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纪念 >

记忆|赵静:大道至简,母亲一样的秦怡老师

时间:2022-05-13来源:夜光杯 作者:赵静 点击:
和秦怡老师一起演出、拍戏,她给人的最深印象是对工作的敬畏做人,一丝不苟;演戏,也是一丝不苟。 秦怡和赵静合影(下同)5月9日,清晨,我打开手机看见两个未接电话,是秦怡老师的女儿斐斐姐打来的。我心里一沉,这么早就来两个电话肯定是秦怡老师出了不
      和秦怡老师一起演出、拍戏,她给人的最深印象是对工作的敬畏——做人,一丝不苟;演戏,也是一丝不苟。
 

      秦怡和赵静合影(下同)5月9日,清晨,我打开手机看见两个未接电话,是秦怡老师的女儿斐斐姐打来的。我心里一沉,这么早就来两个电话肯定是秦怡老师出了不好的情况,立即回电斐斐姐,可一连打了十几个都是忙音。我马上给剧团严琳主任、徐文书记打电话,打不通,后又给佟瑞欣团长打电话,也不通,我的心开始慌了,难道……正猜想,佟瑞欣团长来电话了,不等我多问就直接告诉我:“秦怡老师今晨四点零八分走了!”
 
      按说,秦怡老师已经一百岁了,随时都会面临生死不测的绝境,可是,今天我就是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我仰天悲号,以泪洗面,但脑海中却像过电影似的闪烁着我和秦怡老师的一幕,一幕……
 
      一次,上海电视台一位编导给我电话,让我去做一趟节目。我问什么节目?编导说是“家庭演播室”。这个节目,我曾经被电视台邀请做过一次,就问这次谁的?编导说:“秦怡老师的,她点名要你做她的嘉宾。”我愣住了。
 
      秦怡老师和我应是两代人了,她是我的偶像。年轻时,秦怡老师的名字就流芳艺坛,不愧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话剧界的“四大名旦”之一。1949年后,她在电影《马兰花开》中饰演青年女工马兰,扮相十分甜美。我最爱看《铁道游击队》,秦怡老师塑造的“芳林嫂”这一角色,真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她老人家特别爱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之后,秦怡老师又拍了《女篮五号》《青春之歌》《海外赤子》等一系列红遍大江南北的影片,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电影明星,被周总理称赞为中国最美丽女性,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她曾获第一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女演员奖、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女演员奖、第十八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授予的电影“终身成就奖”,并荣获第七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荣誉称号。这样一位前辈、著名表演艺术家,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资深老师,点名让我做她节目的嘉宾,我何德何能,我行吗?于是,对电视台的人说:“我怎可以呢?我担当不了。”但对方回道:“这是秦怡老师定的,她既然点了你,自有她的道理,你就不要推脱了。”这一说,我心里再怎么忐忑也没法犹豫了。
 
      到了电视台,只见满头银发的秦怡老师,精神矍铄,一亮相就赢得观众席上一片掌声和阵阵赞叹。
    
      她是带着她的儿子“小弟”来的。我马上明白主要话题围绕着“小弟”。秦怡老师的儿子叫“小弟”,其实他已经不小了,但是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还像个未成年的孩子。秦怡老师就开始讲她儿子发病时的种种情况,她又是怎样带着儿子。“小弟”本名金捷,他的父亲是曾经颇负盛名的“影帝”金焰。金捷小时候,健康又聪明,学东西也非常快。只是,因为秦怡和金焰都是电影演员,长期外出拍戏,不能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只好让他进托儿所。在托儿所,受大孩子欺负,经常被人打破头,甚至被人用小刀划伤。他从小内向,害羞,回家不敢说,就这样憋着。秦怡老师根本想不到儿子早已患上了抑郁症。直到十七岁那年病情爆发,从抑郁症发展为精神分裂症,她才感到事情的严重。她舍不得把儿子送到精神病院,每次外出拍戏,总是把儿子带在身边,亲手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为的就是弥补这么多年的亏欠。

 

      轮到我讲。我说,今天秦怡老师为什么特别叫上我?因为我们一起参加的活动特别多,中国影协和上海影协、文联,以及外地的一些公益活动,我和秦怡老师都是一起出席。久而久之,我就发现,秦怡老师每次出来都带着儿子。我就觉得秦怡老师不容易,觉得她是天底下最好的母亲。“小弟”智力有问题,她并不在乎别人说什么,而总是尽心地做一个母亲该做的一切。这样的母亲,怎能不得到周边的人同情和尊敬呢!
 
      所以,每次一有活动,我都抢先上前帮她一把,主动搀扶“小弟”。上车后,只要“小弟”能开口讲话,我就善意地找一些他能接受的话题和他聊天,好让在家辛苦操劳的秦怡老师休息休息。就这点细微的小事,秦怡老师一直记在心上。她总觉得我能理解她,与她走得最近。而从一个母亲的角度,我特别敬佩秦怡老师。后来“小弟”得了尿毒症住在瑞金医院,我知道后就去看望。她穿着医院的蓝色护理服,戴着帽子,戴着口罩,全副武装,俨然一个老护工。儿子在做血透,她就守在病房,一会儿理理管子,一会儿掖掖被子,一会儿又给儿子喂点温开水……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看着看着,我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只觉得要找个地方抹一抹眼泪。
 
      我的母亲不在身边,我就把秦怡老师当成自己的母亲一样,作为一位老艺术家也好,老师也好,再伟大再尊敬的称呼也比不上——母亲!
 
      对她,我帮不上多少忙,最多只是平时在一起时上前搀扶一把,一有活动上台阶下台阶总是我搀着她。每每,心里总在想,这样一位女性,得有多大毅力,多么的坚强,才走到了今天?

 

      外人眼里,秦怡老师雍容华贵,风光无限,殊不知她骨子里一直很苦啊。你看她,一副金丝眼镜,配上她明媚的笑容,尤其眉宇间的干净气息,整个演艺圈上下几十年似乎也难找出几个。这样的女人,应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时刻被人宠着,哪知,在家里她就是个普普通通家庭妇女,能自己做的事情都是自己做,连内衣都是自己洗。看似小事,却很了不起。所以,我就一直把她当作自己生活上的楷模!
 
      她的生活非常节俭,但做公益却很积极。记得一次搞义演,要捐款。你就看她吧,不张张扬扬地公开数钱,而是从桌下自己的提包里随手一掏,不数,说:“我就这些钱。”我说:“你就意思一下,行了。”
 
      “不!”她把提包又拿上来,仔细看看,尔后悄悄地把所有的钱都捐了,起码也有一万元。类似这样的事情,好多。2008年,汶川地震,秦怡老师把手头仅有的二十万元现金,全部捐出。别人问她怎么生活,她说还有工资,这个月没有了,下个月还来。秦怡老师就是这样充满大爱的人,一心想着别人,却总是忘了自己。
 
      做人,一丝不苟;演戏,也是一丝不苟。
 
      我常和秦怡老师一起演出,一起拍戏,她留给我的印象是对待自己的工作十分敬畏。我们一起拍电视剧《母仪天下》,她都是早早地起身收拾好自己等着去化妆,她因身体曾经生过病,所以她出门工作时经常不吃早餐,到了现场甚至连水都很少喝,她怕到时候要上厕所耽误了拍摄时间。每逢朗诵作品,她都会尽量把朗诵稿从头至尾统统背下来,她说这样就不会老低头看稿子,而与观众没有交流。如果遇上大段的台词,她总是反复地琢磨着,怎样把最美最好的形象呈现给观众。

 

      秦怡老师常说,美貌是可以给演员加分,但真正要演好一个角色,光凭美貌,是不够的。角色都是人,先把人做好了,角色也就演真了!
 
      她说得认真,做得也认真。
 
      这些点点滴滴的事,对我们这些小字辈的演员真的是一种鞭策,一种激励。当我观看她在演艺生涯的极限年龄自编自演的电影《青海湖畔》时,情不自禁地泪眼婆娑。她的真诚,她的气质,她的执着,无不时时感染、激励着我。
 
      而今,秦怡老师突然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留给我的最大遗憾是因为疫情不能够见到她最后一面,送她最后一程……只能泪水长流,在心里呼喊:
 
      永别了,我母亲一样的秦怡老师!
 
      大道至简,母爱如山!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