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纪念 >

让我们一起守望路遥

时间:2015-11-16来源:转载 作者:知无知 点击:
IGWISE 活动主题 劳我以生息我以死,守望路遥的精神旗帜 2015年11月17日, 是作家路遥去世23周年纪念日。 二十三年前的11月17日, 路遥在初冬的寒风中离开了我们。 作为对这位优秀陕西本土作家的致敬, 我们策划了这期交流活动。 请你带上一颗温暖的心前来,

IGWISE
 
 
活动主题
 
“劳我以生息我以死,守望路遥的精神旗帜”
 
2015年11月17日,
是作家路遥去世23周年纪念日。
二十三年前的11月17日,
路遥在初冬的寒风中离开了我们。
 
作为对这位优秀陕西本土作家的致敬,
我们策划了这期交流活动。
请你带上一颗温暖的心前来,
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
我们一起相约知无知文化空间,
畅聊人生,守望路遥。
 
本期嘉宾
 

尚飞鹏

路遥研究专家,

曾任《艺术界》常务副主编。

1984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并多次获奖。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马治权

书法家。

个人著作12部。

已出版有杂文集、散文集

长篇小说《龙山》等。

 

所有喜欢路遥

及热爱路遥作品的朋友们
 
缺席嘉宾
路遥先生
 
活动目的
“让我们一起守望路遥”
 
 
路遥身后23年,面对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风格的新乡土文学屡出不穷,有人发问:路遥过时了吗?对此,文学评论家李建军认为,正是在“先锋文学”的狂风横扫一切的时候,我们看见了路遥,他坚定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形单影只,没有被来势汹涌的浪潮“裹挟而去”,而是选择了坚守,路遥坚守现实主义,今天,我们一起守望路遥。
 
活动时间
 
11月17日
(星期二)
下午14:30—17:30
请朋友们畅所欲言
 
活动地点
知无知艺文空间
雁塔西路161号纬二街十字东北角世纪经典大厦A座1405室
 
 
 
 
路遥平生
他是夸父,倒在逐日的路上,
他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版图上最后一个殉道者,
这个初冬,带着一颗温暖的心来知无知,
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我们一起守望路遥。
 
路遥(1949年--1992年),原名王卫国,汉族,中国当代农村作家。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引起巨大社会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小说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小说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该书未完成时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1991年获第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活动意义
 
“追思逝去的路遥”
 
路遥去世后的23年里,中国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特别是众多年轻的读者,仍然在热切地、投入地读着路遥的书。路遥以朴实语言铸造俗事的人生,以平凡的叙事锻造出高尚的精神世界。23年后,高加林、孙少平、孙少安……依然是能让读者心头一热的名字。
路遥作品中那些有着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思维方式、说着那个时代特有语言的人物,仍然能够打动今天的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
很多青年把《平凡的世界》列为对他们人生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而且这一切都是在悄悄地发生着,既没有组织,也没有炒作。
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情研究室所做的“20年内对读者影响最大的书”这项调查中,“新时期”小说入选的唯一作品是《平凡的世界》;在某知名网站做出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你记忆犹深的书”调查活动中,《平凡的世界》位居第一;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播》栏目中,《平凡的世界》是听众来信点播最多的作品……企业家潘石屹,优秀青年导演贾樟柯、很多千千万万在底层奋斗的“沉默大多数”,无不因路遥的小说而热泪盈眶。
经过岁月的淘洗,路遥作品铭刻在读者心中的魅力反而更见清晰。
路遥是沉重的,或许正因为太过沉重,时代已深陷碎片与狂欢而选择性遗忘。
这个写出《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的陕北作家,激励了一代农村青年和平民百姓,却从未获得掌握“审美领导权”的主流文坛认可;他殉道式的文学精神为文坛留下一个沉重而光辉的背影,却又因舍生忘死的自残式写作为后来者诟病。
我们可以有一百种理由选择不看见路遥,但又无法不在心里感念这位如崖上桃花迎风孑立的“黄土之子”,评论家白描所说,“路遥的笃定留给了我们一面检讨自我精神的镜子。”
路遥留下的文学遗产,其价值远远超越了文学本身;文学的良心和勇气,决定着一个时代的历史标杆。没有深度的文学,不仅无法拯救更多的心灵,甚至有可能将一些心灵引向肤浅和堕落。
二十三年后,追思逝去的路遥,我们不禁要问:在这个商业文化泛滥、心灵鸡汤和成功励志学遍地的时代,还有多少人愿意坚守纯文学的边界?还有多少人愿意“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路遥不仅是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也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路遥精神更是一笔丰厚的财富,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精神财富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