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观点 >

乌镇的两场“饭局”

时间:2016-11-18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朱珉迕 点击:
每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内互联网大佬们在乌镇总有那么一两场饭局,屡屡成为网络头条。昨天网上又有乌镇夜宴,顶级互联网饭局的图文,这顿吃了3个半小时的饭,云集了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最晚离席的丁磊和雷军吃到临近午夜0点。 饭局不是互联网大会的主调,



       每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内互联网大佬们在乌镇总有那么一两场饭局,屡屡成为网络头条。昨天网上又有“乌镇夜宴,顶级互联网饭局”的图文,这顿吃了3个半小时的饭,云集了“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最晚离席的丁磊和雷军吃到临近午夜0点。

  饭局不是互联网大会的主调,“大佬”们参加饭局的最核心目的也不是吃喝。可以说这是一次会场外的“风云会”,推杯换盏间既有感情联络,更有观点碰撞、创意激荡甚至思想交锋,兴许还能谈成一些合作与共识。对“大佬”们来说,这样的饭才算没白吃。

  而世界互联网大会本身,更是一场“风云会”,且不只是“大佬”们的“风云会”。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被定性为产业论坛,首次举办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有15项“黑科技”在会上亮相,包括特斯拉的无人驾驶车、IBM的类脑计算机、阿里巴巴的飞天技术平台、中科院的量子通讯等等。这些代表全球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尽管还有不少尚待产业化,却让人看见甚至触摸到未来生活的全新可能性。它们带来的变化,人们在科幻小说中想象过许多次,曾令无数人魂牵梦绕。

  从某种意义上,这些“黑科技”在乌镇的登场,也像是一场“乌镇饭局”。当然,“乌镇饭局”的门槛总是不低的。这15项成果来自于“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推荐委员会”。这个由33名海内外知名互联网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去年起在全球范围内征集互联网领域产生的领先科技成果,最终在500余项来自各大洲的创新成果中,票选出最具代表性的15项。

  把15项成果拿到互联网大会,目的也不只是作“秀”。借用互联网时代的语汇,互联网大会本身是一个“连接”与“交往”的平台,每项科技成果的发布都不是单一和封闭的,它们需要在这个平台上对话。这种对话,既有技术成果本身之间的“巅峰对决”,也有掌握技术的国与国、机构与机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更有新技术同人类需求和愿景的对话。简而言之,这是一场开放式的对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闭门交流”。

  某种程度上,这或许是“黑科技饭局”同“大佬饭局”间的最大区别——当然,并不是说相对私密的“大佬饭局”就完全密不透风,只是说,开放对于“黑科技饭局”而言是一个更显紧要和必然的要求。今年互联网大会的主题是“创新驱动,造福人类”,副标题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很显然,互联网科技领域一切“创新驱动”的结果,都要指向“造福人类”,为全人类带来更美好的生活。在今天这个高度连接的网络社会,各国、各地区、各种机构和企业之间,愈加强调“命运与共”,很难再“独善其身”。要实现造福人类这样的宏大目标,开放就是留给技术及其创造者、拥有者们的唯一选择。

  闭门造车再也无法支撑起真正的创新,这是新时代给人的基本判断。从实验室研发一路到产业化应用,整个过程中如果不能消除封闭和垄断,不能打破局部利益间的隔阂,让“黑科技”真正造福人类也将难之又难。这方面,世界互联网大会提供的开放性平台,既带了一个好头,也提出了一种明确的导向。这种导向并不仅仅适用于互联网大会本身。今天任何主体在创新方面的工作,都需要拿出这样开放的态度:政府需要打破部门壁垒,企业应当放下垄断企图,科研机构也别再守着实验室里的“一亩三分地”。

  当然,放弃“闭门造车”,除去横向的开放,终究还需要纵向的连通,即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从大脑走向现实的跨越。这同样是”黑科技饭局”的启示,就跟吃饭一样,再好的菜都要端上餐桌供人享用,不可能永远留在厨房里。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