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史话 >

揭秘新疆兵团援藏史:两地真情联动叙旧情

时间:2021-01-13来源:都市消费晨报 作者:记者晏凤利 王建隆 孙 点击:
核心提示: 四十年前的春天,两千多名新疆兵团人踏上援藏的征程,拉开了在西藏四年屯垦的序幕。在此后的四年间,易贡农垦团的将士们在恶劣的条件下缺氧但不缺精神,吃苦耐劳,用青春的血肉和汗水建起了西藏生产建设兵团的雏型。 四年后,文革的劫难使易贡农
  四十年前的春天,两千多名新疆兵团人踏上援藏的征程,拉开了在西藏四年屯垦的序幕。在此后的四年间,易贡农垦团的将士们在恶劣的条件下缺氧但不缺精神,吃苦耐劳,用青春的血肉和汗水建起了西藏生产建设兵团的雏型。
 
  四年后,“文革”的劫难使易贡农垦团面临灭顶之灾,贡农垦团将士壮志未酬而奉命返疆。
  40年过去了,易贡农垦团已经成了一段难以让人忘怀的历史,一段让援藏老兵难以割舍的心结。昔日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已是两鬓发白。这些重返新疆的援藏老兵一直都在心中惦记仍留在西藏的老兵,他们过得怎么样?他们曾经战斗过的热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那一片片香飘四方的茶树林还记得那一双双辛劳的手吗……
 
  近日,本报记者带着援藏老兵的心愿,通过电话与仍留在西藏的援藏老兵取得了联系。通过他们真情讲述,一幅幅展现今日西藏易贡新风貌的画卷铺展开来。 
  第一部分: 援藏南疆军垦将士 
  1、 连线一:库尔勒 
  孙占峰:三名上海女知青当上医生
  今年65岁的孙占峰,家住南疆库尔勒,在农二师师部附近。曾经担任易贡农垦团一连的排长。
  他说,“我记得,是1966年5月1日进拉萨,是在黑河兵站过的‘五一’。5月7日我们到了易贡,在易贡老团部(后来迁到柏村)学习了一段时间,5月20日,我们一连开拔到了波密县城扎木附近9公里的单卡,西藏军区后勤部给我们留下一个果园。” 
  一连附近有藏工一队,还有一个老兵连,是当地复转军人组成的十连,十连有70多人。“记忆最深的是,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果园,只有一间房子,有一对老两口看果园,记得男的姓郭,50多岁,他的妻子是一位藏民。” 
  “我们砍树枝,用松枝搭起了临时棚房,暂时住了下来。然后我们伐树,盖起了木板房。我们用一个多月时间,盖了600多平米的房子,全部住进了有伙房、有住房的木板房。与我们通行有一个八一电影制片厂纪录片摄制组,3名摄影记者都跟随他们,一路拍摄。到易贡后,他们又到到各连队拍摄。一个月以后,他们离开易贡时,拉走已经摄好的几十盘带子。 ”
  孙占峰说,一连共有126人,全部是由农二师抽调人员组成的。原连长姓毕,后来连长姓陈。陈连长是农七师调来的,1997年,孙占峰去过农七师看过他,他已经瘫痪,不能说话。一连的指导员叫王益勋,司务长叫王奇新。 
  “我们天不亮就伐树、开荒、种菜,每天天不亮就出去,天黑才回来,开垦一亩地要400多个劳动日。一连用半年多时间开了两百多亩地,这里小麦产量高,到1967年亩产达到了400多斤,但后来由于‘文革’运动,生产进入停滞状态。”
   在孙占峰的排里,有徐高英、陈红、潘菊花、王杰、陈翠兰五位上海知青,都是从当时的农二师五团(现在农二师21团)抽调的,她们当年年轻,比同排男战士抗高原反应能力强,一路上照顾着同排男战友和其他排的战友。
  到了单卡后,她们工作很积极,陈红、徐高英和潘菊花被调到团卫生队当上了医生,她们三人回到新疆还是从事医务工作,徐高英在乌鲁木齐,其他的则回到了上海。
  孙占峰说,“我在乌鲁木齐见过高英,她儿孙满堂。我们排还有一个名叫薛伯安的上海知青,他在救连队的一名掉到河里的职工时,被扎木河水冲走了,他的尸体没有找见,被西藏军区追认为了烈士。”
  “易贡团还把新疆歌舞一路带到了西藏,团文艺队在给西藏军区领导汇报演出后,受到了西藏军区领导好评,也深受西藏人民的喜欢,一位叫蒋益民的小提琴手回到新疆后,进入了了兵团文工团,后来调到兰州军区文工团,他现在居住在兰州。”孙占峰说。 
  第二部分:与回归留在西藏后离退人员连线 
  1、 连线一:郑州
  张光华: 我是留在西藏的一名干部
  今年63岁的张光华,是1970年易贡农垦团撤回新疆时留下的人员之一。他2004年从西藏驻西安办事处主任兼郑州干休所所长岗位退休,现居住在郑州。
  4月14日上午,当记者用电话再次联系郑州的张光华时,记者感觉到,他记忆力好,思路清晰。
  张光华告诉记者,1970年易贡农垦团撤回时,受命留下的有七八个人,有梁凯夫妇、李彦民夫妇、张光华和王曼华夫妇、钟再贤夫妇,还有他的父母和两个弟弟。 
  “当时我的父亲张和顺,是畜牧队队长,当年50岁。1966年,我进藏后,我将父亲和我爱人王曼华一起,从当时农七师125团调到了西藏。当时畜牧队有五六十人,主要是藏工队职工,养了荷兰牛、猪和羊,畜牧队在团部柏村附近,是1970年后解散的。我的父亲张和顺已经去世,享年90岁,我的87岁的老母亲还健在。”
  进藏前,张光华在农七师125团工作,他所在的是“标兵拖拉机组”,被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以后成为新疆兵团树立的“学毛选积极分子”,到西藏易贡后,也被评为“西藏军区学毛选积极分子”。
  他在易贡团机运连时,是连里的指导员,经常给机运连的战友们传授拖拉机维修、汽车维修、联合收割机维修等技术。因为西藏有些地方不适合大机械化耕作,需要改进,他就带领战友们攻关改进技术,让一台台拖拉机在耕地中发挥了作用。
  张光华说,当时全团有30多辆汽车、10多台拖拉机、3台东风联合收割机,汽车是解放战争中缴获的美国制造的“大道机”、苏联造的吉斯150和解放牌汽车,车很破旧,性能不好,经常坏。为了保证运输,他们经常白天连着晚上修车。他个人被评为西藏军区学毛选积极分子,被树为易贡团的标兵。 
  张光华是易贡团撤回新疆后留下来的一名干部。1974年,他被调到西藏军区农建师机运处当机运助理员,1978年被提升为机运物资处(由机运处、商业处、物资处合并)当处长,1987年调到西藏驻河南郑州干休所任所长。 
  他说,1969年年底易贡农垦团撤销后,大部队返回了新疆,留下了少量人员。留下来的人和藏工队的人一起,组成了1000多人的新易贡团,团部仍然设在柏村,继续进行开垦耕作,但主要是种茶和果园。
  上世纪90年代,自治区农垦局的易贡农场开始改制,进一步扩大了茶叶生产,变成了林芝地区易贡茶场,后来成为西藏太阳农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茶场。
  1987年,张光华由拉萨调到河南郑州,任西藏驻郑州干休所所长。他现在还保留着一枚枚金质闪闪的奖章。他说,“1977年,我被评为支援边疆建设先进分子,1978年3月参加了邓小平主持召开的第一届全国科技大会,获得了国家科委、国家民委等单位颁发的奖章和证书。”
  2、连线二:桂林 
  钟再贤: 易贡农垦团撤回后又组建新易贡团
  4月14日上午,记者通过长途电话联系上了曾经留在易贡的钟再贤。老人今年63岁,现在居住在南国漓江边的美丽城市---广西桂林,从桂林市蔬菜公司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休。
  他说,他曾经是易贡农垦团一连的一位班长。易贡农垦团一连驻扎在离波密县城扎木9公里左右一个叫单卡的地方。易贡团一连是由农二师抽调人员组成的,二连、三连是由农六师抽调人员组成的,都驻扎在扎木附近。
  钟再贤说,他记忆最深刻的是,“那里生活艰苦,没有菜吃,但有椿芽和漆树。有一次,一连有一个同志误把漆树当椿芽,结果中毒被送到西藏军区154团医院,住院治疗了一个星期。”
  他回忆,一连主要栽果树,种粮食不多。“一连到达前,当地有一个100多亩老果园,一连到达后,接管了老果园,地里栽种的果树,1968年就开始挂果了,到撤销易贡农垦团时,果树上挂满了果子。”
  记者问起他和他妻子的恋爱成家的情况。钟再贤说,“她就在我身边呢,我和她是在西藏认识成家的,两个孩子也是在西藏生的。”
  他说,1970年易贡团全部撤回新疆时,“领导安排我们夫妇留下,一连就留下了我们一家,我们和其他留下的人都搬到了易贡团团部柏村,在易贡团藏工队基础上,成立了有几百人的新易贡团,我担任了新的易贡团政治处干事。”
   3、连线三:上海
  赵瑞云:我和丈夫扎根易贡30多年
  赵瑞云是1960年和亓毓纯、郑月华等人一块进疆的上海支边青年。1965年7月,周总理接见杨永青、亓毓纯、郑月华等石河子总场上海支边青年后,她也积极报名支援西藏。 
  4月17日上午.赵瑞云说,“易贡农垦团撤回时,我是学校的教师,丈夫张昭石是机运队的拖拉机手。领导安排我们留下,我们就留下了!”她说,易贡农垦团撤消后,新成立的易贡农场有职工1000多人,90%都是藏族职工,留下的兵团职工很少。她记得有张光华一家和自己一家。
  “农场场部设在原团部所驻地柏村,留下来的人,有的当老师,有的开拖拉机,有的当干部,后来有的调回内地去了,有的调到了拉萨,最后留在易贡的人很少。”。
  1989年,赵瑞云从教学岗位上退休;2000年,丈夫张昭石从开拖拉机岗位上退休。这一年,他们才带上女儿张树红等三个孩子,举家回到上海定居。可2002年,张昭石就因病去世了。目前,孤独的赵瑞云和孩子们住在一起。
  赵瑞云说,她怀恋易贡,那里的气候、环境不错,藏族群众很好,很淳朴。我想念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呢。如果经济允许,我也想再回西藏,再回易贡看一看呢。我40多年没有回新疆了,那时石河子已经不错,现在石河子是什么样子,在我的脑子里还真没有印象了。我也想回石河子看一看,和当年的援藏战友聚聚”
  第三部分: 当地政府和茶场
  1、波密县:珠峰圣茶在国内多次获奖
  3月29日,记者拨通了西藏波密县县委办公室的电话,县委办公室主任罗�告诉记者,波密县位于藏的东南部,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的交汇处,帕隆藏布江中游。全县总面积1. 7万平方公里,城乡总人口3. 1万人,辖3镇8乡89个村委会,其中农牧民2. 05万人。它是古时波密王国的主要领地,是现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辖县,是西藏自治区农牧业发达县份,距林芝地区八一镇234公里,县驻地扎木镇,海拔高度2720米。 
  波密县年降水量为800到1000毫米,日照时间1563小时,年均温度8.5℃。受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和海洋型冰川影响,夏秋多雨,种植小麦、青稞、荞麦、玉米、豌豆、油菜籽等农作物和苹果、桃、梨、核桃等果树,同时盛产天麻、贝母、三七、五味子、麝香等珍贵药材,它的原始林区位居全国三大原始林区。
  易贡河谷海拔最低1900米,最高2300米,年平均气温11.4℃,年降水量960到1100毫米,森林密布,山清水秀,四季如春。易贡河谷里盛产珠峰圣茶,经检验珠峰圣茶水浸出物含量高出国际标准,其中茶多酚含量比一般茶高很多,茶中还含有对人体十分有益的营养物质。现在的珠峰圣茶几乎全部是40年前新疆援藏将士种的,它受到国内外的青睐,并在国内多次获奖。
  易贡境内的地质活动十分活,地形地貌千奇百怪,2002年被批准设立为“易贡国家地质公园”,它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和探险者潜力前来旅游观光,被称为“东方的瑞士”和又一个“香格里拉”。此外,易贡乡盛产的辣椒�藏刀,在林芝地区乃至西藏闻名。
  2、易贡乡:
  今年31岁的边巴索朗,是去年12月调到乡易贡乡当乡长的,他在电话中说,他到易贡乡时间不长,但他听说40年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0多名将士到易贡之事,非常感谢40年前来易贡支援西藏建设的兵团人,易贡的人们到一直都记得他们。1989年11月,易贡已经在成立了乡人民政府。时到现在,全乡共有5个行政村,全乡共207户1104人,耕地面积为3135.6亩,年人均纯收入达3600多元,是西藏自治区的高收入地区之一。易贡乡的富强,是在当年援藏战士辛勤劳动的基础上取得的,乡里的干部和群众仍然把新疆军垦战士驻扎生活过的地方叫做一连、二连等,新疆军垦战士修的路和桥,也一直在造福着易贡百姓,现在的易贡百姓居住的都是石头地基二层楼木房。 
  今年63岁的藏族老人波恩,5年前从易贡乡副乡长位上退休下来,波恩老人说,40年前,他还是年轻的小伙子,对那时侯的易贡影响非常深刻。那时候,易贡的大部分居民都游牧为生,住的是毛毡帐篷,吃的基本就是青稞面和肉食,一年四季游牧在外。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军垦战士屯垦易贡前,易贡到处是草滩和森林,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都特别落后,收获很有限,生活很困难。新疆军垦战士的到来,给易贡带来了新气象,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机械,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思想。军垦战士那种不怕吃苦,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给易贡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他们撤离时,除了他们开垦出的大量良田,又给当地留下了大量的生产机械。1989年,易贡乡实行包产到户,藏民开始定居生活,在国家实行退草还农时,藏民们又在新疆军垦战士留下的土地上播种农作物。
  时到现在,易贡的居民大多修起了木石结构的藏式住房,户户通上了电,家家都有电视机等家用电器。易贡农民耕种的所有土地,都是当年新疆军垦战士开垦的耕地。当时新疆军垦战士们吃不上多少菜,现在的易贡农民几乎天天有菜吃;当年军垦战士开垦出的耕地上,有三分之一种冬小麦,三分之一种青稞,另外的三分之一种油菜、蔬菜等作物,易贡生产的粮食和蔬菜能满足易贡农民的需要。易贡茶场在易贡乡的区域里,由林芝地区行政管理。
  3、易贡茶场
  40多年来,当年易贡农垦团栽下的茶树,已经形成了一片片茶园。易贡是西藏珠峰圣茶的原产地,一片片茶园几经易主,目前成为了重庆太阳集团下属企业西藏太阳农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茶场。
  4月15日,记者与重庆小芳村酒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太阳实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江中萍女士取得了联系,她得知本报揭秘40年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援助易贡历史报道后,感到很惊奇和兴奋。
  江中萍女士说,“我们和西藏林芝地区合作,以产茶为主业,注册了西藏太阳农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公司的茶场在易贡乡,几乎所有的茶树是40年前新疆军垦战士栽种的,我们是享受前人栽树、后人摘茶的待遇,我个人认为40年前新疆军垦战士开垦山地,栽种茶粮的创业精神直得宣扬。如果当年的新疆军垦战士想回易贡看一看,我和公司董事会商议此事,满足他们的心意。”
  她表示,她和公司董事会将慎重考虑这件事情,完成老战士们想重回西藏易贡看看的心愿。
  西藏太阳农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甘晓峰说,“我是军人出身,知道老军垦们开垦易贡的事情,感情上容易接近,他们当年能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开垦、能生存,我很佩服他们。易贡茶场1967建场,1966年至1970年开垦,1970年交西藏军区生产建设师,1976年交给西藏自治区农垦厅,1986年交给林芝地区,是林芝地区的三大农场之一,1998年改为西藏太阳农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今年58岁的西藏太阳农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其美次仁告诉记者,他当过20多年易贡茶场的场长, 他说,1966年到1970年,经过老战士们的开垦,易贡茶园由13亩地扩大到了2108亩。2000年4月9日易贡拉雍嘎布山发生特大泥石流,山体滑坡,造成易贡河堵塞,湖水上涨,至6月10日晚,库容量已达三十多亿立方米,易贡茶场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经过6年的努力,农地恢复了3000亩,茶地恢复了2000亩,年产优质茶3000多公斤。 时到现在。易贡茶场有职工1432人,2005年人均收入3072.36元,现金收入2148.42元。茶场有3个生产队队和1个加工厂,他热情欢迎40年前援助易贡新疆将士回易贡茶场作客。
  第四部分: 与当地媒体连线 
  1、 西藏日报:我们也要全文转载
  4月11日,当揭秘新疆兵团援藏史系列报道的第一篇稿件《揭秘新疆兵团援藏史之一*周总理指示:组团到西藏去》见报后,做为与本报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新浪网率先将有关报道发布在网上。之后,腾讯、华夏时报等100多个网站相继进行了转发。
  当晚,本报记者与西藏日报编辑部副主任游洁取得了联系。当她听说是关于新疆兵团援藏的报道,立即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在此后的一个星期里,游洁主任先后为本报提供了很多关于波密县和易贡乡发展资料以及相关负责人的联系电话。
  4月17日,当记者再次与她联系时,她告诉记者,西藏日报分管新闻业务的副总编辑已从网络上看到了本报的相关报道,非常感兴趣。表示《西藏日报》汉文版将会在近期全文转载本报关于揭秘新疆兵团援藏史的系列报道。
  游洁主任称赞本报为西藏了解当年的援藏史留下了很宝贵的资料。她说:“我是土生土长的西藏人,但是对于40年前的新疆兵团援臧的历史还是第一次听说,希望能与本报合作,加强对新疆兵团援藏人员的报道。”最后,游洁主任表示如有机会定将来北疆探望为西藏波密奉献出青春的援藏老兵。
  第五部分:与留在西藏人连线
  1、波密 我感觉很幸福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现仍居住在波密县城柳华标是当年的援藏老兵,而且他还娶一位藏族女子布瑞为妻。
  4月1日晚,记者通过长途电话采访了他和他的妻子。
  1965年5月,年仅25岁的柳华标和程木林等人一同接到兵团农七师123团命令‘即日起赶赴西藏’。一个月后,就这样,柳华标就踏上了前往西藏的征程。20多天后,柳华标来到了西藏自治区易贡,当上了一名工人。
 
  1967年年初,柳华标又被调到连队食堂,给首长们做饭。也就是在这个小小的食堂,他与布瑞相识相爱。
 
  至今已是60岁的布瑞在电话对记者说:“我是从同事嘴中得知,他就是那个有名的大师傅。一个男人会烧菜,而且还烧得不错。我就认定他是我要找到的另一半。”
 
  从此,布瑞就开始对柳华标有了好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布瑞和柳华标距离拉得近了。
 
  四个月后,柳华标正式拜访了布瑞的父母。“在当天的家庭晚宴上,他显露了一手厨艺,让我的父母很是高兴。就这样,我俩确定了关系。”布瑞说。
 
  1968年10月,柳华标与布瑞举行了婚礼。从此,他‚z就与西藏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感情。
 
  一年后,柳华标与布瑞一同按中央军委的命令撤出西藏返回到了农七师123团5连。同年12月27日,柳华标与布瑞的第一个女儿出生了。“当女儿生下来那一刻,我很激动。”柳华标说。
 
  此后,柳华标夫妇就在平平淡淡中过着日子。
 
  “至今,我还能记得第一次在新疆吃拌面的事”布瑞在电话中说。“当我吃下第一口拌面时,感觉面很有劲但也很辣。我吃了一半,就再也吃不了。从此,我每次都吃半份拌面。” 
  其实,现在让柳华标能感觉过得很幸福的具体表现是住房的变化。
  他说,他刚到易贡住的是木板房,回到新疆住的是土坯房。1982年,他携妻儿老小回到了西藏易贡农场,又住进了用石块垒起的平房。
  1989年,柳华标和妻子都从易贡茶场退休。
  “现在,我们的俩个孩子都很有出息,女儿在西藏拉萨干法医,儿子在波密县公安局当了一名警察。”柳华标自豪地说。“如今,我们老俩口都和儿子住在波密县城内,住的是二层楼房。”
 在结束采访时,柳华标还一再向记者表示“我想念当年的老战友,今年还将抽时间回新疆看一看。”
  2、拉萨:我留在西藏生活40年了
  今年68岁的李海长老人,在当年易贡农垦团撤回新疆后,近40年来仍坚守在雪域高原的老战士之一。李海长原籍河南,是当年易贡农垦团六连的保管员,现住在拉萨市西郊八一农场干休所。
  3月26日和4月4日,记者通过长途电话,两次与这位古稀老人长聊。他在西藏拉萨,热情欢迎他的老战友们能进藏旅游,寻访故旧。
 
  4月10日,家住石河子15小区66岁的乔玉海老人也和李海长老人通上了电话。
 
  “我可以给你们当向导,领你们参观布达拉宫!”电话那头,老人声若洪钟,笑声朗朗,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李海长说,他1962年从北京军区转业到新疆,到石河子总场三分场当班长、教师、后勤助理员,1955年和朱秀英结婚。
 
  1966年,夫妻俩带着儿子李军进藏,被分在易贡农垦团6连。1967年8月,他们把女儿李霞、李艳也从新疆接到西藏,全家团圆。他说,现在,他的6个孩子,目前工作都不错。
 
  李海长告诉记者,1969年,他因故入监狱,坐牢两年。1977年3月11日他得到平反,由成都军区恢复职务,恢复党籍,组织上安排他到西藏八一农场当场长,他没同意,后来就被安排在八一百货经销公司任总经理,一直到1989年11月退休。
 
  李海长说,他所知道的易贡农垦团,先属西藏军区生产建设部,1967年后生产建设部缩编为生产建设师(简称农建师),属农建师管辖。1969年10月,易贡农垦团撤销,大部分援藏人员返回新疆。
 
  1980年农建师又改为西藏自治区农垦局,又改为农垦厅。易贡农垦团原来的垦荒地归属地方,现在是林芝地区易贡茶厂,并已被重庆太阳集团兼并。
 
  他说,他还有侄子李文明,目前在易贡茶厂,当劳资科科长。
 
  李海长说,他现在腿脚还很灵便,还能在爬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2004年他去了易贡,现在那里交通很方便,都是宽宽的水泥路。拉月大塌方的地方大概离拉萨597公里。
 
  他说,易贡湖现在没有了,现在变成了易贡河。2003年,易贡还发生过一次大雪崩。
 
  李海长说,易贡地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入口处,非常适于种茶,现在易贡茶――珠峰圣茶主要出口马来西亚等国,出口价为每市斤(500克)1600元。“你们来西藏,我一定挑最好的易贡茶,给你们泡着喝!”
 
  李海长自豪地说,现在还有易贡苹果也很出名,都是他1970年代(1977年)亲自从河北昌黎县搞回的苹果苗。
 
  他说,当年他还从安徽宕山县搞回了梨苗、从安徽睢溪县搞回了水蜜桃,从新疆搞回了葡萄苗,都在易贡生长,可是后来扩茶园,把这些果木挖掉一些。但在离易贡200多公里的米林农场,还繁育有这些果木,其中他亲自嫁接成功的苹果梨也很不错。“现在20多年过去了,这些果木早就成林了。”
 
  李海长说,1967年左右,他还从新疆搞回了种猪、种鸡、种羊、种牛、种马,马有三种,伊犁马、高血马和阿二等(即阿勒泰马),分别是从奎屯、石河子、昌吉等地搞到的种马。他说,种猪是苏联长白猪,产下的猪,最大的一头,宰杀后有980斤(市斤)肉,还不算猪头。
 
  他告诉记者,今年3月1日青藏铁路已经通货运列车,7月1日通客运列车,过昆仑山和唐古拉山,火车上都有氧气,不会再有高原反应。他希望早日见到老战友们。
 
  他说,他想今年五六月份回到新疆,回到石河子,看看老战友们,看看大家。
 
  他说,留在西藏的人中,今年61岁的张光华后来职务最高。张光华是原易贡农垦团机运连技术员,后来任机运连指导员.
 
  他认为,组织老战友们到西藏看看,很好,联系两个人可以得到支持:西藏自治区代理党委书记张庆黎,刚由新疆兵团司令员、新疆自治区副主席调西藏;西藏自治区副主席杨松,曾任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法委书记,他曾在石河子下过乡,对石河子、对新疆有很深的感情。
 
  第六部分:回忆留在西藏的人
 
  1、 连线:安徽濉溪县王益勋
 
  今年70岁的王益勋老人,是当年易贡农垦团一连的指导员。1970年,他随大部队撤回新疆后,在农二师一直工作到退休,1995年退休后返回了安徽濉溪县定居。
 
  老人通过长途电话告诉记者,当年,他们驻扎在单卡,与藏工一队相距很近,有些职工跟藏工一队的藏族姑娘相识相恋,最后成家,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他记得,他的连队至少有4个小伙子成了藏家女婿,最后留在了西藏。
 
  王益勋说:“来自农二师32团的蔡言发,找了一个非常漂亮的藏族姑娘,叫次仁,是我们连队的翻译;来自农二师21团的宁小根,也找了一个藏族姑娘当妻子;来自农二师33团的冯小根,也是藏家女婿;还有一个彭小毛,也与当地的藏族姑娘成了家。”。
 
  2、连线:上海亓毓纯
 
  今年60岁的上海知青代表亓毓纯曾是易贡农垦团六连的战士。他在上海通过长途电话和记者聊起了留在西藏的人们。
 
  据他所知,从石河子总场副业连抽调进藏、易贡农垦团六连战士李云田,返疆后又回到了西藏,“他找了一个藏族姑娘当妻子,他的妻子过不惯新疆生活,也带着全家返回了西藏,后来在西藏军区后勤部皮革厂工作,直到退休。”
 
  他回忆,当年易贡农垦团六连年龄二十三四岁的吴华斋,从六连调出后,奉调到西藏军区后勤部农业建设师(即农建师),给安岳中师长当起了警卫员,在西藏就没有回来,留在了西藏。
 
  本次列报道得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老干局、档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农六师、农七师、农八师老干局、史志办;西藏日报社、波密县委、易贡乡政府等,以及参与当年援藏的部分老同志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沁园春·雪》的故事

    毛泽东和柳亚子(右) 木山英雄在《人歌人哭大旗前: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一书中,以传记...

  • 生逢其时的莎士比亚

    英国戏剧的这一黄金时期,只持续了约75年。而莎士比亚,碰巧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