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写作 >

解读我的知青日记:681119~22·插队第一夜

时间:2017-12-19来源: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资料中心 作者:王宗仁 点击:
我在1968年11月19日上午离开上海,20日下午到达江西省新干县云庄村,开始了插队生涯,同时也开始了我的知青日记。 1968.11.19 星期二 晴 上午十点,我们离开了一月革命的策源地上海,向毛主席亲手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进军! 同志们、战友们都来送行
 
我在1968年11月19日上午离开上海,20日下午到达江西省新干县云庄村,开始了插队生涯,同时也开始了我的知青日记。


                                            
                                  (作者学生时代照片)

1968.11.19 星期二 晴
上午十点,我们离开了一月革命的策源地——上海,向毛主席亲手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进军!
同志们、战友们都来送行。(28)
 
1968.11.20 星期三 阴
大概是半夜进入江西境界的。今天上午七点差十分,火车胜利抵达江西省清江县樟树站。稍休息,约九点,卡车把我们送到新干县城,约十点半。午饭后,十一点再乘卡车,经过约五十里路程,来到距离云庄大队三里路的小坑大队。云庄大队全体贫下中农倾村而出,连午饭都没吃,赶到这里欢迎我们。虽然场面不大,但气氛相当热烈。随后由贫下中农带领我们步行来到目的地——江西省新干县鸡峰人民公社云庄生产大队第三生产队。
后来行李也送来了。贫下中农帮着我们搬行李。
晚上,我们,东风的费振铎、刘同男、郭大江、金永芳和我,南塘的宋培良、陆炳良七个人睡在六块二尺宽也不到板上,连衣服都没脱,熬过了一夜。因为地方实在太小没法子拆行李,也没法子睡。(28)
 
1968.11.21 星期四 晴
上午也不知怎么糊里糊涂地过去了。
下午由大队开了一个会,介绍这里的生产情况、阶级斗争情况。
由于睡床问题没有解决,只得又将就了一夜。(28)
 
1968.11.22 星期五 晴
抽空写了一封信,算是给家里安家信。今天搬了场,是一家富农家搬出来的。我们东风的五个人和南塘的三个人和建庆一个人睡在二楼。原来是堆放东西的,很脏,光线也不太好。但比起前两夜要好得多了。上午爬山。(28)

 

【解读】
上述日记的末尾都有“(28)”,其含义是补写日记的日子。因为在火车上无法动笔写日记,到云庄后的头两天甚至还没有住宿的地方,行李也是两天后才打开的,所以无法做到“当日事、当日记”。
当年上海首批跨省插队是一千人赴赣,离开上海时仿照军队编制,每个区组成一个连。卢湾区的番号是几连已经想不起来了,只记得连以下编成了一至八8个班。我们在樟树站下了火车,乘上大卡车前往新干县城,在这50多公里的一路上,我们才知道目的地是新干县鸡峰公社的云庄大队。但是云庄大队接纳不了卢湾区的80多人,所以8个班里的三班、六班脱离了“大部队”,去了其他大队,到云庄大队的是61人(另有2人在数天后就和护送团返回上海了)。当时云庄村与邻近的三个自然村组成的云庄大队,划分为5个生产队:东岭背村为第一生产队,洲老上村为第二生产队,云庄村为第三、第四生产队,岭山村为第五生产队。于是,一、二、四、五、七、八班6个班与5个生产队“一一对应”:一班到东岭背村的一队,二班到洲老上村的二队,五班到岭山村的五队,四班到云庄村的四队,剩下七班和八班没有“对口单位”,就到云庄村的三队。一、二、五班旋即踏上了“最后一程”,翻山越岭,分赴三个村庄。四、七、八这三个班留在云庄,31人随即开始把行李搬入住房,打点床铺,因为此时已近傍晚时分了,当时没有电灯照明。但是,马上出现了大问题——住房不够!
云庄是个有百来户人家、四百多人口,在当地是一个不小的村庄了。在我们到达之前村里安排了三处住房:一处是生产队原先的一个小库房,用作四班与八班的10名女生的集体宿舍;另一处是某家腾出的前、后西厢房,安排了七班的7名男生女生;此外,责令一“富农分子”腾出了整幢住房,但要让四班和八班14名男生都住下显然不够。直到当天晚饭后,生产队干部还是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只能让我们八班的7名男生——小陆、小宋、小金、小郭、小刘、小费和我,挤在七班的西后厢房里过夜。八班另一名男生小沙是副班长,又生过肝炎,就照顾他睡到大队部或某个队干部家里了。
我们7个人走进那个后厢房,只见昏暗的油灯下,六块一尺半宽的床板一字儿排开,四周是尚未打开的行李,余下的就没有什么立足之地了。大家一看这情景,异口同声说道:“今天晚上是没法躺下睡觉了。”怎么办?和衣而睡!有人还讲起当年解放军攻入上海后露宿街头的故事,以此激励大家共度寒夜难关。大家“排好坐次”,拉过几个小旅行袋当作枕头,再打开行李,取出几条毯子,两三个人合盖一条。就这样,七个人紧紧地挤在六块床板上,加上都是十六七岁血气方刚的小青年,“热气足”,倒也能抵御这初冬的寒气。“噗”的一声,睡在最外侧的小费吹灭了油灯,顿时,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一个念头闪过我的脑海:这就是我插队的第一夜!
次日(11月21日)“由于睡床问题没有解决,只得又将就了一夜。”所以,连续两个晚上7个人和衣而卧。由此可见,住房、睡床,都成问题。到第三天(11月22日),终于想出了一个“临时方案”——让我们暂时住在四班男生的“楼上”。那栋房子属于当时当地典型的民居式样。两边的东西厢房,是四班的男生卧室和该班的粮油储藏室;中间的客堂作为全班公用的活动场所;客堂的后面是灶头,是四班“开伙仓”做饭的地方。这种民居均有堆放杂物的“阁楼”,但是从不作为卧室。那栋房子全部由青砖砌成,“阁楼”也比较高。为了解决我们八班男生无处住宿的“燃眉之急”,就让我们先到“阁楼”上住几天罢。
住房算是有了,睡床还是没有。9个男生(七班一个男生要求转入八班)只有两张床,剩下7个人只有十块一尺半的床板,只好两人三块、三人四块睡“通铺”。虽然云庄村有丰富的杉木资源,添置睡床并不难,但也整整延宕了半年。我在1969年5月21日的日记中说,“床板、床架已全部做好了。这一番调整,使宿舍大大改观。真正有集体宿舍的样子了。”这是因为已经到了春末夏初,蚊虫出动了,有了床架可以支起蚊帐,如果再不解决睡床问题,实在说不过去。
相形之下,解决住房的问题就难得多。最初试图为八班男生找到可以充作宿舍的地方,但是均未成功,只能长期住在那个“阁楼”上了。日记中说“原来是堆放东西的,很脏,光线也不太好”,属于初来乍到时的“浅见”。当地民居的一大特点是没有烟囱,灶头炉膛里的烟雾烟尘都滞留在房子里,只能靠它们自己慢慢散发开去。所以,即使是刚刚落成的簇新的砖木结构的房子,不要几个月就被会被烟熏火燎得发黄,继而发黑,用不了几年整个屋子里就黑咕隆咚的一片乌黑。不过也有一点实用的益处:把难得积攒下来的些许猪肉或鸡鸭鹅挂在灶膛口的上方,烟熏是绝对得到保证的,火头特别旺的时候会有火燎的效果,总之,可以起到防腐的功效,成为正宗烟熏肉,保存到农忙季节为体力加油或作为上等的待客佳肴。
直到1973年下半年,亦即我们下乡五周年前夕落成了“知青宿舍”,迁入新居。“知青宿舍”曾经是我们热望,但是到1973年已经变得冷漠了,越来越多的关心是什么时候能够离开,越来越多的知青想方设法自找出路了……。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