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纪念 >

日对华40年:从自负到失落到务实

时间:2019-01-06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王泰平 点击:
我前驻日外交官六渡东瀛感受祖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巨变及对日影响 日本工作人员在大阪关西机场迎接中国游客。 均新华社发 海尔新型洗衣机打入日本市
我前驻日外交官六渡东瀛感受祖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巨变及对日影响


日本工作人员在大阪关西机场迎接中国游客。 均新华社发

海尔新型洗衣机打入日本市场。

内蒙古鹿王集团在三越总店设专柜。
 
      从上世纪60年代到2006年,我奉派常驻日本6次,在日本工作生活了20多个春秋。身处日本看祖国,深切感受到我们国家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后如何一步步走向繁荣。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洗衣机太奢侈了

 
      我1969年5月到日本当记者。当时,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物资匮乏,温饱问题突出,而日本正在经历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64年,东京举办了奥运会;是年,以东京为中心,日本建起一些高速公路,还开通了从东京到大阪、被称为“新干线”的高速铁路。东京市场上商品充足,一片繁荣。电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音响设备、录音机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自家用”小汽车热销全国。1970年,大阪举办世界博览会。从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看,我偌大的祖国当时仅为日本的一个零头。当时我想:难道社会主义社会只能是短缺经济吗?什么时候能赶上日本呢?

      尤其当我漫步东京街头,看到摆在一个个日本家庭阳台上的洗衣机时,不禁觉得这东西太奢侈了——衣服自己不洗,让机器代劳,这不就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吗?我们中国人一辈子都不会去买它!现在说起来未免滑稽可笑,但当时我的确就是那么想的。

      八十年代

      使馆采购日货热


 
      1988年我到驻日本使馆工作,有了另一番感受。改革开放后,人们被禁锢的思想获得解放,加之从1984年实行使领馆工资改革,外交人员的口袋里总算有点钱了,于是使馆上上下下出现了采购热。从各种家电,到塑料盆、衣架、窗帘等,各色生活用品都成了热购对象。回国休假或任满回国,一般都要带回十来个纸箱子。这也难怪,因为当时国内经济虽因改革开放而有所改观,但物资短缺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产品的质量普遍不高。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轻工业品出现在日本市场上,且越来越多,改变了中国只向日本出口农牧渔业产品的局面。但这一时期,中国的服装、鞋帽根本进不了“三越”“高岛屋”等日本一流的大商店,只能摆在“马喰町”那样专卖便宜货的商店街摊位上,当处理品甩卖。那时,日本人穿戴惯了“日本造”,看不上中国货,心理上有抵触,价钱再便宜也不买。甭说日本人,在日本的中国人也是如此。这也难怪,因为那时的中国货虽然价廉,但质量的确不如日本货。比如,中国出口的西装,往往扣眼锁得不好,扣子钉得不结实。衬衣往往缝得跑线,衣服上还带着不少线头。

      九十年代

      “中国制造”涌入东瀛

 
      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国货像潮水一般大批涌入日本市场,且在“三越”“高岛屋”等高级大商店里占据一席之地。不仅有各种各样的服装、卧具、餐炊具、玩具等生活用品,而且还有彩电、音响、电冰箱、自行车以及机电产品,这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那么,中国货打入日本市场的奥妙在哪里?四个字:物美价廉。由于中国向日本出口的商品都是按照日本进口商的质量、品种和规格要求生产,外观、质量都好,而当时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仅相当于日本劳动力价格的1/25。

      中国小商品充斥“百元店”
 
      随着对日出口的迅速增加,“中国制造”的小商品充斥日本的“百元店”。100日元当时约为人民币7元多,在中国卖几角钱,顶多也不过一两元的东西,进入日本的百元店就身价倍增。而这些东西若在日本国内生产,光是成本也不止100日元,到了店里的价格自然更高。这就是“百元店”里的中国小商品既受贸易商青睐,又受消费者欢迎的秘密。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给驻日外交人员带来一个便利:他们回国时的行李数量比以前大大减少了。要用的东西国内都有,又便宜,何必费力气从日本带回呢?有些爱逛街的人仍在买这买那,回家后却发现买回来的东西是“中国制造”。

      对中国崛起五味杂陈
 
      由于改革开放,中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变化最快的国家。中日经济的差距也不断缩小。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日本的1/8,到90年代末,就奇迹般地上升为1/4了。日本人感到了危机。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落后,日本颇有优越感。可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重大战略调整,实行改革开放,十年时间,中国的发展就引起了日本人关注;二十年时间,就改变了亚洲的经济版图。面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力量增强,许多日本人的“中国观”逐渐改变。一部分人感到日本领先亚洲的地位动摇,失去自信而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同中国打交道;一部分人心理失衡,不承认,不服气,甚至感到焦虑和恐惧,担心将来遭报复。于是,“中国威胁论”在日本出现了。一些右翼政客借机煽动民族情绪,蛊惑人心,说什么“日本将来有可能沦为中国的属国”,鼓吹对中国说“不”。小泉纯一郎上台后,连续6次参拜靖国神社,正是在中日关系的旧平衡被打破、力量对比发生历史性变化、日本危机感加深的大背景下发生的。

      ◆◆二十一世纪

      “中国是机遇不是威胁”

 
      进入21世纪,党中央吹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军号角。到2007年,中国的GDP上升到日本的3/5(日本为4.3万亿美元,中国为2.7万亿美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没有阻挡中国快速发展的脚步,中国GDP于2010年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比原来估计的时间提前2年。

      到改革开放30年的时段,中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与日本的差距明显缩小。虽然从统计数字看,人均国民收入不及日本的1/10,但就实际情况看,与日本不相上下。因为日本物价之高名列世界前茅,食品价格相当于中国的7至10倍。论住宅面积,我国已达到人均26平方米,或已超过日本。

      日本人在看到中国突飞猛进的同时,也切身感到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给日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连小泉纯一郎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发展不是威胁,而是机遇”。2006年两国间的贸易总额已高达2000亿美元,2007年增至2500亿美元,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近3万家公司在中国投资办厂,带来近4万个项目,绝大多数获利丰厚。

      从不准入内到欢迎爆买
 
      本世纪初,日本瞄准中国人胀鼓鼓的钱包,对中国扩大开放旅游市场。数十万计的中国旅游者涌入日本,乐坏了日本商家。四十年前,东京一些商店甚至在门口挂有“中国人不准入内”的牌子;2017年,735万中国旅游者成了“香饽饽”,他们光顾任何一家商店,都会受到热情欢迎。购买力旺盛的中国游客到日本扫货,日本出现了一个新词——“爆买”,这个词获得日本2015年流行语大奖。

      中国商品也渗透到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2003年,海尔集团在东京银座竖起中国企业第一块广告牌。如今,在电器品牌众星云集的日本,海尔深受消费者欢迎,在日本的年销售额预计在500亿日元左右。2015年2月,比亚迪电动巴士K9在日本京都地区亮相,是首个进入日本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成为京都公交系统首次选用的零排放纯电动巴士。2015年4月13日,美的在东京举行新款电饭锅“鼎沸MB—FZ4086”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军日本电饭锅市场。美的还在2016年收购日本“白电三巨头”之一的东芝。华为、联想、海信也纷纷占据日本市场。

      除了机电产品、智能手机等数码产品外,中国商家还涉猎游戏、APP(应用软件)、时尚等领域。中国门户网站网易去年11月开始在全球推送一款游戏软件,在日本自发布之日起连续6个月在最受欢迎的免费应用中排名前三,如今仍然十分火爆。

      还有一个发人深思的现象,上世纪80年代我国刚开放时,中国姑娘嫁给日本人的不少,却鲜有日本姑娘嫁给中国人。现在,日本女性中流行着一句顺口溜:“吃饭要吃中国餐,结婚要找中国男……”日本政府的人口变动统计报告显示,2007年有1016个中国男人迎娶日本女人

      搭中国发展顺风车
 
      2012年中日关系因人所共知的原因遭受重创,降到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低点。

      其后,安倍政权在对中国示强的同时,又多方谋求改善关系。这当然有内政外交多方面的原因,而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分享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是其重要的动因。

      日本财界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迫使安倍政府不得不面对现实。日本预测,到2025年前后,中国的经济规模将是日本的5倍左右。安倍不得不考虑同中国一直对立下去的得失利弊。更何况“一带一路”开辟了通向东南亚、南亚、欧亚大陆到非洲的大市场,其中很多地方是日本企业鞭长莫及的。据日方预测,2016年到2030年,“一带一路”沿线的基础建设需求在26万亿美元左右。日本如果不积极参与其中,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搭上这班车,是安倍政府确保日本利益的最佳选择。

      在关乎日本自身发展的地区和世界事务中,日本需要倚重中国或同中国协调的问题很多。他们看到,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中国的分量、地位和影响与日俱增,政治上跟中国对着干,吃亏的只能是他们自己。因此,他们不得不采取更加现实、务实的态度,调整对华政策。日本执政者基于自身利益考虑作出的抉择,不正是我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大发展的国际效应吗?

      (作者曾任《北京日报》驻日本记者、驻日本使馆政务参赞、驻札幌总领事、驻福冈总领事、驻大阪大使衔总领事、外交部大使、财团法人日中友好会馆中国代表理事)
 

(责编: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