4篇;十二位写了3篇;十八位写写了2篇;八十位各写1篇。
 
不知道三分场有多少职工,知青有多少,作者占的比例,但是119位不是小数,说明有一定的影响;近90%的作者写一二篇,说明多数是参与。
 
2、  作者的出发地。119位作者中,上海知青96名;天津知青14名;哈尔滨知青8名:职工子弟1名。
 
尽管编书者是上海知青,还是吸纳了其它知青,估计三分场是个上海知青占多数的农场。
 
3、  作者的学历。119位作者中,城市知青118人,职工子弟1人。高中生29,初中生90人。
 
由此推算,三分场的知青,高中生属少数,多数是初中生。
 
4、  培训与高考。119人中,受农场短期培训的2 人(上海知青),恢复高考77年78年考走11人(上海10人,天津1 人),73年到75年之间工农兵学员15人(上海10人,哈尔滨3人,天津2人),
 
知青十年中,能得到农场短期培训的属极个别;工农兵学员是国家计划;凭自身能力,恢复高考时一下子走了11位(实际可能还要多),在初中生占多数的地方,有值得一书的地方。
 
5、高考生的学前学历。11位高考录取生中,原初中生8人(67届2,68届5,69届1),高中生3人(68届3);考前职务:干部3人(校长2,连长1),农工2,教师2,管理2(司务长,班排长),机务1,未写1(夏春镗)
 
   能参加高考并考取的知青中,普通工种属少数,多数是技术或管理岗位的知青。
 
6、工农兵学员的学前学历。15名学员中,初中生11人,(67届3,68届7,69届1),高中生4人。考前职务:农工5人,班排长3人,管理人员5人(统计2,文书1,会计1),技术岗位2人(教师、技术员)。(哈尔滨3,天津2;后来,党委副书记,庭长)
 
工农兵学员中,低学历(初中生多于高中生),领导附近的人偏多(连部人员),普通工农工也不少占三分之一。后期工农兵学员当干部不少。
 
7、离开农场原因。72年到77年之间,病退、特困、当兵离开农场的9人(上海6人,天津3人);另找门路离开农场的14人(上海13人,哈尔滨1人);78年回城12人;79年32人;80年1人;这期间未说明年份的22人,合计明确大撤退时回城的计67人,还有2人找不到离开的原因和时间,加上高考11人,工农兵15人,职工子弟1人。计119人,
 
除国家政策安排离开农场,知青自找出路也不少(投亲、结婚),在撤退是高潮,其实恢复高考也是大撤退的前奏。
 
8、高中生情况29位高中生中,66届高中生1人(哈尔滨知青),当文书,1973年离开农场回哈尔滨;67届高中生2人(上海知青),一位是教师,一位是医生。68届高中生24人,其中,当连长科长的6人,班排长2 人,技术员3人,统计文书放映员机务4人,教师2人,农工6人,没有写明的1 人。69届高中生2人,当文书与财务。
 
:高中生中68届是大头。一直当农工的很少,多数进入有技术岗位,当干部的6人(占1/5)。66届高中生几乎没有,仅有的一位哈市知青73年就走了。这同我们连队有20几位66届高生中,差异太大。说明同是知青下乡,各地情况不同。
 
9、初中生情况。90位初中生中,66届初中6人,67届25人,68届50人,69届5人,中专2 人,职工子弟1 人,未写明1人。
66届初中生(6位)中,技术岗位(政工、木工、铁匠)3位,普通岗位(农工)3位;
67届初中生(25位)中,干部 1人,管理岗位6人(统计、文书、宣传、班排长),技术岗位5人(机务、教师、木工、技术员),农工11人,不清楚岗位2人。
    68届初中生(50位)中,干部2人,技术岗位(机务3、木工、教师、技术员3)8人,管理岗位12人(班排长6,司务长2, 会计、出纳、统计),农工26人,不明1,八年护理1人。
69届初中生6人,技术岗位2人(机务、教师),管理岗位2人(通讯员、班排长)。农工2人
  
:68届初中生人最多,初中生中技术与普工对半。
 
10、本书的文章。最大的特点是一,记录的都是平凡事,“鸡毛小事”,知青生活中常发生的事,这就是生活。202篇文章除一篇是诗歌外,其它的均是以白描式的记叙文,记录了引龙河边,几百位知青十年中近乎苦行者的生活,涉及到农场的各个层面,用后记中的说法是“全过程、全覆盖”的挖掘和记录记忆深处的点滴史实。我在向周围介绍时说,这本书是以文字的形式保全了三分场一段知青历史,也可称之谓纸质知青馆。
特点之二是,只记录不评说。实体知青馆保存的是知青历史的实物,主要以实物为介质,而知青写的知青书则是以文字为介质记录这段历史。有记录有保存,才可能为当事人、旁人、后人去评说。本书的作者们,都是属于写情况,即便是与政治有关的事,也是按实叙说,没有评论,没有所谓的“反思”。把反思留给读者,这是很难得的。
对于有猎奇心理的人,或者专门研究知青历史的人也来讲,也许粗读本书会感到不过隐,比如知青与当地农民,与连队干部、知青之间有无矛盾、有无思想冲突;为什么要下乡,是否想返城等等,其它细细读下来,还是能看出其中的思想脉动与变化。有位知青下乡十年,有八年是护理一位为老干部,该干部在惊马时,为防止更多事故发生,受伤,。。。作者平静的记述,就像一台影像机,录下许多素材。不同的观众自有不同的见解。有冲突的故事少,也许就是实际情况,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这本书就是一本记录引龙河三分场知青生活的书,这就是我读书的体会。
 
 
王礼民
 
我读《回眸引龙河》一书,从作者的简介开始,只是一种读书的方法,边读边记录,先是挑着看,再接从头看起。
我们连队也在编书,“作者简介”是重要一环,我想学习一下。本书中,绝大多数的作者有相对完整的简介,是哪届下乡的知青,在农场做什么,是否得到过培训,何时、何因离开农场,大致勾划出知青作者在农场时的生存轨迹。也有个别写的不清楚,或干脆没写,我就从作者的文章中,去找出作者的简历,为了印证,再查看其它文中提到的人和事,不经意间对简历核查了二篇,也对全书也有一个了解。看到一些有意思统计数据,与各位分享。
 
1、  作者与文章。共有119位作者(有二篇是二位作者,统计对象是第一作者),共写了202篇文章,最多的一位,写了8篇;二位写了7篇;二位写6篇;四位写出了4篇;十二位写了3篇;十八位写写了2篇;八十位各写1篇。
 
不知道三分场有多少职工,知青有多少,作者占的比例,但是119位不是小数,说明有一定的影响;近90%的作者写一二篇,说明多数是参与。
 
2、  作者的出发地。119位作者中,上海知青96名;天津知青14名;哈尔滨知青8名:职工子弟1名。
 
尽管编书者是上海知青,还是吸纳了其它知青,估计三分场是个上海知青占多数的农场。
 
3、  作者的学历。119位作者中,城市知青118人,职工子弟1人。高中生29,初中生90人。
 
由此推算,三分场的知青,高中生属少数,多数是初中生。
 
4、  培训与高考。119人中,受农场短期培训的2 人(上海知青),恢复高考77年78年考走11人(上海10人,天津1 人),73年到75年之间工农兵学员15人(上海10人,哈尔滨3人,天津2人),
 
知青十年中,能得到农场短期培训的属极个别;工农兵学员是国家计划;凭自身能力,恢复高考时一下子走了11位(实际可能还要多),在初中生占多数的地方,有值得一书的地方。
 
5、高考生的学前学历。11位高考录取生中,原初中生8人(67届2,68届5,69届1),高中生3人(68届3);考前职务:干部3人(校长2,连长1),农工2,教师2,管理2(司务长,班排长),机务1,未写1(夏春镗)
 
   能参加高考并考取的知青中,普通工种属少数,多数是技术或管理岗位的知青。
 
6、工农兵学员的学前学历。15名学员中,初中生11人,(67届3,68届7,69届1),高中生4人。考前职务:农工5人,班排长3人,管理人员5人(统计2,文书1,会计1),技术岗位2人(教师、技术员)。(哈尔滨3,天津2;后来,党委副书记,庭长)
 
工农兵学员中,低学历(初中生多于高中生),领导附近的人偏多(连部人员),普通工农工也不少占三分之一。后期工农兵学员当干部不少。
 
7、离开农场原因。72年到77年之间,病退、特困、当兵离开农场的9人(上海6人,天津3人);另找门路离开农场的14人(上海13人,哈尔滨1人);78年回城12人;79年32人;80年1人;这期间未说明年份的22人,合计明确大撤退时回城的计67人,还有2人找不到离开的原因和时间,加上高考11人,工农兵15人,职工子弟1人。计119人,
 
除国家政策安排离开农场,知青自找出路也不少(投亲、结婚),在撤退是高潮,其实恢复高考也是大撤退的前奏。
 
8、高中生情况29位高中生中,66届高中生1人(哈尔滨知青),当文书,1973年离开农场回哈尔滨;67届高中生2人(上海知青),一位是教师,一位是医生。68届高中生24人,其中,当连长科长的6人,班排长2 人,技术员3人,统计文书放映员机务4人,教师2人,农工6人,没有写明的1 人。69届高中生2人,当文书与财务。
 
:高中生中68届是大头。一直当农工的很少,多数进入有技术岗位,当干部的6人(占1/5)。66届高中生几乎没有,仅有的一位哈市知青73年就走了。这同我们连队有20几位66届高生中,差异太大。说明同是知青下乡,各地情况不同。
 
9、初中生情况。90位初中生中,66届初中6人,67届25人,68届50人,69届5人,中专2 人,职工子弟1 人,未写明1人。
66届初中生(6位)中,技术岗位(政工、木工、铁匠)3位,普通岗位(农工)3位;
67届初中生(25位)中,干部 1人,管理岗位6人(统计、文书、宣传、班排长),技术岗位5人(机务、教师、木工、技术员),农工11人,不清楚岗位2人。
    68届初中生(50位)中,干部2人,技术岗位(机务3、木工、教师、技术员3)8人,管理岗位12人(班排长6,司务长2, 会计、出纳、统计),农工26人,不明1,八年护理1人。
69届初中生6人,技术岗位2人(机务、教师),管理岗位2人(通讯员、班排长)。农工2人
  
:68届初中生人最多,初中生中技术与普工对半。
 
10、本书的文章。最大的特点是一,记录的都是平凡事,“鸡毛小事”,知青生活中常发生的事,这就是生活。202篇文章除一篇是诗歌外,其它的均是以白描式的记叙文,记录了引龙河边,几百位知青十年中近乎苦行者的生活,涉及到农场的各个层面,用后记中的说法是“全过程、全覆盖”的挖掘和记录记忆深处的点滴史实。我在向周围介绍时说,这本书是以文字的形式保全了三分场一段知青历史,也可称之谓纸质知青馆。
特点之二是,只记录不评说。实体知青馆保存的是知青历史的实物,主要以实物为介质,而知青写的知青书则是以文字为介质记录这段历史。有记录有保存,才可能为当事人、旁人、后人去评说。本书的作者们,都是属于写情况,即便是与政治有关的事,也是按实叙说,没有评论,没有所谓的“反思”。把反思留给读者,这是很难得的。
对于有猎奇心理的人,或者专门研究知青历史的人也来讲,也许粗读本书会感到不过隐,比如知青与当地农民,与连队干部、知青之间有无矛盾、有无思想冲突;为什么要下乡,是否想返城等等,其它细细读下来,还是能看出其中的思想脉动与变化。有位知青下乡十年,有八年是护理一位为老干部,该干部在惊马时,为防止更多事故发生,受伤,。。。作者平静的记述,就像一台影像机,录下许多素材。不同的观众自有不同的见解。有冲突的故事少,也许就是实际情况,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这本书就是一本记录引龙河三分场知青生活的书,这就是我读书的体会。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