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穗强注:本文作者朱政惠是著名中国知青研究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他在2008年的上海知青学术研讨会上首次提出“知青学”这一概念,引起学界和知青群体的关注。其后笔者曾与朱教授就“知青学”问题进行过多次电邮交流,收获很大。可惜这一重大研究课题尚未完成,朱教授便于2014年不幸病逝。在知青下乡运动50周年的今天,笔者回顾与朱政惠教授一段学术交往的同时,再次向知青朋友推荐此文,回顾朱政惠教授为“知青学”研究所作的杰出贡献。) 很高兴能参加上海知青学术研讨会,我本人也是知青,在农村干了10年,现在从事史学理论、史学史的研究。我们这一学科有这样的责任,就是应该经常关心历史和现实的学术走向,关心历史学的走向,不断进行思索,提出自己对一些学术新问题的看法和想法。最近看了一些与知青问题研究与反思的相关文章,颇有启发,觉得有一个新的问题正在出现,成为我们大家的一个新关注点,那就是“知青学”的问题。随着相关学术研究的发展及其深入,对知青问题研究史本身的回顾、总结和探讨的问题也出现了,这就存在一个“知青学”的问题,客观上讲,知青研究的学科建设问题正在被提到议事日程。 什么是“知青学”?我想,应该是一门研究中国知青历史的特别学问,是以20世纪这一特殊历史过程和特殊相关群体为研究物件的学问;通过专门分析和探讨,总结共和国发展进程中的这一特殊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实际内涵和影响,反思其间的经验和教训,形成相对完整的科学认识和看法,旨在有益于中国现当代史研究探讨,有益于中国和人类社会文明总进程的认识。 一门学科能否成立,主要看它有没有必要的、独立的学术内涵,以及能否聚集起相关的研究力量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事实上,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特殊历史作用,以及其深远影响已经引起当事者和国内外朋友的广泛注意,其影响已经渗透到每一个相关家庭及其后代,甚至从中央到地方的一些关键岗位的领导人也由当年的知青在担任,这不是偶然的历史巧合。所以要了解今天的社会、改革开放、骨干队伍、价值观念和走向趋势等,实际上都已经摆脱不了对知青相关问题及其影响的探讨。知青研究及其学术反思的必要性无疑是客观存在的,其研究的民间力量和专家队伍一直在不断地集聚能量,海外一些热心学者也把他们的精力倾注于斯而乐此不疲。 那么,所谓的“知青学”是研究什么呢?具体的研究内涵如何?根据笔者的观察,以为大体可以包括知青专题研究、知青史料研究、知青研究史研究,知青研究学科理论与方法论探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说,可以归为如次的八个方面: 其一,知青历史研究,这是知青学研究的主干。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多年的历史,探讨的问题相当多,如1968年以后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造成1700万人口大迁徙的决策到底如何形成,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抑或还有其他什么原因?还有如知青历史的分期——“文革”前和“文革”后知青上山下乡是否可划两个阶段?相应评价又如何?以及知青上山下乡与城乡差距消除问题、知青运动整体评价问题,包括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研究等。这些方面,一些学者都做了相当领先的研究工作。 其二,知青社会研究。通常历史学家们会因过分注视和依赖历史长河,而对不同社会进程、社会结构及其社会特殊性的问题较为忽视。所以很需要社会学研究的介入。这种研究要求做到基于时空维度解释社会结构及其历史问题,强调历史过程的重要性并着重在暂态的场景下解释结果。所谓的知青社会研究,就包括了对知青生活、知青文化、知青婚姻、知青情感、知青精神、知青生活的区域性特点等相关问题的全面探讨,一些人类学、社会学特点的访谈成果也都在积累和出现,成为知青研究成果的新亮点。相关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些重要答案的给出仅仅靠历史学是无法继续的。 其三,知青史料研究。这个问题很重要,是知青学研究的基础问题,有待继续的研究和讨论。知青史料涉及的范围也不小,有官方史料,也有非官方史料。官方史料包括官方档案文献、官方相关配套文献;非官方史料包括知青日记、知青回忆录、知青口述资料、知青个人保存的重要历史实物、影像资料等。比较而言,官方档案及其相关政策文献的开放对全面认识和了解知青运动起源及其历史过程的真相有重要意义。但政府机构的档案文献开放会是一个逐步前行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由于当年的大部分知青业已步入老年生活,所以如何及时保护和抢救重要的知青史料,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其四,知青文学研究。这当中包括知青即时文学、知青回忆文学两大类。知青即时文学是指知青们在其生活年代所写下的反映他们生活、思想和劳动的相关诗歌、文学作品及其美术摄影作品,这是了解当年知青生活的重要视窗。知青回忆文学发生在知青运动结束以后,是对当年知青生活的追思和再描述。这方面的作品相当多,包括反映当年知青生活的小说、诗歌、影视作品、美术作品等。相当部分的这类作品的作者是当年知青,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深沉反思和激情的批判性描述,形象再现了当年的知青生活和历史,为后人了解这一段特殊历史留下了重要的、关键的记忆。“文革”以后,知青回忆文学是率先揭竿而起的,用小说、影视作品等多种形式,开始其对知青运动的反思和批判,在促进知青学的形成中起了筚路蓝缕的作用。所以做好这一相关研究,认识知青文学的历史作用,责任也很重大。 其五,知青研究史研究。这是相当重要的问题。在中国史学史上,每过一个历史阶段,总需要学者出来总结一下前阶段的研究状况,探讨其间的主要成果、代表性学者、大体的规律、研究方法和特点,展望以后的趋势以及发展注意的问题。知青学的研究同样如次,需要对以往的研究状况作及时的回顾和总结:重要专着有哪些、有些什么有影响专家、产生过哪些重要学术观点和理论,整体过程大体可划哪几个阶段等。这种探讨当然包括对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国外一些中国学家,已经把他们对当代中国的研究目光,转向对知青问题的探讨,出版、发表了一些专着和论文。他们的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史料来源、研究语境等,都值得我们作一番研究,考虑是否有值得取鉴的地方。做好知青学的研究,需要对海内外相关研究情况的全面把握。 其六,老知青或后知青问题研究。这和知青史研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这个问题看来也不好忽视。“知青情结”似乎珍藏在每一个当年知青的心头,永远挥之不去,体现在他们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乃至影响到他们的后代。老知青大部分已步入退休年龄,由于“知青情节”的关系,会经常聚会、互相照顾;一些状况好的老知青不忘回报社会,扶助弱势群体,资助社会公益;老知青群体中的团结、友爱和互助精神总是那样不同寻常,好像心中永远有团不息的热情之火。虽然改革开放那么多年,各种思潮对社会发展和人们心态的冲击相当大,但老知青群体往往持有自己某种特有的生活理念和社会价值观而很难轻易改变。对现实社会中这一与普通大众交叉生活而又有自己某种特性的社会群体的研究是必要的,有利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研究,也有利于知青运动及其相关历史的整体探讨。 其七,知青研究资料化和物化问题研究。这主要是指对知青网站、知青博物馆建设的关注和研究。现在知青主办的的网站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老知青参与的热情非常高。如何认识这一反映知青群体生活、思想及其研究的资讯化、网路化现象,探讨知青网站的现状、作用和特点,是很实际的问题。知青网站是联系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的重要平台,在延伸和发展“知青情节”方面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所以研究知青历史和后知青社会,要注意知青网站的作用,不应忽视其客观存在的社会影响和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各地知青纪念馆和知青博物馆的建设。这类场馆的建设在保存知青时代珍贵历史文物及其民族记忆方面起了重要历史作用。现在全国有多少这样的纪念馆?各相关纪念馆的主题和特色是什么?有些什么值得推广的建馆经验和理念?这些都需要适时交流与互动。研究和促进成就一些传世的好博物馆,应该是知青学十分关注的问题。 最后,也是第八个方面,知青研究的学科建设和方法论问题。从知青学所涉及的几个基本方面可以看出,知青研究实际上会是一个跨学科、多学科研究的问题,其全面的探讨往往不是一两个、两三个学科所能简单对付的,需要历史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等多种学科的配合乃至联合探讨,包括科学资料化手段的介入。它应该成为一个严密的学术研究体系,而不是简单的内容凑合。知青研究学术水准的提升和传之久远需要严格的学科、学术规范和科学方法论的引导。知青学的研究应该包括这一系列重要问题的探讨,相关的专家应该经常进行这方面问题的研究、交流和总结。 知青问题作为历史现象的探讨早就有了,一开始的力量主要来自知青本身,是这一问题研究的重要方面军。但知青出身的专家学者很快介入了,使之向严格的学术研究的方向发展,一批反映知青问题的重要文学作品和史学专着的出现,是知青问题研究深入的标志,也是知青学初成的重要象征。知青学将呈现的特点在于:它始终是民间力量、专家队伍和权威学术机构的结合的发展。民间研究保证了最充分和最广博的史料学基础、源源不息的研究热情和研究动力,以及探讨的真诚态度和真实性;专家的介入则保证其严谨的学术态度、严格的学术品质和科学的发展方向;它的长久发展则有赖于年轻学者的崛起以及相关权威学术机构的参与、组织和协调,以及相关档案的逐步开放和公布。知青研究的某些问题会有一定敏感性,相信随着时间长河的洗刷,一切都又会平静下来。 敦煌学是“因地名学”而闻名的,是一门研究、发掘、整理和保护中国敦煌地区文物、文献的综合性学科。敦煌所处的特定地理位置及其文献文物珍藏,决定了敦煌学研究对中国古代社会、中亚史研究,乃至世界史研究的重要价值。知青学显然与敦煌学不同,是以特殊历史事件为研究物件的专门学术研究,其研究物件的承上启下特点,决定了这一研究对于认识共和国历史有特别的意义。它作为一个新知识点及其研究领域,已经是一个客观的实在,每位对其感兴趣的学者都可以在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找到自己心仪的座标点,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推进知青学的发展,不妨可以定期出版类似“知青学研究”、“知青学评论”这类刊名的学术集刊或研究杂志,专门刊登涉及这一领域研究情况的学术文章。相信会有不小的人气,而其长久的生命力,则在当事者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总之,作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我们衷心抵掌欢迎“知青学”的出现。以上是笔者的一些不成熟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朱政惠(下图左),上海老知青,2013年11月13日病故。生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知青研究学者。 荐稿人张穗强(下图右),广州老知青,1968年12月上山下乡到海南岛农场务农,70年代中期考入广州中山大学读书并任教,90年代定居香港。现为香港资深传媒人、专栏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香港历史文化出版社总编辑、香港文学促进协会副理事长、香港书评家协会副会长、香港知青联谊会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