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史话 >

新中国援外第一战:越法边界战役,陈赓建议围城打援

时间:2024-12-10来源:党史博采 作者:陈守凤 点击:
1950年,应印度支那共产党(后改称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的请求,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对越南进行军事物资援助,同时派出军事顾问团帮助越军组织边界战役。中国军事顾问团到达越南后,帮助越军确定了作战方针,承担了作战计划的制定,并全程参与了战役指挥
      1950年,应印度支那共产党(后改称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的请求,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对越南进行军事物资援助,同时派出军事顾问团帮助越军组织边界战役。中国军事顾问团到达越南后,帮助越军确定了作战方针,承担了作战计划的制定,并全程参与了战役指挥,为越军赢得边界战役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应胡志明的两次请求,毛泽东决定派出“土顾问”援越

      法国对越南的侵略由来已久。早在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法国就连续对越南发动了三次侵略战争,最终于1883年迫使越南签订了《第一次顺化条约》,承认法国统治越南全国。期间,清政府作为宗主国派兵赴越抗法,虽然黑旗军在与法军的作战中取得了胜利,但软弱无能的清政府仍然与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从此,越南、老挝、柬埔寨沦为法国的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军入侵越南,法国同意日军驻扎,越南沦为法日双重统治的殖民地。日本投降后,印度支那共产党在河内宣告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取消法国在越南的一切特权。但法国政府不愿意放弃在越利益,很快组织7万远征军紧急开往中南半岛。此时,组建不久的越军难以与现代化装备的法军正面抗衡,渐渐退往紧邻中国的越北山区和农村地区,最后依靠游击战渐渐稳住了战线,将战争拖入了相持阶段。

      1949年9月,中国革命斗争取得基本胜利之际,胡志明亲笔致信中共中央,请求援助越南的解放斗争。此时,与越南毗邻的广西、云南尚未解放,援助越南的条件尚未成熟。广西解放后,胡志明立即穿越法军封锁线,于1950年1月30日秘密到达北京,再次请求中方提供援助。此时正值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刘少奇即代表中共中央明确表示愿意帮助越南的抗法斗争,并安排胡志明去莫斯科会见斯大林、毛泽东,共商抗法大计。

      胡志明到达莫斯科后,斯大林表示,越南与中国地理位置靠近,国情有许多相似之处,援越工作宜主要由中国负责。2月17日,毛泽东、周恩来、胡志明乘同一专列回中国。在火车上,胡志明再次提出了向越南提供军事物资和派遣军事顾问的请求。对于援助军事物资,毛泽东爽快地表示尽力相助。但对于派遣军事顾问的问题,毛泽东则有些为难地说,中国军事干部多是土生土长的,你们如果实在要的话,也只能是“土顾问”啊!胡志明则说,“土顾问”我们也要,我相信他们能帮助我们打败法国人,你们不是把美国全力援助的国民党军队消灭了吗?

      毛泽东回到北京后,不久即与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认真研究了援越抗法的问题。最后认为,越南民族解放事业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我们有责任予以支援和帮助,这也是巩固中国革命胜利、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包围所需要的。不久,中共中央就指派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罗贵波作为联络代表,先去越南进行调查研究。罗贵波到达越南后,经研究提出须先在中越边界组织一次战役,以打开中越之间的交通线,创造一个援越抗法的有利局面。为打好这次边界战役,越方除请求中国援助军事物资外,还请求中国尽快派出军事顾问人员。

 
◆1950年,陈赓与胡志明在越北边界前线研究作战计划。

      向兄弟党和友好邻邦派遣军事顾问,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中共中央对此非常重视。中央军委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以原第10兵团政治委员韦国清为团长,并从各大军区挑选干部参加。4月中旬,中央军委就选调各级顾问人员和工作人员及物资准备等事项向各大军区下达命令。各大军区很快挑选了一批有实战经验和政治水平的军事、政治、后勤干部,其中包括营级33名、团级17名、师级6名、军级2名、兵团级1名,连同其他工作人员共计281人。

      6月27日,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在中南海颐年堂会见了到达北京的梅嘉生、邓逸凡等部分顾问人员,并作指示。毛泽东指出:不是我要派同志们去越南,是胡志明主席向我要的。谁叫我们革命先胜利呢?那就要帮助人家,这叫国际主义。他还特别强调说,顾问团全体同志要把越南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7月下旬,由韦国清、梅嘉生、邓逸凡等率领军事顾问团到达南宁集结。为了保密起见,顾问团以“华南工作团”的名义,进行对外联系。8月12日,军事顾问团经田东、百色、靖西到达越南高平省广渊地区人民军边界战役前线指挥部。

      在抽调和派遣军事顾问团赴越南的同时,中国政府还向越南人民军提供了大批装备,并帮助训练部队。3月底,中共中央即决定由中南、西南两区各准备一万支步枪及相适应的轻重机枪、迫击炮、山炮等武器,援助越南。毛泽东还两次亲自批示,所抽枪炮弹药应该是好的和合用的。随后,根据越方提出的请求,中共中央同意越南人民军新组建的第308师和第209团、第174团共5个主力团2万多人到中国境内接受装备和训练。为此,中南军区和西南军区分别在广西靖西和云南砚山设立训练基地,并从5月开始训练越军。
  
      针对各种质疑,陈赓说服越军先打东溪

      大革命时期,胡志明曾在广东担任苏联顾问鲍罗廷的秘书和翻译,陈赓则在黄埔军校工作,两人很早就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胡志明得知陈赓率领解放军第4兵团进军云南后,专门致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指名请求派陈赓去越南帮助组织边界战役。毛泽东很快复电同意,随后又两次致电陈赓,明确了他去越南的任务。

      7月7日,陈赓率领曾延伟、王砚泉、梁中玉等10余名干部和170多名警卫、运输、电台等工作人员,由昆明出发,前往越南。途中,陈赓等专程到砚山查看了由第4兵团帮助训练的越军第308师部队。19日,陈赓带队从麻栗坡穿越国境,而后于27日抵达设在宣光的越共中央驻地,受到了胡志明等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热烈欢迎。胡志明见陈赓等每人打着一把雨伞,就说越南人很少用雨伞,用雨伞会暴露你们是中国人,便让人把雨伞都收走了,给每人发了一顶越式小帽。

      按照越方的设想,边界战役主要在东北边境进行,集中兵力攻打高平,并事先将这一方案告知了陈赓。前往越南途中,陈赓一边找越南党政军干部了解情况,一边反复思索如何帮助越军组织边界战役的问题。当时,法军在中南半岛有总兵力23万人,在越北地区有7万人,另有100多架飞机。为切断中、越之间的联系,法军在西起老街、东至芒街的上千里边界线上扼守要道,分兵把守,构筑了一条边界防线。其中,在与广西接壤的中越边界,法军部署了1.1万人,主要沿高平至谅山的第四号公路重点设防。其主要特点是装备精良、经验丰富、长于固守,缺点是主要由雇佣兵构成,惜命怕死。与法军的情况相反,越军官兵则作战勇敢、不怕牺牲,但由于长期处于游击战争之中,缺乏运动战和攻坚经验,真正能打硬仗、大仗的部队不多。

 
◆东溪法军的核心据点就设在这座高地上。

      综合这些因素,陈赓对越方毕其功于一役直接攻打高平的计划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他认为,越法两军的基本情况是法强越弱,要想摧毁法军的边界防线,应当着眼于消灭其有生力量,而不是攻城略地。法军沿四号公路部署,形成了一条典型的“一字长蛇阵”。蛇头高平与蛇尾谅山兵力众多、工事坚固,尤其高平三面环水,背靠大山,易守难攻,以越军的攻坚能力很难一举奏效。但蛇身中间的同登、那岑、东溪、七溪等据点则兵力薄弱。东溪位于高平以南40公里,是法军“一字长蛇阵”腰部最小的据点,守军仅为法军2个连和越南伪军1个排和炮兵分队约300人。思来想去,陈赓渐渐感到,以越军现有实力,攻下高平难度很大,攻下东溪却绰绰有余,与其强攻高平,不如围点打援,先打东溪。东溪据点一旦遭到攻击,法军势必出援,越军就可以集中3个主力团打援。

      7月22日,陈赓将自己对边界战役的基本设想电告中共中央军委。26日,毛泽东复电陈赓,我们认为你的意见是正确的……目前不要直打高平,先打小据点,并争取围城打援是适当的。

      陈赓到达印支共中央所在地后,立即向胡志明详细汇报了自己的作战设想。当晚,胡志明和印支共中央接受了陈赓所提的方针,并委托陈赓前往位于广渊的越军前线指挥部,帮助制定具体作战计划,实施战役指挥。

      8月4日,陈赓带着工作队到达广渊,而后与越军总司令武元甲、总参谋长黄文泰等高级将领以及韦国清率领的中国军事顾问团会合。陈赓与韦国清交换了意见后,即向顾问团明确了任务,梅嘉生、邓逸凡、马西夫分别到越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总后勤局展开工作,朱鹤云、王砚泉分别率顾问组到越军第304、308师工作。

      经过讨论,中、越双方对战役指导方针上取得了一致,越军请求中方起草具体的战役计划。经过连续5天的紧张工作,中国军事顾问团完成了战役计划的起草工作。其主要内容是:以第209团和第174团,首先进攻东溪据点,拦腰斩断敌四号公路的防御体系,吸引谅山之敌北援;以第308师在东溪以南山地设伏,以野战方式歼灭北援之敌;以地方部队和民兵、游击队围困、监视高平之敌。如敌不来援,则待东溪战斗结束后,以第308师攻打七溪,最后挥师北上,进攻高平。作战时长预计为30至40天,争取歼法军5个营,解放高平,打通与中国广西的陆上交通。

      8月23日,越军前线指挥部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部署边界战役。会议开始后,武元甲宣读了由中国顾问团拟定的作战计划。但会议开得很不顺利,不少越军指挥员对中方拟定的作战方案表示难以理解。有的认为,既然战役目标是解放高平,为什么不直接攻打高平,转而去打东溪、七溪?有的认为,越军部队不多,如果在打东溪、七溪时消耗掉了,那还怎么打高平?还有的认为,先打弱敌,后打强敌道理虽好,但越军没有连续作战的经验,体力又不好,能坚持到最后吗?这样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提了出来,武元甲没办法解答,于是专门找到陈赓,希望他亲自到会解答。

      陈赓知道这些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不解决,边界战役的计划就无法贯彻下去,于是欣然赴会。8月24日,越军再次召开作战会议。在会上,陈赓针对越军指挥员的问题,作了长达4个多小时的精彩发言。

      陈赓首先指出,边界战役的最终目的是打垮法军四号公路防御体系,打通中、越交通线。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大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不是追求攻城略地的暂时胜利。之所以要先打东溪,一是我们取胜比较有把握;二是打下东溪,可以切断高平、谅山间的联系,吸引敌人北援,这样我们就有了在野战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机会。

      关于为什么不先打高平的问题,陈赓解释主要原因是高平是敌军边界防线上核心据点,工事坚固,那里背倚高山,三面环水,依越军目前的技能战术水平,没有取胜的把握。但是,如果能先歼灭了敌人的几个营,切断四号公路,高平就成了一座孤城。敌军士气必然下降,越军挟胜利之威,解决高平问题就要容易得多了。先打弱的,后打强的,强的也就变弱了。

      关于越军主力部队数量有限的问题,陈赓认为正因为我们手中的本钱不多,所以更不应该一开始就和敌人打硬仗、拼消耗。打高平,能不能打另当别论,如果把老本拼光,敌人一旦反扑,我们拿什么应敌?整个战役就会变得虎头蛇尾,这是兵家之大忌。我们决不能打这种得不偿失的仗。

 
◆陈赓在越南。

      关于为什么要连续作战的问题,陈赓说,四号公路是敌人重点设防地区,它决不会一战即拱手相让,肯定会与越军反复争夺。只有真正消灭了敌人大批的有生力量,才会使其知难而退。所以应该准备连打几仗,积小胜为大胜,不断地削弱敌人,直至最后战胜敌人。同时,通过小仗的锻炼,部队可以逐步积累运动战和攻坚战的经验,扩大越军在战场上的优势,越军越战越强,敌军越战越弱,赢得战役胜利就有把握了。

      对于越军对能不能连续作战的顾虑,陈赓则提出了两点建议,一要抓好战时政治工作,二要抓好伙食,抓好这两点,部队的士气和体力就有了保证。他还诙谐地说,不要把这个问题看得过重,我这些天在你们这里爬山不止,也察看了战场地形,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坚持到底。大家可以作个比较,我的肚皮恐怕比在座的诸位肚皮都要大,我能爬山,大家肯定更能爬山;我能坚持,大家更能坚持,因为你们的肚皮小,动作比我利索呀。我相信,只要我们把工作做好、做扎实,部队肯定会胜任连续作战的任务……

      几个小时不知不觉地过去了。陈赓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透彻地解答了越军方面的问题,并对作战指挥的理论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彻底打消了越军指挥员心中的疑问。会后,武元甲打电话给陈赓说,你的讲话,既介绍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宝贵经验,又澄清了我们干部思想中的模糊认识。我甚觉兴奋,以至无法成眠。希望你能多传授一些中国革命的宝贵经验。

      艰难曲折的东溪攻坚战

      在中国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边界战役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中国顾问团向参战的越军各团、营都派出了顾问,帮助进行政治动员和战斗准备。战役所需的粮食、弹药也纷纷从中国运到越南。

      9月16日拂晓,攻打东溪的战斗开始了。担任主攻任务的越军第174团迅速扫清东溪以北和西北方向的外围据点,占领了攻击出发地。但另一支主攻部队第209团却与前方指挥部失去了联系。直到下午,前方指挥部才搞清楚该团的具体位置。总攻时间被迫推迟。黄昏时分,总攻打响。在越军3个炮兵营的轰击下,守敌乱作一团。越军第174团、第209团、第426营、第11营从不同方向分别向东溪城区发动攻击。午夜时分,越军前方指挥部给陈赓打来电话报告喜讯,攻击部队已突入敌人核心工事,战斗即将结束。

      谁知第2天拂晓,越军前方指挥部又给陈赓打来电话,部队的确进入了市区,但根本没有打进敌人的核心阵地,目前正与敌军对峙。考虑到天已经亮了,法军可能派飞机来支援,准备撤出战斗。

      陈赓一听,顿时急了,连忙说,千万不能把部队撤出来!应坚守既得阵地,否则不但前功尽弃,后撤时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然而,就在这时,越军攻城部队已经开始后撤了。法军果然派来飞机轰炸扫射。越军后撤时组织混乱,造成了很大损失。

      越军兵力近20倍于敌,并且接受了中国提供的全套武器装备,攻击一夜居然没有拿下东溪,陈赓感到很费解。为了搞清事情真相,他赶到越军总部,很快就找到了原因。他向武元甲指出,攻击东溪之所以没有得手,一是各部队不遵守攻击时间,原来预定黄昏就发起进攻,但炮火急袭后,步兵迟迟没有发起冲锋,直到午夜过后才攻入城内。二是各级指挥所不敢靠前指挥,有1个团竟然将指挥所设在离前线6公里的山洞里,根本无法随时掌握部队。三是部队的通讯联络不好。四是干部做了假报告,欺骗上级。

      针对这些问题,陈赓帮助越军总结了经验教训,重新调整了部署,并再次进行了战斗动员。17日黄昏,越军再次发起攻击,当晚21时许,第209团率先攻入市区。但战至午夜,越军只占领了部分城区,仍未接近法军核心阵地。战斗再度陷入僵局。此时,部分越军指挥员又提出了撤出战斗的请求。

      陈赓很快就查明了越军攻击受阻原因:攻击部队之间缺乏协同,原定的四面围攻变成了一面围攻,使得守军能够集中力量应对越军。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陈赓对武元甲说:部队打到哪里就要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决不能后撤。只要大胆地与敌军扭在一起,敌机来了也无可奈何。要立即调整部署,改一面突击为四面进攻,北面、南面部队为主攻,西面、东面部队为助攻,让敌人无法招架。

      武元甲接受了陈赓的意见,于18日凌晨2时将部队调整完毕,再次攻击。结果,战局很快得到改观,不到1个小时,越军就攻入法军核心阵地。次日上午8时,战斗全部结束,守军260余人被歼,仅有20余人逃往七溪。
 
◆1950年8月,陈赓在越南高平附近越军总部制定作战计划时,与胡志明(左二)、长征(左一)及中国政治顾问团团长罗贵波(右一)交谈。

      初战胜利,越军士气大增,胡志明问陈赓怎么看待这一仗。陈赓坦然地说,攻克东溪,当然是个胜仗,但从战术看,问题不小,以绝对优势兵力和火力,还要打两天三夜,自己伤亡500人,只歼敌260多。从战斗过程看,战士很勇敢,问题在干部。营以上干部多数是刚从学校出来的学生,缺乏实战经验。

      排除各种不利因素,争取最后胜利

      东溪失手后,法军从谅山等地向七溪紧急增兵,沙格东上校率所部千余人计划弃高平南逃,七溪指挥官勒巴热带领所属两千多人拟出七溪北上,以接应沙格东兵团。越军在野战中聚歼法军的机会来到了。

      按照中国军事顾问团制定的计划,攻下东溪之后应当接着攻打七溪。然而此时,部分越军指挥员又产生了怯战心理,认为自身力量有限,不足以歼灭法军。有的甚至抱怨先前攻打东溪白白消耗了力量,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对此,陈赓力排众议,建议越军后撤一步,在东溪附近设伏歼敌。胡志明、武元甲接受了陈赓的意见,决定以2个团位于东溪,3个团摆在东溪东南方向高地,以2个营摆在西南方向高地,形成一个向南张开的口袋阵,伏击法军。

      令人意外的是,勒巴热兵团迟迟没有北上。越军设伏多日,粮食出现了短缺。此时,越北地区稻谷成熟,中国顾问团提出了“就地割稻,搓米就食”的建议,但担任打援任务的第308师拒绝采纳,竟然擅自撤出阵地,分散到中越边界水口镇去背运中方援助的粮食。

      就在此时,勒巴热兵团于9月30日晚星夜出动,向北出援,径直向越军布下的口袋阵扎进来。大战一触即发,主力部队却在外地背粮。陈赓焦急万分,只得马上让梁中玉等人去督促第308师背粮部队返回参战,并要求他们回来1个连,就投入1个连。梁中玉等人克服山路崎岖、语言不通等困难,终于在第2天上午找到第308师,向该师传达了有关情况。

      10月3日,第308师部队基本到达战场。越军随即发起攻击,但很快与法军打成相持状态,收效甚微。第2天,法军竟已连夜越过四号公路,转移到了东溪西南的谷社山一带。越军各部展开追击,但由于联络失当,行动迟缓,基本上没有追上法军。5日,越军向谷社山发起进攻,虽给予法军一定杀伤,但仍无一处成功。

      此时,越军和中方顾问团得到消息,高平指挥官沙格东指挥所部1000余人已沿四号公路弃城南下。鉴于此,陈赓决心抢在其会合前,先歼灭勒巴热所部,再集中力量围歼沙格东所部。然而此时,越军又开始摇摆不定了。武元甲给陈赓打电话说,谷社山崎岖难行,越军接连打了4天,已经十分疲劳,看样子难以全歼敌人,是不是把部队撤下来?

      陈赓听后,顿时震怒了,生气地说,这样的仗再不打,就无仗可打了!过了一会儿,他又对武元甲说,现在是关键时刻,司令部如果动摇,就会葬送战役胜利的大好时机!放下电话,他马上给胡志明写了一封短信,希望整顿干部思想,并建议胡志明本人亲自激励前方继续坚持战斗,一定要分割围开两股敌人。短信送出后,陈赓又立即将当前战场局势和自己的看法向中共中央军委作了报告。

      胡志明很快派人送来复信。胡志明说,你的意见很使我们感动,已令他们照办。10月6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军委的名义电示陈赓,此种计划是正确的。读到毛泽东的电报,陈赓完全放下心来,并立即将毛泽东的电报内容转告了胡志明。胡志明得悉后当即向前线发出电报:现在形势非常有利于我,因此,战士们务必坚决全歼敌人,争取全胜。

      胡志明的电令传达到营级战斗单位,连毛泽东支持在谷社山开战的情况也传达了。统一各方面意见后,越军重整旗鼓,主力第308师等部队于6日晚发起总攻。7日晨,越军侧后部队成功占领了法军阵地的制高点——猫耳朵山。勒巴热兵团立即乱作一团,越军士气大振,一举将勒巴热兵团4个营全歼,并俘虏勒巴热。

      勒巴热兵团就歼之时,沙格东兵团距离战场仅有1公里。陈赓立即提议,以第209团继续在谷社山清剿残敌,以第308团迅速投入歼灭沙格东兵团的战斗。越军挟胜利之威奋勇地朝沙格东兵团发动猛烈冲击。战斗发展得异常顺利。10月7日上午,越军发起进攻,下午就攻占了沙格东的指挥所,并活捉了沙格东及其参谋人员。勒巴热、沙格东被俘后,其部属乱作一团。至10月9日,谷社山战斗全部结束,勒巴热、沙格东两支法军精锐约4000人悉数被歼。

      勒巴热和沙格东两个兵团被全歼后,法军河内指挥部大为惊恐,急令越北太原、七溪等地法军全部撤往河内、海防一线,边界战役胜利结束。此次战役,成功使越北根据地与中国连成一片,越军从此由被动防御转入主动进攻的新阶段。
 
      编辑|侯梦玮
      责编|王媛媛
      编审|项东民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沁园春·雪》的故事

    毛泽东和柳亚子(右) 木山英雄在《人歌人哭大旗前: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一书中,以传记...

  • 生逢其时的莎士比亚

    英国戏剧的这一黄金时期,只持续了约75年。而莎士比亚,碰巧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