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歌手唐强 “创作”网络歌曲《鲁迅买墨汁》,用海南方言低俗恶劣地侮辱鲁迅先生。当地报纸拍案而起,《实在不能忍!这样的海南话歌曲竟上架抖音、网易云等各大平台?》,激起万千网友义愤不已,海南文化执法当局,更是依法停止唐强从事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活动,并责令罚款、道歉。 这是最新一起 “骂”鲁迅的案件,然而这些年来,对先生的辱骂从来没有“退出”过,早已不是“七八年又来一次”。十多年之前,关于“老石头”“老顽固”甚至“偏执狂”的骂声,我们还没有忘记;几年之前,关于内山完造,关于“卢布”,上世纪30年代文化特工制造的谣言又卷土重来,甚至八道湾关于羽太信子的蜚短流长,那些早已破灭的老调,竟又翻出来重弹。近年以来,更有什么“两个”鲁迅论,“遇到共产党人瞿秋白后走向邪路”的妄评悄然登场…… “骂鲁迅”太不靠谱,也没有多少人附和,于是就来“挖鲁迅”。“挖”什么呢?并不只是孔乙己牌的茴香豆、百草园号的土特产等等,已经成了驰名的商标,直到引起周家后人的维权,仍然在那里畅销——不是这种小儿科的“吃鲁迅”,而是说近年以来,一系列“鲁研”的“新发现”次第而出。比如说,鲁迅什么行政级别?一举考出先生曾任教育部佥事兼社会教育司一科科长,所以“享受副处级”,相当于今天的副调研员,绝不是尔等天天说的正科级啊!大小也是个“领导干部”!又比如说,鲁迅一年赚多少钱,突然成了显学。大家都来考证他的收入账,都来折算今天相当于多少人民币,甚至得出鲁迅的敢说话,就是因为他有钱,“经济独立”,才不要仰人鼻息。当然更有独辟蹊径的,“挖”出鲁迅家一本什么菜谱,先生一日三餐吃什么,青菜豆腐、绍兴梅干菜,从中可以“挖”出鲁迅“一生节俭”的高风亮节,所以居然也有了一点“轰动”。 再比如说,有人从浩如烟海的《鲁迅日记》中,竟“挖”出一条“从没人注意过的”手书。那便是1924年的4月25日,先生“上午往师大讲,午后在月中桂买了上海竞马彩票一张,11元”——鲁迅时居北京,这张“上海的彩票”有没有中奖?是不是“次日寄给了三弟建人”,于是成了需要“大力研究”的“下文”。但不管怎么说,“鲁迅也是彩民”,这就值得欢呼,足以“证明”彩票业多么正当,更重要的是,先生买的不是“竞马彩票”吗?那我们呼吁已久的“马彩”难道不应当赶快放开,还羞羞答答干啥……更离奇的是,连“鲁迅有多少个女人”也成了“挖点”。捕风捉影,胡思乱想,连自己也知道“实在站不住脚”……你可别以为他的出发点是贬损鲁迅呵,他恰恰是要打造一个“流行的鲁迅”,以便让先生改变“刻板的形象”,真正地“融入当代青年”。于是不惜按照当下的“世俗化标准”,以八卦和花边来“装点鲁迅”,让他变成一个活生生七情六欲的“人”。这样说起来,他还是一番“好心”呢! 那样的 “骂”鲁迅应当受到惩罚,这样地“挖”鲁迅同样不容忽视,至少说明鲁迅这个隽永的话题并没有退出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已经走出了“未庄”吗?鲁迅先生笔下痛斥的“国民性”,已经在我们每个当代人身上消褪了吗?一个阿Q,延绵几千年,复制千千万,一种“精神胜利法”,那是翻出了我们直至今日的内囊和痼疾哦!例如看客心理,例如“和尚摸得我摸不得”,例如围观、窥私、猎奇、内斗、轻信、传谣、起哄、暴戾,以及那一声同样“隽永”的国骂,从网络上下,到市井之间,从江湖之远,到某些庙堂,你觉得鲁迅先生真的不在了吗? 而《阿Q正传》正演绎着《故事新编》,一切都那样具有“当下性”。即便在那些骂鲁迅、挖鲁迅,“吃”鲁迅乃至“捧”鲁迅的人身上,我们难道看不到他们屁股上仍烙刻着的深深的“阿Q”印记吗?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