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纪念 >

王岐山河南调研为何要赴红旗渠

时间:2015-04-03来源:未知 作者:网络 点击:
3月27日王岐山专程来到林州红旗渠纪念馆,参观青年洞。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至今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已满50周年。在此前夕,3月27日至2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赴河南调研,专程来到红旗渠纪念馆,参观青年洞,并表示红旗渠精神是中华

3月27日王岐山专程来到林州红旗渠纪念馆,参观青年洞。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至今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已满50周年。在此前夕,3月27日至2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赴河南调研,专程来到红旗渠纪念馆,参观青年洞,并表示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缩影。

在两会后的调研首站河南,王岐山为何选择去看看红旗渠?在反腐逐步向基层推进的背景下,王岐山此次提出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有何深意?

王岐山河南两提红旗渠精神

从公开行程上看,红旗渠是王岐山此次赴豫最先调研的地点。

据《河南日报》报道,27日下午,王岐山不仅在红旗渠纪念馆的珍贵历史照片前驻足,而且当讲解员情不自禁地唱起纪录片《红旗渠》主题歌《定叫山河换新装》时,也和着铿锵豪迈的旋律深情咏唱,并感慨地说看过电影《红旗渠》,印象很深,很感人。

《大河报》披露了更多细节。王岐山当时说,他在不同岗位上到河南很多次,这次实地看了红旗渠,感悟很深。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那个时代或者说在当代的缩影。在中国历史上,河南还有很多类似的可歌可泣的事情。中华民族的这种精神文化和力量伴随着DNA一代一代传承。

28日上午与河南省有关领导干部的座谈会上,王岐山在讲话中阐述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时,继续点出红旗渠精神。

“必须紧紧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关键环节,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使广大基层干部增强宗旨意识,牢记为民务实清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让群众看得到、体会得到、享受得到全面从严治党成果。”他表示。

中纪委官网重温红旗渠的故事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回顾红旗渠的建成历史,或许能更好地理解。3月29日,在王岐山从河南调研结束后的第二天,中纪委监察部官网专门刊文介绍红旗渠的故事。

20世纪50年代后,林县(今河南安阳林州)人民面临严重的缺水问题。当时还不到30岁的县委书记杨贵决心率领林县人民改变因极端缺水而贫困交加的艰难境况。

以杨贵为首的林县县委一班人不仅面临资金缺乏、险恶施工条件等困难,还面临着误解、指责,甚至丢官罢职的严验。但在建设过程中,杨贵和县委一班人“干”字当头,在工地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克时艰,真正同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

文章特别提到,修渠10年,林县县委动用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资,但从没有发生过一宗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情况,也没有一个干部贪污挪用一丝一毫的钱粮物资。

10年后,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林县人民斩断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终于建成。 

来源:人民网

“红旗渠精神实际上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不怕困难和敢于担当的精神,同时也是基层领导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共同奋斗的精神。”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指出。

王岐山用红旗渠精神想提醒什么

身为中纪委书记的王岐山,此次调研两度提及红旗渠精神,不得不令人想到与加强倡廉工作的关系。

“预防腐败,教育为先。”戴焰军认为,对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来说,首先是要夯实思想道德根基,坚定理想信念,真正做到“不想腐”,在各种考验面前保持定力。而红旗渠故事本身就是很好的“活教材”,党员干部们能够从当时杨贵等基层干部身上找差距、比不足。

中央高层高度重视“思想拒腐”工作。今年1月召开的十八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筑牢思想上拒腐防变的堤坝。王岐山也表示,要深入开展党性教育,增强纪检监察干部党的观念、担当意识。

在戴焰军看来,王岐山此次强调弘扬红旗渠精神,也是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敢于担当的态度破除反腐过程中的阻力。

“十八大后反腐成效有目共睹,但是面前的任务依然艰巨。”戴焰军说,“当年能够在艰苦条件下遇山开路、遇水架桥,能够在悬崖绝壁上靠简陋的技术手段开凿出一条‘人工天河’,当今天在反腐路上遇到阻力时,这种担当精神就有了重要的启示意义。”

来源:人民网

 

(红旗渠通水50周年)“她属于历史,更属于当代和未来”

——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研讨会在河南林州召开

  红旗渠通水整整50年了。半个世纪前,林县人绝壁穿石,历时十年修建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彻底结束了当地缺水的历史,也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旗帜插在了太行之巅。

  “红旗渠精神的价值、影响和贡献早已超越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当代和未来。”4月2日在河南林州召开的“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研讨会”上,数十名修渠劳模、党政干部、专家学者畅谈心得,充分挖掘和肯定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党员干部坚定信念、志存高远的理想追求和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宗旨意识,令人肃然起敬。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宏伟说:“林县县委决策修建红旗渠不是为了好看,更不是为谋取政绩,而是要解决祖祖辈辈期盼的吃水问题。”他说,抱定服务人民的信念才能矢志不渝,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今天,更要弘扬红旗渠精神。

  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张光辉看来,林州30万民众“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为改变生存面貌锐意拼搏的意志,对后人尤其有启发意义。18年前,他曾在林州挂职锻炼,短短两年时间,耳闻修渠岁月的故事,目睹林州人在新时代的干劲儿,“对我一生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

  “红旗渠是林州的‘传家宝’,它融入了每个林州人的血脉和灵魂。”林州市委书记郑中华说,红旗渠精神是太行儿女与自然抗争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又在指导林州经济发展实践中得到了检验。

  红旗渠通水50年来,林州市总人口由60余万增至109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87元增至57208元,增长65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4元增至13942元,增长257.2倍……林州县域经济综合实力长期居河南省十强,由太行山的“地理锅底”站上了财富高地。

  “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重温‘战天斗地’的历史,可以让人们冲破思想差异的樊篱,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羁绊,找到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说,将继续深入挖掘弘扬红旗渠精神,用红旗渠精神凝聚共筑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此次研讨会由中共河南省委、新华通讯社联合举办。新华社与红旗渠渊源深厚,半个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新华社记者沿着红旗渠建设者们的足迹,攀爬悬崖峭壁,不断深入挖掘其中的动人故事,公开报道达300多篇,构成了强大的时代回响。

  新华社副社长于绍良表示,对红旗渠精神50年来持续不懈地报道,使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世界性通讯社的新闻品格和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彰显。新华社在建设国际一流的世界性通讯社征程中,将一如既往地讴歌红旗渠精神,推动红旗渠精神在共筑伟大中国梦进程中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北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