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观点 >

谈知青群体在记录历史行为中存在的缺陷

时间:2015-06-17来源:浦江情论坛 作者:徐保满 点击:
自1978年大返城至今,知青这一社会特殊群体距离上山下乡运动已渐行渐远。时至今日,知青群体中越来越多的作者拿起笔来,记录他们上山下乡的经历,出版了数千部回忆录,成为提供史料最多的社会群体。他们的行为将为后人了解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提供了

       自1978年大返城至今,知青这一社会特殊群体距离上山下乡运动已渐行渐远。时至今日,知青群体中越来越多的作者拿起笔来,记录他们上山下乡的经历,出版了数千部回忆录,成为提供史料最多的社会群体。他们的行为将为后人了解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知青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在生命的老年期为推进社会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由于上山下乡经历时间长,波及地域广,涉及人员多,其亲历者的回忆文字必然产生多棱镜效应,即折射出当年的光怪陆离,也有失真与变形。
       通观知青群体所撰写的记录上山下乡的史料,人们也发现了部分成员在记录自己历史行为中所存在的共有缺陷。
    1、有选择性的记录
    从现有知青撰写的大量回忆性文章中来看,存在着叙述多,对事件原因分析少,对个人的错误行为进行反省的文章更少的现象。绝大多数作者撰写的内容属于回忆当年在农村、边疆生活工作的艰苦环境及战胜困难的表现。但是恶劣的生存环境正是对人们的思想境界,人文素养,道德品行最好的考验。在那一历史时期,当知青群体面对入党、提干、招工、征兵、上学等能够脱离艰苦的农村生活环境的机会时,不择手段,拉选票、开后门、卖友求荣、排挤他人等人性中“恶”的表现不在少数。但是在知青回忆文章中却少有出现。对上述行为的反思更是鳞毛凤角。
     2、逻辑不清
    知青撰写的回忆录中存在着逻辑思维模糊或混乱的表现,如:在阐述同一个内容上存在着前肯定后否定的自相矛盾现象。存在着概念界定不清。错以为记录历史就等于歌颂历史。结论缺少依据的现象。存在着分析问题所设前提错位等现象。
     3、史料依据不足为凭
    大量知青在撰写回忆性文章时,往往会由自己经历的事件推及或得出对上山下乡运动结论性的观点。但是这种对重大历史事件仅凭局部个案为据就为重大历史事件的全部给以定论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粗糙和幼稚的。
    4、盲目崇拜和情绪化的思维习惯
    知青撰写的回忆文章中表现出这一群体成员中存在着盲目崇拜的思维习惯,如:对上山下乡运动的认识仅依赖于官员,名人的观点,缺少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思辨。在记录知青历史过程中情绪化的表现也较为明显,如:以个人在上山下乡中所得境遇对这场运动给以褒贬。这些思维习惯干扰着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
    这些缺陷的产生,是由于大部分知青在当年下乡时,都处于学龄阶段,中断学业所造成。也是知青一代长期所处的政治生态环境造成。这些缺陷的存在和延续,将有碍于后人对上山下乡历史的客观审辨。可以说是给后人研究历史添了麻烦。为此,在倡导包容不同观点的同时,知青群体有必要运用交流平台,提醒知青在记录历史的行为中保持实事求是,保持理性防止情绪化是在记录历史行为中应有的自律意识。知青刊物及交流平台应适当宣传介绍逻辑学的基本常识提升知青的思考和审辨能力,克服在记录自己的历史行为中存在的缺陷。
    知青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饱经了人生坎坷和风雨,在逐渐进入老年的生命期时又承担起记录上山下乡历史的重任。为此,进一步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改变自己陈旧的思维习惯及在记录自己历史的行为中存在的缺陷就显得尤为必要。
                                                            (作者为南开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