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观点 >

工评正议丨谁来给“上海工匠”颁个“诺贝尔奖”?

时间:2015-10-12来源: 上海市总工会 作者:文/司马香儒 点击:
国庆节期间,屠呦呦喜获诺贝尔奖引爆舆论。同样也是在国庆期间,上海市总工会、东方卫视联合摄制的一部专题纪录片《上海工匠》,在默默中播放。 我想,如果屠呦呦不曾获得诺奖,媒体不会这样关注她的老宅,如果莫言不曾获得诺奖,高密县未必会倾力打造红高粱

国庆节期间,屠呦呦喜获诺贝尔奖引爆舆论。同样也是在国庆期间,上海市总工会、东方卫视联合摄制的一部专题纪录片《上海工匠》,在默默中播放。

我想,如果屠呦呦不曾获得诺奖,媒体不会这样关注她的老宅,如果莫言不曾获得诺奖,高密县未必会倾力打造“红高粱旅游”。

我们对诺贝尔奖获得者再频繁再细致的追踪报道都不算过分,但是如果我们对身边默默奉献的劳动者缺乏敬意与褒奖,则是价值观的悲哀。
当我们在为屠呦呦得诺贝尔奖狂喜之际,是否也该给那些默默无闻在本职岗位创造奉献的上海工匠们颁发一个“诺贝尔大奖”?
这个奖项的全部评语应该这样写: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创造性的劳动。
诺奖一年一次,中国生活每天都在进行;诺奖名额有限,创造劳动何其丰富多彩。
我想说,诺贝尔奖是一种世界权威的认可,但是诺贝尔奖不是评价的全部。就像鲁迅未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对国人的影响力不会小于莫言。

2009年,当美国时代周刊把“中国工人”作为封面刊出时,我们才在惊讶中顿悟,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基石是劳动者默默的创造、奉献。

我们期待更多的中国科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登上诺贝尔奖领奖台,但是,更重要的,我们应该在自己的社会评价体系中(包括荣誉性与经济性),尊重每一种奉献,每一次创造,每一份劳动。
因为我们生活于此,我们更需要自己的领奖台
如果希望给上海工匠一个“诺贝尔奖”,根据纪录片《上海工匠》的内容,可以推荐这样一份初选名单,他们是:

追梦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美术设计张振晖;

“陶痴”、上海供春陶业有限公司总工艺师蒋国兴;

金银“魔术师”、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大件组组长沈国兴;

旗袍大师、瀚艺旗袍店旗袍绣花师傅徐世楷;

眼镜巨匠、上海三联(集团)有限公司副经理蓝金康;

口腔工艺高手、上海市徐汇区牙病防治所所长徐培成;

面点大王、绿波廊酒楼副总经理陆亚明;

完美主义者、新锦江饭店行政总厨严惠琴;

桥吊状元、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司机张彦;

造币手雕专家、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高级手雕技师楼宇峰;

航空“手艺人”、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厂首席钳工胡双钱;

激情劳动者、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厂高级经理徐小平;

追求极致的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车辆分公司大修厂制动班组长李鹃伟;

永不言败的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盾构总装车间主任李建伟;

“焊神”、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张翼飞;

“太空之吻”缔造者、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首席技师王曙群……

也许,那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并不是为了获奖而工作,但是,我们不能对劳动与创造缺乏敬意。

这个天真的想法,谨代表对他们的致敬。
 

 

(本文作者为:劳动报社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