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前、毕业后的经历概略和在非洲工作的感受 1977年3月进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机系学习之前,我在格球山农场十四队任机务排长,我非常幸运地获得了接受农业生产机械化系统教育的机会。我们八一农大农机76中队的学员,是粉碎“四人帮”后入学的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我们与前几届“工农兵学员”接受大学教育的主要区别是,从入学开始就没有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在学校老师迸发出的教育热情下,我们获得了正常的大学教育,为此我们深感荣幸。 我们与恢复高考制度后入学的学生相比较,特点是,我们由衷地热爱农业机械化事业,我们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我们学习的专业曾经是我们的职业,是带着强烈的求得专业知识的欲望来学习的。 经过3年学习,我们1980年1月毕业,到2010年1月已经毕业30周年。30年,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是一个特别的纪念,原因是,我们入学时的年龄普遍偏大,这是那个年代的特点。现在我们有的同学已经退休,或临近退休,为开展纪念活动,原中队的领导号召撰写纪念文章,写写自己的亲历和体会,纪念毕业30周年。我本不想写,但好好想一想,现在不写再过2年多我也退休了,再过一个10年写,那就忘得差不多了。再说,我有一段长达15年从事海外农场工作的经历,所以就决定还是在毕业30周年之际,写一写自己入学前、毕业后的经历概略和在非洲工作的几点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一、入学前对于学习农机专业知识的渴望 1969年8月,我作为一名“知识青年”从天津“上山下乡”到黑龙江省格球山农场。当时格球山农场的行政区域属黑河地区嫩江县,现在属五大连池市。我们这一批天津大学南开大学附属中学68届初中毕业的学生(约80人)到达格球山农场四分场后,男生分配到农业一连、女生分配到畜牧连。 在四分场一连,我从农业工人做起,割麦子、割谷子、铲地、跟播种机播种等等农活全干过,另外还从事过饲养员、炊事员和连队炊事班长的工作。1971年,我们四分场一连奉命去七台河特区(后称七台河市)新兴煤矿培训(为地区农场局建煤矿做准备),我在新兴矿新建六井当过掘进工。我们连队完成培训任务后,到了花园农场(临近北安市,现在属劳改系统)。在花园农场二分场,又干起铲地、割大豆、收玉米等农活。因为我们一个连(约110人)在二分场食堂入伙,食堂管理员找我们连指导员要人帮忙,指导员选我去了分场炊事班。该食堂当时缺班长,没过一个月管理员宣布我任炊事班长。上述是我下乡后当农工、饲养员、炊事员和下煤矿的工作经历。 可以说,从进入格球山农场四分场的第一天起,我就想当一名拖拉机驾驶员。1969年8月26日,我们从天津到嫩江的知青专列到达嫩江站后,我们分乘4辆解放牌敞篷汽车前往格球山农场。那是一个阴雨天,在由公路拐到去四分场的岔路口时(由砂石路下土路),就看到等候牵引解放汽车的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拖拉机挑头、挂牵引绳的流畅动作,起步平稳的景象,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 1972年,我们连队又回到格球山农场,落脚在新建六分场(后改称为十四队)。我第一次向领导提出了自己热爱的、想干的活(过去干的活都是连长或指导员安排):我想到机耕队,当学员开拖拉机。结果如愿。我到机务排后,第一年做学员;第二年先后成为拖拉机三班驾驶员、副班驾驶员;第三年成为车长。三年后,成为机务排长。我任机务排长时,大部分车长都曾经当过我师傅(我当学员时的师傅、或是我当驾驶员时的车长、或者是我在他们的车上打过替班),他们信任、理解我,没给我出过难题,我感谢他们的支持、帮助。 上述在农场期间的经历,包括在农业生产连队干过的多种活计,从事过的各种工作,使我在生产劳动第一线受到了锻炼。这种经历、锻炼,它不仅让我们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技能,认识了农业生产过程,它还让我们承受过艰难的生活、工作环境。过去的锻炼和环境的磨练已经成为历史,是不可复制的,我们承受过了,已经成为我们永远拥有的宝贵财富。 在生产劳动中,我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技能,而且还从中获得了生产经验,这种来自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切身体验,有益于指导我们今后从事的生产管理。另外我还认为,只有知道劳动者的思想,才能实施最有效的劳动管理。 从事机务工作,通过请教老师傅们和自学使我掌握了农机作业、修理和有关作业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但是掌握了这些技能之后还想学习,为什么?能够说得清的,最直接的想法是:在连队,想过对割晒机、中耕机、播种机的改造,但只能停留在想象中。小打小闹地改造敢做,也有过成功的喜悦,但大的改造不会做。原因是,不知道强度要求、传动比计算等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无从下手。 可以说,进入八一农大上学之前我有了连队农机作业的各种技能和作业组织的基础,这些基础是在生产第一线用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和农场短训班的学习,以及在劳动中的磨砺取得的。再想进一步学习、提高,却受环境的制约,有进一步学习农机专业知识的需求,但没有条件。 对学习的渴望,当时是奢求,想找书自学,连书都没有地方找。我刚当学员时的拖拉机构造启蒙书,是我父亲从天津劝业场(天祥)旧书店买的中文版苏联拖拉机构造。 1976年经过连队的推荐,格球山农场送我进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更是我的幸运和福气,我感谢格球山农场对我的培养、锻炼和信任。 二、学校的学习环境、同学们求学向上的学习气氛和老师们的敬业精神,使我实现了学习农机专业知识的愿望 我们在校时,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校址在密山县裴德镇,那是五六十年代农业院校建在农村的体现。1958年建校之初,八一农大是培养解放军转业官兵掌握专业知识开发“北大荒”农垦事业的摇篮。由原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主持创建并首任校长。 八一农大精神的主要内涵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负重致远。 学校坐落在农场群中,教学和学习环境都非常好。 入校之初,我在农机76中队三班四组,成员有:汤仲威、郭延山、王秀峰、丛则珠、张福全、杨学光、贾清泉、欧建国、吴贵忠。汤仲威任组长。在知青大返城的浪潮中,汤仲威为返回上海离校回农场,大家选我任组长。我们组7个人在一个宿舍,一直到毕业离校。 我们作为“粉碎四人帮”后入学的“工农兵学员”,可以不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一心一意地学习专业知识,接受全面系统的大学教育。我们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焕发出来的迫切施教精神,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地向我们灌输、再灌输文化基础课(我们这批学员的基础不同,为衔接大学教育,老师就负责任地想方设法为我们补习必要的数、理基础)、专业基础课、各种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在我们当时的学习年代,可以说:老师们的求教心切,学员们的求学心切。那时有一股劲,就是要把失去的,可以在美好的青春年华中获得的学习机会补回来。这种学习精神,是在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要科技振兴中华,全国人民都有的奋发精神。 我们农机76中队110多名学员分别来自黑龙江的各个国营农场,虽然入学前每个人受到的文化教育程度不同,掌握的农业机械基础知识不同,我认为大家努力求学的精神是一致的。我非常敬佩接受文化教育程度较高,数、理基础好的同学能够助人为乐、尽心尽力地帮助基础较差的同学的那种诲人不倦的精神。我也非常敬佩那些基础比较差、学习比较吃力的同学的那种不放弃、不懈努力、刻苦学习的精神。 老师是传授知识给我们的劳动者,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们乐于施教的本能和精神曾经受到压抑,我们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接受全面教育的第一批学员,老师们喜欢我们,愿意向我们传授他们的知识。他们把撂置多年、略感生疏的教案重新整理,向我们传授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在那个年代要教我们这批学生很难,他们担心:课讲深了有的同学掌握不了,讲得不深入又愧对同学,他们要掌握火候,使我们接受比较全面的、够深度的、有水平的教育。为难老师们了,我感谢你们。 老师们喜欢我们,最重要的是,我们有求知的欲望,爱戴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当时学校的条件还比较差,教学楼经常停电,夜间在教室做作业、复习功课,有时我们要点起蜡烛。 在八一农大受到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已经伴随了我30多年。在当时的环境下养成的求学精神是相互感染、永存的,使我们终身受益。在农机76中队,承蒙专业课老师的信任和同学们的抬爱,我担任过几门专业课的课代表,能够在学校中为老师和同学们服务,是我的荣幸。另外,农机系为合理利用教室和利于教学,农机76中队由三个班改变为两个班后,我在二班被同学们选为副班长,班长是原二班班长李传东,我协助他工作。我能够当选为副班长,是同学们的信任,时过30多年,我再次谢谢大家。 三、毕业后,再次步入工作岗位的工作、学习 我们曾有过工作经历,毕业后再次步入工作岗位,工作的角色变化很大,我们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为八一农大毕业的“工农兵学员”争光。我相信,我们每个同学都是这样想、这样做的,但由于工作环境不同、机遇不同,30年后我们每个同学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和处境。我更加相信,我们每个同学都努力了。 八一农大毕业后的30年中,我的工作经历大致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各约15年。第一阶段在国内,先后从事农机技术行政管理和政企分开后的农垦企业工作;第二阶段工作主要在海外,先后在赞比亚、柬埔寨、坦桑尼亚三个国家从事农垦企业经营管理。 第一阶段 1980年1月毕业。我的工作分配单位是:农垦部。我很幸运,一是分配到北京,离天津家近;二是专业对口,我分配到生产局机务处。 分配到国家行政机关工作,我倍感工作压力,咱是来自生产第一线,在地里头干机务,什么活都不触头,办公室的工作没干过,需要从零开始。克服工作压力的办法只能是不断学习和努力工作,进一步充实、拓宽知识面,提高工作能力,使自己能够尽快适应机关工作。学习,首先是向机务处的老同志们学习,他们大多毕业于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毕业后又有过在黑龙江国营农场一线的工作经历;再有就是翻阅机务处所有存档的文件,以及学习有关技术资料。 通过在机务处的工作,使自己对农垦系统的农机管理、修理、新技术应用和推广工作,等等技术行政管理有了见识、见解和一定的经验。我很感谢机务处的同志们给予我的帮助。除了机关的工作,我还感谢机务处余祥处长给了我多次蹲点锻炼的机会(政企分开后,余祥处长曾任农垦干部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农垦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蹲点的实践和知识积淀,提高了我的农机新技术素养,机遇难得。 1980年5月至9月,我与生产局畜牧处牛思涵(八一农大畜牧兽医75级)到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谢尔塔拉种牛场“草原机械化实验站”蹲点。1981年4月至9月,我们两个又一起重返“草原机械化实验站”蹲点。这两次长时间的蹲点,使我对引进的以美国约翰迪尔公司为主的牧草收获机械,青饲玉米种、管、收、运输机械,以及喷灌机械和草原改良机械有了见识,对草原改良、牧草种植也有了认识。 1982年10月至1983年4月,我参加了农垦部、黑龙江农垦总局和建三江管局共同组成的“黑龙江洪河农场企业整顿工作组”。参加这个工作组,除了企业整顿的工作外,使我对洪河农场使用的以引进美国万国公司为主的先进农业机械设备有了了解,洪河农场晒场机械化中的粮食烘干设备和金属粮仓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1984年3月至4月,我到广东省湛江农垦前进农场蹲点。任务是,了解该场从澳大利亚引进的甘蔗收获机工作情况,以及甘蔗运输和机收甘蔗(比人工收割的甘蔗短)与榨糖厂甘蔗输送线的配合问题。这次蹲点使我对包括甘蔗、剑麻在内的经济作物有了初步了解。 1985年8月至1986年5月,我在沈阳市“辽宁北方农垦农机服务公司”蹲点,当时该公司以销售捷克斯洛伐克生产的热特6211、7211拖拉机为主。在此之前,我曾带队赴“捷克斯洛伐克热特拖拉机厂”参加技术培训。回国后,当然要承担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工作。 农业部、农垦部、国家水产总局合并为农牧渔业部后,农垦部生产局改称农牧渔业部农垦局生产处。当时原农垦部生产局成立了中国农垦农业公司。1986年政企分开办公后,我留在中国农垦农业公司。 1994年8月,中国农垦(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魏淑琪找我谈话,内容是:总公司奚民中副总经理(当时临近退休,兼任中赞友谊农场董事长)提议,希望我到非洲赞比亚任中赞友谊农场场长。我服从领导安排。我去非洲前,任中国农垦农业公司副总经理。 1980年至1994年,这15年间,是我八一农大毕业后的第一阶段工作。第一阶段的第一部分工作,主要从事农机技术行政管理,第二部分是在农垦企业工作。这两部分工作,对我到非洲经营商业性农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在生产局机务处工作期间,去过全国很多国营农场搞农机管理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调查,使我开阔了眼界;再加之在基层的蹲点锻炼,持续着与生产实践、农机新技术应用和先进机械设备的紧密接触,当时虽然辛苦,但受益良多,长了见识,积累了经验;在企业的工作就不多说了,这应该是我到海外经营农场的必要阶梯。 在八一农大接受的系统教育,再加之上述工作的经验积累,以及下乡在农场第一线掌握的基本劳动技能和生产实践,奠定了我第二阶段“走出去”到非洲工作的良好基础。 1994年11月,我到达赞比亚中赞友谊农场,该农场由中国农垦(集团)总公司和江苏省新洋农场合资,投资比例4。农场距首都卢萨卡市17公里。当时,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是我15年来海外工作经历的起点。 以第二阶段为题,谈一谈我在非洲赞比亚、坦桑尼亚经营商业农场的几点感受。 1、凡是在海外有过一个阶段工作经历的人,回国后,在国内呆不住。 这个标题,我是引用别人的一句话。说这句话的人是杜雨春,他是八一农大畜牧兽医73级的,我们的学长。他曾任中赞友谊农场代理场长,我到任当场长,他回国。这是我们交接工作后,他临走时跟我说过的一句话。当时我不信。结果,我着了此道,有了15个年头的海外工作经历。简要经历如下: 1994年11月至1998年1月 赞比亚 中赞友谊农场 场长 1999年6月至2001年1月 柬埔寨 中国(柬埔寨)农垦国际有限公司 总经理、柬中国际合作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 2001年9月至2008年7月 坦桑尼亚 中国农垦(集团)总公司坦桑尼亚有限公司 总经理 这15年经历过的艰苦工作环境,匮乏的物质、文化生活,在逆境中孤军奋战和曾经几近走投无路的诸事,已经成为了过去。有过苦难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承受过了,没有退缩,闯过来了,就是乐趣。 我讲两个经历特点给大家听: (1)在赞比亚工作3年多,中间没有回国。 一猛子3年多不回家,为什么?我欠了大家的工资。为什么欠?为了改造和完善农场的水利设施、设备,添加必要田间作业机械设备。为什么股东不增加投入?合资双方达不成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为扩大农场的小麦生产能力,我到场后2年没给我们一起工作的中国同事们发工资,缓交了1年董事会的利润,另外还从农垦总公司到赞比亚检查工作的领导手中借款2万美元现金。在拖欠大家工资谋发展的压力下,我必须严格控制每一笔固定资产投入、大额流动资金支出和每一个重要的生产、建设环节,不能离开生产一线。 两年后的效益,大家都满意。用中赞友谊农场机务副场长陈培申的一句话概括为:我这2年的收入,比我前5年的还多。 (2)在坦桑尼亚连续工作7整年。 为什么要连续这么长时间?因为剑麻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剑麻种苗要在苗圃培育1年至2.5年才能移植到大田定植;剑麻苗定植到大田后,要经过2至3年的抚育管理期才收割剑麻叶片;剑麻开割后,剑麻叶片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叶片的纤维产出率都有一个从底到高的过程。一般规律是,开割3年后进入高产期,收割9至12年。搞剑麻生产,尤其是我们的剑麻种植是从零起步,前三五年根本见不到成效。另外,在剑麻加工机械设备即短缺又陈旧的情况下,还需要一个完善剑麻加工能力的过程。如果没有生产规模,不能善始善终搞出个模样,就走不上正常的生产轨道。 2004年5月,本公司的剑麻开始投产,历年的剑麻纤维产量分别是:2004年195吨,2005年704吨,2006年1121吨,2007年1540吨,2008年1890吨,取得这样的发展速度,成长之路很艰难。但是我们克服了,成功地走了过来。 我两次走进非洲工作,在赞比亚、坦桑尼亚两个国家的累积工作时间有10年,另外在柬埔寨还工作过20个月,这就是我15年来的海外工作经历。 我两次走进非洲工作,在赞比亚、坦桑尼亚两个国家的累积工作时间有10年,另外在柬埔寨还工作过20个月,这就是我15年来的海外工作经历。 2、在非洲办农场,用中国农垦的生产经验,根据当地的特点,吸取传统、优良的做法,我们可以领先。 在赞比亚、坦桑尼亚,规模化生产的农场大部分掌握在白人和印巴人手中。规模大,搞多种经营的农场大多掌握在有多年经营历史的白人群体中;中小型农场的农场主,基本是白人或印巴人世袭上辈、兄长或亲朋好友的产业,其中也有少量当地黑人农场主;当地黑人的农场成规模的少,多以星罗棋布的小农户为主。 我们是从国营农场中走出来、了解农场生产经营的人,在当地搞农业生产,只要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善于吸取当地的传统、优良做法,并与我们的经验相结合,就能够快速进入角色。再加之善于知识更新,根据需要学习、掌握新的实用技术,就能够发挥出我们长处。 在赞比亚,我们搞的是以小麦种植为主的农场,在旱季利用热带高海拔地区的低温期,采用喷灌手段生产小麦;在雨季种植大豆、玉米,为的是倒茬和安排劳动力。没有喷灌条件,就无法利用旱季生产小麦。搞喷灌不仅资金投入大,而且还需要有水资源。 赞比亚当地的小麦生产能力有限,还需要进口小麦。小麦的用途是加工面粉做面包、饼干和糕点。当地生产和进口的小麦都是高面筋值的白麦。这种小麦在中国属于优质小麦,价格高,一般是订单生产。黑龙江因气候、品种原因,生产的小麦达不到面包粉的品质。 当地黑人,传统食物以玉米、木薯为主,随着生活水品的提高,对面包、饼干、糕点和其它面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赞比亚是内陆国家,进口小麦到港后还要经过上千公里的陆运,运费和损耗使得进口小麦在当地的售价很高。在当地生产小麦虽有高收益,但受资金和水源条件的限制,能生产小麦的农场还是少数。 在赞比亚,喷灌设备和田间作业机械需要进口,燃油、润滑油、化肥和农药等生产资料也需要进口,进口物资的价格都很高,所以当地小麦的生产成本也很高。当地水利发电的电价虽低,但长期、昼夜喷灌的累积用电成本相当高。我在友谊农场时,沿袭使用的是半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在小麦生长需水期,每8至10天喷灌一次,每次喷灌需要6小时,这样才能达到小麦的需水要求,否则没有高产。 在非洲搞农业,首先要挖掘、利用当地的资源,这是基础。再者就是,透彻分析利弊,找准、把握住农场的主业发展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在这个基础上,能否种好地、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还得依靠搞好农田管理、高产技术措施和农机运用管理等等各方面的基本功。你的基本功扎实,善于开拓进取,有能力挖掘、利用好资源,才能走在别人前面,创造出好的效益。 制定可行的发展措施,要依靠农业基础素质和经验积累,同行业,你能够在十年前创造出好的效益,就比跟着别人走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开创新天地,则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你的经验积累就是财富。 我们周边白人或印巴人农场的经营方式、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等等方面,都有他们各自的特色,有可供我们学习、借鉴的东西,我们要善于从中寻找、筛选他们的优良做法和比较先进的经验。我们要吸取他们的长处,既要避免夜郎自大又要切记不可盲从。知己知彼,在同等自然、社会条件下,我们中国农场的发展就能够强于周围白人和印巴人的农场。 老贾,你这么说,依据是什么?我到中赞友谊农场两年后,我们的小麦单产、总产,在周围的农场,谦虚的说:在首都卢萨卡市百公里范围内的农场中名列前茅;青玉米(果食甜玉米)的产、销量在卢萨卡市占首位。 利用一次农药经销商开现场会的机会,我参观过一个距我们农场约200公里的白人农场。这个农场是一个白人聚集的地方,农场的经营者是个白人群体。这个农场的自然条件好、经营历史长,水利设施、机械设备都优于我们,我佩服他们的玉米种植、管理技术和产量,水平可以和我国辽宁地区的玉米种植比肩。 3、在八一农大学到的知识,受到的教育,使我受益终身,在非洲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八一农大的学习,受到的教育,是我们每一位同学的人生转折点。我们感谢八一农大对我们的培养、教育,使我们获得了知识,充实了生存和竞争的本钱。 在学校学到的专业和理论知识,是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有关专业知识和扩充其它方面知识的基础。有了基础,我们就能够更深一步的接受、学习新知识,了解、掌握新技术,这是我毕业后学习体会。 我在非洲接触、了解这片陌生领域,设法融入新的生产环境过程中,对上述的体会更深。如果没有在八一农大获得的知识基础,我就很难迅速进入陌生的生产领域,适应新的生产环境、机械设备,从而快速掌握,并且驾驭它创造财富。 再有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的农机运用、管理和修理的知识、理论,以及国营农场的农机管理、作业组织方式,在非洲完全适用,并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 对农机专业学习的受益、体会不多说了,我说说其它两门课: 一是农学基础 我们的农学基础是农学系张老师教的,我非常抱歉忘记了您的名字,但您教我们农学基础知识,对我在非洲指挥农业生产非常有用。在生产第一线,这些知识不仅对我本人有用,而且还能够指导我支持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避免工作失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经过再学习,补充新的知识、扩大知识面,现在还是我与有技术合作关系的农业院校专家交流的基础。 二是英语 我们入学后,我有幸参加了学校为我们设立的英语选修课。当时觉得没有用,在功课多、考试紧的情况下,我还曾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毕业后的前十五年没有怎么用,扔了不少。但在海外工作却离不开,我语言天赋不好,再加之工作压力大,也没下大功夫,所以长进不大。我庆幸在学校选修了英语,如果没有在学校的基础,再海外从头学,那要下的功夫可就大了。 在八一农大学习的各种知识,不仅为我们学习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指导、推动着我们适应广泛的工作环境、生产领域。我感谢老师们为我们成长付出的努力。 4、为适应工作需要,补充新的知识非常必要。 为适应工作的需要,我们要不断的补充新的知识,我讲两点在海外补充学习的知识: (1)补充喷灌设计、应用知识,现学现用,速学速成。 在去赞比亚前,我有一点喷灌的常识,主要来自原来在农垦部生产局机务处工作期间参加新技术推广获得的知识,在内蒙古谢尔塔拉种牛场草原机械化试验站参与过引进的电动圆形喷灌机、水动圆形喷灌机组装、应用获得的常识;参观过河北省大曹庄农场大型喷灌机应用试点和学习过的试点经验材料汇编;参加黑龙江省红兴隆农管局滚移式喷灌机推广鉴定会,会前准备和与会学习的那点知识。 这些常识、知识,使我知道了使用喷灌技术能够达到的节水、增产效果和使用手段,对用好喷灌技术有足够的重视。 我去赞比亚之前,通过原中国农垦(集团)总公司对外经济合作部副主任李树松(八一农大农机75级)了解到了中赞友谊农场的喷灌方式、使用现状和问题。为解决存在的问题,当时我就萌发了必须完善、改造的意念。为此,我和李树松拜访了北京水利局负责喷灌技术的部门(友谊农场的喷灌方式与北京郊区县的方式有共同点),又在北京水利书店购买了与喷灌设计、应用和打井有关的书籍。 中赞友谊农场当时使用的是半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干管固定设置,支管移动使用)。我到任时,友谊农场的喷灌面积为220公顷,针对喷灌面积少和每2至3眼井带一组喷灌设备的问题,进行了重新设计、彻底改造。 设计、改造的知识来源,一是看周围农场的喷灌配置、使用方式,了解别人的特点、长处,二是从书本中查找设计方法、计算公式。可以说是现学现用,用什么学什么。通过学习,我们完成了农场的绿带、沙密斯两个作业区的喷灌系统的全面改造,形成了两个喷灌系统;在沙密斯新建一座容积为1000立方米的蓄水池——供水枢纽;18眼水井在两个作业区内分别向原有和新建的蓄水池供水;井与蓄水池之间用石棉水泥管在地下连接;地下供水干管使用8英寸大流量、耐高压的石棉水泥管在地下铺设;通过重新设计,添置了蓄水池的高扬程、大流量水泵;重新配置并补充了喷灌移动支管,更新了全部喷头;逐步将水井的深井泵更换为潜水泵,提高水泵的使用可靠性、用电经济性;为巩固、扩大喷灌面积,面对逐步减少的水井出水量,请专业队伍来场寻找、勘测新的井位,投资打新井(每年打5眼,成功率50%左右);另外,还根据水井的分布全面调整了田间供电线路,等等。 生产要向前发展,就需要完善必须的生产条件,增加必要的设施、设备,不善于学习、补充新的知识是不可能设计出完善的喷灌系统;不了解喷灌技术应用能够创造的收益,就不可能有顶着困难、压力完成计划的决心;没有知识和能力就不能挖掘、利用沉睡在自然界中的水资源财富,创造出效益。能够办好上述事情,我感谢支持我工作并参与设计、计算的友谊农场农业副场长单祥忠(毕业于江苏农学院),现任江苏省临海农场党委书记。 经过上述努力,获得了什么?1996年,中赞友谊农场的小麦种植面积超过300公顷(并能够根据小麦各生长阶段的需肥要求,使用喷灌手段追施尿素),总产量达到1800多吨,加之喷灌对旱季中、后期种植青玉米(分期种植、收获的果食甜玉米)的辅助,当年获纯利润42.8万美元,大幅度突破董事会制定的9万美元利润指标。 在此我给大家讲个老贾倒霉的故事,让同学们知道在非洲搞农业和市场经济的风险。 1997年,中赞友谊农场的小麦生产形势好于上年,估计利润超过45万美元。计划9月16日康拜因下地试割小麦,结果自9月14日开始连阴雨7天。成熟的小麦,受到连阴雨的高温、高湿影响,麦粒在麦穗中开始萌动。结果面粉的沉降值指标达不到面包粉的要求。在我们的一个小麦用户(既有面粉厂又有面包作坊)中,我亲眼看到:使用我们小麦加工面粉烤出的面包,确实发的很差劲;在赞比亚国家面粉厂,我还亲眼看到:用机械方法检测我们小麦粉(用小麦现场制作面粉化验),沉降值的确不合格。倒此大霉的不只我们一家,赞比亚和邻国津巴布韦的小麦都这样。凡在高产期播种的小麦无一幸免,个别播种期非常迟后的小麦逃过这一劫。有的白人农场主不相信当地面粉厂的化验结果,把自己的小麦样品拿到欧美国家去化验,也徒劳。因小麦的品质出现问题,当年的小麦没有卖上玉米价。1997年友谊农场的实际利润比预期减少一半多。 (2)学习、掌握剑麻生产知识,发挥特长,成效显著。 坦桑尼亚曾有“剑麻王国”之称,上世纪60年代中期,坦桑尼亚的剑麻纤维年产量曾高达到23万吨。当时剑麻纤维的主要用途是制造绳索(白棕绳),广泛用于海运、石油、工矿、林业和建筑等行业。上世纪70年代,由于受化学合成纤维的冲击,剑麻纤维的需求锐减。坦桑尼亚的剑麻产量一度下滑到不足2万吨,直到最近几年才恢复到3万吨左右。 我简单介绍一下我国的剑麻产区和现在剑麻纤维的主要用途:剑麻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特有的经济作物,我国仅有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部分地区可以种植。目前国内剑麻生产主要集中在广东和广西。2008年,中国的剑麻纤维产量约5万吨。剑麻叶片收割、加工后产出剑麻纤维,剑麻纤维具有色泽白、质地坚韧、拉力强、耐海水浸泡、耐酸碱、耐摩擦、不易脆断和不易打滑等方面的特点。剑麻纤维制成剑麻纱,经进一步加工可产出剑麻绳、剑麻钢丝绳芯、剑麻地毯、剑麻布、剑麻抛光轮和剑麻工艺品等等。随着人们崇尚回归自然,对剑麻纤维制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剑麻纤维制品已发展到几十个系列1000多个规格品种。中国农垦进入坦桑尼亚搞剑麻生产就是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体现。 2001年9月,我刚到坦桑时UG级剑麻纤维的离岸价为520美元/吨,2007年7月我离开坦桑时,该等级剑麻纤维的离岸价上升到960美元/吨(受由美国次房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风暴影响,剑麻纤维的销售自2008年9月开始受挫)。 咱们过去不懂剑麻,因工作需要,再受商机的驱使,不懂就要学,而且要速成。不仅要自学,为避免工作失误还要找行家。经广西农垦原剑麻集团负责人的推荐,我找到广西生产剑麻的旺茂农场生产科副科长罗能强(毕业于华南热作学院广西分院,在农场当过生产队长),聘任其为本公司农业部门经理。在坦桑尼亚,聘任了已经退休的坦桑尼亚剑麻专家威廉姆任农场的总经理(既有生产技术,又有生产经验,还能够管理当地人)。有中国和当地的专家帮助,再加之自己也要学习、掌握新东西,就可以进入陌生的生产领域。 咱们陌生的只是剑麻生产技术,在开荒、整地和田间机械作业组织和苗圃喷灌上可是行家。即肯学习新东西,又有自己的特长,才能干好事情 2000年,本公司的剑麻的种植面积为96公顷。2001年9月,我到坦桑尼亚,2005年实现了剑麻种植一期的规划目标1200公顷。种剑麻要经过苗圃育苗、定植的过程,定植前的清林、开荒是生产的难点,但那却是咱在黑龙江练就的特长。 (责编晓歌)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