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著书 >

知青学者范伟达的《中国调查史》以及他的“民生满意度调查”

时间:2017-06-21来源: 橡树果 作者:孙嘉明 点击:
我与范伟达老师的相识虽然早在8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但是真正认识他还是始于浦东新区的千户调查。1993年元旦,上海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浦东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忠实记录新区政府成立第一年起的浦东新区社会发展状况及轨迹
       
      本文作者与范伟达教授在上海神州市场调查公司合影(2016年)
 
     我与范伟达老师的相识虽然早在8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但是真正认识他还是始于浦东新区的“千户调查”。1993年元旦,上海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浦东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忠实记录新区政府成立第一年起的浦东新区社会发展状况及轨迹,把握和预测新区社会发展的脉博及趋势,受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委托,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自1993年起开始进行《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千户问卷调查研究。当年该系副系主任范伟达教授承担了总体策划和组织,并与阎嘉陵等教授组成课题组进行实施与操作。自1993年开始在该系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不但圆满完成了新区社发局先后委托的十年调查任务,而且还结合教学科研,推进了该系对“社会发展”、“社会调查”等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复旦社会学系共积累了可供分析的丰富数据资料数百万个,为浦东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
 
        浦东新区社会及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果说1993年是“起步之年”、1994年是“发展之年”的话,那么1995年可称之为“转折之年”,而且是我国“八五计划”向“九五计划” 过渡的关键一年,对浦东社会发展而言也正是由基础开发向功能开发的重大转折之年。1995年的“千户调查”工作在当时浦东新区管委会和社会发展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进行。当年社会发展局的赵开国等副局长对“千户调查”研究方案进行了指示与审定,盛国生书记在总体策划、具体安排、问卷设计到入户访问以至研究的各个环节都作了精心细致的考虑与落实,付注了大量心血。
 
       “千户调查”的总体设计、问卷和抽样方案的制定、具体的调查组织工作、调查员的培训、抽样样本的落实等,都需要调查主办者的协调能力和社会调查的专业技能才能完成。复旦社会学系的范伟达、阎嘉陵等联系社发局教育、卫生、文体、民政、计生办、计财处里各位处长介绍“千户调查”的基本思路和各环节配合点,并协调了调查所涉及到的高桥、高南、洋径、张江、龚路、黄楼、金桥、陆家嘴、歇浦路、周家渡等乡镇街道领导都对复旦社会学系师生所到抽样点作了妥善的安排,在食宿、交通、联络等各方面给予调查人员以大力支持与帮助,对“千户调查”的最终完成提供了保障。我本人当年刚刚从国政系转到社会学系,有机会参与了1996年的“千户调查”工作,也感同身受了范伟达的社会调查的热情和组织能力。
 
        范伟达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77级大学生,1982年2月于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大四时被选派前往教育部主办的南开大学社会学专业班学习一年,结业后回复旦任教。南开社会学专业班由费孝通教授亲自指导和授课,号称是我国社会学恢复重建时的“黄埔一期”。
 
 
                                             
          范伟达与费孝通教授的“江村”会面, 摄于2001年
 
        在南开班期间,范伟达有幸当面聆听费孝通教授的谆谆教诲,还担任了当时授课老师、来自于美国杜克大学的林南教授《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的课代表,从此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范伟达可谓是实干型的学者,或更确切地说是学者型的实业家。1993年受中国社会学会委托,在“复旦市场调研中心”的基础上,他注册成立“上海神州市场调查公司”为法人代表。同时兼任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特约顾问等。范伟达从事社会调查和市场调查30余年,负责主持及参与了“中国互联网发展趋势调查”、“上海市民如何看待香港回归调查”、“青少年吸毒成因研究”、全国及上海“公众科技素养调查”、“中国HIV/AIDS社会关怀体系研究”、“上海卷烟消费市场调查”、“罗氏企业文化调查”、“《解放日报》广告效果调查”等数百项社会调查及市场调查研究项目。然而,他在长期从事社会调查的同时,对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也有所研究。他曾和卢汉龙共同主持翻译了《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并著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等著作。
 
 
                                                   
       范伟达和卢汉龙主译的《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
 
        自2013年以来,范伟达教授的上海神州市场调查公司通过竞标获得了数年由上海市委、市府相关部门委托的《上海民生满意度调查》的成交合同。今年一月份,上海解放日报发布了题为“满意程度全面提升,生活水平期盼提高” 的《2016年民生调查报告》。

  《上海民生满意度调查》通过对74项民生内容的关注情况进行分析,食品安全、看病费用的支出、城市空气质量连续三年高居十大民生热点关注榜前三名,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据范伟达教授的团队介绍,《上海民生满意度调查》采用以定量研究为主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抽样调查、文案研究、统计分析等专业调查研究方法进行。对样本采用主要是通过PPS抽样法和系统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使调查样本尽可能接近目前上海市的总体人口特征,保证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对本市17个区县总共5100名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每个区县调查300名居民。其中,男性比例为50.4%,女性比例为49.6%;年龄比例:18岁~29岁为26.2%,30岁~39岁为20.4%,40岁~49岁为18.0%,50岁~59岁为16.4%,60岁及以上为19.0%。本市城镇户籍占73.2%,本市农村户籍占15.2%,非本市户籍占11.6%。样本还对职业、收入、受教育程度和政治面貌作了随机分配
        这样的《上海民生满意度调查》自2013年起已经连续进行了五年。通过调查采集的数据,可以对即将过去的一年上海市民对相关部门的民生工作是否满意等作出评估,同时也可以了解哪些民生问题是百姓最关心的,政府部门的哪些工作是民众满意的,哪些工作还需要加强和完善。通过调查,为加强和改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供了建议及决策支持。
 
        自社会学于80年代初恢复重建以来,社会学研究方法受到了重视,并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广泛使用,然而有关社会调查的历史,却少有人问津。范伟达教授发现了这一空白,便结合自己社会研究方法教学的需要,整理收集材料,2015年他所编写的《中国调查史》终于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中国调查史》国内第一部中国调查史论著,是由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图书出版专项基金资助的。此书恰逢第三届“中国调查”学术研讨会举行之际正式出版,会议当天还举行了《中国调查史》新书发布会。
  
        《中国调查史》系统总结调查研究历史经验、展示了我国从古到今调查研究的丰硕成果,是指导与探讨当今与未来中国调查的一部力作。调查研究是对客观事物完整的认识过程,是连接理论与现实的桥梁。由于调查研究方法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研究以及市场研究和政府决策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对中国的调查历史进行科学总结显得更有必要。该书力图从实求知、达到从实求真,从调查史来看真历史,从历经几千年的中国历史的发展线索出发,来探索和整理出一系列认识现实、了解社会的科学方法。范伟达的《中国调查史》一书正是从理论方法、历史进程、调查领域等多角度所作的梳理与归纳,对于当代以及今后的调查研究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中国调查史》范伟达、范冰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5年4月
       
《中国调查史》目录
 
导论
 
第一编 源远流长:古代调查时期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调查思想
  第二章 中国古代的调查实践
 
第二编 西学东渐:清末民初时期
  第三章 清末民初现代调查之兴起
  第四章 社会学调查的开端
 
第三编 风雨苍黄:民国战争时期
  第五章 中国社会调查运动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调查
 
第四编 旭日东升:探索建设时期
  第七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调查
  第八章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第九章 扭曲异化的“文革调查”
 
第五编 中国特色:改革开放时期
  第十章党和政府在新时期的调查研究
  第十一章 高校学术机构的社会调查
  第十二章 新时期民意调查的兴起
  第十三章 市场调查的茁壮成长
 
第六编 展望未来:研究方法新趋势
  第十四章 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论探讨
  第十五章 新的征程:中国调查学术研讨综述
 
        著名社会学家、上海大学社会学系邓伟志教授曾对《中国调查史》作了如下评论:“范伟达教授的多达77万字的煌惶巨著《中国调查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阐述中国调查演化史的论著。从夏商周一直写到21世纪,还展望了未来,是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完整的史书。书中对历史阶段的划分是严谨的,同时也体现了‘远粗近细’的精神。从书中还可以清晰地看出,千百年来,中国人对调查功能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的,调查的方法是由少到多,由不太科学经过较科学再到科学的,调查应用的范围是从狭窄到广泛,逐步进入到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各个领域的。如今不仅是社会学离不开调查,要修身、齐家也离不开调查,要治国、平天下更离不开调查。《中国调查史》一书反复论证了‘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中国的至理名言,现在这句名言已传遍全世界。”
 
        上海“东方早报”曾就官方调查和统计数据在公信力方面所面临的危机,对范伟达教授进行了专访。访谈中,范伟达教授特别强调尽管中国有很深厚的调查研究传统,但至今很多领导干部仍然没有认识到调查的重要性,一些领导干部所谓的调研常常是前呼后拥、走马观花,无法真正获得客观的资料。范伟达希望通过对中国近代以来革命和建国后历史的回顾,让人们了解到正确的决策必须以深入调查为基础,而忽视调查时往往就会犯错。
 
        今年,范伟达教授已步入他的“從心所欲,不逾矩”之年,然而他仍然宝刀不老,热心于市场研究与社会调查事业。衷心祝愿他在调查领域有更多的建树。
 
附:范伟达,男,浙江慈溪人。上海复旦大学教学名师、社会学系教授、市场调研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学会方法研究会会长。1982年2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和南开大学社会学专业班。曾任法学院社会学系副系主任,社会学方法教研室主任,社会学院本科教学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副会长、上海社会学会调查方法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神州市场调查公司总经理、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特约顾问、美华裔社会学会会员等。曾讲授《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学概论》、《社会统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大学生社会实践》、《文化大革命研究》等近十门课程。主要研究方向有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学理论、社会变迁、市场研究、文化大革命研究等。著有《现代社会研究方法》、《多元化的社会学理论》、《全球化与浦东社会变迁》、《世纪图景》、《大学生社会实践导读》、《市场调查教程》、《中国社会调查史》、《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教材)等教材和著作,主译《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分析》丛书等。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