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著书 >

从工一连看知青的知识

时间:2017-05-20来源:知青杂志社 作者:林嗣丰 点击:
作为知识青年最为人所垢病的就是前面的知识二字,这是因为许多知青因文革而没能完整的完成学业就下乡了,成了没有多少知识的知识青年。但不可否认的是,知青中也确实存在许多有知识的青年人,他们运用掌握的知识为所在的农村、农场服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作为知识青年最为人所垢病的就是前面的“知识”二字,这是因为许多知青因“文革”而没能完整的完成学业就下乡了,成了没有多少知识的“知识青年”。但不可否认的是,知青中也确实存在许多有知识的青年人,他们运用掌握的知识为所在的农村、农场服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又在实践中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自己。工一连的知青们在生产实践中的种种表现,就是对这种现象最好的诠释。
     《青春北大荒》一书中的许多文章,详尽地记载了工一连的知青将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的众多事例。无论是一开始的建场时的搭建帐篷,还是为大批知青的到来和团部的建立建造屋舍;无论是大到上山采石,还是小到文艺宣传队编排节目,都能看到知青知识的火花在闪烁。在许多文章中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重点介绍:XXX是高三的,XXX是X名牌学校毕业的,等等,等等。这些不经意的介绍都在说明,即使是在那样艰难的年代里、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知识的力量仍然是无穷的,人们对知识的尊重是依然存在的,而知青还是有知识的。
      工一连是为新建黑龙江兵团六师搞基建工程而建立的,因此,抽调进入工一连的知青都需要有能在基建工程发挥作用,都需要有一技之长,需要有相应的知识,尤其是第一批入点的知青。这在《青春北大荒》众多作者点点滴滴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龚少年在《进军“火烧孟”--红卫团部垦荒点》一文中开篇就强调:“从上海到达完山南麓的八五四农场才四个月,我以木工,花宝富以瓦工,作为技术工人,成了组建6师红卫团的先遣队员”,并在说到搭帐篷时,因他有过经验,“这下可有了用武之地”。在他的另一篇文章《架桥记》里,更把知识的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挖孔、打桩、钉扁铁、箍铁环、安横梁、架纵梁、铺桥面、上挡板、铺砂石,一步步都得按科学来进行,都得要有知识给保障。在描写建挠力河战备桥的情境时,文章将建桥的数据一一道来,在四十多年后还如此清晰的记忆,可见当年作者是如何地将它们了然于心中的,施工时是如何的按科学的要求一一落实到位的:知识在实践中发挥了作用。这样的例子,书中处处可见。
       如果说上述的例子还有一些“经验”“技术”的嫌疑的话,那么他们自己动手改造机械设备、自建施工装备,进行技术革新,并在生产实践中发挥巨大作用的的事例,充分证明了知青身上是具有知识的。龚少年的《技术革新之路》、宋建华的《歌声》、王延平的《用我们的双手妆扮红卫大地》、徐楚的《从圆锯机到跑车圆锯机、带锯机》等文章里都记载了当年知青们进行技术革新的故事,从解决圆盘锯皮带打滑的毛病,到改造圆盘锯,到建造跑车圆盘锯、平刨机、卷扬机、吊截锯、裁口刨、开榫机、搅拌机等机械,都说明知青们是有知识的,而且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中是大有作为的。龚少年强调自己“在学校受到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教育”,所以能够认真地学习、掌握,到了生产实践中就充分发挥作用了。
        在技术革新中,几篇文章中都提到了一个知青的名字--王礼民。王礼民,上海华东师大一附中六六届高三毕业生,“在学校时学过机械制图,会操作小车床”。(龚少年《技术革新之路》)正因为他基础知识扎实,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所以在技术革新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工一连数项改革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更可贵的是,工一连有一批像王礼民这样的知青,龚少年为技术革新专门写了调查报告,“希望领导重视技术革新工作”;而同样也是知青的指导员上海女知青韦国敏不但批准并“大张旗鼓”成立了技术革新小组,并亲自担任组长;当“王礼民全身心扑在带锯跑车的设计、制作中,排里的战友全力配合”(徐楚《从圆锯机到跑车圆锯机、带锯机》),体现的是知青的团队作用,体现的是知青整体的知识力量。这在那个知识贬值的年代里是多么的可贵,是在黑暗中闪射出的“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芒。
         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的光芒,工一连的事例折射了当年知青们运用知识在上山下乡中发挥作用的现象。我们许多知青也曾运用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为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做出过贡献。习近平主席当年下乡时就曾用知识为所在的村庄建起了第一口沼气池,从而带动了全村的农民,基本解决了村民吃饭、照明的问题。我下乡后也参加过创建砖厂的工作,我们排二十多位知青在老职工的带领下,盖起了厂房,安装了发电机、制砖机,为连队送去了光明,解决了全团基建所需的用砖,让知识在那个荒芜的年代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更多的知青则成为了下乡所在地的老师,用知识开启了当地孩子的心灵,使他们成为知青离开后农场、农村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以致他们至今提起知青老师就感恩不尽。
        感谢工一连的朋友们,感谢你们编撰了《青春北大荒》这部作品,你们让我们看到了知青身上的知识,看到了知识的力量,即使是在那些荒唐的岁月里。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