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观点 >

在后知青文化活动中弘扬知青精神

时间:2015-11-02来源:博鳌论坛 作者:葛天琳 点击:
《在海南博鳌论坛的书面发言》 一,上海的后知青文化活动中体现出了知青精神 近年来,上海的后知青文化活动与全国各地一样,如火如荼,蓬勃发展,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更是出现了兴旺繁荣的好势头,进入了后知青时期以来,最好的文化发展时机。在这些文化活动
《在海南博鳌论坛的书面发言》
一,上海的后知青文化活动中体现出了知青精神
近年来,上海的后知青文化活动与全国各地一样,如火如荼,蓬勃发展,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更是出现了兴旺繁荣的好势头,进入了后知青时期以来,最好的文化发展时机。在这些文化活动中,很显著的特点是知青情结得到了宣泄,知青精神得到了弘扬,正能量得到了发挥提升,对于团结、凝聚广大知青,丰富充实广大知青的晚年生活,同享改革开放的胜利成果,融入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和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知青,基本上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是在人生刚成年或者未完全成年时期,离开繁华的城市到祖国农村边疆上山下乡的青年人,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听党话、跟党走、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一代人;大批知青在文革十年动乱时期中断了学业上山下乡,到艰苦偏僻的环境中去从事农业劳动,经受了磨难和考验。因这种举世特殊的经历而产生了独特的中国知青群体,知青情结,知青文化和知青精神。这是客观存在的。因为无论知青在以后的年代里身处何处,回城后身份地位有何改变,甚至洋插队国籍改变,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抹不去那段知青年代留下的记忆。这种独特的知青情结和知青文化里有一种可贵的精神,我认为那就是知青的精神。归纳起来就是为国分忧、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脚踏实地、勤劳朴实的实干精神,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不屈不饶的乐观主义精神。总之,知青精神就是奉献精神,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爱国精神,又融入了无产阶级革命先辈的理想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时代特征,在改革开放后还具有勇于承担改革阵痛、二次创业、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特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
它与其它人群的其他精神所不同的是,知青在曾经将近十年的长期的艰苦生存中,对中国共产党的始终坚信不疑,忠心耿耿,对社会主义始终坚信不疑。在后知青时代,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站在祖国人民的立场、党和国家的立场,而不是只站在个人的立场。这就是知青文化和知青精神的宝贵之处。
这些都是知青精神的内涵,它在我们上海知青的各类研讨活动、文艺演出、聚会活动、报刊杂志、回忆书籍、和纪念展馆、摄影绘画、交流座谈、视频制作、旅游活动中都已经大量得到了体现。无论是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上海知青网,知青上海网等网站、博客,以及各类上海的知青杂志,和各知青团队、联谊会的文化活动,都有充分的体现。在这些文化活动中,知青们回忆过去的艰苦岁月,记录与共和国同命运的奋斗经历,怀念牺牲的战友,留下宝贵的知青历史资料。
在推动知青活动和知青文化中,涌现了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出现了大量乐于奉献、甘于奉献、出钱出力、无怨无悔热心参与的志愿者,而且长期乐此不疲,倾情付出。有人认为根本没有什么知青精神,知青没有独特的精神,那是没有看到后知青文化活动中知青的这股热情和干劲,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上海近年的后知青文化活动绝大部分带有公益性质,它弘扬了正气,宣传了正能量;与一般的市场化、商业化的文化活动相比,非常难能可贵的是,在回顾知青历史时,力求真实反映,对坎坷的经历不抱怨,不偏激,积极向上;最大的优点和特点是没有其他当代市场经济商业文化中的低俗恶搞、黄色颓废、醉生梦死、无病呻吟,和荒诞离奇的文化垃圾;也没有个人至上享乐主义的欧美文化糟粕;它振奋了广大知青的思想境界,丰富、充实了知青的晚年精神生活,对社会是有很向上的积极意义的,甚至起到了政府部门所应该起到的维护社会稳定、安定团结的作用。这些都是好的现象。
有个别知青认为“知青活动无非是唱唱跳跳,吃吃喝喝,没什么文化”。这并不正确。唱唱跳跳,本身就是知青文化的反映。例如今年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各类文化活动中,知青的参与程度很高,参观纪念馆、听讲座、写文章,访问抗战老兵等,参加演出的人数、团队的规模和社会影响,都超出历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从返城以后,不少知青在改革大潮中有失落、有困惑,而多年后处于不同境遇的知青们,在团聚中、会餐中回忆同甘共苦的青春岁月,重温当年苦乐,重叙知青友情,交流当前工作生活思想,甚至多方寻找当年曾经同甘共苦的战友姐妹兄弟,这些都包含有独特的后知青文化的现象,让老知青们找到亲人般的感觉,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二、后知青文化活动如何更好地弘扬知青精神
纵观后知青文化活动,热热闹闹,聚会,演出,出书拍视频,写回忆录,建造纪念碑,纪念馆,我觉得有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以更好地进一步弘扬知青精神。以下列出自己认为应该注意的问题,供大家讨论。
1、要客观地还原、如实地反映知青历史
后知青文化活动中大量出现的,是用文字的形式和文艺节目的形式留下真实的知青历史,留下知青的记忆、足迹,不让它们被岁月淡忘,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不让它们被某些文艺作品片面解读、歪曲。这是有积极意义的。由于知青中大部分是经受了锻炼和考验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力量,后来也在农村教育医疗等各条战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也存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人,这是事实。但是我更加赞同“广阔天地终身难忘”的说法。因为到目前为止,对知青的历史披露得还不够完整全面,特别是对文革与上山下乡之间的关系没有完全厘清。除了歌颂反映知青在农村得到锻炼成长经受考验的历程,其实也应该反映它所产生的不利一面,它的负面影响,真实了解许多不该遗忘的历史真实。
有人认为文革与上山下乡没有联系。但是上山下乡运动是在十年动乱中的高潮中发生的,在文革的极左思潮下,文革对山上下乡运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部分知青在农村广阔天地长期劳动中所遇到的生活困难,以及由于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扩大化形成的一些地方一些知青而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还有如知青上学、入党、提拔、上调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引发的矛盾,都给上山下乡的知青造成了伤害和影响。不可能完全没有关系。至少,一刀切的让未成年人失学下乡务农,取消文化学习的机会,这本身就是极端的做法,错误的决策。
有人觉得积极向前看就不应该强调知青生活中的苦难,认为在任何时代都是有苦难的,革命先辈能够经受苦难,所以知青也应该把苦难当作必修课和精神财富。但是我觉得,虽然知青所受的苦难确实锻炼了我们,我们应该直面苦难、不怕苦难不渲染苦难,但是并不等于一定要、必须要遭受苦难。我们可以接受天灾,不该接受人祸。如果是十年浩劫和下乡运动中确实有给知青带来的人为的灾难,那就需要批判、审视;需要揭示反思,和警醒后人。比如不应回避某些地方在下乡过程中有知青受迫害受冤屈的情况,有女知青受侮辱的情况,等等。这不应该忽视、回避。如果没有那样的情况,何来党中央英明决策拨乱反正一说?
比如《生命的记忆》那样的知青回忆文集,就是很好的反映亡故知青的历史。许多知青看了感到震撼。但是这部文集却被个别人认为“极右”,是揭露阴暗面,否定上山下乡。而我认为,这是非常片面极端的想法。正如知青的盟友和支持者赵大砥先生所说,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为纪念一个普通的烧炭军人张思德同志,都提出过说过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知青下乡在广阔天地献出生命,当然是可以写、也应该写的。
我认为,那些亡故的知青,无论是为保护国家财产牺牲的,还是意外事故伤亡的,甚至是因病去世、或者因精神压力而自杀、因政治因素被迫害、因打架斗殴而死,都是我们曾经的姐妹兄弟,都是那个年代真实的故事,不能忘记他们曾经的付出和曾经的青春理想。这也是知青历史的组成部分,应该得到真实的披露。
大批知青回城以后,在改革过程中,在一切向钱看的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由于经历上山下乡十年的艰苦生活,相对学历低、技能差、身体弱的知青,有一部分在人到中年以后下岗,经历比较曲折坎坷,生活困难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许多真实的知青历史没有得到主流媒体和文艺作品的客观反映,有的当事者客观上缺少话语权或者选择了回避沉默。
举个例子,我所读的中学是上海市重点中学复兴中学。文革中被说成是培养修正主义苗子受资产阶级教育路线毒害很深的学校。在一片红下乡以后,我有几个曾经品学兼优的同学,有想不开而自杀死的,有因文革中参加过派性组织后来被隔离审查而受迫害致死的,有因缺乏食物与人去抢劫小卖部而判刑丧命的,有病故的。班里离世的已经占到全班同学的百分之十。他们本来应该有很好的青春年华,却在那场运动中英年早逝夭亡了。如何还原历史,了解、反映老知青真实的经历,真实的思想感情,具体的困难,也是我们后知青时代特别是知青历史文化研究者、专家学者当仁不让的职责。有上海知青在收集整理普通知青口述历史,我认为这项工作应该得到肯定和支持。
对上山下乡作有悔无悔的争论,也许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知青们生在那个时代,悔与不悔别无选择,事后不论有悔无悔,都是各人感觉,无法统一,没办法求得一致。后知青文化的任务,应该是真实地反映广大知青走过的路程,经历的甜酸苦辣,讴歌知青的理想信念和功绩,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寻找其中积极的意义。有的人走过的路曲折艰辛,有的人相对顺利平坦,当然不可能只允许一种声音。
2、    要准确地把握后知青文化的思想导向
众所周知,虽然现在不再提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但文化和文艺活动不可能完全脱离政治,一定会反映某种政治思想倾向。因而在后知青文化活动中,也应该对知青历史特别是文革以后的十年上山下乡的运动,有政治思想上的正确把握,有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从大的方面分析,而不是只站在自己个人体验感受的角度立场。否则在我们的文艺作品、文化活动中,会出现偏差和错误。机械地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都是错误的。
歌颂什么,弘扬什么,揭露什么,反映什么,都应该适当把握,掌握好度;我以为,既要反映、歌颂知青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广阔天地的奉献精神和巨大成就,更要看到十年浩劫、极左路线对一代人的耽误、摧残和负面影响,对党和国家、对民族科技进步、经济发展造成的巨大损失;既要反映知青在广阔天地了解农村,同情农民,更加接地气,得到锻炼成长的成果,也要清醒认识在大讲阶级斗争、大讲阶级专政、阶级成分的年代,知青一代中的许多人被作为再教育对象受到不公正待遇,上调无门,回城无路,上学无望,就业无奈;甚至造成回城以后在改革开放年代承担了巨大的下岗再就业压力、失学失业、经济困难、住房困难等生活压力的事实。机械地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做法都是片面地。要直面问题而不是永远掩盖,不能用“一切向前看”来回避问题,麻痹头脑,忘记教训。否则对知青一代人是不公正的。毕竟知青成功人士只是极少数,成为国家栋梁材也只是个别人。就像反映抗战历史,我们也看到近年实事求是,客观如实反映七十年前全国各界人士、包括国民党军队普通军人和高级将领也浴血奋战参加抗日救国的事实,这就是新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正视历史的结果。
同样,就如我们歌颂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辉煌成就,也不能忽视党内外、政府机构工作人员贪污腐败,破坏社会风气、损坏党和国家形象的严重后果。任何时候,片面化、极端化都是错误的。
所以我们既不应高喊无怨无悔的口号,坚持“上山下乡的大方向永远是正确的”这种观点,也不必纠缠于“国家对一千七百万知青欠了债,应该给予补偿”的观点。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青年从农村流向城市是趋势和潮流,再号召大批城市青年放弃学业去农村种地不现实也不可行。新农村建设确实需要大批有文化的年轻人,但不是一刀切大规模的下乡。
我认为,与时俱进的态度,是应该在反思中前进,在纠错中完善。我们宣传知青精神,肯定知青的付出,不是要肯定当年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不是要坚持让知青子女甚至再下一代城市青年重新失学,到农村去从事简单、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是要让下一代了解知青的历史,理解父母的思想感情,学习长辈的为国分忧无私奉献的精神,也便于党和国家政府有关部门更多地关爱进入老年的普通知青,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有人提出如今党和政府动员大学生村官下乡,来说明当年知青下乡的正确性。但是我觉得不能同日而语。不可否认任何时候党和国家都需要青年人吃苦耐劳勇挑重担,到艰苦的地方和环境中去锻炼成长;但是培养村官是为了加强农村基层党和政府部门管理层的组织领导,是受信任和重用的人才,而且报酬不低;高校的青年教师和应届大学生,每年有不少去当村官下乡挂职锻炼,回来保留学位和优先考研。而当年知青是作为接受再教育的对象,去被改造、去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特别是插队落户知青作为普通农民一样挣工分,连回家往返路费都没有的,只有兵团和农场职工是有工资的。这是现在的下乡和当年下乡完全不同的情况。时代在前进,不能用当年的口号来要求如今的青年,也不能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当年的知青,我们需要传承的是知青那种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3、要站在改革开放、新时代的高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衡量、发掘知青文化的积极作用。
后知青文化、知青精神,与新一代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中国梦的思想是高度契合的,因此我们要深刻领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拨乱反正的许多重要文件精神,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对文艺工作、文化工作的指示精神,把握机遇,大张旗鼓地弘扬知青当年满怀理想、为国分忧、为民吃苦精神。
我认为,老八路老红军的历史是光荣的,知青的历史也不是完全灰暗的。尽管当年知青希望早日离开农村,但是据我所知,很多知青近年来以各种方式关心回报第二故乡,捐资助学,帮困扶贫,义务支教,送医下乡,技术扶贫,都是尽自己所能,体现老知青关心新农村建设的情怀。我们的后知青文化应该尽量反映报道这类事迹。今年以来,尽管各团队以前或多或少有分歧,但是在宣传报道纪念杨晓沪这件事情上能够达成共识,思想一致,这就是良好的开端。作为反哺农村回报第二故乡的先进典型,杨晓沪当之无愧,给进入晚年的知青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尽管这确实很难复制,不能要求所有知青都这样做,但是他的事迹值得称道,他的精神值得弘扬,他的事业也应该有人传承。知青一代做不了,下一代也应该学习和继承。
同时,我们需要实事求是和客观冷静的反映。比如不能在歌颂知青英雄的时候,刻意拔高为“高大全”式的人物;比如不能重新抬出张铁生一类“白卷英雄”人物作为优秀知青的典型,而是要放在时代背景下客观、公正、理性分析这类人物;比如在揭露女知青被侮辱迫害的事实时,不应夸大孽债的数量和负面影响,而是更要看到广大女知青特别是众多优秀女知青的杰出贡献和巨大牺牲。
4、要避免把知青和红卫兵等同联系起来
有的知青活动和演出,喜欢打出一些当年的类似战斗队的旗帜,红袖章、绿军装、红旗飘飘,非常鲜明突出、甚至蔚为壮观,颇有文革初期红海洋的味道。让老干部看了以为又是反映文革运动初期的红卫兵运动,颇为反感;有些知青舞蹈,也常常将有些忠字舞的元素纳入舞蹈动作,给人的感觉是文革初期的造反派。有的以唱类似语录歌之类的当年歌曲为乐,这虽然是再现了知青刚下乡时革命文艺宣传小分队的场景,但是客观上似乎肯定了十年浩劫中特别是运动初期打打杀杀造反的举动,给知青集体形象抹黑,对后代造成不良影响。
还有个别的知青文艺团队演出,初衷是为了宣传民间民俗文化,但是不加区分地把封建迷信的算命测字占卜八卦一类也当作传统民俗文化,融进了知青文化活动中,这也是要格外注意避免的。
5、应着力打造反映知青生活的原创作品。
后知青文化和知青文艺,不应仅仅停留在自娱自乐、回首往事、顾影自怜上,而是应该更多地反映知青回城以后和现在的情况,特别是应该多创作贴近老知青当下生活的原创作品。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知青杂志和报纸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像张刚、承明、高云凌等许多知青文化的推动者,也尽自己的财力能力,以多种方式,传播知青文化。而在知青演出中,有不少是当代优秀的民歌、民族舞蹈和散文诗歌,大都抒发了健康的情感。不少知青也以视频制作的方式,大量反映了这些演出的实况。但是,由于经费关系、演员专业技能关系和策划者水准关系,许多节目都不是真正的原创,单调、重复比较多,演出趋于雷同化,与社区一般的群众性演出区别不大,显示不出有系统的、独特的知青原创文化精品。在这一点上,北京知青的《雪花飘飘》和海南知青的《岁月甘泉》是我们的学习榜样。有少数人说雪花飘飘那样的文艺节目太阴暗,都是牺牲的场面,不够正能量,而我认为雪花飘飘恰恰是非常正能量的作品。它讴歌了知青精神,反映了真实的知青历史,是一部反映知青历史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好作品。
上海的知青文化,特别是文艺演出,知青上海艺术团的多次专场演出,和新疆知青纪念进疆五十周年那场大型演出,比较如实反映当年知青在广阔天地克服困难、艰苦奋斗顽强生存的真实场景,反映广大知青在改革大潮中自强不息走出困境的动人故事,和知青为第二故乡捐资助学献爱心的感人事迹。但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今年知青书市的成功举办是非常好的开端,可是还有许多普通知青写的真实回忆录由于没有资金无法集结成册出版,这些都需要我们关注、重视。我们拿什么在社会上立足,拿什么流传下去,拿什么教育感染下一代?这都需要真实鲜活感人的知青故事;我们的后知青文化如果不反映这些,就会难负使命、缺乏后劲。这非常需要组织力量,专门研讨,拿出好作品,写出好剧本或者好小说,打造出真正的知青文化品牌。
今年三月份颐若文化发展公司邀请黑龙江山河村农民演出队到上海,与上影集团、各知青团队共同打造了一台宣传徐桔桔、贾爱春事迹的演出,就比较好地达到了这个效果。演出感人至深,是因为事迹感人至深。也因为出资人赵大砥先生的倾情解囊。2013年以来他多次出资帮助知青演出、知青书籍出版、和知青会议、活动等。作为一个夫妻双双患重病的退休企业家,这样的义举非常难能可贵。可是这样的付出难以持久。必须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由赵大砥先生出资新成立的颐若文化发展公司的网站----老辰光网站,旨在探索知青文化发展的更广阔途径。今年与我们知青历史研究会合作开展了广阔天地终生难忘的主题征文活动和中国梦知青梦征文活动。我真心希望这一举措为我们的后知青文化活动起到更有力的推动作用。
6、应形成沪上后知青文化的合力。
知青必须要克服小圈子、小团体、小山头现象,要搞五湖四海,而不是像文革中的派别派性,互相不服气、互相排斥、互相不交流来往,互相轻视。上海的知青文化团队和各种网站、团体、团队已经很多了,也有许多良好的资源和人才。有的知青已经活跃在知青群体中很多年,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人气,拥有举办大中型活动和演出的经验和能力。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狭隘的小团体主义个人主义名利思想,并不是很团结协作的,而是有相互各不买账、看不起、容不下别人的情况存在,曾经被北京、承德等地知青调侃为“诸侯割据”。甚至有个别人打着知青文化活动的旗号为自己和小团体谋私利、账目不清,发知青财、个人致富,实现某些人的个人权利欲望。这些都是知青活动中需要警惕和避免的。
我非常期待知青历史研究会发挥沪上正规社团组织的优势和作用,联络“各路诸侯”,凝聚和团结广大知青,为记述中国知青历史和弘扬知青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留下凝重深沉、辉煌灿烂、可歌可泣的知青记忆。
由于个人立足点的局限和参与知青活动的局限,也由于思想水平的局限,文中的观点难免偏颇,有失公允,期待各位知青同仁批评指出,商榷讨论,给予善意的批评指出。
 
(本文作者为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上海知青网江西频道主编,上海市江西峡江知青联谊会成员,老辰光网编辑,流源知青爱心助学基金会会员)

2015.10.6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