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开国元老”李光耀病逝 以小搏大开创治国奇迹
综合报道,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3月23日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病逝。李光耀纵横政坛数十年,然而,他曾在笔录中表示,自己不希望以“政治家”的身份被铭记。这位91岁的老人一手打造的治国模式,给世界留下了怎样的遗产? 李光耀的一生,是奋斗、深思与不断“进化”的一生。除了身份地位财富这些“虚名”,他穷其一生积累的精神财富,也留予后人评说。作为李氏家族在新加坡出生的第四代,他早期的思想是在英式教育下成形的。英伦学府剑桥培养了他为人处事的方式,年纪轻轻就展现出领导才能,被老师看好。事实证明,早年的教育影响了他后来乃至一生的思维模式、执政理念。 在返回新加坡,当了几年律师为工人争取权益之后,他意识到,仍处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新加坡,民众没有出路。在20世纪60年代独立思潮逐渐兴起的情况下,他受到激发参与组建人民行动党,开始为新加坡争取自治地位。经过几年艰苦斗争,1959年,新加坡脱离了殖民状态成立自治邦,人民行动党也成为立法议院第一大党,李光耀出任自治邦政府总理,达到其从政的第一个高峰。1965年,新加坡成立共和国,李光耀成为共和国首任总理,开始一手治理这个当时贫弱的弹丸小国。 摆在30多岁的李光耀面前的,是一个还处在“婴儿期”的共和国的一大摊问题。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经济薄弱、外交难推……他苦苦思考。一步步,他摸索着构建适合新加坡的经济、外交道路,迈开了创造性的步伐,开始推行被后来的评论家们所称为的“专家治国”战略。这与之前他接受的西式教育相呼应,在治国手段上,他大量借鉴了西方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以及欧洲国家的福利模式,并取得了成效。 从政府机关到经济民生,从福利体系到激励体制,李光耀一手打造了引起世界瞩目的“新加坡模式”。他让新加坡实现了经济飞跃,跻身“亚洲四小龙”之一;政治清廉、贪腐几无容身之地;国民失业率低、素质高、心态整体稳定;城市建设整齐规范,被冠以“花园国家”的称号;外交上“四两拨千斤”,多方“平衡”,让这个小国即使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也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他以狭小的地理空间创造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创造出特有的影响力。 从政期间,李光耀致力发展新加坡和中国的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前后30余次访华,与中国领导人会晤,共同推进双边关系发展。他访华时曾表示,新加坡赞赏中国奉行的内外政策,中国的发展,无论对亚洲还是世界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形容的那样,人们虽对驰骋政坛的李光耀存在争论,但其智慧和判断力足以作政治家们的“精神导师”。不过,李光耀曾说,自己不想以一个政治家的身份被世人铭记。 那么,抛开政治光环的李光耀,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祖辈是客家人,务实的性格,贯穿终生。虽从小受英文教育,他也努力学习华语和方言闽南话。尤其喜欢学习及背诵中国人的四字成语,也爱喝中国茶,对中国儒家文化,他相当了解。他的妻子是剑桥同窗——一位颇有名望的律师,两人育有两子一女,长子李显龙是新加坡现任总理。闲暇时,李光耀喜爱游泳跑步,还曾对公众演讲,专门传授长寿秘诀。他说,要活到老,做到老,对生活感兴趣,心态积极,勇于接受挑战。 “以小搏大”,也许是最适合概括李光耀政治生涯的四字成语。如今,“开国元老”离去,“新加坡模式”还在延续。李光耀留给这个世界的,是一座被人交口称赞的魅力之城。世人铭记至此,也许就是他最大的欣慰。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回顾:李光耀与五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作为当代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李光耀的影响力远不止新加坡一地,他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政治与外交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光耀一生曾与无数政治领袖会面,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与中国五代领导人的交往。自1976年首次访问中国至今的39年间,李光耀共访华33次,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李光耀是罕有的与五代中国领导人都有过会面的国际政治家。李光耀与他们的会谈和交流,不仅推动新中关系的发展,也对亚太乃至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光耀与毛泽东:获毛泽东接见在当时是殊荣
毛泽东与李光耀合影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于1976年5月10日至23日对中国进行历史性的访问。这是李光耀第一次访华,在新中关系史上是个浓墨重彩的新篇章。访华的重头戏是李光耀会见了毛泽东,由于当时盛传毛泽东病重,这次会见备受全世界关注。 李光耀总理中国之行有个少为人知的背景:在访华前的一年6月,泰国首相库立巴莫到北京访问回来后,向李光耀传达了中国总理周恩来的口信,邀请李总理到中国访问,新加坡政府没有反应。9月,李光耀在伊朗访问时,首相胡韦达也传达了周恩来对李总理的邀请,胡韦达还说:时间不多了,事不宜迟。实际情况是;周恩来已病重在医院。第二年的1月8日周恩来逝世,5月李光耀访华无缘见到周恩来。 李光耀率领的新加坡代表团成员有:外交部长拉惹勒南、财政部长韩瑞生、文化部政务次长李炯才、教育部政务次长麦马德等李,李光耀夫人柯玉芝、女儿李玮玲也随行。全团在1976年5月10日下午到达北京,并预定与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举行三轮会谈。 5月12日第二轮会谈原定下午举行,在会谈前,中方官员突然通知:毛泽东主席要接见新加坡贵宾。按照当年中国的惯例,让毛泽东接见是一种殊荣。李光耀夫人柯玉芝、女儿李玮玲那时正在颐和园游览,中国接待人员也同时请她们中断游览,中方特别指定的人拉惹勒南、韩瑞生、李炯才、柯玉芝、李玮玲与李光耀一起在中方人员护送之下乘车到中南海毛泽东的住所。那时,毛泽东已坐在客厅,他穿着浅灰色的“毛装”,当李光耀一行步入客厅时,两名女助手将毛泽东搀扶起来,跟新加坡的来宾一一握手,表示欢迎。 在毛泽东面前,所有人都非常拘谨,坐得端端正正。毛泽东当时口齿不清,含含糊糊地讲了大约15分钟,由一名中年妇女将他的话用普通话高声重复,相信是中方考虑到新加坡客人不容易听懂毛泽东湖南口音的华语。有好几次,那名女官员在纸上写了几个大字让毛泽东看,确定是毛的意思之后,再由坐在毛身边的翻译员译为英语。 那天的会见,毛泽东的讲话没有太多的实质内容,无非是表达对新加坡代表团的善意。毛泽东不只说话困难,脑筋也不如以前那么灵活,他看来无论是精神或体力都很虚弱。以上毛泽东会见李光耀的经过,根据《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第36章647页转述。 李光耀与邓小平:两位伟人惺惺相惜
邓小平与李光耀 1976年李光耀访问北京时,邓小平还受着“四人帮”的排挤,得“靠边站”。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于1978年访问新加坡。 李光耀在《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中谈到了1978年他与邓小平会面的一段难忘的经历。“1978年11月,这位74岁高龄、矮小精干、敏捷硬朗,不到5英尺高的长者,身穿米色毛装,从巴耶利巴机场的一架波音707客机上走下来。他脚步轻快,检阅了仪仗队之后,同我一起乘车到总统府的宾馆去。那是我们总统府里的迎宾别墅。当天下午,我们在内阁会议室进行正式会谈。” 会面中,两个半小时内邓小平一直谈苏联对世界构成的威胁,他认为,所有反对战争的国家和人民必须组织联合阵线,同声反抗战争贩子。他引述毛泽东的话说,必须团结起来,对付那个“王八蛋”。 晚宴上,邓小平盛情邀请李光耀来中国访问。李光耀表示感谢,他说,等中国从文化大革命中恢复过来他就来。邓小平说那需要很长时间。李光耀则说:“你们真要追上来,甚至会比新加坡做得更好,根本不会有问题;怎么说我们都不过只是福建、广东等地目不识丁、没有田地的农民的后裔,你们有的却尽是留守中原的达官显宦、文人学士的后代。”邓小平听后沉默不语。 在这次会面中,李光耀告诉邓小平,中国的电台广播直接向这些亚细安国家的华人发出革命号召,在亚细安各国政府看来,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颠覆行为。李光耀接着说,也许邓小平从来没有这么看:中国怎么仗着世界强国的姿态,逾越区域内的各国政府,颠覆它们的公民。但是,要这些国家听从他的建议,组成联合阵线合力对付苏联和越南,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 “邓小平的表情和身势语言都显出他的错愕。他知道我所说句句属实。”李光耀本来以为“邓小平态度多半跟1976年华国锋在北京同我会谈时没两样,不会理会我的看法”,然而突然地,邓小平问李光耀:“你要我怎么做?”李光耀吃了一惊,“我从未遇见过任何一位共产党领袖,在现实面前会愿意放弃一己之见,甚至还问我要他怎么做。”李光耀犹豫了一下,然后直率地说:“中国必须停止马来西亚共产党和印尼共产党在华南所进行的电台广播。” 这第一次会面,李光耀对邓小平印象深刻,他在书中写道:“邓小平是我所见过的领导人当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尽管他只有5英尺高,却是人中之杰。虽已年届74岁,在面对不愉快的现实时,他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想法。两年后,中国同马来西亚和泰国两地的共产党分别做了其他安排,果然从此终止了电台广播。” 李光耀曾经看到过人民大会堂里摆放着痰盂,所以也特地安排把一个蓝白色的瓷痰盂摆在邓小平的座位旁。李光耀也了解到邓小平有使用痰盂的习惯,因此虽然新加坡总统府里有规定,冷气房里不准抽烟,但还是特地在显眼的地方为邓小平摆了个烟灰缸。“这都是为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人物而准备的。”晚餐时,李光耀请邓小平尽管抽烟,邓指着夫人说,医生要她让他把烟戒掉,他正在想办法少抽。整个晚上邓小平没有抽烟,也不用痰盂。因为邓小平也看过报道,知道李光耀对香烟敏感。 邓小平离开新加坡之前,和李光耀再次在总统府别墅见面了,谈了整20分钟。邓小平很高兴能在相隔58年之后旧地重游。他觉得新加坡的改变实在太大了。他说,他一直希望能在去“会见马克思”以前,到新加坡和美国走一趟。新加坡,因为邓小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前往法国马赛念书和工作途中经过这里,有一面之缘,那时新加坡还是个殖民地;而美国,则因为中国和美国必须对话。 “几个星期后,有人把北京《人民日报》刊登的有关新加坡的文章拿给我看。报道的路线改变了,纷纷把新加坡形容为一个花园城市。说这里的绿化、公共住房和旅游业都值得考察研究。我们不再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李光耀在回忆录中写道。 李光耀与江泽民:双语交谈不需要翻译
江泽民与李光耀 在江泽民担任中国最高领导人期间,李光耀曾与其数次会面,双方曾就新中关系、台海局势、苏州工业园等问题进行过深入交流。2010年时,已卸下领导职务的江泽民还在家乡扬州宴请李光耀,同这位老友叙旧。 在李光耀的另一本著作《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中,他曾写道:新加坡领导人如果能以华语跟大中华圈的领导人沟通,那将是新加坡的优势。他本身就是凭着一口华语,同中国前领导人江泽民、前台湾地区领导人蒋经国等建立了融洽的关系。 李光耀在书中回忆,在中国领导人对美国及西方世界的认知还不足时,江泽民会邀请他出席晚宴,与他讨论外界的情况。“他会抓住我的手问我:‘跟我说西方对我们的真实看法!’” 李光耀对华语的使用,并不停留在与中国领导人寒暄的层面,他也用华语讨论敏感的重要课题。他在书中提到,1994年5月,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请求吴作栋代为向江泽民提议,让中国大陆、台湾和新加坡联合设立一家国际船运公司,处理两岸之间的贸易。新加坡将只持象征性股份。李登辉请新加坡代为提议的用意,是希望以新加坡作为中介,从而提高提议受大陆方面重视的机会。 江泽民当时并没有接受建议。 几个月后,吴作栋草拟了建议书,李光耀再先后找了李登辉和江泽民谈。李登辉同意这项建议。几天后,李光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江泽民,江泽民说:“我有翻译员,但是我们别浪费时间,你就说英语好了,我听得懂。而我说华语,你也能听懂。有什么不明白的,我的翻译员可以帮忙。” 两人当天的确省下不少时间。那场讨论非常热烈,江泽民还向李光耀解释他为何难以接受李登辉的建议,因为李登辉当年4月受访时,把自己比喻为要率领人民走出埃及到应许之地的摩西。 李光耀与胡锦涛:胡锦涛称李光耀是中国的老朋友
胡锦涛与李光耀 2002年,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访问新加坡,会见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胡锦涛称李光耀是“中国的老朋友”,为中新关系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李光耀也对胡锦涛有不错的评价,2003年他接受《日本经济新闻》访问时表示,中共新一代领导人胡锦涛是个“思考周密、沉默寡言、脚踏实地和记忆力超强”的人。 李光耀与习近平:李光耀称习是“曼德拉级别”人物
习近平与李光耀 中国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新加坡渊源很深,早在其任职福建省时期,习近平就曾四次访问新加坡。2007年习近平升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后,接见的第一个外宾也恰是李光耀。 这次会面后,李光耀对习近平表示赞赏,他对习的评价也被收录在2013年出版的新书《李光耀观天下》中。李光耀表示,“他(习近平)让我感觉他很大气,是一位思想有宽度的人。他对问题深思熟虑,不是要炫耀知识的那种人……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他经历过不少艰难,例如年少时被下放,1969年派到陕西,但他还是能慢慢向上爬,从不埋怨或发牢骚。在我眼中,他跟纳尔逊·曼德拉(南非前总统)是同一等级的人。” 2010年,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问新加坡,和李光耀一起主持了邓小平纪念铜像的揭幕仪式。因之前的会谈较原定时间为长,仪式延迟近20分钟。李光耀以主人身分先到场迎接习近平,习近平则礼貌地请李光耀先就坐。主持仪式时,习近平也细心地用手搀扶李光耀起身。结束后,习近平又再次与李光耀握手,并说“很高兴跟您会面。”言行之间流露出对这位长辈的尊敬。 (来自《联合早报》,文章有删节) 来源:凤凰资讯
李光耀关于中国的9个预言
3月23日凌晨,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病逝,享年91岁。作为领导新加坡52年的“国父”,他被一些人称为“政坛巫师”,以赞誉其独到的政治眼光。撒切尔夫人就曾说:“我观察这个人几十年,他的预言从来就没有错过”。 李光耀生前与中国五代领导人均有交往。自1976年首次访问中国至今的39年间,李光耀共访华33次,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都有会晤。据凤凰视频整理,对于中国的发展,李光耀曾经数次做出“预言”。其中的一些已被验证,另外一些则静待时光。 预言1:“中国在西太平洋的对抗终将占上风”李光耀称中美两国争夺亚太地区主导权的竞争已经开始。中国将把美国赶出12海里的领海乃至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届时,中国将成为区域大国,必要时也会展现力量。 预言2:“中美并不是美苏的零和游戏关系”很多人认为,美国重返亚洲,是要防堵中国。可是李光耀认为,中国不是苏联,因为中国过去苦了这么多个世纪,志在国家的利益,而不是改变世界。 预言3:日本正在慢慢“走向平庸”李光耀早在1996年就预测中国经济将超越日本,而中国并没有让他等到2030年。日本2010年名义GDP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中国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预言4:“战后出生日本人若掌权,日本或自行发展军力”“在日本战后出生的一代人于15至20年后掌权时,日本中断与美国盟约而自行发展军力的可能性不能被排除。”时至今日,似乎李光耀的预言正在应验中。安倍推动集体自卫权是日本脱离和平宪法的第一步,日本右翼政客们也希望摆脱美国的束缚。 预言5:“阿穆尔河湾地区将重新住满中国人”俄罗斯并没有有效的让乌拉尔以东地区的经济和人口增长,在远东闲置了大量的土地。李光耀认为俄如果不在远东地区采取措施,该地区将成为中国的“原材料附庸”。目前至少有20万中国人生活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未来将有更多。 预言6:“印度会成为军事大国,但经济不会繁荣”2005年,李光耀曾认为印度在未来将超越中国,但是4年后他明确对记者说:“我收回之前对对印度的乐观判断。”他批评印度“尚空谈,少实干”。基础建设落后,语言不统一及种姓制度也都制约了印度的能量。 预言7:“两岸统一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当被问到“台湾调查显示,支持独立比要统一的人更多”,李光耀直言这毫无意义:台湾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对美国则不是。“(假如台海出现战事)即使中国在第一战打输了,也会返回来打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不断地打,直到胜利”。 预言8:习近平“应该属于曼德拉级别的人物”2007年11月访华时同习近平的首度会面,给李光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习近平的大气让我印象深刻。他视野广阔,看待问题深刻透彻,但又丝毫不炫耀才识。他给人的感觉很庄重。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我进一步想到他曾经受的磨难与考验,1969年到陕西插队,一步步往上奋斗,从未有过牢骚或怨言。我想,他应该属于纳尔逊·曼德拉级别的人物。” 预言9:中国未来“很难预测” 习近平未来将采取什么政策,李光耀罕见表示“很难预测”。就国内的挑战而言,中国正处于关键时期,习近平将会集中精力处理这些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会有怎样的外部突发事件摆在他的面前。一旦发生严重的不测,计划必定要受影响。“不过我相信,他能处变不惊、妥善应对。习近平很有影响力,我相信他能领导好中国共产党,他的军队背景又使他在军中同样很有威信。” 来源:凤凰资讯
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