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是一部纪实性文学,也可以说是《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的延展版。其再次描绘了“上山下乡”时代的青年习近平的艰苦岁月和思想情怀,展现了青年习近平嗜书如命的读书观和扎根人民的群众观。青年习近平从这里出发,凭着奋发有为的韧劲和敢打必胜的决心以及出色的工作水平,从农村党支部书记逐步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这是人民的选择,这是历史的必然。 《梁家河》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即:树高千尺忘不了根;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一声声喊我小名;我们走在阳光路上。这四个部分内容清晰明了、思想感人至深、故事紧贴实际、语言朴实无华,这是对青年习近平生活的深刻描绘,也是其人生的真实写照。我们从中感悟到青年习近平的淳朴品质和为民情怀,我们从中体会到青年习近平的艰难困苦和茁壮成长,我们从中思考到青年习近平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他有一颗为党为国为民服务奉献的赤子之心,他有一腔奉献黄土地、扎根苦农村的火热激情,他有一股迎难而上、积极乐观的韧劲和恒心。 他曾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这就是他治国理政的铮铮誓言,也是他知青岁月铸就的伟大情怀。延安是他的根,他把心留在了这里。七年知青岁月,初到梁家河的青年习近平艰难度过了“五关”,是这里的老百姓帮他摆脱困扰,这自然也少不了他自身的努力,他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就是最好的印证。这里,给了青年习近平磨炼的机会,更给了它施展才华的舞台,在这一片广阔天地,他做出了大成绩,博得了众人的认可和喝彩。他带领乡亲们战天斗地,广开耕地,大获丰收,日子从此芝麻开花节节高。老百姓给了他无私的帮助和关爱,青年习近平铭记在心,立下誓言,为民务实清廉,他忘不了这个根。 众所周知,陕北高原的特殊地理环境造就了特殊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住宅,窑洞就是陕北一道亮丽的风景。青年习近平就是在窑洞里度过了他人生中的七年知青岁月,在这里,他经历了理想与现实的对视,他从一个北京娃转变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他真切感受到“受苦人”的艰难,他干活从不“撒奸儿”,他扑下身子跟老百姓学,他扎扎实实学得了人民群众的真理,真真正正感悟了广阔农村天地大有作为。青年习近平在此获得了一生宝贵的财富,为他以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民务实,为国担责,为党分忧,已然成为青年习近平的博大胸襟和远大理想。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你听见了吗?有人在远方喊你,喊你的小名儿,铁蛋儿哎……”,这首歌一直回荡在我的耳边,让我联想到书中描绘了习近平同志回梁家河时能够清楚地喊出知青岁月里同伴们的小名,“随娃、铁锁、能人、黑子……”。这一声声小名足以见得习近平同志的强大记忆,更可感知青年习近平曾经在这里与他们打成一片,深得认可,村民们口中的“近平”“亲人”也让我们深深领悟到他们之间的鱼水情深。一声声喊出的小名,让我们感悟到领袖的人民情怀和群众基础。 我们意气风发走在大路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多宽广。今日的梁家河已今非昔比,面貌焕然一新,生活蒸蒸日上。他们经营了苹果园、住上了新楼房、成立了旅游公司……家家户户过上了好光景,不仅物质生活得以丰富,生态环境也更加优美,他们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他们大踏步走进了新时代。但是梁家河人不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继续奋力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征程道路上,他们牢记习近平同志的嘱托,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在新征程中破浪前行,向着既定的奋斗目标迈进。 《梁家河》中的那一段人生经历赋予了青年习近平无穷的力量和真挚的情怀,奠定了习近平同志的人民群众观和农村农业思想,更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习近平同志的七年知青岁月是在梁家河度过的,青年习近平扎根梁家河这片广阔天地,炼就了为党为国为民的赤胆红心,他满怀希冀走向未来,在历史的长河中开拓进取。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8/0622/1006023.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