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插队落户的通知书下来时,家里开始准备,给我买了生活需要的日用品。 临下乡前几天,我穿上学校发的黄棉袄和黄棉帽(帽徽还是我哥当兵部队发的),胸前戴了“大海航行靠舵手”三个大徽章,手拿毛主席语录。由家人陪着到四川北路“蝶花照相馆”拍了16岁下乡留念照片和全家合影照片。当时16岁那张照片还在碟花照相馆的橱窗里展示给路人看。不曾料到,这张老照片竟然伴随我走了半个多世纪。 1969年4月6日下午在亲人的陪送下上了车,两点火车准时启动离开上海彭浦火车站,离别亲人的难受,在一片哭叫声中,坐了三天三夜火车来到了吉林省延吉县八道公社山沟里插队落户。 那是一个让人心碎而又令人难以忘怀的知青岁月。 当我和1.8万名上海知青风尘仆仆来到这里的时候,没想到命运真的和我开了个玩笑,使我从繁华的大上海跌进了穷乡僻壤,生活对我失去了光彩,想象成了梦幻。特别是想妈妈,思念亲人的情感难以忍受,经常会情不自禁地掉下眼泪。单调艰苦的劳动,周而复始的农村生活,更缺乏我所追求的那种惊心动魄的内容。但就在这单调的劳动中,我逐步地真实地领略了边疆人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和勤劳质朴的品格。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唤起了我对生活、对人生、对事业的必胜信念,我下决心要在祖国的东北边疆生根发芽,干出一番事业来。因此,我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播种、插秧、铲地、种菜、赶牛车等活。农忙时得早上3点起来,走5个小时的山路去铲谷子,来回得10多个小时,夏天像背个太阳在干活,人都晒掉了一层皮,确实苦啊!但我都克服了。 在我17岁那年,1970年12月26日毛主席生日那天我入了团,并被评为“五好战士”。又被公社推选到延吉县参加“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根据我的表现,贫下中农推选我当赤脚医生,先后派我到延边军分区医院、延吉县医院、公社卫生院、参加培训,在大队卫生所实习后,队里又在生产队牛棚边上的会议室里搭了一个小屋,挂牌为:“赤脚医生服务网点”,社员来看病,我尽心竭力。白天只要我有时间就帮忙和老乡一起做豆腐,在上海我只知道吃豆腐,不知道豆腐怎么做,感觉很新鲜,贫下中农真伟大啊!有时候还要起大早出发,赶着牛车,驮上两口大缸和政治队长的父亲李大爷进城去买鹵水。从生产队到城里得走上百里路,拿着鞭子、赶着牛车一路上饱览着北国的山村风光,我好奇地问这问那,让大爷讲故事给我听。 有时晚上我还要到社员家送药打针,因为我很喜欢赤脚医生这项工作,干得也很投入,很钻研,把学来的知识在自己身上扎针试验。如:翳凤、地仓、下关等,包括禁区深度部分的穴位。我还用针灸为贫下中农治好过面部神经麻痹、关节炎、腰酸腿疼、盆腔炎等常见病,至今针盒我还留着。当赤脚医生那段日子里,我从未发生过任何医疗事故。农民高兴,我更高兴,在这里,我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同时也看到农村医疗保健落后的现实,我好着急啊!在东北寒冷的气候中生活的村民们得哮喘病、气管炎、肺气肿、感冒、咳嗽的相当多,有的因长期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就变成慢性病了。农村妇科疾病也较多,我曾亲眼看到一个妇女在山上背柴时把小孩生在山上,又自己抱回来。那时候没有计划生育,不知道避孕原理,怀上了就生,产后得病的也不少,因缺医少药,我急得不得了。有时自己上山采药,天黑、路险、摔伤、害怕、所有这些都不顾,当时小小年纪的我只想把他们的病全治好,解除贫下中农的痛苦。有一天晚上天下雨,我到村东头给大娘打针,大娘得的是肺病耽误不得,由于天黑路滑,没有月亮的农村伸手不见五指,漆黑一片,我掉进了水沟里,疼得半天没起来,现在身上还留有疤痕。村民们知道此事后,心疼地拉着我的手问这问那,有时他们派人来接我。 1971年我招工到了图们铁路分局。在站段当工人、又到财务室、兼职工、青、妇、等多项职务还是段里的广播员,分局优秀宣传员代表,被选送到北京参加“全国铁路优秀宣传员”代表会议。参观了中南海和毛主席居住过的丰泽园……由于工作成绩突出,1981我入了党。 1981年末由于工作需要,调到铁路分局机关接任市长爱人吴主任的班。主管计划生育和继续兼职机关工、青、妇、等群众性的人口文化宣传工作。 我还把在农村学到的针灸技术带到铁路,为阿妈妮的爱人阿伯几治好了面神经麻痹。 并和阿妈妮一家建立了40多年的母女深情。阿妈妮给我缝制了8套色彩鲜艳、宽大飘逸的朝鲜族裙子,让我带到上海,伴随着长鼓之声,给我的舞姿带来梦幻般的魅力。阿妈妮还教会我唱很多朝鲜族民歌。(我和阿妈妮的故事在:延边、上海、记者都采访过)。 在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有二件事: 一、1999年在庆祝建国50周年到来之际,带领铁路朝鲜族艺术团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文艺汇演荣获金奖(奖杯在吉林省陈列)。 二、2005年北京婚庆界领导让我带领上海6对新郎新娘参加首届《中国航空运动会》、《中国空中婚礼》(难忘瞬间)。 曾多次获中国人口文化奖,并且是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会员,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党和人民给了我较高的荣誉:1、先后获得了铁道部优秀宣传员称号;2、新长征突击手标兵;3、铁路局“三·八”红旗手;4、民族团结模范;5、全国先进和模范的光荣称号,并三次进人民大会堂登台领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亲切接见。主要代表作有:《永恒的赞歌》、《永远的眷恋》、《路的选择》、《延边—我永远眷恋的第二故乡》。 1991年2月10日隆重策划和主持了有朝汉民族参加的“婚事新办 移风移俗”《青年集体婚礼》。当时十多家报纸、媒体刊登和报导此消息。 2000年至现在专职研究婚庆司仪主持,主持过中式婚礼、西式婚礼、中西合璧式婚礼、游轮婚礼、教堂婚礼、朝鲜族婚礼。到北京参加《首届中国婚庆博览会》。给各地学生讲课、当评委,并且有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其风格:时尚、新颖、浪漫、创想、具有时代感的先进、文明、高雅,中西合璧式的个性化婚庆文化。 看着一对对新人拜天地、互换爱的信物,牵着一双双真挚有力的双手,我也感到很幸福,因为我是他们的见证人。 当我主持完婚礼,穿上阿妈妮做的朝鲜族服装,跳起欢乐、喜庆、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朝鲜族长鼓舞——《大长今》、《桔梗谣》、《阿里郎》、《长鼓敲起来》等朝鲜族舞蹈。唱朝鲜族民谣《世界上没有地方比我们这儿更热闹》和《好日子》《常回家看看》等歌曲,献给新郎、新娘和来宾,这些热闹的互动场面把整个婚礼推向一浪高过一浪的新高潮。 由于主持风格别具一格,而且对工作认真负责,有敬业精神,做到场场精彩,激动人心,达到台上台下互动效应,使各位来宾沉浸在一个热烈、隆重、火爆、喜庆、幸福的氛围中,深受广大新郎、新娘以及亲朋好友的热烈欢迎和喜爱,我也成了新郎、新娘的好朋友。 五十多年来我曾主持过:《相聚金秋、全球知青网上行》联欢会。 主持《为东方明珠添光彩的朝鲜族》。 主持《中国电影皇帝金焰》,并和秦怡老师一起出版发行此书。 带领100个中、外、白领,到杭州主持《心歌情侣联谊晚会》。 到上海电视台跳朝鲜族长鼓舞《桔梗谣》。 应新华社高级记者刘昕老师的邀请,和叶辛老师等200多名作家到珠海,主持《我的后知青时代》出版和主持联欢晚会。 如果说故乡上海对我有十分诱惑力的话,那么延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就有二十分的感召力,这种力量是无法抗拒的。 这张老照片就是我的人生起步,人生在追求中闪光、人生在奉献中结果,半个多世纪以来,老照片伴随着我对生活、对人生、对信念、对道路的选择!(公众号编辑:周培兴) 晓歌编辑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