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史话 >

知青历史研究:《六、云南兵团生产经营主要任务》

时间:2019-08-05来源:知青研究会会员群 作者:余杰 点击:
1 、中国橡胶事业发展的大致概况: 橡胶在当时是作为国家的战略物资。中国的橡胶发展历史经历了曲曲折折的过程。据有关资料记载,上个世纪初叶1904年,当时的云南省干崖土司刀安仁先生从新加坡购买了巴西三叶橡胶树苗8000余株。经过一番周折终于运到云南省盈

 1、中国橡胶事业发展的大致概况:
橡胶在当时是作为国家的战略物资。中国的橡胶发展历史经历了曲曲折折的过程。据有关资料记载,上个世纪初叶1904年,当时的云南省干崖土司刀安仁先生从新加坡购买了巴西三叶橡胶树苗8000余株。经过一番周折终于运到云南省盈江县新城凤凰山的东南坡种植。这是中国最早引种成功的橡胶树,到现在还有一株顽强地存活着。以后陆续多次引进橡胶树苗,主要种植在海南、广东、云南等地。到1949年全国解放的时候全国有各类型小胶园4.2万亩,橡胶树120万株,年产天然橡胶199吨。
这些橡胶的产量无法满足建国初期大规模的建设需求。特别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天然橡胶被禁运。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扩大培植橡胶树的决定”。1951年10月华南垦殖局在广州沙面成立,叶剑英兼任局长。1952年初国家成立了天然橡胶研究会。1953年1月林业部专门组建了云南垦殖局,目的是要加快云南地区的橡胶种植。到1965年底全国橡胶树实有面积达到265.02万亩,干胶产量1.81万吨。
1969年开始随着广东和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大批知识青年的到达,橡胶生产再次有了一个高潮。大量开荒种植,试图加快橡胶的发展。由于各种原因,在那个时期种植的橡胶树保存率不足30%。
2、种植橡胶是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主要任务:
云南生产建设兵团较大部分是组建在原云南各地种植橡胶的农场。
在1969年10月中央批准组建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后不久,1970年1月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下放农垦部直属的云南、福建、广东、广西垦区的通知》明确要求:“橡胶,是一项重要的战略物资,大力发展橡胶生产,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是极其重要的。我们相信,在省(区)革命委员会和军区的统一领导下,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一定会加速垦区的生产建设,掀起一个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新高潮。在发展我国橡胶生产事业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1970年5月19日,国家计委、物资部军管会、财政部军管会和农垦部军管会发出《关于橡胶垦区下放的若干问题的联合通知》,对橡胶垦区的基本建设投资、收入指标、物资分配等作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
可见中央对于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在种植橡胶的任务上是很重视的。



3、云南兵团种植橡胶雄心勃勃计划的最终失败:
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所属的大部分基层连队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北纬25度左右。世界上橡胶种植基本上都在赤道两侧南北纬20度以内生长。国际上的权威人士做出了一个认定:超越20度就是植胶的禁区。
处于“文革”期间的1970年,在大批知识青年作为“生力军”的到达,当时最为时髦的口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激励下,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制定了一个突破“三禁区”的雄心勃勃的计划,即突破最远(北纬25度,最高海拔1500米,最冷年平均气温摄氏15度以下)的世界禁区。
从1970年起,在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不断掀起了大会战。橡胶林地种植的记录不断被刷新。许多曾经参与了当年大会战的人们在回忆中,无不对此记忆犹新。大会战从迎接新的一年起步,紧接着就是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大会战,迎接红五月大会战,向党的诞生日献礼大会战,向八一建军节献礼大会战,向伟大祖国生日献礼大会战。国庆过后,再来一个“决战五十天”迎接新的一年到来的大会战。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名目繁多,花样百出。所有这些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大规模地开垦森林,种植橡胶。在这些大干快上运动式的大跃进中,加之以阶级斗争,不断发现斗争新动向,毫无根据的上纲上线的配合。对于抵触对抗、消极怠工,甚至是无力完成种植任务的,都可以随时以破坏农业学大寨运动的事件来处理,都可以采用那个时期惯用的上挂下联办法与刘少奇的“活命哲学”套在一起。
高压的政治氛围,高压的开垦指标,换来的结果是:到了70年代中期的时候有关部门宣布:在我国云南省沿北纬21度至25度,东经97度至106度的广大地区已经建成一个初具规模的橡胶基地,我国不久会实现橡胶自给自足的第一步战略目标。
长达数年的垦荒植胶大会战,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在1970年全兵团橡胶定植面积3.54万亩,年末实有橡胶种植面积46.06万亩,年产干胶1943吨;1971年橡胶定植面积11.67万亩,年末实有橡胶种植面积56.28万亩,年产干胶3603吨;1972橡胶定植面积6.33万亩,年末实有橡胶面积60.01万亩,年产干胶5444吨;1973年橡胶定植面积873万亩,年末实有橡胶种植面积66.44万亩,年产干胶6616吨。
这些高产的数据背后是什么呢?是掩盖了云南橡胶林区未来发展的严重问题。在若干年以后遭到了报应。



 几十年后有一篇报道《云南西双版纳大规模毁林种橡胶树》(新闻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 2007年6月12日 )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些情景——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嘎洒镇南联山村委会巴其一村, 300 多村民如今吃水用水都到井里来挑,各家的自来水龙头已形同摆设,因为给橡胶树打农药把水库的水污染了。”
“西双版纳州是全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在这片不到国土面积 0.2% 的土地上生长着占全国 1 / 4 的野生动物和 1 / 5 的野生植物物种资源,因此向来被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资源保护的重地。‘以热带雨林著称的西双版纳居然开始缺水,与无节制开发橡胶林不无关系。’景洪扫盲专干杨德明说。”
“据中科院勐仑植物园的研究,每亩天然林每年可蓄水 25 立方米,保土 4 吨,而每亩产前期橡胶林平均每年造成土壤流失 1.5 吨,开割的橡胶林每年每亩吸取地下水量 9.1 立方米。按每立方米地下水 1 元、每吨流失土壤 10 元计算,全州橡胶林每年生态效益损失和生态效益替代价值将近 1.5 亿元。”
“中科院勐仑植物园研究表明,天然林每减少 1 万亩,就使一个物种消失,并对另一个物种的生存环境构成威胁。与天然林相比,人工橡胶纯林的鸟类减少了 70% 以上,哺乳类动物减少 80% 以上,这种损失无法进行经济估算。而且,单一经济林发生大面积森林病虫害的隐患难以防范,橡胶白粉病、蚧壳虫病频繁发生。”
“与此同时,州气象局的长年监测表明:在过去 50 年间,四季温差加大,相对湿度下降,州政府所在地景洪市 1954 年雾日为 184 天,但到了 2005 年仅有 22 天。对此,州林业局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虽不能说完全是植胶引起的,但应该说有着直接的联系。’”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沁园春·雪》的故事

    毛泽东和柳亚子(右) 木山英雄在《人歌人哭大旗前: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一书中,以传记...

  • 生逢其时的莎士比亚

    英国戏剧的这一黄金时期,只持续了约75年。而莎士比亚,碰巧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