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史话 >

青春的回忆

时间:2015-09-11来源:征文 作者:林惠子 点击:
青春最人生最美好的回忆,可我们的青春却在一片黄土地上消耗、消失;因为我们处在那个年代,我们是知青。 让我一直难忘的是那年的冬天:我们在没有一个文艺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排练了一台文艺节目,为当地的老乡演出了样板戏片段。 冬天来临,冰天雪地,东北
青春最人生最美好的回忆,可我们的青春却在一片黄土地上消耗、消失;因为我们处在那个年代,我们是知青。
让我一直难忘的是那年的冬天:我们在没有一个文艺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排练了一台文艺节目,为当地的老乡演出了样板戏片段。
冬天来临,冰天雪地,东北人开始猫冬,男人抽旱烟,女人坐在暖和的炕上絮棉衣、棉被,搓苞米,我们没有什么事可干,也无处可玩。女生翻箱倒柜,拿出照相本一页页地翻看着,回味上海风情岁月;有人拿出漂亮的手绢和真丝围巾互相欣赏,后来没有什么东西可欣赏了,我们开始“大眼瞪小眼”,无聊极了。
有一天,战伟炜在屋里起了《白毛女》中的一段舞蹈,我们跟着唱了起来,这一唱一跳倒来了兴趣。
有人建议:“我们成立一个演出队,给社员们演出样板戏,怎么样?”
当时全国的文化节目只有八个:《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沙家浜》等。大家看过好多次,记住了这些片段唱腔和基本动作。
“这主意不错!可是我们从来也没有演出过,万一演不好怎么办?”
有人担心起来,万一演不好,被人“上纲上线”,那可是一个“草木皆兵”的年代。
“不要紧的,肯定能演好,说不定还让我们到公社巡演呢。”我当时什么也不怕的,初生牛犊不怕虎。
“没有服装和道具,怎么演?”大家兴奋得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不要紧,想办法,”大家兴致勃勃,我们八个女生,一个男生,在什么也没有的情况下,开始筹备起演出节目。
先排节目单:第一个节目是《白毛女》选段中的独舞和伴唱: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年来到……”
《白毛女》是根据1945年,河北阜平一带流传着关于“白毛仙姑”的传说而改编的。杨白劳因欠了黄家地主的钱无力偿还而喝卤水自尽;女儿喜儿躲在山洞里,头发皆白,最后被大春救出。当时的文艺创作是主题先行,一切为政治而服务。《白毛女》的悲惨遭遇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其实一段戏是杨白老买了三尺红头绳,喜儿拿着红头绳,高兴地跳起了舞,歌曲是这样的写的:
“人家的闺女有花戴,买上了三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扎呀扎起来。”
我们从前院二婶那里借了一件红斜襟棉袄,战伟炜穿上后,做了一个造型,大家惊喜地说:太像喜儿了!有了戏服,没有长辫子怎么办,有人说:“到生产队要一捆马尾巴,把它编成小辫子。”这个主意太好了!大家喜出望外。
生产队管马圈的老扬头知道我们演样板戏要用,连声说:“好、好,我马上给你们去拿。”他到了仓库拿出了一大把黑乎乎的马尾巴。
我们洗干净后,将马尾巴编成一条又黑又粗的小辫子;扎在战伟伟的头发上,大家呼叫起来,真像喜儿!看到这样的造型,我们更有信心了。
第二个节目是《红灯记》中的片断:李奶奶对铁梅讲革命历史。
《红灯记》是讲述一家三代人为革命而献身的故事。这三代人不是一家人,共同的命运使他们走在一起,与日寇顽强斗争,最终完成了任务。
我们演的是父亲牺牲后,李奶奶向铁梅道出真相的一场片段。有一个道具是一盏红灯,我们到队里借了一个挂在马绷上的灯,外面贴上红纸,红灯的道具就有了。
我来演铁梅,我说。我将马尾巴辫子放在胸前,做了一个李铁梅的造型,大家说很像。谁来演李奶奶呢?沈端的脸型有点像戏里的李奶奶,大家一致同意要她演。
可是她不高兴地说:“要我演老奶奶?我没那么老吧。”
“不是你老,是因为你长得像李奶奶。”没等她答应,我们就将她的头发盘成发髻,穿上一件老太太的蓝棉袄。
当她坐在凳子上,哦,简直像极了!我们哈哈大笑。
额头上没有皱纹,这容易,当时没有眉笔,有人眼珠一动,有了,用烧黑的柴火棒在额头上画几下不就行了。现在看来我们当时也很有创意。
这个场面没有什么动作,就是两段唱腔。李奶奶坐在板凳上,铁梅半跪在奶奶身边,我们刚摆好架势,大家惊呼起来:太像了,可以上舞台了!
可是光靠功架好也不行,要唱得好,才是关键。
沈端可是练台词:“爹,不是你的亲爹!奶奶也不是你的亲奶奶!咱们祖孙三代本不是一家人哪!你姓陈,我姓李,你爹他姓张!”说完后,就唱起了:“铁梅呀,你不要哭,莫悲伤,要挺得住你要坚强,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
沈端的嗓子有点嘶哑,还有点像:“十七年,风雨狂!”
李奶奶的叙述家庭革命的念白很感人,大家都沉浸在剧中。据说九十年代复排此剧时,仍然引起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当她唱完后,我悲伤地喊道:“爹----”、“奶奶-----
这一声悲切、高昂若带些颤音的叫喊让大家目瞪口呆,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假嗓子很好,大家立刻进入了剧中:“听奶奶讲革命,原来我是风里生来,雨里长......”也许是年轻的缘故,虽然没有人教,可是我们听几遍就会唱。
谁来演李玉和呢?当时户里只有一位男生,长得像现在的演员陈坤。他很腼腆,怎么也不肯演。怎么办?我们只好让身高1米7的李丝丝来演李玉和。
但是她父亲来信告诫说,“女的千万不能扮演男英雄,小心有人扣帽子,说你们委曲样板戏。”家长因为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他们草木皆兵,不敢越雷池一步。
当时有些细节我已经忘了,写此文章时问同学:“当时用什么唇膏?”
“是用红药水,”李丝丝告诉我:“先给一位做同学试验,刚涂完,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原来红药水太红了,看上去像个吸血鬼;后来抹淡一点,效果就很好。”
“如果要喝水或碰上口水褪色了,怎么办?”我疑惑地问。
“我们用蛤蜊油和凡士林涂在上面,红药水封在里面就不会退色了。” 李丝丝告诉我,看来我们当时真得很聪明。
第三个节目是独唱电影《英雄儿女》中的插曲:烽烟滚滚唱英雄。
影片《英雄儿女》的原始素材是根据巴金短篇小说《团圆》改编。讲述了人民志愿军某军政委王文清,在战火纷飞的朝鲜前线与失散十多年的女儿王芳相逢的故事。
其中王成英勇牺牲的一段很感人,他跳上高崖,手拉爆破筒,大声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 王成壮烈牺牲,在硝烟弥漫中响起了妹妹王芳的歌声: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
  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
  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
英雄猛跳出战壕 一道电光裂长空,
  地陷进去独身挡,天塌下来只手擎,
  两脚熊熊趟烈火,浑身闪闪披彩虹。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
这首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从六十年代始起,唱红了祖国大江南北,家喻户晓。这首歌是我自告奋勇要独唱的,虽然有的地方跑调了,因为唱得很有激情,嗓音也很高,所以社员们听得很人神,唱完后大家拍手鼓掌。
第4个节目是《智取威虎山》中的一个片断。
《智取威虎山》写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侦察排长杨子荣,扮装土匪钻进敌人内部, 里应外合捣匪巢的故事。
我们演杨子荣和土匪头子鸠山周旋的一个片段。谁来演杨子荣呢?没有男生演,只好女扮男装了,我说:“我来演吧。”
杨子荣穿的是绿色棉大衣,国家发给我们的军大衣也是绿的,穿上很合适。把棉帽子戴上,造型和杨子荣差不多。
有一位同学知道京剧里的几个动作:“大跨步”,以示上高岭;挥鞭、拉缰绳,是骑马动作:再做几个“跨腿’、“抬腿”的动作,以示穿过密林。所以我也学了几招。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照相机,未能将这些场面拍下来。
林勤演小常宝,她的脸型和常宝很像,脸若银盘,眼含水杏,很是可爱。
第三场:深山问苦,情景是偏僻的山坳里。
窄小的木屋,桌上碗筷狼藉,常宝在屋里收拾桌子,常猎户向屋外眺望。这些场景很容易布置,当时东北农村每户人家就是这样的情景。
难的是怎样做一件常宝穿的羊皮棉袄?有了,我们从村媳妇那里借来了一件花碎布的棉袄,四周缝上一圈棉花,看上去很像羊毛。林勤穿上戏装,戴上一顶白羊皮的帽子,太像小常宝了!
杨子荣到他们家,无限深情地说:孩子!毛主席、共产党会给我们作主,你说吧!
常宝说: 叔叔!我说,我说!
八年前,风雪夜,大祸从天降!座山雕杀我祖母,掳走爹娘。
夹皮沟大山叔将我收养,爹逃回,我娘却跳涧身亡。娘啊!
避深山,爹怕我陷入魔掌,从此我充哑人女扮男装,
白日里,父女打猎在峻岭上,到夜晚,爹想祖母,我想娘。
盼星星盼月亮,只盼着深山出太阳,
只盼着能在人前把话讲,只盼着早日还我女儿装。
只盼讨清八年血泪账,恨不能生翅膀、持猎抢、飞上山岗、杀尽豺狼!
这些台词写得很有激情,当时的文艺工作者为了样板戏真是呕心沥血。
现在想起来我们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真好!什么都敢尝试,也不胆怯。我们没有专业人员的训练,就大胆地演起来了样板戏,还演得很像。
当时县里有专业的文艺小分队,去每个公社巡回演出。他们演出有工资,受到农民的欢迎,有吃有喝的。我们是自发的业余小分队,没有一个工分,可是我们并不在乎。
最后我们合唱了罗马尼亚电影中的歌曲:《啊,朋友》
有一位女同学,很会唱歌,经常教我们唱歌,这次她也独唱了几个歌曲。我们经过了一个星期的排列,准备了约一个小时的节目。唯一可惜的是没有一件乐器,如果有一架手风琴或一把二胡,我们肯定要大张旗鼓拉开到公社去演出了。小队长看了我们的排练后,眉开眼笑:你们还真有出息,不错,给大伙演一场,让大家也乐乐。”
不花一分钱就能看节目,那敢情好!集体户的贫下中农户长乐了:“这可是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成果啊,哪个队的知青会演样板戏?公社领导知道了,肯定能当典型,到县里、市里作汇报演出呢。”
听了这样的赞美,我们很高兴,在那个时代当典型可是一件美差;我们天天喝井水、啃咸菜疙瘩、苞米大饼子,只有过年才能吃上肉,到县里开会天天能吃肉,这是我们朝思暮的美事。
队里挨家挨户通知:明天到生产队会议室看演出啦!那天热闹极了,队部的钟声“当、当、当”地敲响起来。社员们像赶集一样兴高采烈地从村头、村尾朝队部涌去;平时不怎么出门的小媳妇也抱着孩子,乐呵呵的凑热闹来了。
社员们看得津津有味,大家拼命拍手鼓掌。演出完后,许多社员围着我们不肯散去,仔细地端详着我们自己缝制的戏服,连声称赞:“上海人,就是聪明!” 前院的二婶乐呵呵地夸奖道:“你们这帮丫头,可真有能耐!
妇女队长摸了摸我头上的粗辫子问:“哪来这么粗的辫子。”
我说:“是马尾巴,从老杨头那里拿来的。”
社员们恍然大悟。有人幽默地说了一句:“原来是‘马尾巴的功能’”
大家哈哈大笑起来,原来那是电影《春苗》里的一句台词,后来“马尾巴的功能”,成了大家的口头禅,也成了我们集体户的典故。
第一场演出圆满结束后,我们又进行了修改和排练。
“我们去隔壁的11队演出怎么样?”有人建议道。
“是啊,好不容易排练好,多演出几场。”大家一致同意。
几天后,我们顶着鹅毛细雪风雪到隔壁生产队演出。我们还规定:分文不取,也不能拿社员送的任何东西。
在场地上,社员为我们搭了一个临时大舞台,后面是天然的背景:有一排松树林,缕缕阳光照在雪地上,效果很好,这次演出也很成功。
虽然我们唱得嗓子感到有些干渴,也没有向社员要一口水喝;可是回到集体户后,大口大口地喝着大缸里的井水,累得趴倒在炕上。我们一共演出了四场,后来由于几位同学要回上海过年,只好宣告解散。
虽然演出没有任何报酬,自娱自乐,抚慰了蠢蠢欲动的青春欲望;外出演出,使我们看到了青春年华的价值。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沁园春·雪》的故事

    毛泽东和柳亚子(右) 木山英雄在《人歌人哭大旗前: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一书中,以传记...

  • 生逢其时的莎士比亚

    英国戏剧的这一黄金时期,只持续了约75年。而莎士比亚,碰巧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