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纪念 >

上海解放70周年;记忆(4)

时间:2019-05-10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 杨宝宝 点击: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解放70周年。70年来,上海走过了一段非凡的征程,身在其间,生活在上海的千千万万市民,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化。 活动现
原标题:见证上海70年成长,听葛剑雄、马伊琍们讲述上海的记忆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解放70周年。70年来,上海走过了一段非凡的征程,身在其间,生活在上海的千千万万市民,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化。

 
活动现场。左二起:葛剑雄、俞立中、陈戌源、马伊琍  摄影:张弛
 
      5月7日,解放日报社在上海锦江小礼堂举办第75届文化讲坛,邀请各界嘉宾共论“70年,见证一座城市的成长”。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戌源和演员马伊琍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讲述他们亲身感受的城市故事。
 
      葛剑雄、俞立中:受惠于上海教育
 
      位于黄浦江入海口,上海长期以来是中国最为开放和国际化的城市。教育资源也一直十分丰富。葛剑雄和俞立中都曾受惠于上海的教育,并至今为提升这座城市的教育水平而努力。
 
      葛剑雄1956年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从家乡浙江南浔迁到上海,在上海生活了63年,“见证了上海历史上最辉煌的这一段时间。” 
 
      上中学后,凭学生证学生就可以去上海图书馆读书,第一次走进图书馆,葛剑雄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么好的地方给我看书,这么多的书我可以自由地借。”在图书馆他读了《三国志》等很多历史著作,打下了之后从事历史研究的基础。
 
      上海的包容和机会,给了葛剑雄更多人生的可能性。他高中因为肺结核体验不合格,丧失了参加高考的资格,后来通过上海教育学院的师资培训班成为了一名中学英语老师。之后葛剑雄还在上海外语学院夜校部读了一年,上外的老师水平很高,一年正规的英语教育对他帮助很大。
 
      在十余年中学老师的生涯中,葛剑雄在上海新华书店读了许多历史、地理书籍,还认真学习了英文版的《毛选》。凭着丰富的积累,恢复高考后不久,他报考了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实现了十几年前遗憾错失的“大学梦”,“当然我不能说其他地方没有看到这些书的机会,但我相信上海的机会在中国肯定是算多的。这就是我虽然没有上过大学,还能够侥幸的考上研究生的原因。”
 
      此后,留在复旦大学读书工作,1996年,葛剑雄担任了由其老师谭其骧创办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我个人是幸运的,遇到了这个伟大的时代,这样充满希望的城市。”在上海的63年,葛剑雄从小镇少年成长为历史学领域的著名学者,“从我研究、接触的中国历史,我认为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时代,能够跟上海以往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余年相比。”
 
      俞立中是新中国的同龄人,经历了从上山下乡到恢复高考、出国留学等一个个命运的转折点。除了在黑龙江上山下乡的9年和在英国留学的5年,他剩余的56年人生都在上海度过。
 
      除了上山下乡,俞立中成年之后的时光都在学校中度过。在黑龙江时,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他打着手电筒在蚊帐里复习,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之后又去英国留学。
 
      1990年回国后,俞立中先后担任过三所不同类型的大学校长,见证了中国高校从安不起一部空调到拥有世界一流硬件水平实验室的过程。抱着投身高等教育改革的愿望,他直接参与了中外合作办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的创建,这所以国际视野建设的大学,目前有一半学生来自海外。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一大批了解世界、善于跨文化沟通交流合作的中国青年。同时培养一大批了解中国问题的国际学生,建立和中国之间的纽带,让中国更快的走向世界。” 亲身经历了新中国高等教育走过的历程,俞立中深感到一座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教育,同时,一流的教育才能支撑起一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
 
      陈戌源:上海港的70年蜕变
 
      上海对外贸易的发达离不开上海港,这一世界级的港口已经连续9年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的对外贸易,近三分之一货值是从上海港运出。但回顾往昔,1949年上海解放时,上海港一年的货物吞吐量只有190万吨。
 
      陈戌源在上海港工作了46年,从码头工人到企业领导,这46年是他个人的成长之路,也是上海港的巨大发展时期。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港经历过改革的阵痛。1990年代,上海港的港区遍布黄浦江两岸,影响了城市的发展。上海港经历了一次结构调整,从黄浦江全面走向海边。不少员工因为企业调整下岗,虽然得到妥善安置,陈戌源至今都觉得对他们有所亏欠。但经历这次调整,黄浦江才有了今天干净整洁的面貌,上海港也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其后,为适应船舶大型化的要求,上海港选定浙江小洋山建设深水港。“没有洋山港的建设就没有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今天,也没有今天我们讲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国家站位在上海的实施。所以洋山港的建设,从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来讲,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陈戌源说。
 
      迎来大发展的上海港也没有忘记员工,在陈戌源推动下,上港集团启动全员持股计划,如今上港集团16000名员工,92%既是员工,也是股东。陈戌源希望,通过持续推行员工持股计划,让员工退休之后可以解决养老等一系列资金问题。
 
      马伊琍:上海因有情怀让人留恋
 
      平等、开放、包容……上海以它的海纳百川,给了市民更多的机会,也改变了更多人的观念。对于马伊琍来说,她受益于上海的第一课从“男女平等”开始。
 
      马伊琍家从祖辈就来到上海。她外公外婆那一代,重男轻女的观念还很严重,外婆生了7个孩子,前面6个都是女孩,名字直白地叫“来弟”、“禁妹”……对男丁的渴望溢于言表。
 
      到了马伊琍出生,赶上计划生育的年代,一家只能要一个孩子。马伊琍的父亲是独子,马伊琍出生后很多人都问她妈妈 ,“你公公婆婆会不会不高兴”。
 
      “但没想到我爷爷奶奶特别高兴。”马伊琍小时候被爷爷奶奶宠着,从来不做家务活,每餐都有大鱼大肉。邻居都说她妈妈运气好,遇到了开明的公婆。
 
      “我爷爷说,因为这是大上海,生男生女都一样。”在上海,马伊琍从小就接受到男女平等的观念,从中受益无数,“我今天几乎是一抓住机会就表达女性的话语权,给大家一种独立和自信的感觉。这还是要归功于我的成长环境、养育我的城市上海。”
 
      虽然生在上海,但1998年到2014年,马伊琍都在北京居住。离开上海的16年中,她每年回上海的时间不超过1个月,却陆陆续续写了221条关于上海的微博。上海秋天不扫落叶的街道、兢兢业业的交通协管员、老房子老弄堂、路边店的刨冰和锅贴……构成了她心中有温度、有情怀的故乡,“上海,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座极有情怀的城市,可以引来世界顶级大牌的高端,也可以容得下街边小摊的卑微。”
 
      每个人的记忆,构建起上海的城市记忆。5月27日,上海将迎来解放70周年纪念日。这70年的成长,既是一段海纳百川、波澜壮阔的城市发展史,也是一段志向高远、步履铿锵的城市奋斗史。
 

(责编: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