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瑟·斯坦因(Gunther Stein)1900年出生于德国柏林,1922年从柏林大学经济系毕业后,斯坦因先后在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做特派记者。因为多次发表反对法西斯暴政的著作,他先后被德国和日本驱逐,最终来到中国。1944年,斯坦因作为美联社、《曼彻斯特卫报》等报的记者,参加了延安中外记者团,他在延安住了5个月,采访了数百名边区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先后与毛泽东长谈30多个小时。离开延安后,斯坦因发表了《红色中国的挑战》等著作,向各国民众介绍了毛泽东,并称赞其为“今日世界上最伟大、最受爱戴的政治领袖之一”。 “八千六百万人民随着他的道路前进” 在来到延安之前,由于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和恶意诽谤,身处重庆的斯坦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缺乏清晰的认知。1944年6月,在第一次踏上延安这片红色热土之后,斯坦因震惊地发现,与他见识过的灯红酒绿的重庆、戒备森严的西安不同,封锁线的背后洋溢着这样一群激情四射的革命者,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构建了一个如此热烈昂扬的新社会。 斯坦因第一次单独采访毛泽东,是在1944年6月的一个下午,延安城外的一处院落之中。院子由四孔窑洞和一片苍老的果树组成,小而高的窑洞经过了粗糙的粉刷,屋内陈设简单整洁。毛泽东穿着宽大的外衣,坐在一把旧椅上,一支接一支地吸着自制香烟。斯坦因则坐在一张老旧的矮沙发上,面前摆着一张摇摆不平的木桌,供他记录使用。 斯坦因的第一个问题,就直截了当地问道:“你以什么权力在这里指挥政府和军队?”毛泽东并没有因为这样的问题而不悦,而是郑重地告诉他,一切都来自人民的信任,来自我们新民主主义政权领导下八千六百万人民的信任。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八千六百万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建了人民的军队,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从日本侵略者的手中,解放了国民党失去的领土。在这些领土上建立了民主选举产生的抗日民主政权,贯彻了共产党员仅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原则,在党的领导下蒸蒸日上。毛泽东指出,我们从未放弃领导民选地方政府的权力,也从未放弃领导自己所建立起来的军队的权力,而这一切的政治的、军事的权力,都来自人民的支持和认同。毛泽东用减租减息的例子,使斯坦因真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着想,是“八千六百万人民随着他的道路前进”的根本原因。 在与毛泽东进行的30多个小时的谈话中,在长达5个月的观察与采访过程中,斯坦因真正地了解到人们对毛泽东的信任和敬爱。中国共产党的一百万党员,都在如饥似渴地学习毛泽东的理论学说和他签署的各项政策,这是他在国民党内部所不曾见过的热情与团结。全党上下分管各项工作的20多名杰出领导人,都团结在毛泽东周围,以他为领袖和核心,完全是由于他的正确领导与先进理论。 “一个群众的小学生” 毛泽东虽然享有成千上万的党员群众的真心拥戴,但在与他的数次长谈中,斯坦因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毛泽东告诉他,“我也是一个小学生,一个群众的小学生”。 斯坦因回忆,群众路线的观点贯穿了与毛泽东谈话的全过程,这也是他要求所有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必须坚持的观点和方法。他向斯坦因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只是中国人民的一小部分,只有这一小部分反映大多数人民的意见,并为其利益而工作,党和人民之间的联系才是健康的。在抗日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反映工人和农民的意见,而且反映根据地内一切抗日人民的意见,包括支持抗日的知识分子、商人和地主。 斯坦因清晰地记得,毛泽东向他强调,假若党的干部是真心实意地为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工作,那他们就有倾听人民群众的无数机会。毛泽东本人也亲身践行这一原则,他总是愿意推脱掉日常的琐碎事务,漫步在延安的街头,随心所欲地和各个领域的党员干部、民主党派人士乃至最普通的农民谈心谈话。任何心有疑惑和有意向他求教的人,都有机会向他寻得帮助。 毛泽东反对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群众,认为人民群众是共产党员最好的老师。斯坦因借机发问:“你的政策从来没有被怀疑过或被反对过吗?”毛泽东诚恳地回答道,我们任何政策的正确性,都要由群众来考验和评判。我们的党组织不断地检讨我们的决定和政策,一旦发现错误,我们就立刻改正。而判断政策正确与否的标准,就是人民群众的反应。毛泽东指出,全党上下密切联系群众,不断深化与群众的联系,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原则。 “一个有能力的政治家和人民领袖” 在毛泽东的身上,斯坦因看到了整个中国共产党的气质。 毛泽东经常流露出质朴与纯粹。时年51岁的毛泽东,总是穿着宽大的外衣,与人打交道时神态松弛,言语和行动不疾不徐,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在延安遍地黄土的大街上,他会在散步的途中随性地与老百姓交谈,而不带警卫;在和党内党外的各类人士拍照时,他不会刻意站在中间;在发现斯坦因摆放笔记本的桌子摇摆不平时,他会亲自到院子里找块石头给他垫平那只不齐的桌腿…… 对于斯坦因这样对中国共产党充满陌生的外来者,他会耐心地回答他们提出的每一个刁钻的问题。毛泽东与斯坦因的第一次会见,就从下午3点持续到次日凌晨3点。在长达12小时的会面中,面对斯坦因对于共产党政治生活细节的考问,包括许多从国民党那里听来的攻击,毛泽东始终积极热情、条分缕析地进行回应,直至斯坦因神志困顿、难以继续。可以说,平易近人,几乎是每个与毛泽东有过深度交流后的人的共识。 在斯坦因看来,毛泽东之所以直率而坦诚,是因为他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作为“一个有能力的政治家和人民领袖”,他的信念通过党的领导传递至边区的各个角落,使得边区的男女老少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这与斯坦因在重庆看到的暮气沉沉、缺乏生气的景象截然不同,他在边区5个月的观察一次又一次地印证了这一点。 但是,在毛泽东柔和的神情与话语背后,斯坦因所感受到的是令人折服的思想。毛泽东有一副英明而又富有洞察力的头脑,他总是能够把复杂的战略和理论用极其简单而又深刻的话表达出来,即便是没有文化的人也能理解其中的道理。斯坦因认为,毛泽东鼓舞人心的能力和举重若轻的特质,或许与他青年时担任教员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在延安,斯坦因随心所欲地去到边区的各个地方,采访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斯坦因认识到,毛泽东的思想不只是他个人的意见,也是群众的意见,他做的事情正是老百姓想做能做的事情。在斯坦因的书中,他借一个受访者之口告诉全世界,倘若国共两党冲突起来,毛泽东领导下的八路军和共产党将得到人民的信任。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