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香江廿年(14)|香港人在上海:用狮子山精神扎根,再融入这城) 【编者按】 香港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已被证明是成功的。 澎湃新闻深入香港细部,触摸20年间香港各个领域的变化,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无论大小,均值得记录。 澎湃新闻刊发的“香江廿年”系列报道,今天聚焦在上海发展的香港人。 1843年,上海开埠。再往前两年,也就是1841年,香港开埠。 晚清文人葛元煦将香港和上海相提并论,他在《沪游杂记》中写道:“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 但这两座城市真正产生关联大概是上个世纪50年代,大批上海人带着他们的资金、技术、生活习惯以及流淌在身体里的海派文化,从黄浦江畔流到了香江。不少在香港的上海人为人所熟知,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包括影视大亨邵逸夫、影视明星汪明荃、实业家安子介…… 待香港回归后,陆续有不少香港人选择来到上海发展。在他们眼中,上海与香港相似度极高,具有国际化的特点。度过初期的语言和文化障碍,他们用港人的“狮子山精神”,逐渐融入上海,并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部分。 闯荡上海滩 48岁的李可庄是新龙基资本董事总经理。如果事先知道他是香港人,很多人会惊异于他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他说,这要归功于父母的“先见之明”,他们将他送到了香港唯一一所用国语教学的学校念书。“现在我被称为沪港人,也是新上海人。但我的祖籍就是上海,祖父那一辈从上海迁到香港。”
李可庄
对他来说,上海是渊源深厚的“故土”。读书时随家里人回上海,“那时候只是旅游,但是却觉得上海很亲切”;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他又来过上海数次,“看看有没有发展的机会”。 上世纪90年代上海日新月异的发展,曾令李可庄感到兴奋不已。直到2005年他终于决定正式回内地发展,到了2012年则更专注于在上海开展业务。 “上海充满了机遇和商机,更利于业务开展。”李可庄称,这么多年上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唯一不变的城市基因就是“海纳百川”,“正是因为它的包容性才吸引并接纳了来自各地的青年人才,是最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城市。” 这也是上海吸引跨界艺术家马兴文的地方。和大多数在沪港人不同的是,他的事业完全从上海起步。 1997年11月,23岁的他刚从伦敦大学学院毕业,就只身来到上海闯荡。适逢亚洲金融风暴,父亲生意失败,他背负的家庭债务高达八位数,可以说“一醒来就开始还债”。 从小在国外读书,又不会讲国语,初到上海,马兴文遭遇了很大的文化差异。“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必须让自己没有退路地往前冲,让自己适应上海融入上海。”他说,上海是一个凭实力说话的城市,所以必须要付出努力。 马兴文在上海外滩附近创办了“一风艺术创意馆”,是上海最早一批跨界艺术家。那时,一周七天,他天天上班。作画、开会、策划活动,忙得不亦乐乎,以至于见人总要戴上彩色眼镜,因为黑眼圈太过明显。绘画、建筑、家居设计、音乐、收藏……没有什么领域是他不敢“跨界”的。 十年间,他将Ma.Design的品牌从上海推向世界。他做过羽西品牌的艺术创意总监、保时捷新车发布的艺术创作总监,也曾为麦当劳设计饮料杯,担任张学友创意音乐剧《雪狼湖》艺术宣传总监。2015年,他还担任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馆和中国馆的艺术总监。 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对马兴文来说也正是来沪创业的第20年。他感慨地说,“拼搏、迎难而上、不屈不挠,就是香港人的精神。” “狮子山精神” 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会长李剑锋初到上海,是瑞安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的项目副总监,跟随公司做业务拓展。那是上世纪80年代,淮海路东段还是一片工地,如今早已是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商业中心。李剑锋从中看到了“上海速度”,也见识了上海政府的办事魄力。世博会前世博园的兴建,在他眼中亦堪称奇迹。 “上世纪90年代还是上海准备起飞的阶段。很多东西都欠缺,没有好的餐馆,也没有好的百货公司,那时候只有太平洋百货。”李剑锋说,来上海21年,看到的不仅仅是硬件设施包括建筑的发展,2000年以后,文化和人文素质的提高、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渐凸显。 这让他很容易想起香港腾飞的年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这代香港人,一家5到7口人,都挤在一个20平米的房子里。像这样的人家,一层楼有60户,一栋楼有20层。 “厕所厨房都连在一起,换衣服的时候用模板隔着。住在这么拥挤的地方,不管家人之间还是邻里之间,争吵总是难免的,但大家都会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奋斗。”李剑锋同样强调,拼搏和包容是香港人最引以为傲的精神。 这就是粤语名曲《狮子山下》里唱的,“人生不免崎岖,难以绝无挂虑。既是同舟,在狮子山下且共济。”李剑锋说,支撑香港发展到今天,支撑香港人在上海扎根的,都是这种香港精神。 在上海近30年,他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磨练普通话,自嘲仍然不标准带着广东腔;本可以飞回香港度周末,他也乐意多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走走,不仅为了了解当地人的需求、提高市场敏感度等工作上的需要,更是为了让自己融入到这个城市。 在西式教育的影响外,李剑锋愿意学习儒家文化的人文关怀,在管理方式上更重视人情味和灵活度,“对事情以一种归零的态度来看,以一种平常心去看待,也许就会不一样,对所谓的文化差异也是一样。” 架起两地沟通桥梁 6月24日,由香港(地区)商会主办的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的“万众一心”活动在上海新天地举办,马兴文是活动策划筹备人之一。他设计了不同颜色的爱心胸章、巨幅爱心胸章拼图,以及爱心奖杯,“以心为主题,就是要让大家知道,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香港回归只是一个开始,香港和香港人都会逐渐树立新的形象。”
6月24日,“香港心 中国心 万众一心”主题活动在上海新天地南里举行。主办方供图
马兴文希望看到上海与香港合作塑造属于中国的国际品牌,以创意论坛等多样活动,进行更多艺术和文化方面的交流。“对时尚的理解,对创意的需求以及与国际的对接层面上,上海的变化就体现在这里。” 1993年在北京成立的香港(地区)商会,目前在全国已有19个分会,有数百家公司及众多个人参加商会的活动。李剑锋表示,香港商会不仅旨在促进在沪港商们的交流,也为上海和香港两地政府搭建沟通的桥梁。 “上海有许多港资企业,他们都十分热衷参与促进上海和香港两地交流的社会活动。”李可庄目前担任沪港青年会会长,同时也是上海市政协委员。 沪港青年会成立于2009年,是最早且专注于沪港两地的青年交流活动的组织。在世博会期间,沪港青年会曾协助招募百名香港志愿者。“我们刚刚招募的青年志愿者的数量比内地其他的任何一个城市都要多”,李可庄对此感到自豪。 此外,沪港青年会还从2009年开始推行“明日领袖实习计划”,支持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公开大学三所大学的学生来上海实习。 “实习只是一个开始,要促进沪港两地的青年更多的交流,甚至要推动他们留在上海。”李可庄介绍,今年3月,沪港青年会正式开始推行“明日领袖在上海就业创业计划”。 2017年6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副部长高燕与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香港签署了内地与香港《CEPA投资协议》和《CEPA经济技术合作协议》。最引人关注的是,后者还为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设置了专章。 对此,在沪香港企业家也积极响应。李剑锋说,今年,瑞安地产创始人罗康瑞先生带着来自香港和上海的企业家们去泰国和东南亚对接,为“一带一路”的项目进行推广,“香港作为中国最与国际接轨的城市,现代服务业、法律、金融方面都很出色,它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一带一路给了香港新的机会,可以作为中国和国际连接的超级联系人,为国家出力做贡献。”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