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观点 >

知青一代的养老为何成了大问题

时间:2018-10-04来源:扬州老知青研究会 作者:王家林 点击:
知青一个特殊年代的名字。中国60岁至70年老年人中,曾经上山下乡的知青占到70%左右。如今他们面临退休养老疾病等问题,三千万知青正在减量,他们也急待政府和社会各方给予关注和支持。 知青一代 为何现在养老也成了大问题? 一、知青老年化状况 在中国社会


“知青”一个特殊年代的名字。中国60岁至70年老年人中,曾经上山下乡的知青占到70%左右。如今他们面临退休养老疾病等问题,三千万知青正在减量,他们也急待政府和社会各方给予关注和支持。
 
知青一代 为何现在养老也成了大问题? 
 
一、知青老年化状况
 
在中国社会养老的大形势下,知青老龄化状态及养老问题尤为严峻。中国改革进程中出现各类的不完善“阵痛”,诸如基尼系数过高,贫富差距过大,缴纳社保金和退休养老金领取出现双轨制,社会养老资源稀缺匮乏等,知青都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有企业亏损倒闭、破产、改制。大批职工下岗失业,其中知青占75%左右。21世纪初至今退休的老年人中,曾经上山下乡的知青占三分之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老知青刘晓萌在《不要美化上山下乡》一文中说:“现在城市的底层,被边缘化的贫民,很多都是当年的知青。前几天看到知青作家梁晓声有个谈话,他说85%的知青处在社会底层。落入底层的原因当然有多种,有的原本就是工农子女,家境差、文化水平低,又没有可以利用的社会关系,他们在农村呆的时间较长,后来没能升入大学;再有就是他们的家庭出身不好。所以我觉得不能忘记这些人。
 
知青一代 为何现在养老也成了大问题?
(二)知青老人中的绝大多数处于社会的最低层,退休金低,仅够维持自身生活,若患病或需要护理,就会捉襟见肘,无力承担,陷入窘困境地。2013年2月22日,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社会保障绿皮书》和《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显示,全国老人近四成人认为养老金过少,甚至不能满足生活需要。绝大多数知青未富先老,退休后由于领取的退休金少,社会保障低,早已沦为社会最低层的庞大弱势群体。
 
知青一代 为何现在养老也成了大问题?
 
二、知青养老困境的原因
 
中国地广人多,国情复杂,进入老年社会后面临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多,当局和社会都深感困扰。就知青养老问题而言,笔者认为当前存在“四大缺位”,即主体缺位、政策缺位、资金缺位、资源缺位;还有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过大。
 
(一) 养老主体缺位
 
中国传统历来强调“老有所依,老有所靠”,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人进入老年必然产生依赖感,究竟能依赖谁?80年代曾说,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90年代变成,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新世纪后大家的共识是,养老不能靠政府。
 
知青一代 为何现在养老也成了大问题?
 
中国传统的养老理念是“养儿防老,多子多福”,这对当代的中国社会已不现实。因为1979年中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后,家庭普遍是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三口小家庭,他们的独生子女婚后呈现“4+2+1”的倒三角模式。一对年轻夫妇要赡养4个老人和1个小孩,自己还要工作挣钱,导致很多年轻家庭负担很重,照顾老人往往力不从心。有人戏称,中国独生子女的一生是:无比幸福的童年;无比沉重的中年;无比凄惨的晚年。
 
在当今中国,要实现“养老靠社会”是很不现实的。因为“养老靠社会”的实质就是要依靠政府或社会慈善公益组织,而中国的社会公益慈善机构组织现时很不完善,国民整体慈善意识不强,老百姓也好,企业家也好,他们的捐助慈善多是发生大灾大难的时侯,依靠广大民众的善举不可能支撑永久性的社会慈善开支。
 
知青一代 为何现在养老也成了大问题?
(三) 养老资金缺位:
 
由于养老金缺口日益扩大,延长退休年龄被提上议程,以减少养老金的支出。2020年逐步将退体年龄推迟到65岁。根据测算,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全国的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而据《新快报》报导,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则强烈反对延迟退休政策。他认为,要解决养老金的缺口问题,应该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或者划拨国有资产入全国养老基金中,以及在养老金基金的保值、增值等方面来弥补补养老金的缺口,不应在延迟退休年龄上做文章。社会学专家唐钧也认为,一些官员、专家主张延迟退休,或提高职工缴交养老金的标准,是撇开政府的责任。事实上,现在全国的养老金总额存在巨额债务和缺口,是长期以来政府财政对社保投入太少的结果。
 
(四) 养老资源缺少:
 
养老资源是指社会的养老福利院床位、治疗器具、护理设施等物质条件。改革开放前,中国是一个物质短缺的社会,许多物资还要凭票证计划供应。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物质越来越丰富,早已经是买方市场,但社会福利性的养老、医疗服务资源仍然十分紧缺匮乏。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每100位60岁以上老人,国家财政承担的公益养老福利院床位,达到18-20张床位,非洲国家也达到12张床位。然而中国就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也才达到6-7张;内陆一些条件差的城市,只有2-3张,有的地区更几乎空白。有关数据显示,现时中国的养老保障和医疗服务复盖面,仅占老龄人口的56%。北京市老人排队等侯公办养老院的床位,一般要轮候几十年,最久的甚至要轮候100年。很多城市老人轮侯公立老人福利院的床位,己经排到10年至20年后。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快了民营资本进入养老行业的脚步,但是一是目前企业投资养老项目的时间还不长,还处于探索阶段;二是投资成本高,国家扶持力度还不够,对于部分低收入知青人群来说入住费用压力比较大,需要福利政策支持。
 
如何走出知青养老的困境,让广大老知青能安渡晚年,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涉及中国的政治与和谐稳定。也希望有识之士能尽快能拿出可行性办法解决这一难题。
 
文章来源:江苏社会文化研究学者、扬州老知青研究会秘书长王家林(有删节)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